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蝶类分布格局研究 人口分布格局_第1页
湖北省蝶类分布格局研究 人口分布格局_第2页
湖北省蝶类分布格局研究 人口分布格局_第3页
湖北省蝶类分布格局研究 人口分布格局_第4页
湖北省蝶类分布格局研究 人口分布格局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湖北省蝶类分布格局研究 人口分布格局 现代生物物种分布格局的形成是一个极其复杂的时空过程,既取决于生物的历史扩散过程,又受到近期生态环境变化的影响。开展生物物种分布格局的研究有助于理解动物区系演变过程及其对环境变化的响应,对于开展物种资源保护与管理具有积极意义。湖北省蝶类较为丰富,同时也有丰富的旅游资源,近年来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势必会对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造成一定的影响,摸清湖北省蝶类资源的分布格局不仅有利于 _蝶类资源分布格局的研究,还有利于湖北省蝶类资源的保护、开发和合理利用,同时对湖北省的生态环境监测和保护起到预警作用。笔者根据年以来多次采集的蝶类标本和收集的相关学者的研究资料,对湖北省蝶类分布格局进行了研究,为进一步探索湖北省蝶类资源,开发利用及有效控制其危害等研究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材料与方法 以中国蝶类志,的分类系统为依据,全面收集了湖北省种蝶类的地理分布资料(其中种有具体分布)。由于以往的物种分布资料大多只记录到县一级行政单元,为了有效地利用这部分数据,我们采用县级行政单元作为基本地理单元,有少数是以市作为行政单元,无法进一步细分,保留原有的行政单元。 数据有:自年以来公开发表的湖北省蝶类文献、书籍、蝶类志以及作者等多年来野外采集调查的数据。 地理区划划分 为便于讨论蝶类资源的分布情况,根据湖北地形、地貌将其分为个地区(相当于动物地理区划中的三级省):鄂西南山区。大巴山神农架以南,宜昌以西,大致包括宜昌、恩施两个行政区,为巫山、武陵山及大娄山的余脉,平均海拔 ,个别山峰高达 ,溪谷深切,山岭顶部宽阔平坦,具有高原山地的特点。鄂西北山区。秦岭山脉东延部分,大巴山神农架以北,丹江口以西,大致为十堰市,加上襄阳市的保康和南漳两县。以汉水狭谷为主,汉水与其支流南河之间的武当山,海拔 左右,沟谷深切,群峰高耸,汉水谷地中则峡谷盆地相间。江汉平原。位于湖北省中部,由长江及汉水冲积而成,与湖南洞庭湖平原相连,合称两湖平原(或盆地)。地势从西北向东南微缓倾斜,大部分都在海拔 左右。平原河道曲折,河网交织,湖泊密布,大都是古代云梦泽的残留部分。鄂东南山区。为幕阜山脉向北倾斜部分,与江西、湖南交界的数县,海拔一般在 以下,为低山丘陵地区,盛产毛竹。鄂东北山区。大洪山及其以东的与河南、安徽交界的数县,以桐柏山、大别山的南麓为主,地势北高南低,一般海拔 左右,个别山峰可达 ,为低山丘陵地区。 结果与分析 湖北省有蝶类记载的县市蝶类数量分布 湖北省共发现蝶类种,隶属科,属,蝶类遍布全省各地,其种类和分布受地形、植被、自然环境、人类活动等因素影响,通过对有蝶类记载的个县市进行统计,其中有个县市有过专门的调查记录,有具体分布的蝶类种。其中鄂西南山区最多,有蝶类记载的县市个,发现种,占全省已发现且有具体分布总数的;其次是鄂东北山区,有蝶类记载的县市个,发现种,占全省已发现且有具体分布总数的;鄂东南山区有蝶类记载的县市个,发现种,占全省已发现且有具体分布总数的;这个地区蝶类共有种,占全省有具体分布的蝶类总数的;鄂西北山区有蝶类记载的县市个,发现种,江汉平原有蝶类记载的县市个,发现种,这两个地区蝶类占全省已发现且有具体分布总数的比例分别为和。湖北省有蝶类记载的县市蝶类数量及分布见表、图。 从表及图可以看出湖北省蝶类资源极为丰富区域有2个:分布在鄂西南山区(神农架林区和长阳县);蝶类资源较为丰富区域有个:分布在鄂东南山区个(赤壁市),鄂西南山区个(五峰县),鄂东北山区个(罗田县、广水市);蝶类资源稀少的区域有个:鄂东南山区个(通山县),鄂东北山区个(英山县),江汉平原个(武汉市),鄂西北山区个(十堰市);蝶类资源稀缺的区域有个:分布在鄂东南山区个(咸宁市、崇阳县、通城县),鄂西南山区个(建始县、鹤峰县、利川市、恩施市、宣恩县、兴山县、咸丰县、当阳市、来风县、巴东县、宜昌市、宜都市、秭归县),鄂东北山区个(黄陂区、襄阳市、麻城市、宜城市、红安县、大悟县),江汉平原个(荆州市、黄冈市、江夏区、孝感市、鄂州市、潜江市),鄂西北山区个(房县、竹溪县、郧县、竹山县、丹江口市、谷城县)。到目前为止没有文献记载图中空白区域有蝶类分布。 蝶类在个以上(包含个)县市有分布的种类 对于不同蝶类,它们的分布区域也是相差很大的,在有具体分布的种蝶类中,在个以上县市有分布的种类只有种(表),占有具体分布的蝶类种数的,其中宽边黄粉蝶( )的分布点最多,达个,占湖北省有蝶类记载县市的。有种蝶类只在某一个地区有分布,占有具体分布的蝶类种数的。对于蛱蝶科(),在湖北省已发现种,在个以上点有分布的蝶类有种,占蛱蝶科已发现蝶类总数的;对于凤蝶科(),在湖北省已发现种,在个以上点有分布的蝶类有种,占凤蝶科已发现蝶类总数的;对于喙蝶科(),在湖北省只发现种,在湖北省个县市都有分布;对于灰蝶科(),在湖北省已发现种,在个以上点有分布的蝶类有种,占灰蝶科已发现蝶类总数的;对于弄蝶科(),在湖北省已发现种,在个以上点有分布的蝶类有种,占弄蝶科已发现蝶类总数的。除喙蝶科外,凤蝶科在个以上点有蝶类分布的种类较多,而灰蝶科、弄蝶科蝶类分布点相对较少,这可能与凤蝶科蝶类个体大、观赏性强,学者关注多有关;灰蝶科、弄蝶科蝶类个体小、观赏性差,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不如凤蝶科。 湖北省蝶类区系分析 我国动物区系分属于古北和东洋两大界,以中国蝶类志为依据,将湖北省蝶类分为东洋界种类、古北界种类和广布两界种类三大类型。根据我们的研究结果,湖北省蝶类区系组成:东洋界种类种,占已发现种类的;古北界种类种,占已发现种类的;广布两界种类种,占已发现种类的。区系分析表明,湖北省蝶类区系组成中东洋界成分占绝对优势,应划归东洋界。 从湖北省个地理分区的蝶类区系组成来看,鄂西南山区的东洋界成分最高,占已发现总数的;其次是鄂东南山区,占已发现总数的;鄂东北山区,占已发现总数的,明显高于古北界成分;而鄂西北山区、江汉平原两地调查不多,发现种类较少,广布两界种类所占比例甚高,这是由于广布种类生活能力、适应性强,种群数量大,多为常见种。因此,凡发现种类少的地区,其所占比例则高,这两地区虽然发现种类较少,但也显示东洋界所占比例高于古北界种类。鄂西山区是秦岭以南的大巴山、荆山、巫山及武陵山为东洋界范畴,此区共有蝶类种,东洋界种类种,占这两地区蝶类总数的。鄂东地区是豫、鄂、皖边境的桐柏山、大别山山脉一线以及蜿蜒于湘、鄂、赣边境的幕埠山脉沿线,此区共有蝶类种,东洋界种类种,占这两地区蝶类总数的,这两大地区蝶类东洋界种类所占比例优势明显,而且由南向北东洋界种类呈递减的趋势;江汉平原由于植被单一,蝶类分布的种类较少,调查不够深入,但是东洋界种类占,多于古北界种类;个地区蝶类的分布支持湖北省划归东洋界。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湖北省蝶类在中国蝶类分布中所占地位 根据王爱萍等的研究报告,结合我们的研究,湖北省蝶类数量仅次于四川、云南、海南、西藏,居全国第五位。中国现有的个科,湖北省全有,中国有蝶类属 种,湖北省有蝶类属种,湖北省蝶类分别占中国蝶类属、种的比例为和。可见湖北省蝶类在中国蝶类分布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讨论 从表及图可以看出,湖北省蝶类资源分布不均与调查的深入程度有关,湖北省蝶类资源分布较多的地区是有专门调查的县市,排在前列的县市都有专门的调查报道,有的县市多人多次调查,发现的蝶类自然较多,如神农架林区、长阳县、赤壁市、广水市等;有的县市几乎没有专门的调查,发现的蝶类就较少,如江汉平原所辖县市。但是我们不能认为有的地区无蝶类记录或蝶类记录少该地区蝶类资源就不丰富,可能是没有学者对这些地区进行调查,这些地区的蝶类资源还没有被发现。从神农架林区、五峰县、长阳县已发现的蝶类资源推断,巴东县、兴山县、宜城市三地的自然资源和环境条件与上述三地有很多相近的地方,我们认为这三地的蝶类资源也应该较为丰富,只是还没有学者对这些地区进行调查。从绝对数量上看,鄂西南山区蝶类最多,但是从蝶类分布的相对密度看,鄂东南山区蝶类分布的密度最大。比较平原、丘陵、山区三种地形的蝶类,由于平原适合农作物开垦与种植,在耕作地区仅剩下适应耕作地带生境的种类;另外,人口密度大,人类活动频繁,故平原地区发现种类较少。湖北省蝶类总体按鄂西南山区、鄂东北山区、鄂东南山区三角形分布的格局,以鄂西南山区最多,鄂西北山区和江汉平原较少。这种分布格局与湖北的地理和气候条件是基本相对应的,与生物分布规律也是基本吻合的。蝶类是适应能力较强的昆虫,从赤道到极地都可见其踪迹,因此温度和湿度不大可能是其分布的主要限制因素。尽管蝶类的寄主多达科、上千种植物,但是一种蝶类的寄主植物仅为一种至数种,可见寄主植物的存在与否及其密度才是限制蝶类分布的主导因素。 _: 张荣祖 中国动物地理 北京:科学出版社, 余逊玲,黄丽?,荣秀兰,等 武当山蝶类调查初报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余逊玲,黄丽?,荣秀兰,等 武当山蝶类续报 华中农业大学,(): 李晓东,昝艳燕,王裕文 神农架自然保护区蝶类资源调查 河南科学,(): 王国秀,骆启桂,陈国生 蒲圻陆水蝶类资源调查初报凤蝶科,蛱蝶科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专辑)1 王国秀,陈国生,骆启桂 蒲圻陆水蝶类资源调查初报粉蝶科,眼蝶科,灰蝶科,弄蝶科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袁秀珍,段海生 湖北陆水蝶类名录及其生态 武汉教育学院学报,(): 段海生 神农架蝶类资源初探 武汉教育学院学报, (): 胡丽莉,陈丹,胡芬 广水大贵寺蝶类资源初步调查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专辑): 王琼,李菊蓉 湖北省蝶类新记录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专辑): 王国秀,骆启桂,陈国生,等 湖北省九宫山自然保护区蝶类调查初报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刘文萍,邓合黎,李树恒 湖北省长阳县蝶类资源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 荣一兵,许国权 湖北陆水蝶类资源调查 黄石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黄斌,殷海成,张尚文 湖北广水自然保护区蝶类多样性及区系的研究信阳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查玉平,骆启桂,黄大钱,等 后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蝶类名录及区系的初步研究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向闱,刘芳遐,王国秀 大贵寺国家森林公园蝶类资源调查研究 湖北林业科技,(): 顾勇,姜少平,支立锋 湖北罗田天堂寨蝶类资源初报 安徽农业科学,(): 许国权,段海生 湖北桃花冲国家森林公园蝶类资源及区系研究 江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段海生,许国权 湖北省建始县蝶类资源名录及区系初探 江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许国权,段海生 武汉市木兰天池蝶类资源及区系组成初报 江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许国权,段海生 湖北省蝶类资源研究江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许国权,段海生,刘亦仁 大别山主峰天堂寨地区蝶类资源及区系组成研究湖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许国权,段海生 湖北省蝶类资源及区系研究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雷朝亮,周志伯 湖北省昆虫名录 武汉: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 周尧 中国蝶类志(上、下册) 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周尧 中国蝴蝶分类与鉴定 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中国自然资源丛书编撰委员会 中国自然资源丛书(湖北卷) 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王爱萍,张书杰,申效诚 河南省蝶类多样性及分布格局申效诚,鲁传涛 河南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