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某遗址及墓群文物保护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1页
甘肃省某遗址及墓群文物保护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2页
甘肃省某遗址及墓群文物保护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3页
甘肃省某遗址及墓群文物保护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4页
甘肃省某遗址及墓群文物保护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址及墓群文物保护 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1 目 录 第一章 总论 . 1 第一节 项目概况 . 1 第二节 编制依据 . 1 第三节 研究范围 . 2 第二章 项目背景及建设必要性 . 4 第一节 项目背景 . 4 第二节 文物价值评估 . 8 第三节 项目建设必要性 . 11 第三章 项目建设条件 . 16 第一节 自然地理条件 . 16 第二节 城市基础设施 建设 . 20 第四章 项目建设规模及内容 . 24 第一节 建设目标 . 24 第二节 建设规模及内容 . 24 第五章 建设方案 . 28 第一节 指导思想 . 28 第二节 建设 原则 . 29 第三节 建设风貌 . 31 第 四 节 技术工艺 . 31 第六章 环境保护与生态影响分析 . 33 址及墓群文物保护 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2 第一节 编制依据 . 33 第二节 环境保护建议 . 33 第三节 节能措 施 . 38 第七章 消防与劳动安全卫生 . 40 第一节 消防措施 . 40 第二节 劳动安全卫生措施 . 43 第八章 招标方式 . 48 第九章 组织机构及项目管理 . 50 第一节 机构设置 . 50 第二节 项目管理 . 50 第 三 节 项目 工程设计管理 . 50 第 四 节 建设项目合同与管理 . 51 第 五 节 建设项目质量管理 . 54 第十章 项目实施 时间 安排 . 57 第十一章 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 . 58 第一节 估算依据 . 58 第二节 投资估算 . 59 第三节 资金筹措 . 60 第十二章 效益评价 . 61 第一节 社会效益评价 . 61 第二节 生态效 益评价 . 62 第三节 经济效益评价 . 63 址及墓群文物保护 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3 第十三章 结论和建议 . 66 第一节 结论 . 66 第二节 建议 . 66 址及墓群文物保护 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1 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一章 总论 第一节 项目概况 项目名称: 建设地点: 甘肃省 x 项目建设单 位: 建设规模与内容: ( 详见第 四 章 第二节 建设规模与内容 ) 项目实施 进度安排 : ( 详见第十章项目实施 进度安排 ) 总投资及资金来源 :本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所有项目的建设资金总计 其中 资金的 60%来源于国债 资金,剩余40%地方自筹。即国债资金 筹 第 二 节 编制依据 1. 国家有关部门关于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内容要求;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 2007修正) ; 3. 中国文物古迹保护准则( 2000) ; 4. 文化部文化事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计划纲要 ; 址及墓群文物保护 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2 5. 甘肃 省文物保护条例( 2005) ; 6. 民用建筑设计通则 ( 2005); 7. 文物保护工程管理办法; 8. ; 9. 民用建筑防火设计规范 ( 2008) ; 10. 关于 5单位 联合对 ; 11. 即秦西垂陵园遗址 )保护规划; 12. 甘肃省政府和文物局对 公陵园遗址总体规划会议记要精神 ; 13. 甘肃 ; 14. 与工程相关的法律、法规、技术规范及国家相关标准; 15. 项目相关资料以及现场调研的资料; 16. 甲方提供的其它有关资料。 第三节 研究范围 本报告研究范围为“ 开发建设可行性研究。依据国家发改委、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指南等文件规定的可行性研究深度及要求,通 过对“ 现状情况的调查,确定“ 开发建设工程的建设内容和规模、建设计划、配套设施及规划设计方案 、 初步建设方案、项目建设条件、环保与节址及墓群文物保护 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3 能、 消防安全 、 实施进度计划、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方案、管理机构等的分析论证,对本项目的建设必要性、经济合理性、实施可能性等方面进行综合研究,为建设项目的立项批复及资金筹措提供科学依据。 址及墓群文物保护 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4 第二章 项目背景及建设必要性 第一节 项目背景 一、 1城市概况 位于甘肃省东南部、地处秦 巴山地与岷山山脉、黄土高原交汇地带,东邻陕西,南接四川,辖一区八县 (一区即武都区,八县即两当县、宕昌县、成县、西和县、康县、文县、 县), 属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 的 地区,总面积 人口近 280万人,是甘肃省唯一的长江流域地区。 2经济状况 近年来,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中央重大决策和省委区域发展战略,按照市委总体发展思路和把握大局、确定目标,抓牢重点、强化措施,深度落实、加快发展的工作要求,以项目建设为重点,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优化经济结构为主线,扎实推进灾后重建 ,着力壮大主导产业,全力夯实基础设施,高度关注民生,积极构建和谐社会,努力开创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局面。 2008年 上年增长 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 长 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 低 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 长 第一、二、三产业对生产总值的贡献率分别为 第一、三产业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全市人址及墓群文物保护 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5 均生产总值 4396元,比上年增加 329元。第一、二、三产业增加 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调整为 上年相比,第一产业所占比重上升 二产业比重下降 三产业比重上升 2009年, 经济社会发展在克服诸多困难和压力的情况下,呈现出平稳较快发展的态势。全年生产总值增长 9%,达到 130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 69%,达到 200亿元;全部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 达到 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 达到 口径财政收入同比增长 达到17亿元。其中 ,市县级财政收入同比增长 达到 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 达到 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长 9%,达到 9477元,净增 781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同比增长 达到 1995元(含灾后重建因素为 2300元),净增 215元;节能减排和安全生产完成了计划控制目标。 3旅游优势 近年来, 旅游业的宏观发展环境得到优化,初步形成了全社会支持旅游、发展旅游的良好社会氛围,同时旅游发展区域布局趋于合理、产业格局初步确立,基础服务设施也得到逐步改善,旅游发展有了一定基础 。 十一五”期间,全市共投入旅游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约 35亿元 ,有力地推进了建设进程,完成了十大名牌景区和十大重点景区 (点 )一系列开发建设工程,完善了景区 (点 )交通、环卫、旅游厕所、游客址及墓群文物保护 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6 服务中心、停车场等基础服务设施,新建了一批档次较高的宾馆饭店。同时,大力推进行业改革与发展,加强行业质量规范与管理,使旅游行业规模不断扩大,企业整体素质有了显著提高。卓有成效的宣传推介工作使 时旅游商品开发力度、旅游文化内涵挖掘、区域合作也进一步加大。 另外, 2010年 上明确提出旅游发展五年目标: 旅游实力显著提升 、 旅游特色更加鲜明 、 基础设施逐步完善 、 旅游服务争创一流 、 旅游效益不断提高 。同时确定今后五年的 开发重点是:依托绿色生态、历史文化、民俗风情三大旅游资源,全力建设宕昌官鹅沟、康县阳坝、文县天池、 县鸡峰山五大精品景区,完善提升武都万象洞、宕昌哈达铺、成县西狭颂、西和晚霞湖四大名牌景区,积极培育徽县三滩、两当云屏三峡等有发展潜力的景区,五年内争创两个国家 5a 级景区,形成在全国有一定知名度、全省叫得响的旅游拳头产品,以点带面,推动 全市旅游开发整体上水平。 二、 1基本概况 处甘肃省东南部 江流域嘉陵江水系西汉水上游,东邻天水、西和,西接宕昌、岷县,南连武都,北与武山、甘谷接壤。总面积 方公里,共辖 2 镇 34 个乡,总人口 典型的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境内海拔最高 3312米,最低 1080米,平均气温 年均降雨量址及墓群文物保护 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7 年日照 霜期 183天。 2 区域 优势 不仅遍布着许多很高价值的人文景观,而且山川秀美,特产 富庶,资源丰富,开发潜力大,是一块亟待开发的宝地。主要有六大资源和七大优势。六大资源是:一是广阔的土地资源;二是丰富的水能资源;三是良好的气候资源 ;四是繁多的生物资源;五是丰富的矿产资源;六是充足的劳动力资源。 七大优势是:一是初具规模、久负盛名的经济林果开发优势;二是历史悠久、链条完整的畜牧产业开发优势;三是闻名遐迩、享誉海内外的中药材生产优势;四是潜力巨大、方兴未艾的蔬菜生产优势;五是蕴藏量大、梯级开发的水能资源优势;六是回报显著、前景广阔的矿产资源开发优势;七是富有特色、有待开发的旅游资源优势 。 三、项 目建设用地概况 1、 遗址区位 3公里处永坪乡赵坪村和永兴乡文家村的交界处,距天水市区 80 公里 , 徐(徐家店 )一 公路自东南蜿蜒从山前经过 ,区位条件优越。 2、 环境概况 依大薄地峁塬,南滨西汉水,西临西汉水支流永坪河,遗址及墓群东部为开阔平坦的盐官盆地,西、南、北三面群山环抱,环境优美。墓葬区北面为徐 葬区内无正式修建的道路。所谓道路均为进出车辆及农民长期址及墓群文物保护 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8 碾压所成。遗址区周围基本为农耕地,除散布的村落 外无大体量建筑,视线较为开阔。 本地区年平均气温 最高气温 33 8,最低气温 年降雨量 504毫米,最大降雨量 蒸发总量在 1208 3毫米;无霜期在 196天左右;年平均日照 1863 6小时。 四 、 项目指导思想 实施 , 应该 遵循 “保护为主、抢救第一 ”的方针,贯彻 “有效保护,合理利用,加强管理 ”的原则,以全面保护 墓群文物 ,以合理复原秦早期陵园自然风貌为总体设想, 以 为考古科学研究 、旅游、学习 提供 场所 , 更好地对遗址进行保护和开发利用 为目的。同 时为 游客 提供更加 优质的服务, 从而提高游客的满意度, 对 作的 发展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本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正是基于 以上 指导思想而编制的。 第二节 文物价值评估 一、 文物考古价值 中华民族是有着五千年文明的伟大民族,中国是具有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我们的祖先在文化、科技、艺术、军事、政治、经济、外交等领域都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对世界文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近年来我国相继建成一批综合性保护陈列厅。 甘肃省不但是文物大省,而且是文化遗址留存众多的地区,各种址及墓群文物保护 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9 类型的文化遗存迄今已发现 200处以上,像 这种类型的遗址,在全国极为少见,对发展当地文化和旅游具有特殊的意义。 考 古发掘表明, 是单纯的墓葬遗址,其不仅是秦国的第一陵园 “西垂陵园”,且极有可能就是秦第一都邑西垂之所在。 葬遗址。遗存年代为西周至秦汉时期。这一考古发现被评为 2006 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具有重大的考古价值。 二、 历史文化价值 史载秦国有四大陵园,一九八七年前,第二、三、四陵园位置已确定。 公大墓及圆顶山秦国人墓葬区的发现,证实了 垂陵园”所在地。 址区 内的建筑规划、墓葬形制、规格、葬品、葬式、葬俗等所蕴含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宗教信息以及历史、艺术价值,集中体现了西周至春秋初叶秦国早期文明的特征。和后来秦国历史上的三处陵园相联系,可以全面而系统地展现出秦国陵寝制度和葬丧文化的起源、发展、演变轨迹,以及秦文化渐次壮大的动态脉络。同时,为逐步探明秦国第一都邑西垂的地理位置,提供了较为可靠的方位依据。 址及墓群的发现,使赢秦崛起于甘肃东南部那段辉煌而失落的文明公诸于世,印证了史记有关赢秦早期历史记载的真实性,填补了秦史 研究中关键段落的空白。对于探 讨、认识赢秦族和秦文化的渊源、流变, 以及秦文化与中原文化、西北犬戎文化的关系等历史址及墓群文物保护 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10 问题,意义重大,不仅丰富了中华文明的体系和内容,也启发人们重新审视早期秦文化所达到的高度及其历史地位。 别甚高的青铜、金、铁、玉、石、陶、漆、骨器,被认为是 20 世纪继敦煌藏经洞、秦始皇兵马俑之后考古学界的又 一重大发现。遗憾的是上世纪 90 年代秦公陵区大量文物被盗掘,流失海内外,导致在墓地性质、年代、墓主身份等关键性问题上,研究结论长期以来未尽统一,所幸 10 多年来通过各级政府、文博机构、爱国人士、专 家学者的多方努力,流落海外的 10多件带“秦公”字样铭文的青铜鼎、簋已入藏上海博物馆、甘肃省博物馆,国内外民间所藏文物信息也不断披露出来,尤其是 2006 年在原中字型大墓西南 10 余米处发现一座大型乐器祭祀坑,出土了带“秦子”字样的 28 字铭文青铜编钟 1 套( 14 件)。这些对于科学破解 代、墓主身份等关键性问题,无疑是可喜的挽救性成果,也为今后该遗址及墓群的科学保护、开发及秦文化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该遗址及墓群本身即是秦文化的重要实物载体。加大对该遗址及墓群科学保护、开发的投入力度,对于繁荣社会主义文 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进行传统文化、美育、爱国主义教育,增强民族自信心和民族凝聚力,带动当地旅游、文化产业的发展,给地方经济注入活力,构建和谐社会,其现实意义更是不言而喻。 址及墓群的发现,揭示了赢秦崛起于甘肃东部那段被学术界忽视已久的历史,印证了史记有关赢秦早期活动的记载,填补了秦史研究中相当关键的一段空白,启发我们重新审视秦文化所达到的高度及其历史定址及墓群文物保护 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11 位,在某种程度上丰实了华夏古文明的体系和内容,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价值。 三、 学术研究价值 墓位布局规划、其墓葬形制规格、其葬品、葬式、葬俗等一系列资料数据。集中体现了春秋早期秦国陵寝特征。和另外早已被发现的三 处陵域相配,可以全面而充分地体现出秦国茔域制度和葬丧文化的发展, 演变脉络。此外,也为今后探寻秦国第一个都邑西垂的遗址,提供了较为可靠的方位依据。 西垂陵园的位置、时代和 性质本身,即为秦史研究开拓了新视野。目前陵区所出的大部分实物已 被国内许多文博单位收藏;流落海外的器物信息,正不断地反馈回国。他们是研究秦代早期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宗教的珍贵资料。对于探讨、认识秦族和秦文化的渊源流变,以及秦文化与 中原文化的关系等重大课题,具有非常深切的意义,具有重大的学术价值。 第三节 项目建设必要性 一、 项目的 建设 是树立和落实文物保护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 在新的历史时期,广大文物工作者担负着推动我国由文物大国向文物保护强国的历史性转变的重任,面临着极其丰富的文物宝藏和保护理念的更新,我们既有大可作为的良机,又受到无法回避的巨大挑战,在巨大的挑战面前,我们应该树立和落实文物保护的科学发展观,址及墓群文物保护 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12 重视对文物保护和文物工作实践经验的总结,在努力实践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创新,不断提升文物保护水平,使文物古迹得以真实、完整、长久 地保存。 二 、 项目的 建设 是对 护的重要举措 文 物是中华民族的一个象征,它具有很高的艺术、精神、研究、欣赏、历史价值,有利于保护历史文化 ,能给后人留下宝贵的文化财富 ,促进精神文明建设 ,促进当地经济发展。 因此 址及墓群 作为重要 的文物 ,它的开发和 保护工作是很有必要的,它对整个 域的文物保护也起到了积极的带动作用。, 文物是祖先留给我们的无价之宝,是金钱买不到的。经过多少年的风风雨雨和战乱,流传至今的文物相对来说已经不多了。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能够留传于世的文物会越来越少 。所以文物十分珍贵。日用品坏了,可以再生产制造,文物却不同,它不能再生产,再生产出的东西不是文物,是仿制品或赝品,是没有任何文物价值的。文物一旦损坏,就永远不能复原。没有众多的文物史迹,文明古国也就名存实亡,失去其传统的风采和内涵。 三 、 项目的建设 有利于促进 旅游促进保护的健康发展道路 随着项目的建设, 成为 一个以文物旅游为主的旅游景区,景区内的文物资源不仅丰富多样,而且多为国家珍宝,弥足珍惜,在开展文物旅游的同时,需要对文物及其赋存的环境进行严格的保护。由于 区面 积较大,文物分布分散,景区内及周围村庄、农田密址及墓群文物保护 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13 布,人为活动比较频繁,文物保护难度比较大, 年在文物保护上要耗费大量的人力、财力和物力。本项目的 建设 ,在促进 区旅游发展的同时,将会为景区带来可观的旅游收入,为文物保护提供了资金保障。因此,该项目的建设,有利于促进 以文物带动旅游,以旅游促进保护 ” 的良性循环道路,使文物保护与文物旅游相互促进,两翼齐飞,使 旅游产业和文物保护事业走向健康的发展道路。 四 、 项目的建设是 是展示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和先秦文化的窗口 中华民族是有着五千年文明的伟 大民族,中国是具有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我们的祖先在文化、科技、艺术、军事、政治、经济、外交等领域都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对世界文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近年来我国相继建成一批综合性保护陈列厅。 甘肃省不但是文物大省,而且是文化遗址留存众多的地区,各种类型的文化遗存迄今已发现 200 处以上,像 种类型的遗址,在全国极为少见,对发展当地文化和旅游具有特殊的意义。 考古发掘表明, 是单纯的墓葬遗址,其不仅是秦国的第一陵园 “西垂陵园”,且极有可能就是秦第一都邑西垂之所在。 葬 遗址。史载秦国有四大陵园,一九八七年前,第二、三、四陵园位置已确定。 实了 址及墓群是秦国第一陵园“西垂陵园”所在地。 址区内的建筑规划、墓葬形制、规格、葬品、葬式、葬俗址及墓群文物保护 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14 等所蕴含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宗教信息以及历史、艺术价值,集中体现了西周至春秋初叶秦国早期文明的特征。和后来秦国历史上的三处陵园相联系,可以全面而系统地展现出秦国陵寝制度和葬丧文化的起源、发展、演变轨迹,以及秦文化渐次壮大的动态脉络。同时,为逐步探明秦国第一都邑西垂的地理位置,提供 了较为可靠的方位依据。加大对该遗址及墓群科学保护、开发的投入力度,对于繁荣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进行传统文化、美育、爱国主义教育,增强民族自信心和民族凝聚力,带动当地旅游、文化产业的发展,给地方经济注入活力,构建和谐社会,其现实意义更是不言而喻。址及墓群的发现,揭示了赢秦崛起于甘肃东部那段被学术界忽视已久的历史,印证了史记有关赢秦早期活动的记载,填补了秦史研究中相当关键的一段空白。启发我们重新审视秦文化所达到的高度及其历史定位。在某种程度上丰实了华夏古文明的体系和内容。 五 、 项目的建 设 是促进国际文化交流、旅游及经济发展的需要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经济实力的增强,社会需求的扩大,国际交流的广泛开展, 为我国文化事业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也为文物保护建设和发展创造了机遇、提供了条件。随着人民生活质量的改善,消费结构、消费方式、消费习惯都在发生深刻变化,使文化生活呈现多层次,多样化的趋势。城镇居民文化、教育、娱乐、旅游的消费支出所占的比例也不断提高。 目前国家对文化历史研究越来越重视,文物保护事业也应更加注意展示自己的个性和特点。遗址保护园作为高雅的文化殿堂,是广大址及墓群文物保护 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15 群众的终身教育学校 ,是健康文化、教育、休闲的重要场所,是向广大群众提供各种文化信息的载体。随着其内涵不断地扩大,其外延不断地延伸,其管理将更加成熟,其经营理念将更具独特,其生机和活力将不断地增强,各种国际文化交流频繁,商务往来增加,旅游人员增多,必然为遗址保护园增加客源,观众将会成倍地增加,扩展市场的经营空间。 址的重大考古成果经国内外新闻媒体的广泛报道之后,已引起社会各界的密切关注。前来视察工作的中央、省、市各级领导,包括一些港澳台同胞也专程到到遗址考察。 将以历 史文化为主线,通过对遗址保护性建设,结合现代展示手段的运用,将华夏民族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先秦文化展现给国内外观众,达到历史文脉的延续、共鸣和发展,创造高质量的文化、教育、休闲环境,满足不同层次观众的需求,使其成为 重要的文化旅游景点,也可带动一批相关行业经济的发展,促进甘肃省国际交流、整体文化、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综上所述,该项目的建设是非常 有 必要的。 址及墓群文物保护 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16 第三章 项目建设条件 第一节 自然地理条件 一、 地理位置 (一)、 江流域嘉陵江水系西汉水上游 ,东邻天水、西和,西接宕昌、岷县,南连武都,北与武山、甘谷接壤。总面积 辖 2镇 34个乡,总人口 典型的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境内海拔最高 3312米,最低1080米,平均气温 年均降雨量 年日照 霜期 183天。 地图 (二)、项目地理位置 3公里处的西汉水北岸。 1992 1993年, 批珍贵文物 流失海外。 1994年3 11月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 址及墓群文物保护 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17 掘 2座中字型大墓和 2座车马坑(其中 1座未清理)。 1998年 南山丘顶部有清代夯土筑成的堡子, 东北面地势较为平缓,现平整为多级梯地;东北山丘南坡地势由陡而渐趋平缓,其最南部(靠近西汉水一侧)几近平坦,面积可达3万平方米。 二 、地质地貌及土壤状况 南低,境内山峦重叠,坡陡谷深,受新构造运动的影响,山谷切断较深,山 地面积大,占全县总面积的 91,而 川坝地,沿西汉水的盐官、永兴、城关、石桥等地有极少部分,仅占全县总面积的 9。境内流水,由东北向西南径流,在西部、北部、南 部的山区,有天然次生林,植被覆盖较好。 要有四种:东北部和西南部的少部分地区,属轻切断黄土梁峁中山区,面积为 1044 749 3平方公里,占全县总面积的 24 297,坡度 15 25度, 海拔 1500 1900米,相对高差 500米左右。区内沟壑纵横,梁峁相间, 梁峁上黄土受到侵蚀,泥岩、砂砾岩裸露,遇到雨季,水土流失 较 为严 重,泥石流发生频繁,阴雨季节常有滑坡出现。 址及墓群文物保护 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18 东南部为重切断土石中山区,这主要是西 汉水下游河谷两岸山区,面积 834 8320平方公里,占全县总面积的 19 41 5,海拔 1100 2100米左右,相对高差 1000米。这类地区,山势陡峻,峡谷幽深,基岩裸露,石质山顶覆盖薄层黄土,岩性以页岩、板岩为主,另外有未变质的砂岩,砂砾岩,地表是厚而疏松的风化层,岩石表层风化强烈,每遇洪涝,山体滑崩,泥石流遍地。 西北、西南部为中切断石质中山及亚高山区,面积 2207 1030平方公里,占全县总面积的 51 330,属秦岭石质山地,海拔 1340一 3312 米,相对高差 2000米左右,坡度 25 35度,从山脚至山顶,古生代基岩处处皆是,土壤以褐色土、山地棕壤、山地草原草甸土和山地草原土为主,这类地区有大面积的 森林,植被覆盖尚好,水土流失较轻。 川坝河谷平原区,分布在西汉水及其支流的流域里,为新构造运 动以来的洪水冲积河谷平原,主要地形有河床、河漫滩和一级阶地、 平缓斜坡,面积 全县总面积的 海拔一般在 1400 1500米之间,相对高差 100米左右,地势平坦,水资源丰富,土壤肥沃,是全县的主要产粮地区 三 、气象气候条件 长夏短,春秋适中。 春季, 3月至 5月, 70天左右。入春后的天气,处于冷暖空气交替期,天气多变,冷暖起伏大。“有一日三变”现象,这时期常伴低温,有连阴雨天气发生。春天是一年的开始,春暖花开,气候宜人是址及墓群文物保护 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19 一年的第一个好季节。 夏季, 5月至 8月。 5月以后逐渐进入梅雨季节,降水量大,雨量集中,暴雨频繁,偶有山洪暴发而造成洪涝灾害,有的年份雨季结束早,降雨量少而造成高温伏旱。 7、 8月正值盛夏,以晴热天为主,午后到夜里多有 雷阵雨。气温高、日照强、蒸发大,有一段干旱期。 秋季, 9月至 11月,夏末秋初,冷暖空气再次交汇, 9月以后,时值农历 8月前后,一般有一段阴雨绵绵的天气。 10月份天气比较稳定,常呈现天高云淡,爽气宜人的气象,这是一年第二个好季节。 冬季, 12月至 2月。这个时期往往因西伯利亚和蒙古冷空气的侵入,气候寒冷,缺雪干燥,成为寒冷干燥季节,河水结冰、草树脱叶。次年“立春”后,因寒潮强度影响,出现霜冻灾害,气候反常时,有的年份出现春雪,果木花蕊受害,南山地区小麦受影响。 四 、资源条件 且资源丰富。最突出的有六大资源 :一是广阔的土地资源 :全县土地总面积 亩,人均近 13 亩,有耕地 155万多亩,林地 199万亩,草地 144万亩,适宜于农林牧综合发展。二是丰富的水能资源 :地表水资源丰富,嘉陵江一级支流西汉水纵贯全县,有常年性河流 14条,集水面积 3755千平方米,季节性河流 8 条,集水面积 497 千平方米,水资源总量 11 亿立方米,年径流量 67 万立方米。三是良好的气候资源 :县内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有利于糖分积累,适宜北方农林植物的生长发育,是国内外果树专家公认的苹果最适宜栽培地区之一。四是 繁多的生物资源 :县内有址及墓群文物保护 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20 木本植物 300 余种,草本植物 287 种,药用植物 534 种,素有“ 称。五是丰富的矿产资源 :矿藏主要有金、锑、铅、锌、铁、冰洲石、玛瑙石、大理石、煤等。六是充足的劳动力资源 :全县共有男女劳动力 27 万多人,农村剩余劳动力近 9 万多人,劳动力市场广阔,劳动力价格低、素质高,有利于从事第二、第三产业的开发。 另外, 丰富的旅游资源 也 是 的一大特色和亮点,著名的名胜古迹有 :赵孟兆页书赵世延家庙碑、文庙大殿、赤土山园林、香山风景区、翠峰寺、黄金寺、洮坪林区、大河边草原、红河水库、苗河水库等 都是旅游观光的好去处。盐官盐井、祁山武侯祠、三国古战场铁笼山、 公陵园等,更是闻名遐迩,美不胜收。特别是先秦文化,随着 垂陵区,圆顶山秦贵族墓地的发掘,震惊了世界,成为热门话题,它必将为 高 到不可低估的作用。 必将成为陇上旅游胜地,成为人们神往的地方。 第二节 城市基础设施 建设 一、 交通 基础设施建设 山大沟深,自古交通闭塞,现有公路均是新中国成立后陆续修建的。六十年代,兰州至重庆的国道 212 线贯通,修建了地与县之间的简易公路。宝成铁路从两当、徽县擦 边而过。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 路建设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 2000 年投入 元, 2001 年投入 元,址及墓群文物保护 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21 2002 年已落实投资 元,以江武、江天二级公路的建成为标志,全 市 公路交通建设从质量、规模上都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全 市 公路网络基本形成,山区群众“行路难,过河难,流通难”的问题都得到缓解。 截止 2001 年底,全 市 242 个乡镇通公路 240 个,占乡镇总数的 通客车的 203 个,占乡镇总数的 通油路的 46 个,占乡镇总数的 19。通汽车的行政 村有 2704 个,占行政村总数的 通公路的行政村有 1825 个,占行政村总数的 通汽车的自然村有 4485 个, 全区公路总里程达到 4113 千米,其中等级公路2068 千米,占总里程的 等外公路 2045 千米,占总里程的 有国道 565 千米,省道 619 千米,县道 1686 千米,乡道 1025 千米,专用公路 219 千米。有路面里程 3018 千米,占总里程的 73;无路面里程 1096 千米,占总里程的 27。其中,晴雨通车里程 2634 千米,占总里程的 64 。 2002 年 9 月江武公路江小、甘高段改建工程竣工通车,江武二级公路正式全线贯通,标志着 区从此结束了没有高等级公路的历史。目前正在积极争取国道 212 线 的改造立项,积极争取兰渝铁路( 广元)的立项建设。 2003 年完成货运周转量 60362 万吨公里,比上年下降 客运周转量 36237 万人公里,比上年增长 2004 年,全年完成货运周转量 63052 万吨公里,比上年增长址及墓群文物保护 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22 客运周转量 40814 万人公里,比上年增长 2005 年完成货运周转量 66835 万吨公里,比上年增 长 客运周转量 44487 万人公里,比上年增长 2006 年,全市交通运输和邮电通信业实现增加值 元,比上年增长 全年各种运输方式完成货物周转量 71058 万吨公里,比上年增长 旅客周转量 48227 万人公里,比上年增长 年末,全市民用汽车保有量 3475 辆,其中轿车 2284辆。 今后将全力建设 “六纵六横”公路主体骨架,实现省道国道达二级,县乡道路上等级,乡乡村村通公路,边远山区通农机的奋斗目标。 二、 基础设施 建设 2009 年以来, 把基础 设施建设作为加快发展的有效载体,加强了组织领导,加大资金投入,采取得力措施,狠抓工作落实,使全县基础设施建设实现了新的跨越。 在生态环境上, 今年已完成退耕还林 亩,荒山造林 亩,林木综合管护 129 万亩,城区绿化造林 1110 亩,绿色通道建设 154 公里。交通建设上,完成 公路全线初步设计和大桥的地质勘测等工作,红河至宽川通乡油路工程、昌河坝十字路建设工程等 6 个项目已开工建设,赵坪至固城等 3 条通乡油路项目已完成施工图设计院,即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