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市2020年语文二年级上册期末课外阅读专项训练(一)B卷_第1页
武汉市2020年语文二年级上册期末课外阅读专项训练(一)B卷_第2页
武汉市2020年语文二年级上册期末课外阅读专项训练(一)B卷_第3页
武汉市2020年语文二年级上册期末课外阅读专项训练(一)B卷_第4页
武汉市2020年语文二年级上册期末课外阅读专项训练(一)B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武汉市2020年语文二年级上册期末课外阅读专项训练(一)B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同学们,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你一定长进不少,让我们好好检验一下自己吧!一、现代文阅读1 . 沈从文知错就改沈从文是我国现代著名作家,他出生在湖南省凤凰县的一个农户家庭。小时候,沈从文特别喜欢看木偶戏,常常因为看戏入迷而耽误了读书。 有一天上午,沈从文从课堂里溜出来,一个人跑到村子里去看戏,那天木偶戏演的是“孙悟空过火焰山”。沈从文看得眉飞色舞,捧腹大笑。一直看到太阳落山,他才恋恋不舍地回到学校。这时,同学都已放学回家了。第二天,沈从文刚进校门,老师就(严厉 严格 严肃 )地责问他为什么旷课。他羞红着脸,支支吾吾地答不上来。老师气得罚他跪在树下,并大声训斥道:“你看,这楠木树天天往上长,而你却偏偏不思上进,甘愿做一个没出息的矮子。”第二天,老师又把他叫去,对他说:“大家都在用功读书,你却偷偷溜去看戏。昨天我虽然羞辱了你,可这也是为了你好。一个人只有尊重自己,才能得到别人的(尊重尊敬)。”老师的一番话,使沈从文感动得流下了眼泪。他暗暗发誓,一定要记住这次(教训教育),做一个受人尊重的人。此后,沈从文一直(严厉 严格 严肃)要求自己,长大后成了著名的作家。(1)我能用横线划出文中括号里正确的词。(4分) (2)我能积累文章中的好词语,并选择自己喜欢的一个或两个造句。(6分)造句: (3)沈从文从老师的话语中明白了:因此,后来一直,后来终于成了一个大作家。(3分)(4)读过这篇文章后,的感想是 (4分)阅读理解。种树老人种树老人什么东西都没有留下,只留下一片树林。种树老人长得很丑,很矮,一辈子没有结婚,临死的时候对远方来的侄子说:“死了,就在沙丘上刨个坑,把我埋在树林里,千万不要用什么棺材。”老人从不种娇贵的树,只种杨树、柳树、榆树、枣树等北方平凡易活的树,种那种插个枝就能长大,戳个桩就会发芽,对大自然要求极少的树。老人对树像对自己的孩子,从来都舍不得毁坏,哪怕自己住的棚子没有一根枝条,哪怕自己吃不上饭,生不起火,也没有毁过一棵树,老人对自己的树还有一种天生的灵性,仿佛那就是自己身体的一部分,哪怕有一点惊动,老人都能快速地赶过去,用自己的头,自己的斧子,自己的大黄狗,把树保护起来。十年过去了,村里人都盖上了新房,用起了拖拉机。只有老人仍住在自己的土棚里,领着黄狗转来转去,修树剪树,看调皮的松鼠,快乐的喜鹊,爱叫的乌鸦村里人都说老人傻,只有老黄狗知道他不是;村里人都说老人疯了,只有小鸟知道他没有。直到有一天,县林业局的老韩来了,出神地看着碗口粗的林子说:“这些树至少值百十万呢。”人们才都说老人最精明了,于是光秃秃的村子里也开始有人种树了。老人的树成材了。人们说老人要盖小楼,要买汽车,要娶东村五十多岁的寡妇了但老人仍然住在自己的土棚里,领着走不动的老黄狗转来转去,直到老人死去。来年春天,老人的坟上长出一棵树,矮小但很粗壮。人们都说,那是种树老人。老人种了一辈子树,把自己也种进了树里。2 . 老人表示死后不要棺材,是因为他( )A没钱买。B一辈子勤俭,死后也要节约。C怕别人砍树为他做棺材。3 . 村里人说老人“傻”“疯了”的原因是_,说老人“精明”的原因是_。4 . 下面不能表现种树老人精神品质的一项是( )A一辈子没有结婚,也没有孩子。B“把我埋在树林里,千万不要用什么棺材。”C老人对树像对自己的孩子。D哪怕有一点惊动,老人都能快速地赶过去,用自己的头,自己的斧子,自己的大黄狗,把树保护起来。5 . “老人种了一辈子树,把自己也种进了树里。”联系上下文,这表现了( )A种树老人的生命和精神在树上得到体现和延续。B种树老人种了一生的树,太劳累了。6 . 老人留下的树林是什么样的呢?展开想象,写一写。_读短文,完成练习。游八达岭长城星期天,妈妈带我去游览了八达岭长城。长城真伟大!高高的城墙建在山上,起伏弯曲,伸向远方。妈妈告诉我:“长城全长约一万里,所以叫万里长城。我们看到的八达岭长城,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我们沿着台阶登上长城。城墙上面很宽,能并排跑五六匹马。妈妈告诉我:“长城是古人用来防御敌人进攻的。如果发现了敌情,就在烽火台上点起烽火。远处的人见到烽火,就知道敌人来了。我站在高高的长城上,向远处望去,长城就像一条巨龙。我不禁高声赞美:“长城真伟大!”7 . 长城的城墙建在_,城墙上面_。8 . 短文第二自然段主要写了长城的_,第三自然段主要写了长城的_。作用景色长度9 . 烽火台有什么作用?用“”画出相关语句。10 . 作者把长城比作_,表现了它的雄伟壮观。阅读短文,完成练习。夏夜静悄悄夏夜,月光照进了小院里。在大树下,有一位老爷爷在乘凉。离老人不远处,有一只小花猫。过了一会儿,老爷爷抬手扶着树干,慢慢地站了起来,伸伸懒腰,走进房间。房间里一个孩子睡着了,在孩子的身边,有一张已经画完了的画。中间是一个池塘;池塘里有几枝荷花,还没有开放;一只蜻蜓蹲在上面,透明的翅膀平展着;远处,禾苗在风中点头;画旁还写了一首古诗:小荷才露尖尖角11 . 选下列字的正确读音。睡着了_(zhe zho)小荷才露尖尖角_(l lu)12 . 短文共有_个自然段,第二自然段有_句话。13 . 孩子画的画中有池塘,还有_、_、_。14 . 我会照样子写词,写句子。例:透明的(翅膀)美丽的_快乐的_例:一(张)画一_小花猫一_花例:在大树下,有一位老爷爷在乘凉。在_,有_。15 . 如果让你画一幅夏夜的图画,你会画些什么呢?想一想,把你的画介绍给大家。(不会写的字用拼音)_阅读短文,完成练习小河上有座石桥。小青蛙跟着妈妈游到桥洞底下,看到周围美丽的景色,他高兴地叫起来:“呱呱呱,多好看哪!”这时,不知哪儿有一只小青蛙也在叫:“呱呱呱,多好看哪!”小青蛙问:“你是谁?你在哪儿?”那只看不见的小青蛙也在问:“你是谁?你在哪儿?”小青蛙奇怪极了,他问妈妈:“桥洞里藏着一只小青蛙吧?他在学我说话哩。”妈妈笑着说:“孩子,跟我来!”青蛙妈妈带着小青蛙跳到岸上。她捡起一颗石子,扔进河里,河面漾起一圈圈波纹。波纹碰到河岸,又一圈圈地荡回来。青蛙妈妈说:“孩子,你的叫声就像这水的波纹。水的波纹碰到河岸又荡回来。你在桥洞里叫,声音的波纹碰到桥洞的石壁,也要返回来。这样,你就听到自己的声音啦。”小青蛙高兴地说:“妈妈,我明白了,这就是回声吧?”妈妈笑着点点头。16 . 这个故事发生的地点在_。17 . 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量词。一(_)石桥一(_)青蛙一(_)波纹18 . 想一想,这返回来的声音叫什么?_阅读理解短文献给母亲的歌蓝蓝的天空白云飘,我想飞身上天把这洁白的云(悄悄轻轻)摘下献给妈妈,作她的围巾。雪梅上雪梅开,我不畏路险风萧萧,也要把雪梅摘下献给我伟大的妈妈。小鸟啾啾细柳枝,春花遍地开。妈妈每在新春之前,总是要为自己定下一个计划,今年要在那亩地开辟一片瓜地;或者在田埂上种些高梁、玉米,好让儿女们过节吃上甜甜的高梁饴、香喷喷的玉米棒。妈妈总是想着让我们能吃上可口美味的东西,从不说她要吃什么。全家团圆,妈妈忙前忙后,总像有使不完的劲。儿女们叫妈妈休息一下,妈妈却倔强而喜欢。妈妈虽银丝飘飘,却心明眼睛亮。每每茶余饭后,把我们集中在一起,(查问询问)学习、生活、人际关系。我们进步时,妈妈就满脸微笑,温柔地表扬我们;当我们沮丧失落时,妈妈就谆谆教导,循循善诱,犹如春天雨露,滋润着我们的心田。孩子将在远行,昏暗的灯光下,妈妈手拿针线,密密缝补着孩子的衣服。妈妈眼睛不好,总是缝一针,落两针。她那悄悄的叹息声,飘至我的心中,我心是泪湿枕巾。离家几千里,每每眺望远方,我似乎看见我的妈妈站在小山坡上,手搭凉棚,在寻找着、凝视着,盼望儿女们归来。我时时在梦中望见妈妈展开双臂,呼唤着我,向我走来。我跳床而起,向妈妈扑去妈妈给了我们(坚定坚强)的性格、上进的精神,我的妈妈是世上最好的妈妈。19 . 用“”选出文中括号里恰当的词语。20 . 用横线画出文中的比喻句。21 . 写下列词语的反义词。休息(_)温柔(_)沮丧(_)22 . 文章写妈妈为我们操劳一共讲了三件事,这三件事分别是:(1)_(2)_(3)_。(概括要简洁)。这三件事是有内在联系的,因为他们是按_顺序写的。23 . 短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