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课题3制取氧气,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会检查装置的气密性2、掌握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实验步骤3、工业制取氧气的原理,探究:用高锰酸钾制氧气,高锰酸钾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加热,KMnO4K2MnO4+MnO2+O2,加热,文字表达式,符号表达式,为什么呢?,防止加热时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1)连接装置,检查装置气密性。,实验步骤是:,连接装置(从左到右,自下而上),检查气密性的法:.仿真实验先将导管一端伸入水中,然后用手紧握试管,观察导管口有没有气泡冒出或冷却后导管内能否形成一段水柱。,实验探究,(3)实验步骤:根据步骤看看会不会做,安装仪器并检查装置的气密性装药塞好带导管的单孔塞试管口略向下倾斜固定在铁架台上将集气瓶充满水倒立在水槽中点燃酒精灯加热等气泡均匀放出后再收集收集完毕后,先将导管移出水面,再熄灭酒精灯,1、药品平铺在试管底部,3、导管伸入试管不能太长,实验中应该注意哪些事项?,2、铁夹夹在离试管口1/3处,原因:不利于气体的排出,(使药品受热均匀),4、试管口略向下倾斜,5、用酒精灯的外焰先均匀预热,再集中在有药品的部位集中加热,6、等有连续的气泡产生时再收集,原因:防止冷凝水倒流至试管底部,试管炸裂,原因:刚加热时产生的气泡中混有空气,这时的气体不纯,讨论:,过氧化氢制氧气和高锰酸钾制氧气的发生装置能否相同?,反应物都是固体,反应需要加热,反应物是固体和液体的混合物,反应不需要加热,固液常温型,固体加热型,固液常温型,使用长颈漏斗时,长颈漏斗的末端必须插入液体中,防止生成的气体从长颈漏斗口逸出,所以必须液封。,工业方法制氧气分离液态空气法,原理:利用液态空气中氧气和氮气的沸点不同,属于物理变化。,空气,加压,降温,液态空气,-196,氮气,液态氧,A_B_C_D_E_F_,试管,铁架台,酒精灯,导管,集气瓶,水槽,练习我会做,随堂检测相信自己行1工业上制取大量氧气的方法是()(A)加热氯酸钾(B)加热高锰酸钾(C)分离液态空气(D)加热二氧化锰2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所起的作用是()(A)加快化学反应速率(B)使生成物质量增加(C)改变化学反应速率(D)减慢化学反应速率,实验室制取氧气时,装药品的大试管口应()(A)朝下(B)朝上(C)略向下倾斜(D)略向上倾斜实验室采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时,需将导气管伸入盛满水的集气瓶,这个操作应在()(A)加热固体药品前(B)与加热固体药品同时(C)开始有气泡放出时(D)气泡连续并均匀放出时,5.某同学设计了4种制氧气的方案: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共热;使高锰酸钾受热;用高锰酸钾和氯酸钾共热;使二氧化锰受热.判断这四种方法:A.全正确B.全不正确C.正确D.只有正确,6.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加热制氧气,反应前后二氧化锰在固体混合物中质量分数是:A、由大到小B、由小到大C、不变D、无法判断,B,7.在高锰酸钾分解制氧气的反应中,二氧化锰是_物。在氯酸钾与二氧化锰混合加热制氧气时,氯酸钾是_物,二氧化锰是_,若不加二氧化锰,则氯酸钾分解反应将_,若将高锰酸钾加入氯酸钾,则反应_,这是因为_。8、三份质量相等的氯酸钾固体。第一份中加入少量二氧化锰,第二份中加入少量高锰酸钾,第三份不加任何物质。给它们分别加热完全分解,放出氧气的量:A、第一份最多B、第二份最多C、第三份最多D、一样多,B,生成,反应,催化剂,变慢,加快,高锰酸钾受热分解生成的二氧化锰做氯酸钾分解的催化剂,9、下图是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和收集氧气的装置图,指出其中的五处错误,10.实验室制取氧气大致可分为下列步骤:点燃酒精灯,加热试管.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将高锰酸钾装入试管,塞入一小团棉花,用带导管的橡皮塞塞紧试管,并把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用排水法收集氧气.熄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防雷隐蔽工程检测方案(3篇)
- 农业气象灾害防御体系构建与实施效果评估报告
- 猫咪线描画课件教学
- 高中语文小说类课文优化教学例谈
- 工程保险营销企划方案(3篇)
- 高墙天台改造工程方案(3篇)
- 牧场铲车安全培训心得课件
- 安全教育培训饮酒课件
- 农业产业链升级2025年农产品无损检测技术发展路径研究报告
- 廉洁建设面试题库及答案
- 中国2型糖尿病运动治疗指南(2024版)及要点解读
- DB11-T 1374-2025 公路货运车辆不停车超限检测系统技术要求
- 兽医体系及兽医基础知识的学习
- 小学四年级美术社团活动计划
- 同济大学浙江学院《通信原理实验》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配电作业专业技能实操-登杆更换台架边相跌落式熔断器
- (完整版)国际疾病分类ICD-10-培训
- 全运会转播制作标准
- 中职高教版(2023)语文职业模块-第一单元1.1七律二首-送瘟神【课件】
- 环境保护负面舆情应急处理方案
- 肺结核课件教学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