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接触网18号道岔原理及调整技术】接触网菱形道岔调整 摘要:目前在我国高速电气化铁道中主要采用以下两种方式:18号交叉线岔和18号无交叉线岔。在此通过对这两种线岔的原理及调整方法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一些个人看法,供有关人员参考。 关键字:接触网、18号线岔、交叉、无交叉 : U225 : A : 1 18号无交叉道岔原理 图1-118号无交叉道岔平面布置图 对照平面布置图分析如下:1.1 无线夹区的确定。 对于200km/h的正线,接触线的变化坡度为0。侧线由于速度较低,其坡度的变化应考虑受电弓在正线和侧线转换运行时,任何方向都应满足始触区范围内无线夹。线路中心与相邻接触线投影的距离约为6001050mm范围(因受电弓有效长度而异)为始触区的水平面,在此区域内接触线不得安装任何线夹,包括定位线夹、吊弦线夹、电连接线夹等。 1.2 无交叉线岔“三区”的确定。 无交叉线岔有两个始触区和一个等高区。平面布置时,应使侧线接触线和正线线路中心的距离大于两接触线间的距离。道岔处接触网的平面布置取决于道岔类型、受电弓工作宽度、受电弓的动态运行轨迹(最大摆动量和最大抬升量)。以汉宜线的18号可动心轨高速单开道岔,德国DSA350SEK受电弓为例,受电弓最外端尺寸的半宽为625mm,摆动量为200mm(考虑200km/h速度),升高后的加宽为120mm。所以受电弓在线路最外端可触及到的尺寸限界为:625+200+120=945(mm)。汉宜线18号道岔无交叉线岔采用3根道岔柱定位,A柱在线间距1400 mm的位置进行定位,正线拉出值为100 mm,侧线拉出值为+250,侧线导高比正线低20mm,所以受电弓在正线最外端的尺寸限界925 mm1400250=1150 mm,不会碰触侧线接触线,所以机车可以像区间一样高速通过18#道岔;B柱在线间距300 mm位置进行定位,正线拉出值+100 mm,侧线拉出值150 mm,侧线抬高50 mm;C柱可理解为侧线下锚转换柱,正线拉出值200 mm,侧线拉出值400 mm,侧线抬高300 mm下锚。 1.3 列车过线岔情况分析 结合上面的分析,对列车通过线岔的三种不同情况分析如下: 1.3.1正线高速通过 在受电弓由正线通过时,可以保证侧线接触线与正线线路中心间的距离始终大于受电弓的工作宽度之半加上受电弓的横向摆动量,因而正线高速行车时,受电弓滑板不可能接触到侧线接触线,从而保证了正线高速行车时的绝对安全性,并且在道岔处不存在相对硬点。 1.3.2侧线进入正线 因A柱处侧线比正线低20mm,且受电弓在侧线上接触不到正线导线,B柱处侧线比正线高50mm,A与B这一段之间侧线导高有一个2的坡度变化,侧线与正线之间有一个等高点。当机车通过A柱时,受电弓由侧线接触线取流,当受电弓滑过等高区后,由于侧线接触线慢慢抬高,受电弓开始逐渐脱离侧线,并逐步接触正线接触线,开始由正线取流,实现受电弓平稳的由侧线过渡到正线上。1.3.3正线进入侧线 原理同侧线进入正线,由于侧线导高在A、B柱之间存在一个坡度变化,且在B柱处比正线高,在A柱处比侧线高,当机车通过B时,受电弓接触正线,由正线导线取流,由于从B柱到A柱,侧线导线是以一个降坡的坡度变化,当经过等高点后,受电弓开始接触侧线,并慢慢脱离正线,到达A柱时,完全脱离正线,实现由侧线取流,完成正线到侧线的过渡。 218号道岔无交分线岔安装调整技术 2.1 安装腕臂装置及定位装置 安装各种装置时应保证各种紧固力矩到位,不得随意调整腕臂安装形式。其中A柱、B柱对侧线定位均需用特型定位器,以避免打弓、钻弓等弓网事故。 2.2调整拉出值及导高 A柱正线拉出值为100 mm,侧线拉出值为+250mm,侧线导高比正线低20mm;B柱正线拉出值+100 mm,侧线拉出值150 mm,侧线抬高50 mm;C柱正线拉出值200 mm,侧线拉出值400 mm,侧线抬高300 mm下锚。18#道岔导线拉出值应严格按照安装图所给定拉出值进行调整。由于无交分道岔是通过导高的变化实现机车的通过,所以对导高的要求很高。 下图是18号道岔3根定位柱的腕臂安装图。 图2-1A柱腕臂安装图 图2-2B柱腕臂安装图 2.3 检测始触区 18号道岔定义受电弓中心相邻一支接触线的距离为6001050mm的范围为始触区,此区域内不可安装任何线夹及金具等,且始触区的长度为812m。若上述步骤调整后始触区不满足条件,则需略微调整下A柱与B柱的拉出值,以保证始触区长度在812m内,且始触区尽量保证在跨中。 2.4安装交叉吊弦 交叉吊弦指正线承力索在此处悬吊侧线接触线,侧线承力索交叉悬吊正线接触线。交叉吊弦与其他吊弦的间距仍按正常取值,即610m。始触区前安装交叉吊弦1组,安装在550600mm(正线线路中心至侧线接触线在地面投影的距离)处。正线与侧线上的两根吊弦的间距一般为2m。交叉吊弦安装顺序应保证在受电弓从道岔开口方向进入时先接触到的吊弦为侧线承力索与正线接触线间的吊弦。 318号无交叉道岔特点 (1)正线和侧线两组接触线不相交、不接触,没有线岔设施,故不会出现刮弓事故,也没有因线岔形成的硬点,提高了接触悬挂的弹性均匀性。 (2)它能保证正线高速通过时不受侧线接触悬挂的影响,同事机车能够平稳的由侧线驶入正线或者从正线驶入侧线。 (3)18号无交叉道岔很重要的一个特点就是对侧线接触线的导高要求很严格,它要求侧线接触线的导高在此岔区应有相应的变化,具有高差的设置,因此在施工安装调整中因严格按照规定对定位点和吊弦点进行导高调整。 4 18号交叉道岔工作原理 图4-118号交叉线岔平面布置图 工作原理: 列车沿正线通过时,当机车进入始触区范围内,由于交叉点处线岔的限制以及交叉吊弦的作用,受电弓在抬升正线接触线的同时,站线接触线同时升高,受电弓能够平滑过渡。在定位点处由于侧线支接触线比正线支接触线抬高150 mm ,受电弓不会与侧线接触线接触,消除了硬点。 列车沿侧线进入正线时,当机车进入始触区范围内,由于交叉点处线岔的限制以及交叉吊弦的作用,受电弓抬升侧线接触线的同时,正线接触线同时被抬升,受电弓同时与两根导线接触,完成道岔区过渡。 列车沿正线进入侧线时,由于侧线支接触线抬高很大,受电弓与正线接触线接触,越过交叉点后,侧线支接触线落在受电弓内侧,正线接触线逐渐脱离受电弓,实现过渡。 518号交叉道岔调整技术要求 18号交叉道岔调整技术要求如下: 5.1 拉出值及导高要求 定为柱处拉出值对于直股道拉出值为-300,对于侧线股道拉出值为+400,且侧线导高抬高150mm,拉出值可根据定位柱位置不同作适当调整,原则上不超过450mm。 5.2 交叉点位置要求 两支导线交叉点在两内轨距8501100之间,并相交于2内轨距中间位置,左右偏差不超过50mm。 5.3 侧线抬高要求 下锚侧两支导线水平距离500mm的位置侧线应该比正线抬高80mm,远离下锚侧两支导线水平距离500mm的位置侧线应该比正线抬高20mm。 5.4 始触区要求 定义侧线导线水平投影到正线线路中心的距离6501050这一段为始触区,始触区范围控制在812m之间,且尽量控制在跨中。 6 结语 结合高速接触网对线岔的要求,综合以上对比分析可以得出:18号交叉线岔和18号无交叉线岔都能满足列车高速运行的要求;无交叉线岔由于平面布置简单,列车正线能高速通过,弹性好,没有硬点,更适合高速列车运行的需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沐浴清洁海绵合作协议书
- 安全培训救火毯的使用
- Heptyl-nonyl-phthalate-d4-生命科学试剂-MCE
- H-Asn-Arg-OH-diTFA-生命科学试剂-MCE
- 安全培训效果评估与课件
- 2025年宿州市人才集团有限公司招募就业见习人员7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一套
- 2025广西壮族自治区山口红树林生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中心招聘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全优)
- 健康保健行业消费心理分析
- 合同文件标准化审批流程模版防止遗漏内容
- 2025年猫爬架合作协议书
- 2024年污水管道维修协议书范文范本
- 新人教版《海水的性质》课件
- 雪糕车租赁合同三篇
- 绘画劳务合同
- 苗木供应质量保证措施方案
- 无人机辅助通信系统研究
- Java 8函数式编程(完整版)
- 司机安全责任协议书
- 代发客户如何做经营分析
- 冠状动脉搭桥手术后的运动康复指导与介绍
- 2025小学道德与法治开学第一课(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课)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