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说明书论文【10000字,38页】.doc

【CM133】接触器连接板模具设计【16张CAD图+UG三维图+CAXA图纸+设计说明书】【模具专业毕业设计论文】

收藏

资源目录
跳过导航链接。
【CM133】接触器连接板模具设计【16张CAD图+UG三维图+CAXA图纸+设计说明书】【模具专业毕业设计论文】.rar
设计说明书论文【10000字,38页】.doc---(点击预览)
CAD源文件图
【CAD图纸-预览】.pdf---(点击预览)
A1-装配图.dwg
A2-上模板.dwg
A2-下模板.dwg
A3-上垫板.dwg
A3-下垫板.dwg
A3-冲头固定板.dwg
A3-凹模.dwg
A3-卸料版.dwg
A4-凸模.dwg
A4-凸模1.dwg
A4-凸模2.dwg
A4-凸模3.dwg
A4-凸模4.dwg
A4-凸模5.dwg
A4-凸模6.dwg
A4-凹模6.dwg
全部图纸汇总.dwg
UG三维图
设计图纸-CAXA图纸.exb
压缩包内文档预览:(预览前20页/共38页)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编号:795261    类型:共享资源    大小:3.08MB    格式:RAR    上传时间:2016-09-23 上传人:棒*** IP属地:湖北
50
积分
关 键 词:
cm133 接触器 连接 模具设计 16 cad ug 三维 caxa 图纸 设计 说明书 仿单 模具 专业 毕业设计 论文
资源描述:
更多课题/
该资料由棒哥毕业设计工作室整理上传,购买之前,请仔细阅读预览,满意后注册帐号,充值下载即可得到源文件。

      棒哥设计工作室专职于数控编程、夹具设计、模具设计、机械设计、减速器设计、三维造型设计[UG、PROE、SW等]。拥有万份成品毕业设计资料,如若资料库中没有您想要的课题,我们支持量身定做,量身定做,保证通过!咨询QQ:29467473

     我们拥有一支经验丰富、技术过硬、具有社会责任感的专业团队,有10余名主要技术主干,30余名兼职技术人员,所有技术人员均从事技术5-10年及以上在职工程师及大学教师,充分保证定做设计质量。

     我们永远诚心接待每一位来访的有缘人,同时也欢迎有能力、有技术、有经验、有责任心的数控、机械、模具、机电一体化等方面的人才加入我们的团队,共同组建更专业、更效率、更强大的队伍。

     我们始终以诚信经营、优质服务、完美售后的服务宗旨为广大客户提供海量的参考资料,五年来得到了无数客户的肯定。本工作室所有资料,均已通过检查,均根据大纲要求编写的完完整的设计资料,可以放心选购。

常用文件格式介绍

资料中【.doc】格式的文件为WORD文档

资料中【.dwg】格式的文件为AUTO CAD二维图纸文件

资料中【.prt】格式的文件为UG三维图文件

其余文件请看资料上的备注。

注意事项

1.下载成功后,如遇资料文件打不开,请加QQ29467473联系。

2.下载时请不要使用迅雷软件下载,如若电脑已安装,请先卸载后再进行下载。

3.该资料仅供学习参考使用,下载后切勿直接交稿,需将资料按照学校要求进行修改后再交稿。尤其是需要查重的学校,更要进行修改。

4.题目最前面的【XX001】之类的序号并非课题型号,而系本工作室按照资料收集的顺序进行排序所设置的序号,与课题无关。

XXX
内容简介:
打开时,请先将文件夹名称修改成英文然后复制放到桌面上 XXXX 学 院毕业设计(论文) 题题 目目: 接接触触器器连连接接板板多多工工位位级级进进模模设设计计 专专 业业: X XX XX XX X 班班 级级: X XX XX X 学学 号号 X XX XX X 学学生生姓姓名名: X XX X 指指导导老老师师: X XX XX X 起起迄迄日日期期: X XX XX XX XX X 2013 年 2 月 第页毕毕业业设设计计说说明明书书(论论文文)中中文文摘摘要要 本次课程设计是完成接触器连接板多工位级进模设计。采用冲孔、落料和弯曲工艺。设计中分析工件的冲压工艺性。设计了排样,选择了最近排样方式,计算了毛坯尺寸、冲压力、卸料力、弯曲力、弯曲部位展开尺寸、刃口尺寸和模具压力中心点坐标,分析了回弹因素,根据刃口尺寸对各个板进行设计和计算,根据凹模轮廓尺寸选择了标准模具规格和其他装置的设计。进行了模具总体结构、主要零部件的设计,绘制了落料、冲孔、弯曲的级进模具装配图和各个板以及成型零件的零件图。 关键词:多工位级进模设计、冲压工艺、装配图、零件图。第页毕毕业业设设计计说说明明书书(论论文文)外外文文摘摘要要A AB BS ST TR RA AC CT T This design carries on blanking,the piercing progressive dies design.The article has briefly outlined the press die at present development condition and the tendency.It has carries on yhe detaiked craft plan determination to the product.According togeneral step which the press die designs,calculated and has designed on this set of mold main spare part,for example:The punch,the matrix,the punch plate,the backing strip,the matrix plate,stripper plate,stop pin and so on.The die sets uses the standard mould bases,has selected the appropriate press equipment.In the design has carries on the essential examination to the working elements and the press specification.In additiong,this die employs the finger stop pin and the hook shape stop pin.The mold piercing and blanking punch are fixed with the different plates separately in order to coordinate the gap conveniently;Complete the analysis and design of die.Mapping the entire assembly drawings and parts diagram.Fell in the contour,increase the processing precision.This structure may guarantee the die move reliably and the request of mass production.Key words:mold,blanking,punching,bending,die,punch,insert第页 目目录录前言 .1第第一一章章 工工艺艺设设计计 .21.1 产品介绍 .21.2 产品工艺性分析.31.3 工艺方案的确定.4第第二二章章 排排样样设设计计 .42.1 毛坯排样设计 .52.2 刃口分解设计 .82.3 工序排样设计 .82.3.1 工序排样设计原则 .82.3.2 工序排样 .92.3.3 工序排样相关参数的确定.10第第三三章章 工工艺艺计计算算 .113.1 冲压工艺力的计算 .113.1.1 冲裁力的计算 .113.1.2 弯曲力的计算 .123.1.3 卸料力的计算 .12第第四四章章 模模具具设设计计 .124.1 模具概要设计 .134.1.1 级进模的应用及特点.134.1.2 级进模结构设计.144.1.3 本次模具总体结构.154.1.4 模具工作过程.164.2 级进模具的零件设计.174.2.1 工作零件的设计及标准的选用.174.2.2 定位零件的设计及标准的选用.244.2.3 卸料零件的设计及标准的选用.25第页4.2.4 导向零件的设计 .264.2.5 其它零件的选择和设计.26第第五五章章 设设备备选选择择 .305.1 设备的选用原则.305.2 压力机的校核 .31第第六六章章 结结论论 .32致致 谢谢 .33参参考考文文献献 .34X 学院毕业设计说明书(论文)第 0 页前前言言 大学四年的本科学习即将结束,毕业设计是其中最后一个环节,是对以前所学的知识及所掌握的技能的综合运用和检验。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采用模具的生产技术得到愈来愈广泛的应用。 在完成大学四年的课程学习和课程、生产实习,熟练地掌握了机械制图、机械设计等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方面的知识,对机械制造、加工的工艺有了一个系统、全面的理解,达到了学习的目的。对于模具设计这个实践性非常强的设计课题,进行了大量的实习。经过几家单位的生产实习,尤其是在江苏省苏州市金泰模具厂工模部长达三个星期的毕业实习,对于模具特别是级进模模具的设计步骤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丰富了各种模具的结构和动作过程方面的知识,而对于模具的制造工艺更是实现了零的突破。在指导老师的协助下和在工厂师傅的讲解下,同时在现场查阅了很多相关资料并亲手拆装了一些典型的模具实体,明确了模具的一般工作原理、制造、加工工艺。并在图书馆借阅了许多相关手册和书籍,设计中,将充分利用和查阅各种资料,并与同学进行充分讨论,尽最大努力搞好本次毕业设计。X 学院毕业设计说明书(论文)第 1 页第一章 工艺设计1.1 产品介绍本次毕业设计产品图如图 1.1 和图 1.2 所示,产品材料为弹簧钢片,料厚为 0.5mm,要求大批量生产。该零件属于典型的冲裁、弯曲复合件。 图 1.1 产品图X 学院毕业设计说明书(论文)第 2 页1.2 产品工艺性分析产品结构:该冲压件属于典型的冲裁弯曲件。产品图(见图1.1)就一个方位上的弯曲,相对简化了设计难度,属于普通弯曲件,对载体的设置和弯曲没太大的要求,对工艺与模具的要求不是太高。产品材料:零件材料为弹簧钢片,它是碳素钢中的一种,强度不高但塑性韧性很好。 产品尺寸:该冲压件料厚为0.5mm,说明零件料薄,材料成形具有一定的难度。最主要的是 2 个直径小于 3mm 的小圆孔的冲裁,不仅要考虑凸模的强度还需考虑其固定是否干涉。产品精度:产品精度在零件图上有标示。 弯曲工艺性:影响弯曲件工艺性的主要因素有弯曲半径、直边高度和孔边距等等。该零件的内弯曲半径为0.1mm,查表可知圆钢的最小相对弯曲半径为0,因此弯曲可一次成型,不需加入整形工序。零件弯曲部位左右一致,保证了弯曲时板料的摩擦力平衡,可以防止产生偏移。材料的力学性能较好,弯曲工艺性好。综合考虑,此零件主要可以分为三道基本工艺:(1)冲孔;( 2)弯曲;(3)落料。其中每道工艺都有其特点和难度,主要体现在:冲孔工艺的难点主要是冲 1 个直径为 2.5mm 的小圆,凸模寿命的保证是关键,采用的结构是否合理将直接影响到模具寿命;同时还应考虑是否能一次冲成,还因个考虑固定时是否干涉; 弯曲工艺的难点是要知道该材料的最小相对弯曲半径。此零件对落料工艺的要求比较高,主要在排样时要注意,不要发生干涉。1.3 工艺方案的确定综合以上工艺分析,拟订以下方案:方案一:采用单工序模; 优点:结构简单易懂,模具也便于加工;缺点:因为该零件所要成型的部位较多,所以所需的设备、模具等也相应的多,增加了生产成本;方案二:采用复合模;X 学院毕业设计说明书(论文)第 3 页优点:生产效率高;缺点:模具结构复杂,制造精度要求高,不利于生产;方案三:采用级进模。该零件形状复杂, 需通过多次冲裁、弯曲等工序才能完成, 且要大批量生产,故不用单工序模;复合模虽然生产效率高,但模具结构较复杂,制造精度要求高,不利于生产制造且制造成本较高,所以不用复合模;级进模可减少模具和设备的数量,生产率高操作方便,便于实现冲压自动化,在大批量生产中效果显著。所以本次设计的产品要求能大批量生产,所以这里先排除第一种方案,零件的精确度要求又相对较高,并且用较少的模具。综上所述选用了第三种方案:级进模设计。第二章 排样设计多工位级进模 的设计过程中,应考虑的问题很多,但 首先考虑并设计的是条料的排样图。 多工位连续冲压件的排样图,要充分表示出冲压工艺及冲压工步的顺序,标注出送料进距、沿边、搭边的具体数据及工位间送进方式和冲压冲件的全部冲压工艺及变形与分离过程。排样图与模具的选型结构设计、冲压材料利用率、冲压生产率和冲件生产成本密切相关,同时也影响到冲压件的质量和模具寿命 。在本模具中,排样设计总的原则是先进行冲切口,然后冲裁、弯曲,最后落料、弯曲,并要考虑到是否干涉及模具的强度、刚度,结构的合理性。2.1 毛坯排样设计2.1.1 毛坯尺寸计算X 学院毕业设计说明书(论文)第 4 页 图 2.1 弯曲毛坯长度由参考文献1式 3-24 )(17. 0180/ )180/000txrtxrL(弯曲及式 3-25当时90 )(57. 12/ )00txrtxrL(弯曲式中 -弯曲件中心角 ( ); r-弯曲件内表面的圆角半径 (mm); -弯曲件中性层系数;0x t-材料厚度 (mm); -应变中性层的曲率半径 (mm)。0所以mm05. 1)5 . 138. 01 . 0(57. 1弯曲LX 学院毕业设计说明书(论文)第 5 页 图 2.2 零件展开图 2.1.2 排样类型 图 2.3 毛坯排样图( 1) 材料利用率 :X 学院毕业设计说明书(论文)第 6 页 %100BLNA式中 A-冲裁件面积(包括冲出的小孔在内) (mm2); N-一张板上冲件总数目; L-板料长度; B-板料宽度。比较两排样图的利用率: 1 aA%1006 .1003 .29451bA%100638 .5115221比较两利用率可知道排样( 1)更好。2.2 刃口分解设计1、刃口分解与重组应有利于简化模具结构,分解阶段应尽量少,重组后成形的凸模和凹模外形要简单、规则,要有足够的强度,要便于加工;2、刃口分解应保证产品零件的形状、尺寸、精度和使用要求;3、内外形轮廓分解后各阶段间的连接应平直或圆滑;4、分段搭接点应尽量少,搭接点要避开产品薄弱部位和外形重要部位;5、有公差要求的直边和使用中有滑动配合的边应一次冲切,不宜分段;6、复杂外形以及有窄槽或细长的部位最好分解,复杂内形最好分解;7、外轮廓各段毛刺方向有不同时应分解。8、刃口分解应考虑加工设备条件和加工方法,便于加工。2.3 工序排样设计在多工位级进模冲压中,工序件在级进模内随着冲床一次就向前送一个步距,到达不同的工序。由于各工位的加工内容互不相同,因此,在级进模设计中,要确定从毛坯板料到产品零件的转化过程,既级进模各工位的所要进行的加工工序内容,这一设计过程就是工序排样。2.3.1 工序排样设计原则(1)工学排样要保证产品零件的精度和适用要求这里的产品的精度要求要达到 IT12;X 学院毕业设计说明书(论文)第 7 页(2)工序应尽量的分散,以提高模具寿命,简化模具结构;(3)冲孔在前,外形冲切和落料在后;(4)当冲裁力比较大时可以设计个空位在那,这样能保证模具的使用寿命;(5)在工位之间可以设计适当的搭边值,可以防止冲裁毛刺的进入影响精确;(6)排样方案考虑模具加工设备的条件。2.3.2 工序排样根据该零件的要求以及上述工艺特点的分析,设计出了多工位连续工序排样方案,如图 2.5 所示: 图 2.5 工序排样图 具体工步安排如下: 冲侧刃部分切断加冲孔 折弯切断出产品2.3.3 工序排样相关参数的确定2.3.3.1 载体的设置为了保证最后一个工位前条料的两侧仍保持有完整的外形,采用单侧载体即可, 2.3.3.2 载体的设置步距是冲压过程种条料每次向前送进的距离,其值为排样是沿送进方向两相邻毛坯之间的最小距离值。X 学院毕业设计说明书(论文)第 8 页步距可定义为: S = L + a式中 S-冲裁步距L-沿条料送进方向,毛坯外形轮廓的最大宽度值36a-沿送进方向的搭边值2(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 表 2.9) S=122.3.3.3 条料宽度的确定条料宽度指根据排样的结果确定的毛坯所需条料的宽度方向的最小尺寸。理论上条料宽度可按下式计算:B=D+2b+式中 B-条料宽度的理论值 30.3 D-垂直于送料方向毛坯的最大轮廓尺寸,它随毛坯排样的方位变化 b-侧搭边值 2(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 ) -条料与板料之间的间隙 0.5(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 表 2.12) 该零件条料宽度的确定:B=30.5 + 20.85+ = 33mm 2.3.3.4 定距方式级进模的定距方式有定位钉定距、侧刃定距、导正钉定距和自动送料机构定距等四种,各有不同的适用场合,它们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互相配合使用,相互配合使用定距效果更好。根据前面对该工件的成型工艺分析,确定在本模具中采用手动送料,和定位钉定距。第三章 工艺计算3.1 冲压工艺力的计算工艺计算是选用压力机、模具设计以及强度校核的重要依据。为了充分发挥压力机的潜力,避免因超载而损坏压力机,所以计算是非常必要的。X 学院毕业设计说明书(论文)第 9 页3.1.1 冲裁力的计算冲裁力是冲裁过程中凸模对材料的压力,它是随凸模行程而变化的。通常说的冲裁力是指冲裁力的最大值。普通平刃冲模的冲裁力可按下式计算: KLtF 式中 F冲裁力( N) ;L零件剪切周长( mm) ;t材料厚度( mm) ;材料抗剪强度( MPa) 。K系数, 由参考文献2表 1-1 知,K=1.3。已知零件材料是弹簧钢片 ,查参考文献1表 1-4,取=500Mpa,材料厚度t=0.5mm,L 值由全部冲裁线即冲裁零件周长尺寸组成 , 通过分析计算得到各冲裁的周长分别如下:工位 1 冲导正孔: L=14.72=29.4mm工位 2 部分切断: L=86.2工位 4L=18 切断: 所以KNKLtF6 . 95005 . 04 .293 . 11kNKLtF285005 . 03 .863 . 12KNKLtF85. 5500185 . 03 . 14kNFFFF45.43421冲总3.1.2 弯曲力的计算 由于弯曲力受材料性能、零件形状、弯曲方法、模具结构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很难用理论分析方法进行准确的计算,生产中常按经验公式对弯曲力进行近似计算。查参考文献1表 3-3 得F=Aq因为材料为弹簧钢片 ,料厚为 0.5mm,查参考文献 1 表 3-4 可知 q=60MPa;NAqF126596016.149 .147X 学院毕业设计说明书(论文)第 10 页3.1.3 卸料力的计算由参考文献1式 2-31 由表 2-11 查的FKF卸卸04. 0卸K所以NF6 .63324.1584004. 0卸第四章 模具设计多工位级进模是指在一副模具内,按所加工零件分为若干工位,在每个工位上设置一定的冲压工序,完成工件的冲裁、弯曲、成形及拉伸等多种冲压工序的一种精密、高效、高寿命的模具, 它是在连续模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结构更为复杂 ,加工精度要求更高的先进模具之一。 因其高生产力,高精密度和生产每一产品的经济性而被广泛应用于金属成型的大批量生产。4.1 模具概要设计4.1.1 级进模的应用及特点4.1.1.1.级进模的应用级进模在生产上虽然效率教高,但其冲制工件时材料利用率不高,模具制造、维护以及成本较高等特点也限制了它的应用。一般应用连续模生产时必须具备冲压件本身的适用性、机床设备性能以及技术力量等条件。对于冲压件本身来说,一是被加工的工件产量和批量要足够大,以便以较低的单件成本维持稳定而持久的生产;二是工件形状复杂、凸模或凹模型腔难以加工或起加工结构尺寸难以满足强度要求而需要将工序分解。对于机床设备来说,必须具有能承受模具连续作X 学院毕业设计说明书(论文)第 11 页业的足够刚性、功率和精度,具有较大的工作台面、良好可靠的制动系统。因此级进模多用于生产批量大,精度要求不高,需要多工序冲裁的小工件加工。4.1.1.2.级进模具有以下特点:(1)在一副模具上可完成完整零件的加工;(2)冲裁,弯曲,拉深,和成型等多种 ,多道工序 ,具有比复合模更高的生产效率;(3)可利用设置空工位保证模具强度 ,延长模具寿命;(4)一般采用自动送料 ,自动出件等自动化装置 ,操作安全 ,可采用高速冲床进行加工;(5)因结构复杂 ,精度很高 ,给模具制造 ,调试及维修带来困难; (6)多工位级进模主要用于料较薄 (t=0.11.2mm,一般不超过 2mm)产量大,形状复杂,精度要求交高的中,小型冲压件的生产;(7)模具零件要求具有互换性,以保证模具磨损和损坏后更换迅速,方便,可靠。4.1.2 级进模结构设计级进模是用多个零件按照一定关系装配而成的有机整体,结构是模具的“形” 。模具的优劣很大程度上体现在模具结构上,因此级进模的结构对模具的工作性能、加工性、成本、周期、寿命等起着决定性作用。4.1.2.1.结构设计内容级进模结构设计大体可以分为两步:第一步根据工序排样的结果确定模具的基本结构框架,确定组成级进模的主要结构单元及形式,对模具制造和使用提出要求;第二步确定各结构单元的组成零件及零件间的连接关系。结构设计的结果是模具装配图和零件明细表。4.1.2.2.级进模结构设计原则级进模结构设计是要遵从以下原则:(1)尽量选用成熟的模具结构或标准结构;(2)模具要有足够的刚性,以满足寿命和精度的要求;(3)结构应尽量简单、实用,要具有合理的经济性;X 学院毕业设计说明书(论文)第 12 页(4)能方便的送料,操作要安全简便,出件容易;(5)要考虑废料的处理;(6)模具零件之间定位要准确可靠,连接要牢固;(7)要有利于模具零件的加工;(8)模具结构要与现有的冲压设备相协调;(9)模具容易安装,易损件更换方便。4.1.2.3.结构概要设计内容概要设计是级进模结构设计的开始,它以工位排样图为基础,根据产品零件要求,确定级进模的基本结构框架。结构概要设计包括:(1)模具基本结构:倒装关系的确定、导向方式确定和卸料方式确定;(2)模具基本尺寸:模具平面尺寸、模板厚度和模具闭合高度;(3)模架基本结构:模架的外形与尺寸、导柱与导套、模座形式和模柄;(4)压力机的选择:压力机的类型,压力机规格;(5)模具价格与加工周期。 4.1.3 本次模具总体结构X 学院毕业设计说明书(论文)第 13 页 图 4.1 模具主视图 X 学院毕业设计说明书(论文)第 14 页 图 4.2 俯视图 本模具是一套 4 工位的带料冲裁弯曲级进模(图2.5) ,步距 12mm,模具X 学院毕业设计说明书(论文)第 15 页长 250mm,宽 205mm;采用带切口的形式,完成冲裁、落料和弯曲;由于不是大批量生产,所以实际生产过程中不必加上条料自动送料机构。模具采用四导柱钢板模架,模板内装四个小导柱作为内导向。卸料板做成一整块,由 4 个弹簧托住,这种结构可以使搭边不易拉断,也便于压料和送料;因为料厚为0.5mm,本来就相当的薄,长时间与模具摩擦的话会使料变的更薄,不利于后序工序的进行。4.1.4 模具工作过程此次我设计的是一个 4 工位的冲裁弯曲多工位级进模,模具的具体工作原理如下:合模时,条料由导料板从左到右送进后借助两边挡板装置进行首次定位, 在第一个工位冲出导正孔,为料的后续送进导正;第二、三工位是冲零件上不规则图形;第二个工位是冲零件上的小圆孔,最后的步位就是把余料切下,就能得到所需的零件了。上模下行时,各工序同时进行。随着上模的下行,凹模固定板抵住卸料板,这时卸料板起压料作用,减少条料起皱的可能性。凸模逐渐进入凹模,卸料板上弹簧被压缩。在上模座下行的同时,冲裁、弯曲等各工序同时完成,模具闭合时冲裁工位上板料分离,最后工件被浮顶杆顶出模具。开模时,上模向上运动,下模保持原位,卸料板在橡胶板的作用下,平稳回程。同时,卸料板将卡住的工件从凸模往下推出。卸料板上升浮动至工件成形的最大高度 10mm,卸料螺钉将限制其继续上行。 开模行程终了,工人将条料抬起,向前送进一个步距,进行下一次的冲裁弯曲。4.2 级进模具的零件设计4.2.1 工作零件的设计及标准的选用4.2.1.1 凸模和凹模设计原则凸模和凹模直接担负着冲压或拉深的工作。由于加工性质的不同,凸模和凹模的形状、结构也不同。凸模和凹模设计原则如下: 凸模和凹模要有足够的刚性与强度。由于在高速连续作业的条件下,振动极大,凸模、凹模的磨损也比一般的单工序模具大的多;并且在级进模中许X 学院毕业设计说明书(论文)第 16 页多凸模、凹模的受力状态是不均匀、不对称、不垂直的,模具的损坏可能性也较大,所以在允许的条件下,应适当增大其强度。 凸模和凹模必须便于稳定安装和更换。凸模、凹模必须要求安装后具有稳定性,这不仅能保证冲制精度,还可以提高冲压次数,从而扩大了经济效果;对于各种不同冲压工序的凸模、凹模之间都要保持稳定的间隙,而且间隙应均匀一致。 多工位级进模的凸模、凹模要有统一的基准,各种不同冲压、弯曲性质的凸模、凹模必须协调一致。 余料排除方便及时。级进模的连续冲制过程中,绝不允许把余料带在凸模上,或留在凹模工作面上,以免损坏模具。 便于制造、测量和组装。 X 学院毕业设计说明书(论文)第 17 页 图 4.4 凹模板4.2.1.2 冲裁凸凹模的设计及刃口尺寸计算一、凸模的设计凸模的高度根据凸模固定板、卸料板和卸料板垫板的厚度以及凸模在模具闭合状态下进入凹模的深度和料厚来决定 ,由此可以计算得出冲裁凸模的长度。在本模具中,各个冲裁凸模用的铆接式固定连接的,这样方便模具的拆装各冲裁凸模如图 (4.5-4.13)所示:X 学院毕业设计说明书(论文)第 18 页图 4.5 成型凸模 图 4.6 冲余料凸模 1 三、冲裁刃口尺寸计算(一)冲裁刃口尺寸计算原则a)落料件的尺寸取决于凹模尺寸,冲孔件的尺寸取决于凸模尺寸;b)考虑到冲裁时凸、凹模的磨损,在设计刃口尺寸时,对基准件刃口尺寸在磨损后增大的,其刃口的公称尺寸应取工件公差范围内较小的数值。对基准件刃口尺寸在磨损后减小的,其刃口尺寸应取工件尺寸公差范围内较大的数值;X 学院毕业设计说明书(论文)第 19 页c)一般模具制造精度比工件精度高34 级。d)对于级进模的工艺尺寸不必计算其刃口尺寸。(二)冲裁工作尺寸的计算a)圆形冲裁件刃口的计算:查参考文献1式 2-1 和 2-2冲孔:0)(pxddp ddZxdZddpd0min0min)()(式中 、冲孔凸、凹模刃口尺寸( mm);pdddd 零件外径公称尺寸( mm); 零件公差 (mm); 最小合理间隙 (mm);minZ 、凸、凹模制造公差 (mm);pd(1)工位 5 第一个圆凸、凹模刃口尺寸先查冲压手册 表 2-23 与 2-29 有 mmZ002. 0maxmmZ001. 0minmmp008. 0mmd012. 0因为|006. 0015. 0021. 0020. 0012. 0008. 0|minmaxZZdp不满足要求minmax|ZZdp所以mmZZp0024. 0)015. 0021. 0(4 . 0)(4 . 0minmax mmZZd0036. 0)015. 0021. 0(6 . 0)(6 . 0minmaxmmdp00024. 000024. 005. 5) 1 . 05 . 05(mmdd0036. 000036. 00052. 5)002. 005. 5((2)工位 2 第二个圆凸、凹模刃口尺寸同上,可知mmdp00024. 000024. 0525. 2)05. 05 . 05 . 2(mmdd0036. 000036. 00527. 2)02. 0525. 2((3)工位 2 上 2mm 凸、凹模刃口尺寸同上,可知mmdp00024. 000024. 0025. 2)05. 05 . 02(X 学院毕业设计说明书(论文)第 20 页mmdd0036. 000036. 00027. 2)002. 0025. 2(凸模与固定板按 H7/m6 配合凹模刃口尺寸按凸模刃口实际尺寸并保证最小合理间隙配做;4.2.1.3 弯曲凸凹模的设计及刃口尺寸计算弯曲刃口尺寸即是弯曲模的宽度,弯曲模的刃口尺寸与产品零件尺寸标注方式有关。由参考文献1式 3-48a 可得计算公式如下: dLLd0)75. 0(式中L弯曲件基本尺寸( mm);零件公差 (mm);凹模制造公差(mm);d4 4. .2 2. .2 2 定定位位零零件件的的设设计计及及标标准准的的选选用用 4.2.2.1 挡料件其作用是给予条料或带料送料时以精确定位,因为我设计的是级进模,所以定位要非常准确,所以我选用的是侧刃来达到精确定位的效果。 4.2.3 卸料零件的设计及标准的选用在级进模中,弹压卸料板设计成整体,冲压、弯曲时,可同时下行。卸料板不仅有卸料作用,对凸模还起保护作用,保证冲压、弯曲平稳,对于改善零件质量有一定的效果。卸料板各工作形孔应当与凸模同心。这种要求要从模具设计及工艺上加以保证。另外,卸料板的各形孔与对应凸模的配合间隙采用极小间隙,这样才能起到对凸模的导向和保护作用,而且间隙愈小,导向效果愈高,模具的寿命也就愈高,然而制造的难度就愈大。(2)为了保持卸料力平衡,兼之考虑板上其他固定零件的分布,卸料螺钉尽量布置在全部工作形孔的外围,设置了4 卸料弹簧,弹力稍大,起到较好的卸X 学院毕业设计说明书(论文)第 21 页料作用。在本副模具中,将卸料板做成一整块,以后的每个工序中,整体卸料板在冲裁、弯曲完结之后,在弹簧力的作用下,将余料从凸模推出,起到了卸料作用。卸料螺钉将限制其行程。如图 下图所示: 图 4.15 卸料板X 学院毕业设计说明书(论文)第 22 页4.2.4 导向零件的设计对生产批量大,要求模具寿命高,工件精度较高的冲模,一般采用导柱、导套来保证上、下模的精确导向,本次设计的模具是一级进模,导向要求较高,因此我选择的是滚珠导柱、导套,它是一种无间隙、精度高、寿命较长的导向装置。4.2.5 其它零件的选择和设计4.2.5.1 模架模架是用来保证凸模与凹模的相对位置,对模具进行导向,并且要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由于是级进模,我选择四角钢板导向模架,上下模座如图4.20和 4.21 所示:X 学院毕业设计说明书(论文)第 23 页 图 4.16 上模座X 学院毕业设计说明书(论文)第 24 页 图 4.17 下模座 4.2.5.2 固定板模具中的固定板,有称安装板,它的主要任务是对凸模固定,并通过它安装在模座上。在这副模具中,凸模固定板采用整体式结构,安装大多数的凸模。固定板由慢走丝线切割加工,制造比较简单,容易达到精度要求。固定板为了使安装之零件能正常稳定工作,就要求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即可,参照经济性,X 学院毕业设计说明书(论文)第 25 页选用 45 钢制造,无热处理要求( 如图 4.18 和 4.19 所示) 图 4.18 凸模固定板X 学院毕业设计说明书(论文)第 26 页4.2.5.3 垫板垫板主要是防止凹模在冲压过程中,由于冲压力集中而把模座的接触面压坏。在高速冲压时,最容易损伤凹模,在本次模具设计中,我设置了两块垫板,即在固定板与模座之间增设了垫板,采用45 钢制造,成一整体,淬火热处理后硬度 43-48HRC,且两平面光滑,高度均为10mm。垫板的另一个功用是安装传动结构零件,它主要是起支撑这段空间。在多工位级进模中这样的垫板也是常用到的, 如图X 学院毕业设计说明书(论文)第 27 页 图 4.19 凸模垫板第五章 设备选择5.1 设备的选用 原则冲压设备的选择是设计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它的选择主要是根据冲压工序的性质、生产批量大小、冲压件的几何形状、尺寸及精度要求等因素来确定的。冲压生产中常用的冲压设备种类很多,选用冲压设备主要应,考虑下述因素:(1)冲压设备的类型和工作形式是否适用于应完成的工序;是否符合安全生产和环保的要求;(2)冲压设备的压力和功率是否满足应完成工序的需要;(3)冲压设备的装模高度、工作台面尺寸、行程等是否适合应完成工序所用的模具;(4)冲压设备的行程次数是否满足生产率的要求等。当工序为级进工序时,不能简单地将落料力与弯曲力迭加去选择压力机,因为压力机的公称压力是指在接近下死点时的压力机压力。因此,应该注意压力X 学院毕业设计说明书(论文)第 28 页机的压力 -行程曲线,否则很可能由于过早地出现最大冲压力而使压力机超载损坏。一般可按下式作概略计算:F=(0.70.8)F0式中 F冲裁力与弯曲力之和, F0压力机的公称压力。 由第三章的工艺计算可知:F=+=313700+33817.4+633.6=348151N冲F弯F卸F取系数为 0.8,有 在本次设计中选用的设备为J21G 系列开式高速精密压力机 ,具体型号为J21G-25。这种采用钢板焊接机身结构 ,具有可靠的强度和刚度 ,离合器采用干式摩擦离合器 ,使离合器接合平稳 ,传动扭矩大 ,因而适用高速状态下工作 ,适用于大批量生产,尤其是级进模冲压。 J21G-16 开式高速精密压力机的主要技术参数( 冲压手册 ):标称压力: 160kN最大封闭高度: 260mm装模高度调节量: 90mm工作台板尺寸:前后: 280 mm 左右:350 mm机身工作台孔 : 前后:180 mm 左右:230 mm5.2 压力机的校核压力机工作台面尺寸 :由于模具外形尺寸为:前后205mm,左右 250mm,上下 185.5,而压力机工作台面尺寸为:前后 280 mm、左右 350 mm,所以满足条件。闭合高度为 185.5 mm,而压力机允许最大装模高度为260mm,满足条件。主要参数均符合条件,因此最终选用J21-16 开式固定台压力机 ,标称压力为 160KNNFF4351898 . 0X 学院毕业设计说明书(论文)第 29 页第六章 结论本次毕业设计综合运用了所学课程的理论和生产实践知识,进行多工位级进模设计工作的实际训练,培养个人独立工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树立理论联系实际和严谨求实的作风 ,巩固、扩充了模具专业课程所学的内容。通过这次模具的设计,让我学到了很多,最基本的让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提示  人人文库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CM133】接触器连接板模具设计【16张CAD图+UG三维图+CAXA图纸+设计说明书】【模具专业毕业设计论文】
链接地址:https://www.renrendoc.com/p-795261.html

官方联系方式

2: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浏览器下载   
3:不支持QQ浏览器下载,请用其他浏览器   
4: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   
5: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网站客服QQ:2881952447     

copyright@ 2020-2025  renrendoc.com 人人文库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400-852-1180

备案号:蜀ICP备2022000484号-2       经营许可证: 川B2-20220663       公网安备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4831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人人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