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层建筑小型电梯门禁系统设计_设计说明书.doc

4964-多层建筑小型电梯门禁系统设计【机械毕业设计全套资料+已通过答辩】

收藏

压缩包内文档预览:(预览前20页/共29页)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编号:795343    类型:共享资源    大小:1.50MB    格式:RAR    上传时间:2016-09-23 上传人:圆梦设计Q****9208... IP属地:湖南
40
积分
关 键 词:
多层建筑 小型 电梯 门禁 系统 设计 机械 毕业设计 全套 资料 已经 通过 答辩
资源描述:
4964-多层建筑小型电梯门禁系统设计【机械毕业设计全套资料+已通过答辩】,多层建筑,小型,电梯,门禁,系统,设计,机械,毕业设计,全套,资料,已经,通过,答辩
内容简介:
毕业设计 (论文 ) 文献翻译 院(系)名称 工学院机械系 专业名称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学生姓名 赫栓柱 指导教师 李安生 2012年 03 月 10 日 黄河科技学院毕业设计 第 1 页 E L E V A T O R S A F E T Y : G I V E T H E M I N E R A B R A K E a at 8 of In in or on as a of a do in to in to to to In a on a on a be I to of on of or of in In is to an as a to at an is on to In is 2, 3. of to to of to of is in to a of a 黄河科技学院毕业设计 第 2 页 n a is by to to of at a of to a at is a is so is is a of is to of 5% of A of of to of to of of or to to 黄河科技学院毕业设计 第 3 页 to of is by an to dc a s on a of s in As a to at to is go of it of in to is . 6252, 000 or of a 0 s to to of In at if at of s If do is If 5 5%, of s 4. In of it of in of be if 853, a an of a in . 黄河科技学院毕业设计 第 4 页 it be in as in . To an It 黄河科技学院毕业设计 第 5 页 it of on a to by a it in of in up as in 920s at at it on by so on of to 0% of is i. e. 5% of 5. if a in up as in 黄河科技学院毕业设计 第 6 页 . ar P 900 s to a be in in to 987, of in an of In a to 17. 1 a 05. 6 as 05. 6 (of : be a to an to to it of 黄河科技学院毕业设计 第 7 页 to is an of in 2.2 m/be a of of of or of a. b. c. or is to to or n at a , 1987 an to to to be on or on in is of to 6. As as an a to by he to is in 7. in 2, 1957. he in at a 黄河科技学院毕业设计 第 8 页 , 1989. 80) on A of be in he is a to in to he is is 5%as a of a or as a of a in of is by If in or is be to If is be is if a is is he to if is is no is to to of is If a is is is is he is in . a to a to if an in A at as is to is ), is is is to is to a a is by to a on . 黄河科技学院毕业设计 第 9 页 on by of 80 of in 09. :36 in of 0 20 of to 6, 842 9, 123 by as is 4, 775 a 6 1% to to of an in in 00 , 000 by in in 4. A in to in it if in 5. an to a. in of in 黄河科技学院毕业设计 第 10 页 to if in to to if or at in on to of of hr an of 0 of of 430. 5 3. of to An to of 8750 125% of at of 14 02 be to an or as a of on in on 00. an to be to by to 8 s of mo of 46, 836 0 of from 黄河科技学院 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表 课题名称 多层建筑小型电梯门禁系统设计 课题来源 教师拟订 课题类型 导教师 李安生 学生姓名 赫栓柱 专 业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学 号 080105055 一、 调研资料的准备 根据任务书 的 要求, 在做本课题前, 查阅 了 与课题相关的资料有:机械设计、机械制图 、机械制造工艺学 、 机械设计手册、机械工程手册、冷冲模课程设计与毕业设计指导、电梯国家标准 等 以及与设计 相 关的手册 。 二、设计的目的与要求 毕业设计是大学教学中最后一个实践性教学环节,通 过该设计过程,可以检验学生所学的知识,同时培养学生处理工程中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意义特别重大。 编制 电梯门 工艺 规程,根据所确定的工艺规程进行相应的方案设计、总体设计及其主要零部件设计,绘制 电梯门 总装图及主要零部件图等图纸。 三、 设计的 思路与预期成果 本设计 传动系统 为 由手动按钮向 出指令,经 理后发出动作指令,使电动机开启,经带传动带动 开门机 ,使电梯门实现开关的动作,由限位开关控制电梯门的行程, 主要设计了 电梯开关的开门机 等。 ( 1) 完成文献综述一篇,不少与 3000 字,与专业相关的英文翻译一篇,不少于 3000 字 ( 2) 完成内容与字数都不少于规定量的毕业设计说明书一份 ( 3) 绘制装配图,部分零件图 ( 4) 刻录包含本次设计的所有内容的光盘一张 四、任务完成的阶段内容及时间安排 1 周 4 周 完成开题报告 、文献 翻译 、 文献综述 及总体方案设计 5 周 10 周 完成总体设计、完成部分机构的装配图及部分零件图并撰写说明书 10 周 12 周 修改论文、资料审查等 13 周 毕业 答辩 五、完成设计(论文)所具备的条件因素 本人已 修完机械设计、机械制图 、机械原理 、 液压与气压传动、金属工艺学、机械制造技术基础 、冲压成型工艺与模具设计、冷冲模课程设计与毕业设计指导 等课程,借助 图书馆的相 关文献资料 ,以及相关的网络等资源。 指导教师签名: 日期: 课题来源: ( 1)教师拟订;( 2)学生建议;( 3)企业和社会征集;( 4)科研单位提供 课题类型:( 1) A 工程设计(艺术设计); B 技术开发; C 软件工程; D 理论研 究; E 调研报告 ( 2) X 真实课题; Y 模拟课题; Z 虚拟课题 要求( 1)、( 2)均要填,如 。 毕业设计 (论文 ) 文献综述 院(系)名称 工学院机械系 专业名称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学生姓名 赫栓柱 指导教师 李安生 2012 年 03 月 10 日 黄河科技学院 毕业设计 第 1 页 多层建筑小型电梯门禁 系统设计文献综述 1 电梯的由来 在现代汉语词典中 电梯的解释为:建筑物中用电作动力的升降机 ,代替步行上下的楼梯。 说到电梯的起源要从公元前 2600 年埃及人在建造金 字塔时使用了最原始的提升系统说起,但这一类起重机的能源均为人力。到了 1203 年,法国的二修道院安装了一台起重机,所不同者只是该机器是利用驴作为动力,载荷由绕在一个大滚筒上的绳子进行起吊。此种方法一直沿用到近代直到瓦特发明了蒸汽机,约在 1800 年,煤矿主才能利用起重机把矿井中的煤输送上来。 数百年来人们制造过各种类型的升降梯,它们都具有一个共同的缺陷:只要起吊绳突然断裂,升降梯便急速地坠落到底层。 前两代无机房电梯目前在欧洲已经淘汰,淘汰的原因是安全隐患严重,所以在 1997年开始几乎没有欧洲公司再使用 该类无机房电梯了。而第三代无机房电梯属于改变前两代无机房电梯的新产品,所以一时受到青睐。但是主机放在轿厢顶部的安全问题及噪音十分不受欢迎,所以在欧洲也没有得到发展。在第三代无机房电梯受到发展的只有通力的电梯。 但是通力的产品虽然比前两代有了技术方面的突破,特别是主机的突破应该说对无机房技术的普遍应用提供了十分好的契机;不过共振共鸣问题没有彻底解决是一个重要的技术设计缺陷。同时该种技术限制了速度及提升高度的提高。 2 电梯的历史发展 电梯进入人们的生活已经 150 年了。一个半世纪的风风雨雨,翻 天覆地的是历史的变迁,永恒不变的是电梯提升人类生活质量的承诺。 人类利用升降工具运输货物、人员的历史非常悠久。早在公元前 2600 年,埃及人在建造金字塔时就使用了最原始的升降系统,这套系统的基本原理至今仍无变化:即一个平衡物下降的同时,负载平台上升。早期的升降工具基本以人力为动力。 1203 年,在法国海岸边的一个修道院里安装了一台以驴子为动力的起重机,这才结束了用人力运送重物的历史。英国科学家瓦特发明蒸汽机后,起重机装置开始采用蒸汽为动力。紧随其后,威廉汤姆逊研制出用液压驱动的升降梯,液压的介质是水。 在这些升降梯的基础上,一代又一代富有创新精神的工程师们在不断改进升降梯的技术。然而,一个关键的 黄河科技学院 毕业设计 第 2 页 安全问题始终没有得到解决,那就是一旦升降梯拉升缆绳发生断裂时,负载平台就一定会发生坠毁事故。 生活在继续,科技在发展,电梯也在进步。 150 年来,电梯的材质由黑白到彩色,样式由直式到斜式,在操纵控制方面更是步步出新 手柄开关操纵、按钮控制、信号控制、集选控制、人机对话等等,多台电梯还出现了并联控制,智能群控;双层轿厢电梯展示出节省井道空间,提升运输能力的优势;变速式自动人行道扶梯的出现大大节省了行人的时间; 不同外形 扇形、三角形、半菱形、半圆形、整圆形的观光电梯则使身处其中的乘客的视线不再封闭。如今,以美国奥的斯公司为代表的世界各大著名电梯公司各展风姿,仍在继续进行电梯新品的研发,并不断完善维修和保养服务系统。调频门控、智能远程监控、主机节能、控制柜低噪音耐用、复合钢带环保 一款款集纳了人类在机械、电子、光学等领域最新科研成果的新型电梯竞相问世,冷冰冰的建筑因此散射出人性的光辉,人们的生活因此变得更加美好。 3 今后一段时间内电梯技术发展趋势是什么 ? 绿色化 从减少环境污染的角度讲 ,“ 绿色”新概念将成为 21 世纪的主流色调 ,一个全球性的绿色市场为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21 世纪谁先推出绿色产品 ,抢占绿色营销市场 ,谁就能掌企业的发展握竞争的主动权。绿色理念是电梯发展总趋势。发展趋势主要有如下 : 不断改进产品的设计 ,生产环保型低能耗、低噪声、无漏油、无漏水、无电磁干扰、无井道导轨油渍污染的电梯。电梯曳引采用尼龙合成纤维曳引绳 ,钢皮带等无润滑油污染曳引方式。电梯装璜将采用无 (少 )环境污染材料 ,电梯空载上升和满载下行电机再生发电回收技术 ,安装电梯将无需安装脚手架 ,电梯零件在生产和使用过程中对环境 没有影响 (如刹车皮一定不能使用石棉 )并且材料是可以回收的。 降低能耗 减少电梯能耗的措施是多方面的。主要包括 :选择高效的驱动系统 ;减小电梯机械系统的惯性和磨擦阻力 ;合理运用对重和平衡重。 1、驱动系统使用永磁同步无齿轮曳引机 ,从永磁同步电机工作原理可知其励磁是由永磁铁来实现的 ,不需要定子额外提供励磁电流 ,因而电机的功率因数可以达到很高 (理论上可以达到 1)。同时永磁同步电机的转子无电流通过 ,不存在转子耗损问题 ,一般比异步电机降低 45% 60%耗损。由于没有效率低、高能耗蜗轮蜗杆传动副 ,能耗进 一步降低。 黄河科技学院 毕业设计 第 3 页 2、在停站较少的群梯布置中 ,一个主机驱动两个轿厢分别上下运行是一种节能的方案。而减少能耗的另一途径是电梯运行过程的能耗控制。利用电梯空载上行、满载下行时电机处以发电状态的特性 ,将再生能量反馈给电网 ,这种节能措施在高速梯上效果显著。 3、还有一种节能方案将在软件控制中得以实现。如建立实时控制的交通模式 ,尽量以较少的运行次数来运载较多的乘客 ,使电梯的停站次数减至最少。电梯召唤与轿厢指令合一的楼层入口乘客登记方案是电梯控制方式的一项革命性技术 ,使原来层站上乘客未知的目的层变得一目了然 ,从而使控制系统的 派梯效率 达到最高。 4、减少运行过程能耗的另一措施是将电梯运行中的加减速度模式设置成变参数 ,即电梯控制系统中运行的速度、加速度以及加速度变化率曲线既随运行距离变化 ,也随轿厢负载变化。通过仿真软件模拟 ,确定出不同楼层之间的最佳运行曲线。 5、利用电梯机房在楼顶的优势 ,充分利用太阳能作为电梯的补充能源也将是新的研究课题。 智能化 随着计算机技术 ,通讯技术与控制技术的发展使大厦的智能化成为现实 ,而电梯是智能建筑中的重要交通工具 ,其技术发展及智能化程度也倍受世人关注。智能化的电梯首先要与智能大厦中 所有自动化系统联网 ,如与楼宇控制系统、消防系统、保安监控系统等交互联系 ,使电梯成为高效优质、安全舒适的服务工具。串行通讯以其布线简单 ,传输信息量大等优点 ,在电梯控制系统中应用日益增多。由于去掉了微机接口板上大量输入和输出电路 ,减少了井道、机房中的布线数量 ,可靠性大大提高。 随着大楼智能化的提高 ,现场总线技术现已开始应用于电梯控制系统与大楼的。从电梯运行的控制智能化角度讲 ,要求电梯有优质的服务质量。控制程序中应采用先进的调度规则 ,使群控管理有最佳的派梯模式。现在的群控算法中已不是单一地依赖“乘客等候时间最短”为目标 ,而是采用模糊理论、神经网络、专家系统的方法 ,将要综合考虑的因素 (即专家知识 )吸收到群控系统中去。在这些因素中既有影响乘客心理的因素 ,也有对即将要发生的情况作评价决策 ,是专家系统和电梯当前运行状态组合在一起的多元目标控制。利用遗传算法对 客流交通模式及派梯规则进行优化、自学习 ,实现电梯调度规则的进化 ,以适应环境的变化。“以人为本”设计的电梯控制系统 ,将会使电梯的服务质量越来越好。 远程监控技术的应用 黄河科技学院 毕业设计 第 4 页 电梯困人故障一直困扰着电梯的承包商 ,上世纪 80年代初就有电梯厂商对电梯增加了过程监视系统 ,即在电梯轿厢内装设摄像和通讯系统 ,被困轿厢中的乘客可以同大楼的监视人员建立联系。由于这种设施只限于电梯所在大楼 ,且由保安人员负责 ,一旦电梯困人 ,还得通知专业人员来解困。而现在提出的远程监控服务系统是在远程监视系统上更进了一步 ,这种先进装置 集通讯、故障诊断、微处理机为一体 ,它可以通过市话线传递电梯的运行和故障信息到远程服务中心 (即电梯远程监控维修中心 ),使维修人员知道电梯问题所在并去处理。如轿厢由于发生门故障而被困于某层 ,远程维修中心根据故障状况判断后 ,则可允许用遥控方式来打开轿门和层门 ,在无维修人员到现场的情况下 ,被困人员就可以离开轿厢。如有的故障只能维修人员到现场排除的话 ,为使被困人员安心 ,中心即刻向轿厢播放安扰语音 ,解除紧张心理。自动扶梯安装远程监控后 ,除了能监视运行状况外 ,监控维修中心可根据显示的信息作出快速的急停处理 ,以免发生伤害事 故。远程服务对用户的受益是显而易见的 ,电梯的远程监控不仅使用户得到一个部件、而且使用户享受到一整套的服务。远程维修监控中心始终监控着他们所承包的电梯 ,随时可以知道电梯的 运行状态和发生故障的属性 ,维修人员去故障梯之前就已知道该维修的项目 ,减少了维修服务的成本和时间 ,这种预保养式的售后服务方式在国外是深得用户的信赖的 ,也将是我国电梯工业技术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 蓝牙技术的应用 1、蓝牙技术在电梯安装过程的应用。安装过电梯的人都知道放线、对线是费时、费力、极容易错的工作。应用蓝牙技术 ,安装期将减少 30%以上 ,其直接好处是降低安装成本 ,客户也因从订梯到使用电梯周期费用减少和提高现金周转率。 2、在电梯上使用蓝牙技术一定会使电梯控制系统 大量使用最新最快微机 ,这将会进一步提高电梯整机可靠性 ,故障率大大降低 ,控制精度也进一步提高 ,带来的结果是电梯更加舒适 ,平层更加准确。同时也为将来通过网络检查电梯状态成为可能 ,特别是电梯事先维修可以做到更好更全面。 3、旧梯改造更加容易 ,所需时间、费用将会减小。据统计每年将有 5 万台旧梯进入更新改造市场 ,该技术使用将会产生巨大社会效益和企业效益。 4、很好地解决了电梯控制与外围 设备的兼容和联 系。特别是可以把电梯和扶梯归纳到大楼管理系统或智能化管理小区系统中。 黄河科技学院 毕业设计 第 5 页 5、如果控制屏与召唤系统通过蓝牙技术连接起来实现无线召唤 ,将会是电梯控制的另一场革命 ,同时为我们带来巨大好处。 4 可编程逻辑控制器 简称 是一种专门为适应工业环境而设计的工业控制计算机。它自 1969 年问世以来,随着微电子技术,集成电路技术,微处理器技术和微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已经取得了巨大的进步。现在的 仅已经大大超过了设计的初衷 (即替代继电接触器 ),用逻辑编程取代了硬连线逻辑,而且在容量,速度,功能和通信能力等方面有了大大的增强。现在的 于采用了功能强大的高档微处理器 (如 16 位, 32 位微处理器 ),处理速度快,存储容量大大增加 ;由于采用了多种编程语言和先进的指令系统,增强了过程控制和数据处理的功能,如 制,数据文件传送,浮点运算功能,同时,完善的输入 /输出系统使得系统的处理能力和控制能力得到大大加强 ;由于采用了现代数据通信和网络技术,能实现 间, 管理计算机之间的网络通信,形成多层分布式控制系统或整个工厂的自动 化网络。现代的 有图形显示,信息存储,多 行工作等功能,这使得 功能更加完善,足以满足绝大多数的生产控制要求。 正是基于以上这些优势,现在的 经成为工业控制中占主导地位的设备,并被广泛的应用于工业自动化的各种场合,因此,了解和掌握 统的开发方法就日益成为我们的需要了。本次毕业设计的主要任务就是基于 电梯系统程序,首先,提出了设计的预期功能和控制要求,然后着重介绍了基于 电梯系统程序开发过程,如电梯系统的静态呼叫控制,动态呼叫控制,紧急呼叫控制, ;最后又针对本次设计方 案提出了一些改进意见。实现了 电梯系统的控制功能,成功开发了基于 电梯系统程序。 结束语 : 电梯技术的发展水平体现了社会的科学文明。摩天大楼的高度限制 ,不仅是建筑技术上的因素 ,一个重要的因素是受电梯提升高度的限制。相信 ,随着电梯技术的开发研究 ,高效、高速、智能化控制的电梯一定会提供优质良好的服务。无机房、无齿轮、电磁兼容性、远程监控等技术将是电梯工业今后几年的重要研究方向。 黄河科技学院 毕业设计 第 6 页 参考文献 【 1】 濮良贵,纪名刚 7 版 等教育出版社, 2001. 【 2】 汝元功,唐照民 北京:高等教 育出版社, 1995. 【 3】 成大先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0. 【 4】 孙恒,陈作模主编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7. 【 5】 走昏君主编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8. 【 6】 李奇涵主编 北京:科学出版社 【 7】 王 振德 , 石溪 , 吴昊等 . 现代科技百科全书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 社,2006. 【 8】 史信芳 . 电梯选用指南 2003. 【 9】 刘爱国 ,郭宏毅 ,陈剑峰等 . 电梯安装与维修实用技术 . 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 10】 金晴川 . 电梯与 自动扶梯技术词典 .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11】 郑大勇 . 建筑电气、电梯与智能建筑工程质量监控与通病防治图表对照手册 . 中国电力出版社 【 12】 刘新宇 . 电梯工程施工监理实用手册 . 中国电力出版社 【 13】 刘爱国 ,朱红民 ,郭宏毅 . 电梯故障排除实例 . 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 14】 1995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 【 15】 1995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 单位代码 02 学 号 080105055 分 类 号 密 级 毕业设计 (论文 ) 基于多层建筑的小型电梯门禁系统设计 院(系)名称 工学院机械系 专 业 名 称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学 生 姓 名 赫栓柱 指 导 教 师 李安生 2012 年 5 月 11 日 黄河科技学院毕业设计(论文) 第 I 页 多层建筑的小型电梯门机系统设计说明书 摘 要 我国大多数多层建筑居民楼都没有安装电梯,居住在高层的居民,尤其是老年 人,上下楼、搬运东西都很不便。普通电梯安装要求高,而且价格以及安装、维护费用昂贵。本系统是一种新型电梯, 现有建筑物 经过简单 改造就 可安装 ;也可安装在新的建筑物上以提升房屋品质。 电梯门分为轿厢门和层门。它们由自动开门机直接驱动。轿厢门是由自动门机驱动的,是主动门,故只要控制自动门机便可实现电梯门的开启、关闭、加减速等控制。除了上述功能外,电气上设置了层门、轿门电气接触开关,只有保证所有的层门、轿门关好,电气开关全部接通时,门联锁继电器吸合,它是电梯具备启动运行条件之一。电梯超载时,门与超载装置具有连锁电路,当 电梯超载时,超载继电器由超载开关带动,关门继电器无法吸合,电梯无法启动运行。 关键词 电梯 ,电梯门 ,轿门 ,自动开门机 黄河科技学院毕业设计(论文) 第 He Li an ur in is s is is a of be by a be in to of by is by so it is be In to on it is of by 黄河科技学院毕业设计(论文) 第 目 录 1 电梯的起源及小型电梯的概述 1 梯的起源 1 型电梯的背景 2 型电梯的意义 3 梯的发展趋势 3 2 小型电梯门机系统设计 5 梯门机控制部分 5 梯轿厢 5 厢的设计 5 厢的安装 7 门的设计 8 门的开启 8 门的安装 9 全触板的安装 9 刀的安装 9 关门的速度 9 门的设计 9 门的基本要求 10 门地坎 11 门的导向装置 11 门的运动保护 11 门机构的设计 11 门机的特点 11 门机的结构组成 11 门机构的结构设计与计算 12 黄河科技学院毕业设计(论文) 第 门机的安装 15 门锁 16 3 影响电梯质量的主要因素及其控制措施 17 全性 17 适感 18 动加速 18 行速度调整 18 动和平层 18 动和噪声 18 系统参数 20 致谢 21 参考文献 22 附录 24 黄河科技学院毕业设计(论文) 第 1 页 1 电梯的起源及小型电梯的概述 电梯的起源 电梯进入人们的生活已经 150 年了。一个半世纪的风风雨雨,翻天覆地的是历史的变迁,永恒不变的是电梯提升人类生活质量的承诺 。 1854 年,在纽约水晶宫举行的世界博览会上,美国人伊莱沙 格雷夫斯 奥的斯第一次向世人展示了他的发明。他站在装满货物的升降梯平台上,命令助手将平 台拉升到观众都能看得到的高度,然后发出信号,令助手用利斧砍断了升降梯的提拉缆绳。令人惊讶的是,升降梯并没有坠毁,而是牢牢地固定在半空中 奥的斯先生发明的升降梯安全装置发挥了作用。 “ 一切安全,先生们。 ” 站在升降梯平台上的奥的斯先生向周围观看的人们挥手致意。谁也不会想到,这就是人类历史上第一部安全升降梯。人类利用升降工具运输货物、人员的历史非常悠久。早在公元前 2600 年,埃及人在建造金字塔时就使用了最原始的升降系统,这套系统的基本原理至今仍无变化:即一个平衡物下降的同时,负载平台上升。早期的升降工具基本以人力为动力。 1203 年,在法国海岸边的一个修道院里安装了一台以驴子为动力的起重机,这才结束了用人力运送重物的历史。英国科学家瓦特发明蒸汽机后,起重机装置开始采用蒸汽为动力。紧随其后,威廉 汤姆逊研制出用液压驱动的升降梯,液压的介质是水。在这些升降梯的基础上,一代又一代富有创新精神的工程师们在不断改进升降梯的技术。然而,一个关键的安全问题始终没有得到解决,那就是一旦升降梯拉升缆绳发生断裂时,负载平台就一定会发生坠毁事故 。 奥的斯先生的发明彻底改写了人类使用升降工具的历史。从那以后,搭乘升降梯不再是 “ 勇敢者的游戏 ” 了 ,升降梯在世界范围内得到广泛应用。 1889 年 12 月,美国奥的斯电梯公司制造出了名副其实的电梯,它采用直流电动机为动力,通过蜗轮减速器带动卷筒上缠绕的绳索,悬挂并升降轿厢。 1892 年,美国奥的斯公司开始采用按钮操纵装置,取代传统的轿厢内拉动绳索的操纵方式,为操纵方式现代化开了先河。生活在继续,科技在发展,电梯也在进步。 150 年来,电梯的材质由黑白到彩色,样式由直式到斜式,在操纵控制方面更是步步出新 手柄开关操纵、按钮控制、信号控制、集选控制、人机对话等等,多台电梯还出现了并 黄河科技学院毕业设计(论文) 第 2 页 联控制,智能群控;双层轿厢电梯展示 出节省井道空间,提升运输能力的优势;变速式自动人行道扶梯的出现大大节省了行人的时间;不同外形 扇形、三角形、半菱形、半圆形、整圆形的观光电梯则使身处其中的乘客的视线不再封闭。如今,以美国奥的斯公司为代表的世界各大著名电梯公司各展风姿,仍在继续进行电梯新品的研发,并不断完善维修和保养服务系统。调频门控、智能远程监控、主机节能、控制柜低噪音耐用、复合钢带环保 一款款集纳了人类在机械、电子、光学等领域最新科研成果的新型电梯竞相问世,冷冰冰的建筑因此散射出人性的光辉,人们的生活因此变得更加美好。中国最早的一部电 梯出现在上海,是由美国奥的斯公司于 1901 年安装的。 1932 年由美国奥的斯公司安装在天津利顺德酒店的电梯至今还在安全运转着。 1951 年,党中央提出要在天安门安装一台由我国自行制造的电梯,天津从庆生电机厂荣接此任,四个月后不辱使命,顺利地完成了任务。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沐浴着改革开放的春风,我国电梯业进入了高速发展的时期。如今,在我国任何一个城市,电梯都在被广泛应用着。电梯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便利,也为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加速发展提供了强大的保障。 型电梯的背景 我国大多数多层建筑居民楼都没有安装电梯,居住在高层的 居民,尤其是老年人,上下楼、搬运东西都很不便。普通电梯安装要求高,而且价格以及安装、维护费用昂贵。本系统是一种新型电梯, 现有建筑物 经过简单 改造 就 可安装 ;也可安装在新的建筑物上以提升房屋品质。 到 2020 年,我国老龄化率将达 18%, 2040 年中国将完全迈进老龄社会。老年人的出行问题是其中必须重视的一个环节,所谓“适应老龄化社会的住宅”并非是要建设“特殊的”老年住宅”。根据西方发达国家的经验,对现有住宅进行适当的改造,完全可以满足老年人出行的需要,依靠科技进步,对现有多层住宅加装合适的小型电梯是一个值得研究的社 会发展问题。 小型电梯的意义 黄河科技学院毕业设计(论文) 第 3 页 多层建筑改造,在一些发达国家早已成为应对老龄化社会的重要措施。目前国内旧楼加装电梯也有进展,搞得较好的是上海和广州,这一趋势还将从东向西推进,除上海和广州外,北京、南京、武汉、西安、沈阳、成都等大城市都有巨大的市场需求。多层建筑的改造,对居民的生活提供了很大的方便,而且随着新建多层住宅、别墅的跟进,多层住宅加装电梯后升值潜力很大,多层电梯房将成为居民的首选。 目前国内外已有的改造项目,都是应用普通电梯的成套技术和装备,在楼体外增建电梯井和电梯房,设备及安装维护费用都比较 昂贵。据测算,旧楼加装一部电梯,设备和安装费用加起来在 30万元以上。专门针对没有预留井道 现有 多层建筑电梯,以及为安装这种电梯,对现有建筑提出合理的改造方案,国内外的文献中均未涉及。 电梯的发展趋势 看准电梯技术发展趋势是十分重要当前电梯技术发展主要体现在如下几方面 。 变频技术在电梯上的应用开拓了电梯向高速、直接停靠高效率发展 ,同时又将推广采用永磁同步马达与变频技术 ,调速性能更为稳定可靠 ,加上无齿轮曳引机扩展应用范围 ,其拖动效率明显提高 ,拖动功率几乎节省了一半 。 电梯控制技术转向微机化 ,电梯的功能更为完善 ,尤其是对涉及安全保护关键部位 ,监控、预报直至维修等均可由微动设置来解决,这样提高了电梯安全运行可靠性。同时电梯功能愈来愈方便于使用者,控制技术包括远程控制技术的智能化更满足于用户各方面的要求。 平运输。曲线运行电梯与扶梯,垂直、水平连续运行电梯等等,电梯不再局限于钢索牵引及两根不大于 15 度内铅垂轨道内运行 ,也不再局限于上、下机房的配置方式,各种价廉、灵巧的新机型不断推向市场,可满足于非常规设计的环境,如特殊建筑环境需要, 或者体现生活多样化的标新设计等等。在 说明 :不应认为本标准为了说明问题而提到某种设计是唯一可行设计 ,只要运行效果相同至少是同等安全的设计都是可以采用的 .“ 所以上述标新的设计只要符合安全规范上述规定是允许的 ,但它必竟不是电梯主导产品 ,就无机房电梯而言 ,如果建筑物允许的话 , 黄河科技学院毕业设计(论文) 第 4 页 还是设置小机房更为合理 ,所以不要将无机房电梯炒得太热 ,尤其在我国基于用户实际状况 ,对设计无机房电梯 ,在安全方面必须慎之再慎 们 对我国目前已涉及无机房产品的状况 ,提出无机房电梯设 计应该注意的事项 ,提供参考 无机房电梯设计方法电梯类产品 即使是新型机种 ,必须要遵循保护乘员、载运的货物、所附依的建筑物以及电梯本身的安全,这些安全的准则即是强制性国家标准 的 至 的规定 。 黄河科技学院毕业设计(论文) 第 5 页 2 小型电梯门机系统设计 梯门机控制部分 电梯门分为轿厢门和层门。它们由自动开门机直接驱动。轿厢门是由自动门机驱动的,是主动门,故只要控制自动门机便可实现电梯门的开启、关闭、加减速等控制。除了上述功能外,电气上设置了 层门、轿门电气接触开关,只有保证所有的层门、轿门关好,电气开关全部接通时,门联锁继电器吸合,它是电梯具备启动运行条件之一。电梯超载时,门与超载装置具有连锁电路,当电梯超载时,超载继电器由超载开关带动,关门继电器无法吸合,电梯无法启动运行。所设计的开关门逻辑控制还要附加一些特殊功能,当电梯在无司机状态,在某一层开门时间过长,控制线路就会强行关门,如果在关门的过程中遇到较大的阻力( 150N)时门会自动打开 16。 轿厢、轿顶必须设置照明系统,保证维修和运行条件照明要求,照明电源必须与电梯驱动主机电源分开,可通 过另外的电路或通过电梯的开关供电侧相连,而获得照明电源。 固定式照明装置的电源电压不得大于 220V,严禁用金属结构做照明线路的回路。可移动式照明装置的电源电压不应超过 36V,交流供电应当使用安全隔离变压器,不能用自藕变压器直接供电。 导轨的安装高度过高时,有可能遭到雷击,一般必须设置独立避雷针或附设避雷针,其整体结构可以做为接闪器和引下线。每侧导轨的下端均设置接地装置。 电梯轿厢 轿厢的设计 轿厢是电梯装载乘客或货物的金属结构体。它由轿厢架、轿厢壁,轿厢底,轿厢顶,轿门等几部分组成。由 上下四组导靴导向,在电动机驱动下,由齿轮齿条机构把旋转运动变直线运动从而使轿厢沿导轨作垂直升降运动,完成垂直运输任务。常用电梯轿厢内部净高和使用 黄河科技学院毕业设计(论文) 第 6 页 者正常出入门的净高一样。由书 11表 示额定载重与轿厢最大面积必须满足一定关系,按设计任务要求,初选轿厢的截面面积为 2。 轿厢架是电梯轿厢中承重构件,也是轿厢的骨架。它由上梁、下梁、立柱、和拉杆等组成,梁柱都采用型钢或专门折边而成的型钢材,经过搭接板用螺母,垫圈结合,可以方便拆装,以便组装,轿厢架整体和各构件强度, 表 3额定载重与轿厢 最大面积关系(部分) 额定载重量 厢最大面积 定载重量 厢 最 大 面积 00 50 00 30 度要求较高,能经受轿厢蹲底或安全钳卡住导轨时所受的突然冲击载荷而不至于发生破坏或变形。 轿厢体由轿底轿壁轿顶轿门等组成,按照国内外设计标准,客梯的宽大于深,宽与深的比例大约为 10: 7 或 10: 8。轿底由型钢组成框架,铺上钢板或胶木板,可以敷设防火性能的铺地材料为装饰。轿底定位于下横梁上,由拉条与立柱拉紧,支撑轿厢内所有的载荷。轿底单位面 积的承载重量随电梯的用途有较大差别,对于本次设计的小型电梯,参照有关标准和实际设计经验,客梯通常每 100荷面积为 厢载客人数按每人 75算 15,即: 最大载客人数 = 75额定载重量(取整数) ( 3 按 照以 上设 计要 求, 设计 轿厢 的截 面面 积为 厢 的高 厢的截面尺寸入图所示: 轿壁用 的钢板折边后用螺钉与轿底轿 顶加强梁连接,轿壁可用涂塑钢板,喷漆钢板,贴铝合金带嵌条板,木板等装饰材料: 轿壁应具有足够的机械强度,要求从轿厢内任何部位垂直向外,在5形或方形面积上施加均匀的 300N,其弹性变形不应大于 15 黄河科技学院毕业设计(论文) 第 7 页 且无永久变形。 轿顶上部应能支撑两个维修人员的重量。轿顶上任何位置都应能承受2000N 垂直力而无永久变形。由于现在设计的轿厢漏置于室外,由轿厢内操纵的轿厢,轿顶上需设置安全窗,其尺寸应不小于 窗应有手动锁紧装置,且可向轿厢外由专业维修人员打开:同时门上要求安装电气连锁开关与电梯安全 回路串联,当该门被打开时,门上安全开关触点断开,切断电梯的电气安全回路,使电梯不能开动,以保证乘客的及维修人员的绝对安全。为了维修、操纵方便、轿顶还应设置轿顶检修盒,包含下列开关:检修 /运行开关、急停开关、门机开关、照明开关和供检修用的电源插座。在轿顶远离墙壁的其他三侧应设置防护栏杆,其高度不超过轿厢架的最高高度,并且延伸到轿厢的两侧,用来保护轿顶维修的人生安全。 轿厢的安装 框架连接件应连接牢固,不得有影响强度的缺陷存在,紧固件应达到规定的锁紧力要求,立柱、横梁等构件允许接长制造,强度不 得低于构件,接头位置不得影响横梁、腹杆和连接板的布置。 框架结构的尺寸精度应符合规定 , 未定型产品或老产品转产生产,钢架出厂前应在厂内进行部分单元预安装;钢架安装前应对基础状况及预埋件进行检测,合格后才能进行整体安装。 安装其它部分时应安装施工脚手架,施工脚手架的安装位置在入户楼梯的入口处,留出足够宽的安全通道,方便居民出入。采用专门起吊设备,吊起轿厢框架,使样板架上的基准和层门的基准乡对应。 1) 把轿厢下梁放在支乘横梁上,放置平稳,其水平度不大于 1/500。将轿厢的底盘放在下梁上,用结实的木方垫好并校正, 轿底的不平行度不应超过 1/500。 2)将轿厢的立柱用与下梁、轿底用专用螺栓连接起来,立柱的整个高度上的不垂直度不大于 3)用起重设备吊起上梁,将上梁与立柱用专用螺栓连接并紧固。教正立柱垂直度,不应有扭曲的力矩。 4) 安装轿厢上的限位开关碰铁及其它固定部件,安装壁板前要安 黄河科技学院毕业设计(论文) 第 8 页 装所有的部件。 5) 按照图纸的安装位置要求,把导靴固定在与导轨配合处的轿厢立柱上,调节各滚轮的限位螺栓,使两侧滚轮的水平移动量限制在 1面滚轮的水平位移量 1在三个方向上自动补偿导轨的各种几何误差。滚轮的间隙调整在调试中 进行。各滚轮应于导轨保持平行,对导轨的工作面不产生歪斜,滚轮整个应全部压在导轨工作面上。滚轮滚动灵活,运动时振动小。 轿门的设计 电梯门从安装位置来分可以分为两种,装在井道入口层站处的为层门,装在轿厢入口处的为轿厢门。层门和轿厢门按照结构形式可分为中分门、旁开门,垂直滑动门、铰链门等。中分式门主要用在乘客电梯上,旁开式门在货梯和病床梯上用得较普遍,垂直滑动门主要用于杂物梯和大型汽车电梯上。铰链门在国内较少采用,在国外住宅梯中采用较多。 所设计的轿厢贴近墙壁的一侧设置一个出口,用于安装轿门,以有的 电梯门一般都有中分式,双折中分、双折单方向旁开门。考虑我们设计的电梯的的出口与步行楼梯相接,不能占用步行楼梯的空间,通过实际的调查,所设计的轿门为中分式。电梯的轿门机构是电梯工作中运行最为频繁的系统。它不但直接体现电梯的外观品质,同时直接关系到电梯的安全可靠运行。现在许多电梯生产厂家引进结构简单、安装方便、工作噪声低、效率高的先进门系统,但是轿门系统的故障率在电梯的总故障率中仍占相当的比例。寻其原因,大多是由于轿门系统的安装工艺没有达到设计要求所致 , 轿门的基本要求与层门的基本要求基本相同。 轿门的开启 如果电梯由于某种原因停在靠近层站的地方,为允许乘客离开轿厢,在轿厢停住并切断开门机(如果有的话)电源的情况下应能从层站处从轿内用手开启或部分开启轿门。如果层门与轿门联动,从轿厢内用于开启或部分开启轿门的同时,联动开启层门或部分开启层门。上述轿门的开启应至少能够在开锁区内施行,开门所需的力不得大于 300N。 轿门的安装 首先在轿门上装上吊轨,且要求装上的两块门导轨是在一条直线上。在挂上 黄河科技学院毕业设计(论文) 第 9 页 轿门后必须做到: 门板与地坎距离为 4门与轿厢前壁之间距离为 4两 扇轿门上下必须在一个平面上。检查方法就是用钢直尺靠两块门板的上下端 ,看它是否平整; 门板的正面、侧面必须垂直,这样才能保证关闭中缝整齐,同时打开之后,与轿厢前壁并齐。安装完轿门后,可以手动开关门,整个开关过程应该轻松、平稳。 安全触板的安装 安全触板的安装,首先要把握触板的接触面与轿门侧面是平的;其次安全触板活动自如且没有异常声响;最后伸出时触板突出量以 30 50宜,用时两块触板伸出量相同。 门刀的安装 安装开门刀:第 1 步确定保证门刀与厅门地坎之间距离为 7 佳,并且保证这一方向的垂直;第 2 步确定门刀的固定刀片与厅门门锁的的脱钩滚轮之间的距离7右;第 3 步门刀固定刀片的两个面即推滚轮的一面必须垂直;第 4 步检查轿门在带动厅门时,可动刀片不应有异常声响。 开关门的速度 开关门的速度,首先要控制在 s 左右,开门速度可适当快点。开门的加减速则根据电梯不同加以调整。如用三菱型门机,因自身有平衡铁,那么只需要调整开门减速,减速点宜距开门到位 150右;关门的减速点有 2 个,第 1 个宜在门板离中线 150,第 2 个减速点宜在门板离中线 20。 门的设计 电梯层门和轿厢门一般由门、导轨架、滑轮、滑块,门框、地坎等部件组成。门一般由薄钢板制成,为了使门具有一定的机械强度和刚性,在门的背面配有加强筋。为减小门运动中产生的噪声,门板背面涂贴防振材料。门导轨有扁钢和 门通过滑轮与导轨相联,门的下部装有滑块,插入地坎的滑槽中 ;门的下部导向用的地坎由铸铁、铝或铜型材制作,货梯一般用铸铁地坎、客梯可采用铝或铜地坎。 层门是电梯在各楼层的停靠站,也是供乘客或货物进出电梯轿厢通向各层的的出入口。层门由门框、门板、门头架、吊门滚轮、 层门地坎和门联锁等组成。门框又由门楣、左右立住组成。 黄河科技学院毕业设计(论文) 第 10 页 不管电梯是否在运行,除了电梯轿厢停留所在层外,其余所有层的层门都应该是封闭的。层门的开门形式和电梯轿门方式必须和轿门保持一致,当某一层有呼叫信号时,电梯运行到该楼层,轿门在开门电机的带动下开门,在轿门打开的同时,层门与其一致打开。它们保持同步。闭合时两个门同时合上,开门电机工作停止后,给启动爬升电机一个启动信号。爬升电机启动,电梯开始运行。此时,层门保持闭合。电梯层门上的门联锁是电梯中最重要的安全部件之一。现在常用的一种自动门锁叫层门钩子门锁,这是一种带有 电气触点的机械门锁,每一个楼层的层门上都应安装这种门锁。门锁的锁壳和电气触头安装在门头架上,它的锁钩装在层门上,电梯安全规范要求所有层门锁的电气触点都必须串联在控制电路内。只有在所有层楼的层门都关好后,且门上的联锁锁钩与门架上的锁壳钩子勾上以后,其钩子的啮合深度应大于 7上,门联锁电气触头才被接通,所有楼层层门的门锁电气触头都接通以后,电梯的门回路接通,电梯启动运行:当任何一层层门如果未关好,或关上后门锁不符合深度要求,致使电气触头未接通,电梯将不能运行。层门在门锁作用下平时是紧闭合着的,只有当轿厢到达 某一层站并达到平层位置时,这一层的层门才能被轿门上的门刀拨开,否则,在电梯厅外面就无法将门打开。 门的基本要求 层门应是无孔的门,净高度不得小于 2m。层门关闭后门扇之间及门扇与立柱、门楣和地坎之间间隙应尽可能的小,乘客电梯应为 1货电梯应为 1了避免运行期间发生剪切的危险,自动层门的外表面不应有大于 3三角形开锁处除外)。这些凹进或凸出的部分边缘应在两个方向上倒角。装有门锁的层门应具有一定的机械强度。在水平滑动门的开启方向,以 150N 的人力(不用工具 )施加在一个最不利点上时,门扇之间及门扇与立柱、门楣之间的间隙不得大于 30门净进口宽度比轿厢净入口宽度在任何一侧的超出部分均不应大于 采用了适当措施的除外) 层门地坎 黄河科技学院毕业设计(论文) 第 11 页 层门地坎应具有足够的机械强度,以承受通过它进入轿厢的载荷,其水平度不大于 2/1000。各层站地坎应高出装饰后地面 2防止层站地面洗涮、洒水时,水流进井道。 层门的导向装置 水平滑动门的顶部和底部都应设有导向装置,层门在正常运行中应避免脱轨、卡住或在行程终端时错位。 层门的运动保护 动力操纵的水平滑动门应尽量减少人被门扇撞击后而造成的伤害,为此国家规范作了如下的一些规定: 阻止关门的力应不大于 150N(这个力的测量在关门行程开始后的 1/3 之后进行) ; 层门及其刚性连接的机械零件的动能,在平均关门速度下的测量值或计算值应不大于 10J。在使用人员连续控制下进行关闭的门(揿住按钮才能使其关闭的门),其动能大于 10J 时,最快的门扇平均关门速度不得大于 s。 应有一个保护装置(通常设在轿门上),当乘客在层门关闭或开始关闭过程中通过入口而被门 撞击(或将被撞击)时,该保护装置应自动使门重新开启。(但该保护装置在每扇门的最后 50行程中可以不起作用) 门机构的设计 开门机的特点 使用自动门机开关门动作速度平稳,噪声小,无冲击,有利于提高层轿门结构寿命。采用自动门机开关门减少了乘客的操作劳动,提高了开关门速度,缩短了开关门的时间,提高了电梯的运行效率。在有自动功能的电梯上,为使电梯在无人操作情况下自动应答层站召唤信号,必须具备自动开关门功能。 开门机的结构组成 门机一般设置在轿厢顶部,根据不同的门结构型 式,门机可位于轿顶前沿中部或旁侧。门机结构,电动机可以是交流电机,也可以是直流电机。以两级三角皮带传动减速,第二级大皮带轮兼作曲柄轮。曲柄轮顺时针转动,门开启 ;反之,门关闭。门电机采用切换电阻调速时,可由安装在曲柄轮转动轴上的凸轮来控制 黄河科技学院毕业设计(论文) 第 12 页 行程开关 ;也可由安装在门扇上的撞弓来控制行程开关,实现调速功能。采用变频调速控制门机,是实现门机平稳动作,节能降噪的最佳选择。 开门机构的结构设计与计算 电梯自动开门机构分轿门为栅栏式的自动开门机构和轿门为封闭式的自动开门机构两种 。 这种开关门机构多采用功率为 120W 130W,转速为 1000r/源为 110v 的支流电动机作为拖动电动机 ,通过两级带传动减速 ,最后由链条和链轮拖动栅栏门作往返运行 ,实现自动开关门 。本次设计选用下面型号电机。 型号 电压( A) 电流( A) 功率( W) 额 定 转 速( r/ 11010 23 1000 该产品是集电动机与齿轮减速机构为一体,具有结构合理、力能指标高、体积小、重量轻、噪音低、 振动小、运行平稳 、安全可靠、使用维护方便等特点。是为电梯行业开门机电机配套的理想产品 。 栅栏式轿门上装有角铁制 成的 ,成为门刀的机件 、厅门上装有称为钩子锁的装置 。 工作原理如下: 当电梯在预定的层站平层停靠时 ,门道插入钩子锁装置的两个滚轮之间 ,开关门的拖动电动机通过带和带轮、链条和链轮拖动轿门 ,轿门通过门刀和门锁装置带动厅门运行 ,实现、厅轿门的同步开关 。具体结构见下图: 电动机轴上的小带轮 2 经 V 带传动使大带轮 4 转动 ,与大带轮同一轴上的小带轮 8 把动力传给小带轮 5,带轮 5 与小链轮 6 同轴 ,链条在主动链轮 6 的带动下随之一起转动 ,安装在链条上的连板带动门按要求开启或关闭。安装在门扇上的调速打板随着门的运动顺次碰动开关触头 ,经控制系 统使电动机按规定调速。链条和链轮也可以改为用钢丝绳和绳轮。这种形式自动门机构没有曲柄连杆装置 ,调整传动带的松紧只须松开螺栓 ,让电动机沿两轮连线方向挪动 ,调整到要求位置后 ,拧紧螺栓即可。由于只有一级传动带减速 ,且铰链接点少 ,维护简单 ,故障少。 黄河科技学院毕业设计(论文) 第 13 页 根据新出台的电梯技术国标对此进行了规定:客用电梯如果是中分自动门,开关门时间应不超过 ;如果是旁开自动门,开关门时间应不超过 。本次设计的电梯门属于中分自动门,单扇门宽为 425计开关门速度140 ,得到开门时间为 符合设计要求 。 1 链传动计算 根据机械设计表 9图 9的链条型号为 08A,链条节距。 取链轮齿数 13z ,根据公式100060 m 0 060 电动机转速 n,得总传动比 m 00 0n 分配传动比 1链i 第二级带传动 i 直流开门电动机 小带轮 大带轮 小带轮 小链轮 小带轮 链条 小链轮 图 2门机构传动图 黄河科技学院毕业设计(论文) 第 14 页 计算链轮分度圆直径 2 第一级带轮传动计算 ( 1)确定计算功率, 工作情况系数,根据 机械设计 表 8定 k , P 为电动机的额定功率。得 ( 2)选择 V 带的带型 根据计算功率n ,从 机械设计 图 8取 V 带为 Z 型 ( 3)确定带轮的基准直径v 根据 V 带类型参考 机械设计 表 8 8定小带轮基准直径51 ,应使 1 。带速不宜过低或过高,一般应使 255 ,根据 机械设计 式 8算得带速 0 0 0 1 0 0 0 060 ,符合要求。计算大带轮的基准直径由112 dd 得 根据 机械设计 表 8整为 400 则 实 际 传 动 比 i, ( 4)确定中心距 a ,并选择 V 带的基准长度 带 传 动 总 体 尺 寸 的 限 制 条 件 结 合 机 械 设 计 式 ( 8 21021 27.0 初定中心距 000 。 计算相应带长 2122100 a 。带的基准长度 根据0 机械设计 表 8取 800。 计 算 中 心 距 a 及 其 变 动 范 围 , 传 动 的 实 际 中 心 距 近 似 为0 ,考虑到带轮的制造误差带长误差和带的弹性及因带的松弛而产生的补充张紧的需要,常给出中心距的变动范围 ( 5)验算小带轮上的包角 1 黄河科技学院毕业设计(论文) 第 15 页 由 机械设计 式 8知,小带轮上的包角 1 小于大带轮上的包角 2 ,又由式 8知,小带轮上的总摩擦 力相应的小于大带轮上的总摩擦力。因此,打滑只可能在小带轮上发生。为了提高带传动的工作能力,应使 6)确定带的根数 z 00 单根 V 带的额定功率, 0 带的基本额定功率,查表 8 。 0P为当传动比不等于 1 时,单根 V 带额定功率的增量,参见 机械设计 表 8 。 180 时的修正系数,参见 机械设计 表 8 K。 当带长不等于试验规定的特定带长时的修正系数,参见 机械设计 表 8 K 。 ,故取一根即可。 ( 7)带轮的结构设计 V 带轮的结构形式与基准直径有关。当带轮基准直径为 d 为安装带轮的轴的直径, 时,可采用实心式;当 00时,可采用腹板式;当00 ,同时 0011 时,可采用孔板式;当 00 时,可采用轮辐式。轮毂和轮辐的尺寸参见 机械设计 图 8的经验公式。 3 第二级带传动 第二级带传动可参考第一级带传动设计计算,在此省略。 开门机的安装 因为许多门机构的门电机、门导轨、活动臂、门挂板等,在出厂前已装成一个整体,所以安装这类型开门机构在装上支撑件和开门机构后,首先要求确定门导轨的高度,同时保证它的水平度,其次是调整机架,使门导轨正面与轿厢地坎槽内侧垂直 (也就是从门导机两端吊垂线至轿厢地坎槽内侧 )。第三,调整好门机本身的垂直度。检查方法就是线垂吊皮带轮,或线垂吊门机架与门导轨两端接 黄河科技学院毕业设计(论文) 第 16 页 板使之垂直,调整好后拧紧联接螺丝。 门锁 门锁的作用是当电梯门关闭后将门锁住。当电梯在运行而未停站时,各层厅门均被锁住,从而防止乘客跌入井道。门锁装置位于厅门内侧,分手动开关门的拉锁和用于自动开关门的钩子锁两种。钩子锁只装在厅门上,也称自动门锁它有多种结构,如单门刀式、双门刀式等。 单门刀式自动门锁又被称为撞击式钩子锁。门电联锁触点的左上部装在厅门上,右半部分装在厅门的门框上。当电梯到达平层时,门刀插入到门锁两滚轮之间。门刀向右移动,促使右边的橡胶锁轮绕销轴转动,使锁钩脱开。在开锁过程中,左边的橡胶锁轮快速接触刀片,当两 橡胶锁轮将刀片夹持之后,右边的橡胶锁轮停止绕销轴转动,层门开始随刀片一起向右移动,直到门开到位。在门锁开锁时,其撑牙依靠自重将锁钩撑住这样保证了电梯的关门。刀片推动右边的橡胶锁轮时,左边的橡胶锁轮和锁钓不发生转动,并使层门随刀片朝关门方向运动。当门接近关闭时,撑牙在限位螺钉作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提示  人人文库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4964-多层建筑小型电梯门禁系统设计【机械毕业设计全套资料+已通过答辩】
链接地址:https://www.renrendoc.com/p-795343.html

官方联系方式

2: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浏览器下载   
3:不支持QQ浏览器下载,请用其他浏览器   
4: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   
5: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网站客服QQ:2881952447     

copyright@ 2020-2025  renrendoc.com 人人文库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400-852-1180

备案号:蜀ICP备2022000484号-2       经营许可证: 川B2-20220663       公网安备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4831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人人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