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节:勋伯格.pptx_第1页
第二十二节:勋伯格.pptx_第2页
第二十二节:勋伯格.pptx_第3页
第二十二节:勋伯格.pptx_第4页
第二十二节:勋伯格.ppt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勋伯格,山西省阳泉市荫营中学张海秀,截止20世纪西方音乐发展的脉络,音乐特点巴洛克:复调、宏伟壮观、充满活力古典主义:主调、崇尚理性、形式严谨浪漫主义:反对理性崇拜、歌颂本能和情感印象主义:突出对外界的主观印象和感受共同点:均属调性音乐调性音乐:即有调性的音乐。调中各音对主音有倾向性。在调性音乐中总存在着一个作为中心的音,和弦的构成和曲调的进行及收束方式都围绕着这个中心音进行。,我们就要沿着这条长河,继续学习新的音乐时期,-现代主义音乐时代请大家首先聆听古典主义时期小星星变奏曲和现代主义音乐时期预兆两首乐曲片段:1.哼唱两首作品的旋律2.从旋律出发两首乐曲又分别给我们带来了什么样的感受(1)小星星变奏曲旋律清晰、调性鲜明,大调音乐明朗、活泼。(2)预兆旋律线不明朗,调性不明,音乐色彩迷蒙空幻,给人恐惧惊怵的感觉。,复听预兆,总结其听觉感受(紧张、焦虑、恐惧、绝望)音乐特点调性:从半音化走向无调性,取消了能够确立调性的七个自然音和五个变化音的区别,十二个音都很重要,没有一个音取得中心地位旋律进行:零碎、急促和弦:尖锐、不协和节拍:不对称曲式结构:不清晰以上作品其实是20世纪初现代主义音乐最重要的流派的代表之一表现主义音乐内容与语言的特点,他的作者是美籍奥地利作曲家勋伯格。,综上所述欧洲进入20世纪初,音乐的发展已经出现了新的趋向即:进入了现代主义音乐时期,其突出代表就是表现主义音乐和他的创始人勋伯格。音乐最突出的特点就是打破传统手段的束缚概括有以下几个方面,请在此输入您的文本。请在此输入您的文本。,请在此输入您的标题,请在此输入您的文本。请在此输入您的文本。,请在此输入您的标题,请在此输入您的文本。请在此输入您的文本。,勋伯格和他的音乐,勋伯格是20世纪最有影响的作曲家之一,也是一名音乐教育家和理论家,并在其努力下形成了一个学派,在20世纪是少有的。生平:勋伯格(1874-1951)生于奥地利维也纳,8岁自学小提琴,后自学大提琴,12岁开始作曲,16岁父亲去世,迫于生计任银行小职员,同时自学作曲,期间师从亚历山大策姆林斯基学习了几个月的对位法,而这就是后来成为现代音乐杰出作曲家的勋伯格所受到的唯一的正规音乐教育。从此,他开始了音乐创作生涯。1897年,他的处女作D大调弦乐四重奏问世。1901年他来到柏林,执教于斯顿音乐学院。后来又回到了维也纳,于1910年担任了音乐学院的和声教师。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后,勋伯格参加了奥地利军队。战后在柏林普鲁士艺术学院任教。1933年勋伯格离职赴美,担任加利福尼亚大学的音乐教授。1941年他取得美国国籍,在那里定居,直到1951年逝世。,勋伯格和他的音乐,勋伯格是一位具有大胆创新精神的作曲家,他的作品曾经引起过很大的争议。他首创了十二音体系的无调性音乐,并且培养了许多十二音体系的作曲家。他和他的学生贝尔格、威伯恩被合称为新维也纳乐派,即表现主义音乐流派。他对音乐所进行的重大的、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改革,影响了一大批年轻作曲家,如达拉皮科拉、欣涅克以及肖斯塔科维奇等人都不同程度地受到了他的影响。,个人创作的三个时期,早期:1908年以前为调性时期。主要受勃拉姆斯和瓦格纳的影响,作品充满德国晚期浪漫主义音乐的气息,并把以瓦格纳为代表的半音化创作技法发展到了极限。如弦乐六重奏升华之夜(1899,于1917年改编为弦乐队曲)、康塔塔古雷之歌(1900-1901)、交响诗普莱雅斯和梅丽桑德(1903)等。中期:1908-1920年前后为无调性时期,他开始探索一种新的无调性的音乐风格,标志着他的创作进入一个新的阶段。不同音高的各音之间的结合,不再像传统音乐那样,以某个音为中心,不协和和弦也不再像传统的音乐那样,需要解决到协和和弦。勋伯格采用无调性音乐风格是同他作品中的表现主义特征相联系的。他从表现主义美学思想中汲取灵感,先后创作了一批无调性作品,成为第一位放弃调性的作曲家。如单人剧期待(1909)和说白歌唱月迷皮埃罗(1912)等。这些作品表现了诸如绝望、恐惧、紧张、痛苦等病态心理或情绪,音乐语言夸张、变形、怪诞。在月迷皮埃罗中,勋伯格还发展了一种介于说话与歌唱之间的说白歌唱。无调性阶段的重要作品还有五首管弦乐小品(1909),戏剧配乐幸运的手(1913)等。,个人创作的三个时期,音频赏析往事1.提问:请聆听音乐对比欣赏往事所展现的音乐情绪情感与预兆的异同?(同:不和谐,怪异;异:带有抒情、沉思的情绪)2.再一次的聆听往事提问:从旋律、和声、音色上体会乐曲带给我们的感受。(旋律简单、和声丰富、音色精致、细腻),个人创作的三个时期,晚期:1920年以后为十二音技法时期。经过长期的探索,勋伯格在无调性音乐的基础上,找到了一种组织音乐材料的新方法,形成了所谓十二音音乐。作曲家用半音阶中的12个音,自由组成一个音列,音列可以原形使用,也可以逆行、倒置、倒置逆行。这4种音列形式可移置于半音阶的任何高度,从而可形成48种样式。音列中的各音(全部或部分)既可相继出现形成曲调,也可同时出现形成和弦,以此构成全曲。勋伯格后期基本上采用十二音技法进行创作,重要作品有乐队变奏曲(1926-1928)、小提琴协奏曲(1935-1936)、钢琴协奏曲(1942)、华沙幸存者(为朗诵、男声合唱及乐队而作,1947)、歌剧摩西与亚伦(1951)等。他在晚年偶尔也写作有调性的作品。,勋伯格的理论贡献,他的理论著作和声学(1911)、音乐的思想与逻辑(1934-1936,未完成)、音乐创作基础(1948)、配器学(1949)和和声的结构功能(1937-1948)以及论文集风格与思想(1950)等也都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勋伯格的历史贡献:无调性和十二音音乐,勋伯格是20世纪最有影响的作曲家之一。对西方音乐而言几个世纪以来音乐都是有调性的,而无调性音乐当然是对于传统的一个突破,从无调性音乐进一步发展而来的十二音音乐更是提出了一种新的不同于传统的作曲方法。由于他和他的学生使用无调性和十二音方法作曲,使音乐发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