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2019-2020学年三年级下册语文第3单元第11课《赵州桥》同步练习A卷_第1页
人教部编版2019-2020学年三年级下册语文第3单元第11课《赵州桥》同步练习A卷_第2页
人教部编版2019-2020学年三年级下册语文第3单元第11课《赵州桥》同步练习A卷_第3页
人教部编版2019-2020学年三年级下册语文第3单元第11课《赵州桥》同步练习A卷_第4页
人教部编版2019-2020学年三年级下册语文第3单元第11课《赵州桥》同步练习A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教部编版2019-2020学年三年级下册语文第3单元第11课赵州桥同步练习A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 小朋友,带上你一段时间的学习成果,一起来做个自我检测吧,相信你一定是最棒的!一、 基础题 (共5题;共27分)1. (4分) 在横线上填上合适的关联词。赵州桥_坚固,_美观。蝙蝠在夜间飞行,_怎么飞,_不会撞上什么东西。富尔顿获得了成功,_靠天才,_靠坚持不懈的努力。_骆驼的驼峰能储藏脂肪,_等到缺乏食物时,它就能用自己的积蓄来维持生命。2. (8分) 给下列句子中划线的字选择恰当的解释,把序号写在横线上轻:A.重量小 B.负载小,装备简单C.数量少,程度浅 D.轻松E.不重要 F.用力不猛 G.轻率H.不庄重,不严肃 I.轻视有一家外国报纸轻蔑地说:“能在南口以北修筑铁路的中国工程师还没出世呢。” _他们认为这样艰巨的工程,外国著名的工程师也不敢轻易尝试,至于中国人,是无论如何也完成不了的。_“轻伤不下火线,”是战士们常说的一句话。_他只轻轻推了一下,车子就倒了。_还有什么节目比得上这种顽强而鲜明的轻歌曼舞?_3. (5分) 选词填空。漂流 飘荡山顶上再也看不到_的风筝,小溪里再也看不到_的纸船了。一只 一只只松鼠看见_美丽的风筝朝他飞来,他连忙爬上屋顶,把_纸船放到小溪里。4. (5分) 选择关联词语填空。 因为所以 不仅还 不是而是 即使也蝙蝠_能在夜里飞行,_能捕捉飞蛾和蚊子。_一根极细的电线,它_能灵巧地避开。蝙蝠在夜里飞行,靠的_眼睛,_嘴和耳朵。_驾驶员从雷达的荧光屏中,能够看清楚前方有没有障碍物,_飞机在夜里飞行也十分安全。5. (5分) 说出下列句子的修辞手法宁知鲜桃一口,不吃烂杏一筐。二、 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46分)6. (20分) 阅读文章,完成文后练习。在森林里森林里经常活动着一些有经验、有办法的人。他们能够(辩辨)别各种树木的特性。什么树会长什么菌,什么树的汁液可以解(渴喝),什么树的果实可以充饥,他们全都知道。东北林区的老猎人敢于带着极简单的工具进入森林,_不愁挨饿,_不怕碰到猛兽。大森林就像一(座坐)他们可以随时伸手取物的仓库似的。有人告诉我,在张家界林区,有一次,当几名旅行者因食物供应不上而挨(ii)饿的时候,他们碰上一个森林老人。老人问清情况,说:“_”叫大家不必担忧,他马上可以协助解决。随即他返身走进森林里,才一会儿工夫,就捧着一竹篮花花绿绿的鸟蛋出来了。当旅游者面有难(nnnn)色,表示吃不惯生鸟蛋的时候,老人笑嘻嘻地连声说:“有办法!有办法!”说完他再次走入森林里,不一会儿,捧着煮熟的热腾腾的鸟蛋出来了。原来森林里什么地方有鸟蛋,什么地方有滚烫的温泉,他全知道。森林之所以吸引人,也正在于这本自然的大书,它的内容太丰富多彩了。 (1) 选择括号里正确的字。(辩辨)_别解_(渴喝)一_(座坐)(2) 在横线上填写适当的关联词语。东北林区的老猎人敢于带着极简单的工具进入森林,_不愁挨饿,_不怕碰到猛兽。(3) 给文中划线的字选择读音。挨_(ii)饿难_(nnnn)色(4) 摘录与积累。找出文中表示时间很短的词和短语。_再写出几个表示时间短的词:_。(5) 短文是围绕_这句话写的。 (6) 按文中内的意思,把老人的话补写完整。 (7) 找出文中的比喻句_,句中把_比作_。(8) “森林之所以吸引人,也正在于这本自然的大书,它的内容太丰富多彩了。”这句话你是怎么理解的? 7. (10分) 课外阅读。我的故乡在广西,我爱故乡的漓江。春天,原野上的春色,把漓江打扮得更美丽。绵绵细雨,增大了漓江的水量,催开了两岸鲜艳的野花。随着气候转暖,来漓江旅游的人越来越多。漓江像一条友谊的带子把祖国和世界人民连在一起。夏天,漓江的水更清了。人们有的在江中游泳,有的在江中划船,有的玩水球,漓江洗去了人们的疲劳,使人感到轻松愉快。秋天,桂花开了,漓江两岸飘着醉人的桂花香。我们放学后,荡着小舟在漓江上游玩。那两岸的青山分明站在我们面前,同学们兴奋地抢着划桨。冬天,漓江因为旱季到来水变浅了,水是那么清,山是那么绿。江畔的柑橘树已挂满了累累果实,人们开始紧张地收获。漓江一年四季都很好。我喝漓江的水长大,一定要把漓江建设得更加美好。(1) 给短文加个恰当的题目。(2) 写出文中的比喻句。(3) 用“/”讲短文分成三段,并写出第二段的段意。(4) 文章中的第二自然段到第五自然段是按什么顺序写的。8. (16分) 阅读文章,完成文后练习。竹子是平凡的,然而,竹子和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竹子全身是宝:竹竿既是建筑的材料,又是造纸的原料;竹皮可以编织竹器;竹沥可供药用;竹笋味道鲜关,助消化,防便秘。翠竹真不愧是“绿色的宝矿”。竹子是特别的,它具有顽强不屈的品格。自古至今_它和松_梅被人类誉为_岁寒三友_历来竞相为诗人所题咏,画家所描绘,艺人所雕塑,游人所向往。当春风还没有融尽残冬的余寒时,新笋就悄悄地在地下萌芽了。春风一过,官就像一把利剑,穿过顽石,刺破硬土,脱去层层笋衣,披上一身绿装,直插云天。酷暑它不怕,秋风吹不落。秋去冬来,迎风斗寒,经霜雪而不凋,历四时而常茂,充分显示了竹子不_困难,不_压力的强大生命力,这是一种人们看不见而确实存在的品格。我想,竹子的品格体现的不正是我们中华民族自强不息、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吗?作为我们每一个人,需要的不也正是这种精神吗?(1) 这篇短文的题目:_ (2) 在文中的空白处加上标点符号。竹子是特别的,它具有顽强不屈的品格。自古至今_它和松_梅被人类誉为_岁寒三友_历来竞相为诗人所题咏,画家所描绘,艺人所雕塑,游人所向往。(3) 在文中的横线上填上一对近义词。 (4) “岁寒三友”是指_、_、_(5) 文中把竹笋比做_,目的是为了突出竹笋_。 (6) “历四时而常茂”,“四时”指_、_、_、_。 (7) 选择正确的答案序号填在横线上。呼吸时,进出的气消息停止休息利息“息息相关”的“息”意思是_。“自强不息”的“息”意思是_。(8) 作者为了说明竹子全身是宝,他分别写了竹子_、_、_、_的妙用。 (9) 文章最后一句“作为我们每一个人,需要的不也正是这种精神吗?”意思是:“作为我们每一个人,需要的_这种精神。”“这种精神”指的是_。 第 8 页 共 8 页参考答案一、 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