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9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周易理论,.,2,第一讲周易的基本概念,武汉大学孙劲松,.,3,图一阴阳八卦图,.,4,提几个问题,第一:大家对于周易怎么看?有什么了解?第二:你们对周易的那些内容有兴趣呢?第三:我们用什么样的教材?课程应该怎么上?讲义在yijingjiedu,密码123456,.,5,课程的主要安排,第一讲:周易的基本概念1第二讲:周易的基本概念2第三讲:义理与占筮第四讲:乾卦解读第五讲:坤卦解读第六讲:周易中的君子人格考试:基本概念笔试50分(闭卷)翻译一卦50分(开卷),.,6,一、前言,几乎所有的中国人都知道有周易,对于这本书,大家是既熟悉又陌生。说熟悉,是因为它所承载的很多文化信息,影响了每一个中国人的思维习惯、文化心理。大家熟悉的成语:自强不息(乾卦文言),厚德载物(坤卦文言),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系辞上),洗心革面(系辞下革卦),启蒙(蒙卦),革故鼎新(革卦和鼎卦),文明(革卦),人文,文化(贲卦)、二人同心、其力断金(系辞,释同人卦),等等词汇都出自周易。(还有“八卦新闻、丰颐酒店”等等全都出自周易。)周易所蕴含的阴阳对立互补的思想,也深刻影响了每一个中国人的思维方式。说陌生,是因为只有很少的现代人认真的阅读过它。还有许多人认为它只是街头江湖术士混饭吃的工具。那么,周易究竟是怎样的一部书呢?下面,我们先对周易的内容作一个简单的介绍。,.,7,二、周易产生的历史,据周礼春官记载,易经的三种形态,一曰连山;二曰归藏;三曰周易。这三种易都是由八个基本卦组合成六十四卦。这三种易的卦序是不同的。连山以艮卦为首卦,象征“山之出云,连绵不绝”,故称连山。归藏的首卦是坤卦,象征“万物莫不归藏于其中”,即万物始发端于大地,终又归藏于大地,故称作归藏。周易是以乾卦为首。如果再详细一点,周易的产生就可以分为以下几个关键的阶段。第一:远古的伏羲做八卦;在远古时代,伏羲根据他对自然界的理解,画出了八卦。第二:进入夏朝以后,演变成连山易;第三:进入商朝,演变成归藏;第四:进入周朝,演变成周易,这就是史记所说的“文王拘而演周易”,卦辞乃文王作。第五,文王之弟,周公做爻辞。第六,春秋时期,孔子做象传系辞文言说卦序卦杂卦。连山归藏早已失传(近年的考古,发现了归藏的残本。),现存的周易就是由文王所作的经和周公、孔子所作的传所组成的。宋代以后,有很多学者对易经和传的产生过程提出质疑。,.,8,三、周易二字的含义,第一,周第二,易文革的时候,山东大学一位教授(现任中国周易学会会长)被批判。造反派问:“什么是周易?”他说:“周,就是胡诌,易就是容易,胡诌起来很容易,就是周易。”造反派因此放他一马。,.,9,周的含义,周有二意。1指周代。周为陕西岐阳地名,诗经说:“周原膴膴。”后来成了周王朝的名称。2指周普。郑玄说:“连山者,象山之出云,连连不绝;归藏者,万物莫不归藏于其中;周易者,言易周普,无所不备。”以“周代”更妥。,.,10,易的含义,说文解字云:“易,蜥蜴(易),象形。(秘书)说:日月为易,象阴阳也。”。这里显示易有两个意思。周易乾凿度说,易有“简易、变易、不易”三个意思。关于变易,详细解释一下。,.,11,庄子是懂得变易的大师,齐物论说:方生方死,方死方生;方可方不可,方不可方可;因是因非,因非因是。,.,12,庄子妻死的变易观,庄子妻死,惠子吊之,庄子则方箕踞鼓盆而歌。惠子曰:“与人居,长子、老、身死,不哭亦足矣,又鼓盆而歌,不亦甚乎!”庄子曰:“不然。是其始死也,我独何能无慨!然察其始而本无生;非徒无生也,而本无形;非徒无形也,而本无气。杂乎芒芴之间,变而有气,气变而有形,形变而有生。今又变而之死。是相与为春秋冬夏四时行也。人且偃然寝于巨室,而我噭噭然随而哭之,自以为不通乎命,故止也。”,.,13,四、周易书本的基本内容,1太极、阴阳2八卦、3六十四卦4爻、辞、彖、象5十翼简介,.,14,1太极、阴阳,周易中说:“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宋代的易学大师邵康节说:“一分为二,二分为四,四分为八。”一般来说,阴阳未分,即为太极。阴,用两个短线,中间相断表示。为何用此表示阴阳,有很多种解释。一般认为,阳为奇数、阴为偶数,阴阳的符号只是表示奇数偶数而已。今人郭沫若,对西方社会史思想生吞活剥,突发奇想,认为阴阳符号代表古代生殖崇拜,渐渐得到海内外学术界的认同,实为荒唐。,.,15,图二古太極圖,.,16,結構形式-兩儀生四象符號系統,.,17,+,+,結構形式-四象生八卦符號系統,?,?,陰陰,陰陽,陽陰,陽陽,陽,陰陰,陰陽,陽陰,陽陽,陰,.,18,結構形式-八卦結構符號系統,陰陰+陽陰陽+陽陽陰+陽陽陽+陽,陰陰+陰陰陽+陰陽陰+陰陽陽+陰,.,19,2八卦,阴阳两爻,做两次叠加,就形成四象。阴阳两个爻,做三次叠加,就形成了八卦。,.,20,艮巽離乾,坤坎震兌,結構形式-八卦名稱,.,21,歌谣“八卦取象歌”,乾三连,坤六断。震仰盂,艮覆碗。离中虚,坎中满。兑上缺,巺下断。(大家要背诵),.,22,图三、伏羲八卦秩序图,说明由太极演化阴阳、四象、八卦的过程,.,23,图四:先天伏羲八卦方位图,图中列出了先天八卦的顺序。,.,24,图五、后天文王八卦方位图,这个图序与洛书有关。,.,25,3六十四卦,六十四卦由八卦两两重叠而成。周易的六十四卦之间的关系“错综复杂”,牵一卦而动全体,这说明事物是普遍联系的。背诵朱熹卦名秩序歌,.,26,朱熹六十四卦次序歌,乾坤屯蒙需讼师,比小畜兮履泰否,同人大有谦豫随,蛊临观兮噬嗑贲,剥复无妄大畜颐,大过坎离三十备;咸恒遯兮及大壮,晋与明夷家人睽,蹇解损益夬姤萃,升困井革鼎震继,艮渐归妹丰旅巽,兑涣节兮中孚至,小过既济与未济,是为下经三十四。,.,27,图六:六十四卦方圆图,.,28,4爻、辞、彖、象,爻,说文解字的解释是“交也,象易六爻头交也。”卦中的每一画,就是一个爻。在六十四卦中,每一卦有六爻。爻位由下往上计数,最下为第一爻,最上为第六爻。周易中称阳爻为“九”,阴爻为“六”,比如,“九五”,就说明是阳爻在第五位,“六四”就是阴爻在第四位。辞:在周易中,每一卦后面都有“卦辞”,每一爻后面有“爻辞”,是对这一卦和这一爻的解释或者典型占卜事迹的纪录,相传为文王所作。彖:有“判断、断定”之意。在每一卦(爻后面没有)后面,都有一段“彖辞”,是对断定一卦之大旨。象:由形象、象征的意思。分为大象和小象。每一卦和每一爻的后面,有一段“象辞”,分析卦爻象的象征意义,注重由天地自然之象引申到君子人格的培育和建立。相传为孔子所作,这是周易中非常具有教育意义的一部分。系辞说卦杂卦序卦四篇附于周易的书后,文言附于乾坤两卦之后,相传都是孔子所作。,.,29,5十翼简介,文王所作的卦爻辞成为经,彖传(上、下)象传(上、下)系辞(上、下)说卦杂卦序卦文言合称为易传,共有七种十篇,称为十翼。经和传构成了通行本周易的基本内容。,.,30,五、历史影响,1对中华文明的影响2国际评价,.,31,1对中华文明的影响,在漫长的古代社会,周易具有崇高的地位,被视为中华文化的开端,。儒家将其列为群经之首。道家、阴阳家、兵家都视其为至上宝典。秦始皇统一中国,开始“焚书坑儒”,儒家典籍被焚烧,但是易经被认为是卜筮之书,得以保留。秦以後,周易历经汉唐宋元明清各代发展,形成了庞大的文化体系,各代思想家、政治家都注重研究周易,以诠释周易开展示自己的文化思想、政治理念。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易类说:“易之为书,推天道以明人事者也。左传所记诸占,盖犹太卜之遗法。汉儒言象数,去古未远也。一变而为京焦,入于礻几祥。再变而为陈邵,务穷造化,易遂不切于民用。王弼尽黜象数,说以老庄。一变而胡瑗程子,始阐明儒理。再度而李光、杨万里,又参证史事。易遂日启其论端。此两派六宗已互相攻驳。又易道广大,无所不包,旁及天文、地理、乐律、兵法、韵学、算术,以逮方外之炉火,皆可援易以为说,而好异者又援以入易,故易说愈繁。”这段话大致意思是说,周易的内容是指演天地自然之道来说明人的活动规律,也就是说以自然规律来说明社会规律,从而指导人们的行动。后来,越说越繁,产生了两派六宗。两派是象数、义理两大派,六宗是象数,礻几祥、图书、义理、儒理、考史六个宗系,互相攻击驳斥。另外周易无所不包,可以旁及天文、地理、乐律、兵法、音韵学、算术,以至于道家用炉火炼丹,都可引周易下来根据建立自己的学说。几千年来,关于周易的注疏达3000多种,形成了庞大的易学体系。,.,32,2国际评价,欧洲的许多学者对周易给予很高的评价。1703年德国自然科学家莱布尼兹首次发明二进制,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他没有足够的信心,直到从传教士白晋的信中获得有关易经和伏羲八卦的资料,才确定了对理论的信心,正式发表了关于二进制的论文,题目是二进制位计算的阐述-关于只用0与1兼用其用处及伏羲氏所用数字的意义。莱布尼兹意料不到他发现的二进制会和伏羲先天六十四卦图有异曲同工之处,他曾写信给当时清朝的康熙皇帝,要求加入中国籍,他认为伏羲八卦是“最古老的科学纪念物”。他在德国法兰克福建立了一所中国学院,一直延续了二百多年。著名量子物理学家玻尔在1937年到中国访问,了解到中国关于阴阳互补的概念时,曾十分惊叹。当他被封为爵士时,则用阴阳太极图作为其徽章的图案,并刻上“互补即对立”的文字。黑格尔也说过,周易包含着中国人的智慧。1949年,欧洲哲学权威CG捷恩在英文版易经的序言中指出:“谈到世界人类唯一的智慧宝典,首推中国的易经。在科学方面我们所得的定律,常常是短命的,或被后来的事实所推翻,唯独中国的易经,亘古常新,相延六千年之久,依然具有价值。”。1975年美国高能物理学家卡普拉出版了物理学之道一书,他把量子力学理论与易经作了对比,认为易经与基本粒子的相互作用、相互转化的动力学模型一致,而且八卦图与强子的八重态相对应等等。,.,33,课后作业,朗读周易背诵八卦、六十四卦卦名谢谢大家!,.,34,第一讲回顾,1、易产生、演变的历史2、周、易二字的含义3、周易的文本结构4、周易的历史影响,.,35,第二讲:周易的基本概念之二,孙劲松,.,36,第一、三才,系辞曰:易之为书也,广大悉备,有天道焉,有人道焉,有地道焉。兼三才而两之,故六;六者非它也,三才之道也。一般说:在六爻之中,初二代表地、三四代表人、五上代表天。,.,37,宋代郭雍说:易言三才之道,.,38,第二、五行,周易并没有明确提出五行的概念,汉代以后,象数易学将五行等学说与周易结合。五行最早的记载于尚书洪范: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水曰润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从革,土爰稼穑。润下作咸,炎上作苦,曲直作酸,从革作辛,稼穑作甘。,.,39,五行生克图,.,40,五行旁通图,.,41,第三、河图洛书,易经系辞上云:“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这是关于河图洛书的最早记载,但河图洛书究竟是什么样子,易经中没有绘图,也没有具体的文字解释。先秦时期的其他著作如管子、墨子等书也提到河图洛书,但都没有绘出图形。汉代儒士认为,河图就是八卦,而洛书就是尚书中的洪范九畴。今天人们看到的以黑白圈点表示的河图和洛书出自宋代,据说是北宋初著名道士陈抟绘制,以一至九的排列为河图,一至十的排列为洛书。北宋刘牧著易解,改变陈抟的说法,以一至十的排列为河图,一至九的排列为洛书。南宋朱熹周易本义肯定刘牧的说法,于是世人皆信从十为河图,九为洛书。,.,42,河图,.,43,洛书:戴九履一,左三右七,二四为肩,八六为足,五居中央。,.,44,桃花岛,黄蓉心想:“我爹爹经营桃花岛,五行生克之变,何等精奥?这九宫之法是桃花岛阵图的根基,岂有不知之理?”当下低声诵道:“九宫之义,法以灵龟,二四为肩,六八为足,左三右七,戴九履一,五居中央。”边说边事,在沙上画了一个九宫之图。那女子面如死灰,叹道:“只道这是我独创的秘法,原来早有歌诀传世。”黄蓉笑道:“不但九宫,即使四四图、五五图,以至五子图,亦不足为奇。就说四四图罢,以十六字依次作四行排列,先以四解对换,一换十六,四换十三,后以内四角对换,六换十一,七换十。这般横直上下斜角相加,皆是三十四。”那女子依法而画,果然丝放毫不错。黄蓉道:“那九宫每宫又可化为一个八卦,八九七十二数,以从一至七十二之数,环绕九宫成圈,每圈八字,交界之处又有四圈,一共一十三圈,每圈数字相加,均为二百九十二。这洛书之图变化神妙如此,讶你也不知晓。”举手之间,又将七十二数的九宫八卦图在沙上画了出来。,.,45,第四、六十四卦的构成与转换,1爻位2二体3互卦4错综复杂5卦序6卦时,.,46,爻位,六十四卦每卦各有六爻,分处六级高低不同的等次。象征事物发展过程中所处的位置,六爻分处的六级等次,称爻位。从下到上,依次称为初、二、三、四、五、上。乾凿度称“易气从下生。”六爻之中分三才。古人依照等级,将六爻命名:初为士民、二为卿大夫、三为诸侯、四为三公近臣、五为天子、上为太上皇。,.,47,三公,中国古代朝廷中最尊显的三个官职的合称。周代已有此词,西汉经今文学家据尚书大传、礼记等书以为三公指司马、司徒、司空。古文经学家则据周礼以为太傅、太师、太保为三公。秦不设三公。西汉初承秦制,从武帝时起,因受经学影响,丞相、御史大夫和太尉也被称为三公。成帝绥和元年(前8),采纳何武的建议,将御史大夫改为大司空,又把大司马、大司空的俸禄提高到与丞相相等,确立起大司马、大司空和丞相鼎足而立的三公制。哀帝元寿二年(前1),改丞相名为大司徒,和今文经所说的三公名称完全一致。又将原有的太傅和新增的太师、太保置于三公之上,头衔高而无实权。东汉初仍设三公官。光武帝刘秀推行更极端的帝王集权,不使权归大臣,名义上仍设名位显贵的三公官,但实权渐归尚书台。三公不仅受制于尚书,而且还要俯首听命于外戚、宦官,有的甚至就是他们的党羽和亲信。东汉末年,董卓为相国,居三公之上。建安十三年(208),曹操罢去三公而又置丞相、御史大夫,操自为丞相。两汉时实行了两百年之久的三公制,至此遂告终止。曹魏重新恢复三公之制。但实权则进一步向尚书机构转移。至隋,三公不再开府,僚佐全部撤销,完全变成虚衔或“优崇之位”。宋代以后,往往亦称太师、太傅、太保为三公,但其虚衔性质不变,并惭次演化成加官、赠官。明、清同。,.,48,二体,二体,指六十四卦由两个八卦相重而成。居下者为下卦(又称内卦、贞卦),居上者为上卦(又称外卦、悔卦),.,49,互卦,互卦,每卦六爻,除去初、上,中间的四爻组合成一个新卦,称为该卦之互卦。具体的方法是:二三四爻组合为下卦,三四五爻组合为上卦。左传和汉易常用互卦解卦。,.,50,错综复杂,周易的六十四卦之间的关系“错综复杂”,牵一卦而动全体,这说明事物是普遍联系的。(1)错卦(反卦),将一个卦的阳爻变阴爻,阴爻变阳爻,形成的卦就是错卦。比如,乾卦的错卦是坤卦。(2)综卦,(覆卦)将一个卦翻转180度形成的新卦,就是这个卦的综卦。比如剥卦的综卦是复卦。六十四卦中有八个卦没有综卦,这八个卦是乾卦、坤卦,坎卦、离卦、大过、小过、颐、中孚,这八个卦翻转180度以后,还是它自身,没有形成一个新卦。(3)复卦,(就是互卦)将一个卦的二、三、四爻组成内卦,再将三、四、五爻组成外卦,形成的新卦就是原来那个卦的复卦。比如,谦卦的复卦是师卦。(4)杂卦,将组成一个卦的内卦和外卦互换,就成了原来那个卦的杂卦。比如,师卦的杂卦是比卦。,.,51,卦序问题,古代卦序有多种。今日传世周易之卦序,其相邻两卦之间是有联系的。两两相耦、非反即覆。有“反”者,即前一卦的阳爻变而为后一卦的阴爻,前一卦的阴爻变而为后一卦的阳爻,乾坤,颐大过,坎离,中孚小过皆属此类;有“覆”者,即将前一卦翻转即得到后一卦,屯蒙,需讼,师比,夬姤,震艮皆属此类;有兼“反”、“覆”者,泰否,既济未济是也。,.,52,六十四卦次序,乾坤屯蒙需讼师,比小畜兮履泰否,同人大有谦豫随,蛊临观兮噬嗑贲,剥复无妄大畜颐,大过坎离三十备;咸恒遯兮及大壮,晋与明夷家人睽,蹇解损益夬姤萃,升困井革鼎震继,艮渐归妹丰旅巽,兑涣节兮中孚至,小过既济与未济,是为下经三十四。,.,53,马王堆帛书易卦序,.,54,卦时,六十四卦,每卦各自象征某一事物、现象在特定背景中的产生、变化、发展的规律。伴随着卦义而存在的这种特定背景,易称为“时”。例:泰卦,象征通泰之时,困卦象征困难只时。卦辞彖辞重点讲述君子在各个时空状态下应有的态度。周易云:“与时偕行,时行则行,时止则止。”,.,55,第五、卦爻辞中的吉凶是如何确定的,从周易全书来看,卦爻辞的吉凶悔吝并没有明确的规律。但也有一些相对固定的说法。乘承比应当位不当位阳遇阴则通中和正,.,56,乘承比应,在周易的卦画里,每卦共有六爻,从下向上排列。凡是两个相邻的爻称作比,比是比邻、比近的意思。如果相比的两爻是一阴一阳,就更加亲近一些。乘与承是相邻两爻的关系。承是在下承接,乘是乘驾在上。相邻两爻,在上方的一爻对在下方的一爻来说就是承。一般地说,阳爻乘阴爻、阴爻承阳爻为顺;阴爻乘阳爻、阳爻承阴爻为逆。应是对应、应合的意思。每个六爻卦都是由两个三爻卦上下重叠而成。如果从上下卦分开看,它们各自有第一二三爻。如果上下卦连成一体看,上卦的第一二三爻就是全卦的第四五六爻。这样初与四、二与五、三与上就有了对应关系。应是一种应合、应援,有应当然是好事。但这种对应关系要从“同性相斥、异性相吸”的易理上去观察。一般说,在相应位置上的两爻如果是一阴一阳,即可成为阴阳正应;如果是两阳或两阴,即构成敌应关系。,.,57,当位不当位,六爻之位次,有奇偶之分,初三五为奇,属于阳位。二四上为阴,属于阴位。阳爻居阳位、阴爻居阴位,称为当位(得位、得正)反之,称为不当位(失位、失正)但这一规律并不是判定吉凶的唯一标准。还有许多复杂因素。王弼认为,初、上两爻无阴阳定位。,.,58,阳遇阴则通,易中,阳爻上行,遇阳则阻,遇阴则通。比如,大畜(山天大畜),初、二皆不能前进,九三利往。,.,59,举例:大畜卦,易经第二十六卦大畜:利贞,不家食吉,利涉大川。初九:有厉利已。九二:舆说辐。九三:良马逐,利艰贞。曰闲舆卫,利有攸往。六四:童豕之牿,元吉。六五:豶豕之牙,吉。上九:何天之衢,亨。,.,60,中,六爻所居的位次,二为下卦的中位,五为上卦的中位,两者象征事物手持中道,易例为“中”。二与四位,同功而异位,其善不同,二多誉,四多惧,近也。柔之为道,不利远者,其要无咎,其用柔中也。三与五,同功而异位,三多凶,五多功,贵贱之等也。其柔危,其刚胜邪?易经系辞下传,.,61,第六易象略说,.,62,易象系统,周易以象学为基础,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系辞说:“爻也者,效此者也;象也者,像此者也。”研究周易就要研究易象,周易的理是象的理,周易的用也是象的用。系辞曰:“象也者象此者也”,这个是说以形为象是易象的基础。事物有性状,状为形,性为类,以形为象的发展就是以类为象。所以系辞又说:“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这就是讲的类象。,.,63,说卦的易象,乾,健也;坤,顺也;震,动也;巽,入也;坎,陷也;离,丽也;艮,止也;兑,说也。乾为马,坤为牛,震为龙,巽为鸡,坎为豕,离为雉,艮为狗,兑为羊乾为首,坤为腹,震为足,巽为股,坎为耳,离为目,艮为手,兑为口。,.,64,乾坤生六子(引自说卦),乾天也,故称父,坤地也,故称母;震一索而得男,故谓之长男;巽一索而得女,故谓之长女;坎再索而男,故谓之中男;离再索而得女,故谓之中女;艮三索而得男,故谓之少男;兑三索而得女,故谓之少女。,.,65,第七、周易与古代自然科学,周易与中医学周易与天文历法周易与制器尚象周易与养生及内外丹法,.,66,第二讲回顾,1、介绍了三才、五行、河图洛书2、六十四卦的构成与转换,包括爻位、卦序、卦时,错综复杂的含义3、卦爻辞吉凶悔吝的来源分析4、解释了易象的概念,.,67,第三讲占筮与义理,武汉大学孙劲松,.,68,一、卜筮的起源,.,69,龟卜简介,远古时期用乌龟壳预测吉凶的方法庄子外物。宋元君夜梦披发人,自称清江使,为渔夫余且捕。使人占,曰:“神龟。”元君命余且献龟。巫师再卜,曰:“杀龟以卜,吉。”于是杀龟再卜,占七十二卦无不应验。孔子叹曰:“龟虽神而不能避余且之网;机智能占却不能逃刳肠之祸。”一天,庄子正在垂钓。楚王委派的二位大夫前来聘请他道:吾王久闻先生贤名,欲以国事相累。深望先生欣然出山。庄子持竿不顾,淡然说道;我听说楚国有只神龟,被杀死时已三千岁了。楚王珍藏之以竹箱,覆之以锦缎,供奉在庙堂之上。请问二大夫,此龟是宁愿死后留骨而贵,还是宁愿生时在泥水中潜行曳尾呢?二大夫道:自然是愿活着在泥水中摇尾而行啦。庄子说:二位大夫请回去吧!我也愿在泥水中曳尾而行哩。,.,70,筮法简介,筮法的起源很早,主要用蓍草进行数学计算来得出卦象。据研究,新石器时代的一些彩陶鬲、罐上就有八卦符号。夏代的筮法今已难考,汉人认为称作连山就是夏代筮法的总结。商朝时,筮法虽然没有龟卜那样盛行,但也和占卜同时并用,也是当时沟通神人之际的重要方法。汉人认为归藏是商代的筮书。周因于殷礼,筮法在西周时期逐渐系统和完备。从古代典籍记载的情况看,占筮已经广泛进入西周时期贵族生活的各个领域,贵族礼仪的许多重要事情要由占筮的结果来选定。,.,71,尚书洪范篇的资料,汝则有大疑,谋及乃心,谋及卿士,谋及庶人,谋及卜筮。汝则从,龟从,筮从,卿士从,庶民从,是之谓大同。身其康疆,子孙其逢吉。汝则从,龟从,筮从,卿士逆,庶民逆,吉。卿士从,龟从,筮从,汝则逆,庶民逆,吉。庶民从,龟从,筮从,汝则逆,卿士逆,吉。汝则从,龟从,筮逆,卿士逆,庶民逆,作内吉,作外凶。龟筮共逆于人,用静吉,用作凶。,.,72,尚书洪范反映商代君主的管理方式,尚书洪范篇作为追述殷商官方政治文化方面的原始资料,展示了殷商统治者一切活动都要通过占卜。我们看到,在国君、卿士、庶人、卜、筮五方面因素中,起至关重要作用的是卜、筮的意见,卜、筮的结果具有最终的决定权。,.,73,筮法与古代教育的起源-毛礼锐中国教育通史,.,74,周代的卜筮,史记齐太公世家记载,吕尚盖尝穷困,年老矣,以渔钓奸周西伯。西伯将出猎,卜之,曰“所获非龙非螭(彨),非虎非罴;所获霸王之辅”。,.,75,姜太公对于卜筮的态度,史记齐太公世家记载,纣杀王子比干,囚箕子。武王将伐纣,卜,龟兆不吉,风雨暴至。群公尽惧,唯太公强之,劝武王,武王於是遂行。,.,76,孔子的态度,史记孔子世家云:“孔子晚而喜易,.读易韦编三绝。论语:子曰: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论语:“不恒其德或承之羞,子曰:不占而已矣。”到了战国后期,荀子提出了“善于易者不占”的命题。,.,77,左传的记载,进入春秋以后,随着人的理性能力的增强及对自然界认识的深化,“天命鬼神”开始从至高无上的地位下滑,过去人们认为吉凶祸福来自天命鬼神,在左传桓公十一年中:楚国的斗廉认为,“卜以决疑,不疑何卜?”左传庄公三十二年中的记载,虢国的史嚣说:“国将兴,听于民;国将亡,听于神。神,聪明正直而壹者也,依人而行。”统治者若以民之是非为是非,国家就会兴盛;反之,统治者若一昧听信于鬼神,国家就会衰亡。,.,78,为什么我们还要学习筮法,1、尊重原著,据记载,孔子曾说:“易有圣人之道四焉:以言者尚其辞,以动者尚其变,以制器者尚其象,以卜筮者尚其占。”2、周易的哲学意义是从占筮等内容中提升而来,废占筮无法言义理。3、大衍筮法古朴典雅,是古代学者玩索有得的学习工具,非一般的街头算卦术。,.,79,二、易的筮法,据周礼记载,易有三种,筮法有九种。九是约数,意是有许多种。左传记易筮法,有占九六,有占七八。说明在春秋时代筮法还有多种;汉代扬雄的筮法用30根筮草,现不通行。流传最广的还是周易系辞中的大衍筮法。,.,80,系辞对于筮法的纪录,大衍之数五十,其用四十有九,分而为二以象两,挂一以象三,揲之以四以象四时,归奇于扐以象闰,五岁再闰,故再扐而后挂。是故四营而成易,十有八变而成卦,八卦而小成,引而伸之,触类而长之,天下之能事毕矣。,.,81,现在,我们拿出50根牙签,根据系辞的纪录和朱熹等人的注解,开始现场操作。操作结束之后,大家纪录自己的结果。注意:这是一个古代文化的学习过程,不要用它指导现实生活。生活要靠努力和理智!,.,82,大衍之数五十,大衍数为什么是50,很多人理解不同。京房以十日、十二辰、二十八宿为五十;马融以太极、两仪、日月、四时、五行、十二月、二十四气为五十;荀爽以八卦、六爻加乾坤用九、用六为五十;皆妄相附会,非学者所宜言。”朱熹认从图、书之中都可以找到大衍之数五十的根据。本义云:“大衍之数五十,盖以河图中宫天五乘地十而得之。”易学启蒙云:“河图洛书之中数皆五,衍之而各极其数以至于十,合则为五十矣。”郭雍认为大衍之数是自然之数,人不可穷尽其道理。只有圣人能明白其所以然,学者不要凭借个人的私智去附会。,.,83,其用四十有九,朱熹和孔颖达认为,以虚一不用为“太极”,以四十九为两仪体具而未分之象。郭雍认为,“大衍之数五十,犹数之天也,其用四十有九,犹数之人也。天人之道既立,用与不用生焉。”“五十者,数之本也;四十九者,数之用也。”用“四十九”的关键在于只有49过揲的余数才能是“三十六、三十二、二十八、二十四”,以四揲之,才能够得到“九六七八”。,.,84,分而为二以象两,挂一以象三,朱熹说:分而为二者,以四十九策分置左右,两手象两者,左手象天,右手象地,是象两仪也。挂一者,挂犹悬也,于右手之中取一策悬于左手小指之间。象三者,所挂之策所以象人而配天地,是象三才也。郭雍取左手之策卦一,今从朱熹。,.,85,揲之以四以象四时,朱熹:揲之以四者,揲,数之也,谓先置右手之策于一处,而以右手四、四而数左手之策,又置左手之策于一处,而以左手四、四而数右手之策也。象四时者,皆以四数,是象四时也。,.,86,归奇于扐,朱熹:“奇者,残零之谓,方蓍象两之时,特挂其一,不得便谓之奇,扐固左右两揲之余,然扐之为义,乃指间勒物之处。故曰:归奇于扐,言归此余数于指间也。朱熹:奇,零也,扐,勒也,谓既四数两手之策,则其四、四之后必有零数,或一或二或三或四。左手者,归之于第四、第三指之间,右手者归之于第三、第二指之间,而勒之象也。”张载曰:“奇所挂之一也,扐左右手之余也。”今从张载。,.,87,归奇于扐以象闰,五岁再闰,故再扐而后挂,“五岁再闰”,五年之中置两个闰月。“再扐”,扐是余数的意思。两只手各拿一部分蓍草,经过四个四个地数,都必有一个余数,两只手有两个余数,故云“再扐”。得出两个余数,合到一起,“而后挂”,这一易宣告完毕,准备进行下一易。以上只完成了一爻的1/3,.,88,是故四营而成易,十有八变而成卦,这一易经过分二、挂一、揲四、归奇等四个步骤,叫做四营。“四营而成易”,经过四个步骤,完成了一易。一易就是一变,三变成一爻;一卦六爻,所以十八变才能完成一卦。,.,89,第二三变是否挂一,朱熹认为,揲蓍要将“分二、挂一、揲四、归奇合扐”的程序,经过三变才能定一爻。而郭雍认为,第二变、三变不需要“挂一”。我们采用朱熹的观点。往下进行。,.,90,第一、二、三变可能出现的结果,第一次“分二、挂一”以后,将左右手的蓍草每4根一组,所剩的策数和“挂一”合并,数字非5即9。无论“挂一”与否,第二、第三变的余数非4即8。所以,第一变以后,第二变能采用的牙签(筮草,叫正策数)有两种可能,44或者40。第三变所能采用的牙签可能是40,36,32。最后三变完成,可能存在的正策数是36,32,28,24,相应的余策数是13,17,21,25。,.,91,最后的正策与余策的结果,将此三变完成以后,揲蓍的余数就有可能为5、4、4;9、8、8;5、4、8;5、8、4;9、4、4;5、8、8;9、8、4;9、4、8。上述数字中,9、8是两个较大的数字,5、4为两个较小的数字。在揲蓍法中,孔颖达等人称9、8为“多”,5、4为“少”,后世沿袭了这一说法。5、4、4为“三少”,和为13。9、8、8为“三多”,和为25;5、4、8与5、8、4与9、4、4,此三种情况为“两少一多”,和为17。5、8、8与9、8、4与9、4、8此三种情况为“两多一少”,和为21。以49减去上述余数,所剩余的正策数就有四种可能:36、32、28、24。,.,92,过揲与挂扐,最后结果计算,朱熹主张挂扐法。张载郭雍主张过揲法。郭雍揲蓍法主张揲蓍过程中过揲而得的正策数,将正策数揲四(除以4),得九八七六分阴阳老少,此法称为“过揲法”。朱熹的揲蓍法主张用“挂扐”的余数,经过奇三偶二的换算,得出九八七六分阴阳老少,此法被称为“挂扐法”。最后结果相同,再此我们采用“过揲法”,简单一些。,.,93,过揲法中的九六七八与阴阳老少,正策数就有四种可能:36、32、28、24。策数36,以4分之,为九组;32根蓍草,以4分之,为八组;28根蓍草,以4分之,为七组;24根蓍草,以4分之,为六组。这就得出九六七八,分阴阳老少。九为老阳、七为少阳,八为少阴,六为老阴。,.,94,二三变是否挂一的概率统计,.,95,结论:应该三变皆挂,由表可知,“三变皆挂”中,老阳、少阳、老阴、少阴之比为12:20:4:28(3:5:1:7);阴和阳比为32:32(1:1)。用这种方法占筮,所得阴、阳爻总数是均等的。但动爻不均等,老阴、老阳之比为1:3。“后两变不挂”,则老阳、少阳、老阴、少阴之比27:9:1:27;阴和阳比28:36。用这种方法占筮,所得阴、阳爻总数不均等。而且老阴、老阳之比为1:27,动爻比例严重失调。,.,96,大家慢慢的进行,这个过程比较长,要细心。不要出错。得出结果以后按照下边的规则,画出本卦之卦。,.,97,三、对占筮结果的占断,.,98,变爻、动爻、本卦、之卦,老阴老阳所在的爻位,称为“变爻”或者“动爻”占筮过程形成的卦叫做本卦动爻转换以后的卦叫做之卦例如占筮结果为由下而上887967,其本卦就是“旅”,之卦就是“渐”,.,99,朱熹对结果的分析,1一爻变以本卦变爻辞占。2二爻变以本卦二变爻辞占,以上爻为主。3三爻变占本卦以及之卦的彖辞,以本卦为贞,之卦为悔。一卦若三爻齊變,稱為貞悔相爭(以本卦为自己现在的状态,之卦为所断之事。如果内卦克制外卦,吉。外卦克制内卦,不吉。)4四爻变以之卦不变爻占,以下爻为主。5五爻变以之卦不变爻占。6六爻变,乾坤占二用(用六、用九)。余卦占之卦彖辞。7六爻不变,以本卦彖辞为占。内卦为贞,外卦为悔。一卦可变64卦,4096卦在其中。,.,100,四、王夫之占学一理的观点,王夫之(1619-1692),字而农,号姜斋,又号船山。是我国十六世纪杰出的哲学家,其易学及其哲学著作十分丰富。其释易的主旨:“大略以乾坤并建为宗;错综合一为象;彖爻一致、四圣一揆为释;占学一理、得失吉凶一道为义;占义不占利,劝戒君子、不渎告小人为用;畏文、周、孔子之正训,辟京房、陈抟日者黄冠之图说为防。诚知得罪于先儒,而是圣人之言,不敢以小道俗学异端相乱。则亦患其研之未精,执之未固,辨之未严,敢辞罪乎!”(周易内传发例),.,101,王夫之认为大衍筮法是最好的方法,王夫之认为占筮既不同龟卜,又不同于其它卜问吉凶的数术,钱卜、龟卜所依靠的预兆,非人力所能力,乃自然成文,靠鬼神的安排,不能体现天人合一的三才之道,所以说有鬼谋而无人谋。壬遁一类的数术,靠数的推算,吉凶祸福皆已前定,不能戒人寡过向善,所以说有人谋而无鬼谋。二者可谓异曲同工,都是“知有吉凶,而人不能与谋于得失”,即是说,只知吉凶祸福,而不知为善去恶。在王夫之看来,大衍筮法是最好的方法,一方面靠人的智慧推论来事,另一方面又要承认偶然性,即对吉凶后果不存侥幸或尤怨心理。,.,102,人谋鬼谋之说,系辞云:“天地设位,圣人成能,人谋鬼谋,百姓成能。”王夫之解释曰:“大衍五十而用四十有九。分二,挂一,归奇,过揲,审七八九六之变,以求肖乎理,人谋也。分而为二,多寡成于无心,不测之神,鬼谋也,人尽其理,鬼妙其变,所以百姓苟以义问,无不可与其能。事无艰深诘曲之难知,而大行于天下矣。”(内传系辞下),.,103,得失吉凶一道,王夫之认为,君于占筮以决疑,不是问个人的吉凶祸福,而是慎于得失之义理,使自己的行为“一依于理”,如此决疑,虽遇凶事如死亡,只要符合天理,亦无所畏惧;像伯夷、叔齐那样,为正义而死,便是无不利。,.,104,易为君子谋,不为小人谋,张载说“易为君子谋,不为小人谋”,认为周易不是引导人们趋吉避凶,避祸求福,使个人得到切身的利益,而是教人懂得是非得失之理,以提高人的思想境界。王夫之很赞同。他说:“圣人作易,以鬼谋助人谋之不逮。百姓可用,而君子不敢不度外内以知惧,此则筮者筮吉凶于得失之几也。固非如火珠林者,盗贼可就以问利害。而世所传邵子牡丹之荣悴,瓷枕之全毁,亦何用以知之,以渎神化哉!是知占者即微言大义之所存,崇德广业之所慎,不可云徒以占吉凶,而非学者之先务也。”(发例),.,105,占学一理,即占即学,周易有占易和学易两方面,如其所说“占易、学易,圣人之用易,二道并行,不可偏废也”。(发例)关于二者关系,他说:“观象玩辞,学易之事,观变玩占,筮易之事,占亦辞之所占也。”(内传。系辞上)此是以领会卦爻象和卦爻辞之义理为学易之事,以观察爻象的变化以决疑为占易之事。,.,106,以知天命和尽人事来区别占与学,王夫之以知天命和尽人事来区别占与学,所谓知天命是占筮,尽人事是学易,把知天命纳入尽人事之中,首先应尽人事,尽人事以合天德,修己治人,拨乱反正,这表明周易是一部讲人生修养方面的典籍,揭示了周易的性质。他认为,天道变化和人事变迁至为精细,人的遭遇仅凭通晓大道理尚难测定。圣人恐其疏忽,总是详查阴阳变易的复杂情况,谨慎从事。圣人德高,本不以吉凶为患。但总是忧虑所行有不当之处,所以占筮以决其疑而免其患,即虽遇凶险困境,也不动摇自己的信念。总之,占筮决疑,可以给人以乐天知命和安心立命的境界。,.,107,易,不占而已矣!,孔子喜易,言不占而已。荀子:善于易者不占程颐,随时变易以从道。高亨对毛泽东说:我不会算卦,.,108,结语,大衍筮法是一种古代知识份子学易的方法,根本目的不在于卜问吉凶,而在于学习义理。学习顺应天道,在得失存亡之中保持君子之道。作业:根据自己占筮结果,学习翻译一卦。并加一些感想,作为考试的一部分。(最好手写,不要打印,要工整)作业写上学院、学号、姓名,没有网上选课的同学必须在作业上写明。2周之内交。,.,109,附录,古代铜钱的用法,有字的一面为正面,无字的一面为背面。掷六次,三个背面朝上为老阳,三个正面为老阴,二背一正为少阴,二正一背为少阳。现代的硬币,可以用有币值的一面为正面,反之为背面。自己随便定义也可以其他的占法有多种,著名的有纳甲筮法、梅花易数等,.,110,用五十根蓍草按照一定的规则进行演算,得出一个卦象,根据卦象和卦爻辞判断吉凶。龟卜的产生年代要早于占筮,龟卜的内容比较简单,而占筮则引进了数学概念,有着比较复杂的演算过程。易占提出了一套富有辩证思维的数学模型,还具有浓厚的人文意识,易传提出“人谋鬼谋”之说,认为易的卜筮活动是鬼神昭示和人逻辑分析的综合。八卦的产生过程、筮仪的制定都体现出了人(圣人)的智慧,筮仪之中的随机过程则体现了“鬼神”的意志,根据具体情况对占筮结果进行分析判断,是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而且易也关注根据不同情况对结果进行理性分析。易占以阴阳变化为核心、重视数理、重视易象、重视理性分析,这些特征决定易占比起龟卜更为复杂和进步。所以,易占是先民走向理性与神性相结合的第一步。,.,111,第四讲乾卦解说,武汉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孙劲松,.,112,乾卦,.,113,一、卦辞,乾:元,亨,利,贞。易的作者认为,乾代表天,有元始(孕育万物的起点),亨通,和谐有利,贞正坚固这四种基本的德行。四德可以比作四时,春夏秋冬。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天之循环健动,形成了四季,让万物新陈代谢。另外一种翻译:开始即通达而宜于占问。,.,114,二、彖辞,彖曰:大哉乾元,万物资始,乃统天。云行雨施,品物流形。大明始终,六位时成,时乘六龙以御天。乾道变化,各正性命,保合大和,乃利贞。首出庶物,万国咸宁。彖:裁断一卦之义的文辞叫彖辞。伟大呵,乾“元”(有春天之德)万物始生,故春天“元、生”之德是天德的根本。(夏天有“亨通”长养之德)云气流行,雨水布施,众物周流而各自成形。阳光运行于终始(向秋天“收获、和谐有利之德”变化),六个爻就根据不同的时位形成,这就像乾阳之气乘六龙以驾御天道。(此处重在“成”,象征着和谐有利之成)乾道(天道)在变化,(向冬天收藏、正固之德变化),万物各自正定其本性与天命,保养含藏太和之气,这就是“利、贞”二德的含义。四德如四季循环往复,来年春天又萌生万物,天下万方都和美安顺。,.,115,三、大象辞,象辞分为两部分:第一,解释卦的象征意义,叫大象,第二,解释爻的象征意义,叫小象。乾卦大象辞:象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翻译:天的运行健动刚强,带来四季变化。君子要效仿天道自强不息。(并不是一直冒进,不可“与天斗与地斗与人斗其乐无穷”,而是乐天达观,自胜者强,而要符合四季四德,与时偕行,),.,116,四、爻辞与小象1,初九:潜龙,勿用。象曰:潜龙勿用,阳在下也。翻译:初九:巨龙潜伏在水下,还不是施展才华的时机。小象之辞说明阳气居于下位。不变之中孕育着变化的动力举例:(早春的绿芽,还没有到吃的时候。大学生读书时期,姜子牙80以前。比尔盖茨大二就过了这一段,自己观察,无定论。),.,117,爻辞与小象2,九二:见龙再田,利见大人。象曰:见龙再田,德施普也。翻译:九二:巨龙出现于田野,宜于见大人。象辞:美德昭著,施舍与四方。举例:(仲春之花,芳香满人间,为生命的第一次灿烂,然而,如芝麻开花,虽然节节升高,离结果还有很长的路,还要忍受风雨。毕业找工作,如果读研就是继续潜伏,姜子牙见文王,邓小平27岁当中央秘书长等等),.,118,爻辞与小象3,九三: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象曰:终日乾乾,反复道也。翻译:九三:君子整天勤奋不懈,直到夜间还是警惕如白日,危险而无害。(无咎,善补过也)举例:植物花开以后的生长初期,需要风雨摔打。毕业生工作的最初几年(办事员),乃至成家的开始几年,每日忙碌,还没有到提升的资历和阅历。此时广学多闻,积蓄力量,善于补救过失是关键。不会补过就有麻烦。邓小平在长征路上,姜子牙辅佐周的日常事务,周公辅佐武王。,.,119,爻辞与小象4,九四:或跃在渊,无咎。象曰:或跃在渊,进无咎也。翻译:九四,或者腾跃上进或者退处在渊。没有危害。象:。审时度势,前进没有咎害。(相比于三爻,没有“厉”,“象传”多了“进”)举例:植物花开以后的生长后期,还有风雨,然而抵抗力已经比较强了。工作者已经获得中层职位,具有较强的适应性,面临着跳槽,变化岗位、调动工作等多种可能。此时要培养德性,深思熟虑,善于补救过失。勇于前进是关键。邓小平三起三伏,姜子牙辅佐周武王征讨,胜负常有。,.,120,爻辞与小象5,九五:飞龙在天,利见大人。象曰:飞龙在天,大人造也。翻译:九五:巨龙高飞于天,宜出现大人(二爻释为“见”,此处解释为“出现”,也有人释为“见”)。象辞之意:大人奋起,大展雄才。举例:植物结果,可勘大用。邓小平的1978,1979,工作当上了单位的最高(相对的最高),姜子牙伐纣功成。此处的关键,大展雄才,造福于民,高处收手,险处回头。,.,121,爻辞与小象6,上九:亢龙有悔。象曰:亢龙有悔,盈不可久也。翻译:上九:巨龙高飞穷极,终将有悔。象辞:刚猛之劲不可持久,必会衰竭。举例:植物瓜熟蒂落之后就是腐烂了。顺应自然,就不会有悔。不服气、不服老就会有悔。当官,初时谨慎,久则飞扬跋扈,学生会的主席都会如此(有智慧者除外),上海陈良宇,北京陈希同、天津张子善。毛泽东的1957-,,.,122,爻辞与小象7,用九:见群龙无首,吉。象曰:用九,天德不可为首也。乾坤二卦,卜筮六爻皆动,看用九用六。翻译:用九:六爻皆老阳,都会变阴。群龙都不以首领自居,吉祥。象:天的美德不自居首。(刚柔相济,平等一如)举例:共和政体,庄子齐物,理想企业合伙人制度。小平一生不做总书记、国家主席。,.,123,五、文言-元亨利贞,文言曰:元者,善之长也,亨者,嘉之会也,利者,义之和也,贞者,事之干也。君子体仁,足以长人;嘉会,足以合礼;利物,足以和义;贞固,足以干事。君子行此四者,故曰:乾:元亨利贞。“元”,是众善的尊长;“亨”,是嘉美的会合;“利”,是合于义而中和;“贞”,是事物的根本。君子(效此)体现仁(喻:用竹子初生般的生发之气给予他人成长)足以治理人(仁者爱人)。嘉美会合(喻:春末至夏,花开授粉,阴阳会合)足以合乎礼。施利(喻:秋天的果实)于人以合乎义(不患寡而患不均)。能坚守贞固节操(喻:冬日储备足够的食物、果实维持大众生活)足以成就事业。君子行此四德,就是:“乾、元、亨、利、贞。”,.,124,文言初九,初九曰:潜龙勿用。何谓也?子曰:龙德而隐者也。不易乎世,不成乎名;遯世而无闷,不见是而无闷;乐则行之,忧则违之;确乎其不可拔,潜龙也。初九爻辞说:“巨龙潜于水中,不施展才能。”这是什么意思?孔子说:“比喻人有龙德而隐居,(其志)不为世俗所改变,不期望成就功名,隐退世外而不烦闷。(其言行)不被世人赞同亦无烦闷,从心所欲(无求于他人的评价),所乐之事去做,所忧之事则不去做,坚强而不可动摇。这就是潜龙。”,.,125,文言九二,九二曰:见龙在田,利见大人。何谓也?子曰:龙德而正中者也。庸言之信,庸行之谨,闲邪存其诚,善世而不伐,德博而化。易曰:见龙在田,利见大人。君德也。九二爻辞说:“巨龙出现在田野,适合见(出现)大人。”这是什么意思?孔子说:“比喻人有龙德而居正得中,很平常的言论亦当诚实,平凡的举动亦当谨慎(言行一致)。防止邪恶闲散而保持诚信,善行很大但不自夸,德性广博而化育人。周易说:见龙在田,利见大人。这是君主之德”(君子达则兼济天下,退则独善其身。),.,126,文言九三,九三曰: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何谓也?子曰:君子进德修业,忠信,所以进德也。修辞立其诚,所以居业也。知至至之,可与几也。知终终之,可与存义也。是故,居上位而不骄,在下位而不忧。故乾乾,因其时而惕,虽危而无咎矣。九三爻辞说:“君子终日勤奋不息,夜间叶如白日警惕,危厉而无咎灾。”这是什么意思?孔子说:“君子要增进德性而修治功业。(为人)忠诚信实所以增进德性。修饰言辞以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国家能源铜陵市2025秋招笔试模拟题及答案
- 湖南地区中石化2025秋招笔试模拟题含答案电气仪控技术岗
- 中国联通海北藏族自治州2025秋招行业解决方案岗位专业追问清单及参考回答
- 中国联通山南市2025秋招综合管理类专业追问清单及参考回答
- 中国广电江西地区2025秋招财务审计类专业追问清单及参考回答
- 中国联通迪庆自治州2025秋招市场与服务类专业追问清单及参考回答
- 中国广电佳木斯市2025秋招技能类专业追问清单及参考回答
- 中国移动德宏自治州2025秋招财务审计类专业追问清单及参考回答
- 绵阳市中石化2025秋招面试半结构化模拟题及答案电气仪控技术岗
- 中国移动湘西自治州2025秋招综合管理类专业追问清单及参考回答
- 2025年全国初中应用物理竞赛试题及答案
- 中学历史教学设计知到课后答案智慧树章节测试答案2025年春四川师范大学
- 2024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职组“艺术设计”赛项备考试题库(含答案)
- 2025年新版汉字听写大赛题库及参考答案
- 路基分层自动版
- 2025年成人高考成考(专升本)教育理论试题与参考答案
- 新建屋顶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施工方案
- 内蒙古建筑图集 DBJ-T 03-76-2018 自保温砌块建筑构造图集
- 食品仓储业食品安全从业人员培训
- 教育强国建设的意义与路径探索
- 关于成立特种设备安全管理机构的通知(模板)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