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单元第18课大一统气派与中华民族的象征课件北师大版.ppt_第1页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单元第18课大一统气派与中华民族的象征课件北师大版.ppt_第2页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单元第18课大一统气派与中华民族的象征课件北师大版.ppt_第3页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单元第18课大一统气派与中华民族的象征课件北师大版.ppt_第4页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单元第18课大一统气派与中华民族的象征课件北师大版.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的万里长城气魄雄伟,是世界上的伟大工程之一,是中华民族的象征。历史上,哪些朝代大规模修建长城?修建长城的目的是什么?我国古代还有哪些伟大的建筑工程?,1,雄伟的长城,明清北京城,2,一、明清北京城1明清的都城:明成祖把都成从南京迁到_,在元大都的基础上大规模扩建,清朝入关后继续定都在_。2北京城的结构和布局:北京城有三重,由外向里,依次是_、_和_。3_是我国现存规模最大、最完整的古建筑群。1987年,_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二、雄伟的长城1、目的:为了防范_南下侵扰。2、概况:明长城东起_,西至_,全长_千米,无论规模、质量都达到历史最高水平。1987年,_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北京,北京,京城,皇城,宫城,故宫,北京故宫,蒙古骑兵,鸭绿江,嘉峪关,六千多,万里长城,思考:你对北京城和紫禁城有多少了解呢?,1、北京城:,2、紫禁城:,京城、皇城、和宫城,(紫禁城),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探究一,故宫平面图,故宫反映的明清时代特点是:,皇权至上,君主专制,京城,正阳门崇文门朝阳门东直门安定门德胜门西直门阜成门宣武门,京城正门(走皇辇宫车),皇家派兵打仗出入时,归朝时,皇家用的水,走酒车,走囚车,一般死刑犯就是从此门出去然后在菜市口处斩,走煤车,走砖瓦,木材车,运粮,故宫鸟瞰图,故宫三大殿,乾清宫,云龙石阶,探究主题:故宫在我国建筑史上有何地位?,故宫是我国现存规模最大、最完整的古建筑群,体现了我国古代城市建筑与宫殿建筑的典型风格,是东方建筑艺术的结晶。1987年被评定为世界文化遗产。,探究二,思考:修长城的目的是什么?长城的作用是什么?,目的:为了防范蒙古骑兵南下侵扰。,作用:军事:提高了长城体系的整体防御功能。经济:促进北疆经济开发的生命线。政治:联结统一多民族国家的纽带。文化:蒙汗双方在长期和平交往中彼此增进感情,在思想文化、生活习俗上相互熏染融合。,概况:,东起鸭绿江,西至嘉峪关。全长六千多千米。,嘉峪关,鸭绿江,临洮,辽东,思考:明长城与秦长城有什么不同?,1.目的:明长城的修建是为了防范蒙古骑兵的侵扰;秦长城的修建是为了抵御匈奴南下。2.起止:明长城东起鸭绿江,西到嘉峪关;秦长城西起临洮,东到辽东。3.建筑成就:明长城的修建达到了历史上的最高水平。,中华民族聪明智慧、艰苦勤奋、坚韧刚毅和充满向心凝聚力的精神象征。,探究主题:长城精神,大一统气派与中华民族的象征,修建,构造,布局,地位,修筑目的,东西起止点,作用,军事,经济,政治,文化,意义,长城,北京城,【1】我国现存最大、最完整的古建筑群是()A赵州桥B秦兵马俑C故宫D长城,C,【2】清朝时,一位曾发誓来中国绝不下跪的外国使节,在看到太和殿时却一改初衷虔诚跪地,并说:“我跪的不是中国的皇帝,而是中国伟大的建筑。”这里“伟大的建筑”指的是()A故宫B十三陵C长城D颐和园,A,【3】从春秋战国到明代,长城的修建经历了两千多年。明长城蜿蜒六千多公里,东起辽东,西至()A山海关B临洮C葱岭D嘉峪关,D,【4】下列关于明长城修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