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学院护理 专业建设方案_第1页
高职学院护理 专业建设方案_第2页
高职学院护理 专业建设方案_第3页
高职学院护理 专业建设方案_第4页
高职学院护理 专业建设方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央中央财财政支持高等政支持高等职业职业学校学校 提升提升专业专业服服务产业发务产业发展能力展能力项项目目 护护理理专业专业建建设设方案方案 黄山黄山职业职业技技术术学院学院 二二一二年七月一二年七月 中央财政支持高等职业学校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建设项目 目目 录录 第一部分第一部分 建建设设背景与基背景与基础础.1 一、建设背景.1 (一)护士人力资源匮乏.1 (二)护士学历结构不合理.2 二、建设基础.2 (一)办学历史.2 (二)师资力量.3 (三)实训条件.5 (四)实习基地.6 (五)校企合作.9 (六)就业形势.9 (七)培养特色.9 (八)社会服务活动.11 第二部分第二部分 建建设设目目标标.13 一、建设总体目标.14 二、建设具体目标.15 (一) 推进校企(医院)对接.15 (二)深化教学改革.15 (三)加强实践教育基地建设.15 (四)建设高素质教学团队.16 (五)推进中高职教育协调发展.16 (六)完善教学质量管理监控与保障制度.16 第三部分第三部分 建建设设内容内容.16 一、推进校企合作.16 (一)成立校企合作理事会 健全校企合作机制.16 (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17 二、 探索系统培养 .18 (一)探索中、高职技能型人才系统培养的形式.18 (二)设计系统化的中、高职课程体系.18 (三)系统化建设中、高职衔接的优质核心课程和教学资源库.19 (四)改革招生考试办法.19 三、强化实践育人.19 (一)校内实践教育基地建设.19 (二)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建设.20 (三)加强技能训练.21 四、转变人才培养方式.22 (一)充分利用网络资源.22 (二)改革教学方法.22 中央财政支持高等职业学校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建设项目 2 五、师资队伍建设.23 (一)培养高层次专业带头人和学科带头人.23 (二)专职教师队伍建设.23 (三)兼职教师队伍建设.23 (四)教学管理.24 (五)教学科研能力的培养.24 六、实施第三方评价.24 (一)建立人才培养质量评价委员会.25 (二)构建第三方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指标体系.25 (三)建立毕业生就业跟踪制度.26 (四)借鉴第三方评价,促进专业建设与改革.26 七、提升社会服务能力 27 第四部分第四部分 改革改革举举措与保障措与保障.27 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及主要办法.27 (一)护理教育思想观念的转变问题及解决办法.27 (二)护士人文素质提升及解决办法.27 (三)校企合作深度问题及解决办法.28 二、保障措施.30 (一)组织保障.30 (三)政策保障.32 (四)质量保障.33 第五部分第五部分 绩绩效考核目效考核目标标.33 一、考核指标.33 二、建设预算.35 中央财政支持高等职业学校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建设项目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20102020 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和黄山市 十二五规划纲要,根据教育部、财政部 20112012 年实施“支持高等职业 学校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项目要求,结合安徽省、黄山市及我院实 际情况,特制定“黄山职业技术学院护理专业建设方案”,以提高我院护理专 业高等教育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其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为社 会培养和输送合格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 第一部分第一部分 建建设设背景背景与基与基础础 一、建一、建设设背景背景 (一)(一)护护士人力士人力资资源源匮匮乏乏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逐步实现,广大人民 群众对健康的需求、对卫生服务的需求越来越高。同时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医 疗卫生服务改革的不断深入,对护理人才的数量、质量和结构都提出了更高 的要求。世界卫生组织对各成员国卫生人才资源统计结果显示,许多国家护 理人才紧缺。 “护士荒”现象已日益突出地摆在各国医学界面前。虽然近几年 加大了护理人才的培养力度,护士紧缺问题得到了一定缓解,但未来 10 年, 美国、英国、加拿大、新西兰、新加坡、日本及全球其他国家将急需 200 万护 理人才。国际人力资源公司已经把目光瞄准中国。世界性的护理人才资源的 短缺,给我国护理人员创造了更多迈出国门、迈向国际市场就业的机会。 我国人口众多,护士的数量远远不够,医护比例严重失调。按照卫生部 要求,我国医院的医生和护士的比例是 1:2,重要科室医生和护士的比例应 是 1:4。而卫生部2010 中国卫生统计年鉴显示,2009 年我国执业医师数 为 190.5 万,而注册护士数量仅为 185.4 万。因此,当前医护比仅为 10.97。 中央财政支持高等职业学校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建设项目 2 要达到 12 的理想医护比,注册护士缺口还差 190 万人。也就是说,现有护 士再增加一倍,才能达到原定标准。因此,护理专业被教育部、卫生部等六 部委列入国家紧缺人才专业。 黄山市各级医院医生与护士的比例近几年略有提高,但与卫生部的要 求相比差距很大。由此可见护理专业的设置适应市场经济的需求,发展前景 广大,黄山职业技术学院护理专业的设置适应市场经济的需求,发展前景广 大。 (二)(二)护护士学士学历结历结构不合理构不合理 我国护理人员的学历层次与世界很多发达国家和相当一部分发展中国 家存在一定的差距。虽然目前我国高等护理教育扩大招生量,专科及以上学 历的护理人员呈上升趋势,护理人员结构从单一层次的中等护理教育逐步 转向中专、大专、本科、硕士研究生等中等和高等多层次护理教育体系并存 的格局。大专以上学历的护士已超过 30%,但应该看到,目前大多数专科以 上学生为在职电大、函授学历,并非国民教育卫生职业院校毕业,其护理教 育质量与全日制高等护理教育培养的学生有一定的差距。 而发达国家的注 册护士均为大专以上学历,例如美国、日本、韩国等,准护士学历相当于我 国的中专。 人民群众对卫生服务日益增长的需求与目前护理人员的专业素质,人 文素质存在较大的差距、矛盾,社会对高技能型护理人才的需求量增大,决 定了护理专业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二、建二、建设设基基础础 (一)(一)办办学学历历史史 我院前身是黄山卫生学校,是省级示范中专学校。自 1958 年建校以来 即开办护理专业,已为社会培养 1 万余名护士,遍布安徽省各地市和上海、 中央财政支持高等职业学校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建设项目 3 苏州、杭州、温州、南京、广州等城市卫生机构、医院,很多成为单位的骨干 力量,社会声誉较高。2002 年以来,与安徽省高等医学专科学校合作开办五 年一贯制专科教育,10 年来,已培养专科层次护理专业学生 1800 余名,现 有五年制高职在校护理专业学生 1500 余人;多年来与安徽医科大学合办成 人高职护理教育,并且形成一定规模,培养学生 2000 余人,现有在校生 638 多人。高职教育办学经验不断积累,办学质量受社会公认,招生势头良好, 就业需求旺,毕业生一次性就业率均为 100。 (二)(二)师资师资力量力量 师资配备:护理专业教师配备 38 名,其中副高级以上职称教师人数 16 名,占 57.1;硕士学历教师人数 8 名,占 22.2;博士学位 2 人,占 5.4%, “双师”型教师人数 22 名,占 57.9%,外聘教师 9 名。本专业中专系列 学科带头人 2 名,8 名骨干教师。是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教师队伍 (表 1)。 表表 1 专业专业教教师师及教及教辅辅人人员简员简明表明表 姓名性别 出生 年月 最后学历及专业技术职称 担任主要课程 名称 资格证书 获得情况 专职 兼 职 方 勤女1962.1本科、临床医学副高儿科护理学医师 薛 萍女1958.5本科、临床医学副高内护、健康评估医师 王怡仙女1957.9大学、护理副高外护、护理礼仪 护师 杨 怡女1958.10本科、临床医学副高妇产科护理学医师 李平国女1956.3本科、临床医学副高生理、生物化学医师 汪家龙男1970.5本科、临床医学副高正常人体结构 邢燕春女1970.1本科、临床医学副高药物学 药师 汪美兰女1953.10本科、临床医学副高病理 邵黎芳女1962.6大学、护理副高内护、健康评估 护师 章艳珍女1972.12本科、卫生管理副高预防与保健医师 徐红女1957.本科、临床医学副高传染病护理医师 余 亮女1974.4本科、临床医学副高五官科护理医师 盛亚琳女1974.12本科.临床医学副高病原微生物免疫 中央财政支持高等职业学校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建设项目 4 姓名性别 出生 年月 最后学历及专业技术职称 担任主要课程 名称 资格证书 获得情况 专职 兼 职 龚爱珍女1971.9本科.护理中级基础护理主管护师 汪 键女1977.8本科、护理中级儿科护理学主管护师 章 翔女1979.6本科、护理中级护理学导论 护师 查结祥男1976.8本科、卫生管理中级预防与保健医师 胡小兵男1975.10本科.临床医学中级内护、健康评估医师 何莉芸女1985.2本科、护理初级基础护理 护师 曹 虹女1983.1本科、护理初级基础护理 护师 吴海波男1982.2硕士、中医初级中医、人体医师 马 钊 男1984.6本科、药物初级药物学 殷 华女1983.10本科、临床医学初级正常人体结构 王 蕾女1983.2本科、临床医学初级外科护理医师 杨 琴女1985.6本科、临床医学初级病理 余 慧女1987.1硕士、护理初级心理与精神护理 吴剑平男1975.本科、临床医学中级外科护理学医师 洪秋萍女1962.8本科、护理副高护理管理与法律副主任 吴雪华女1962.本科、护理副高老年护理副主任 程婷玉女1964.5硕士、眼科正高五官科护理医师 承 海男1976.10博士、肿瘤中级健康评估主治医师 吴跃春男1971.3硕士、内科学中级内科护理主治医生 安江宏男1974.6博士、肿瘤学中级内科护理主治医师 崔建明男1981.12硕士、肿瘤学中级外科护理主治医师 裘存新男1971.12硕士、内科学中级急救护理主治医师 汪正光男1975.11硕士、内科学中级急救护理主治医师 程 辉男1984.10本科、临床医学初级内护、健康评估医师 张翠萍女1966.12大学、护理中级基础护理学主管护师 汪梅芬女1987.8本科、护理初级护理实验指导实验指导教辅 程 勇男1958.3大专中级药理实验指导 药师教辅 教学资源建设能力:能够承担省市级教改及科研项目,主持专业课程开 发与教材编写。自 2003 年开始组织教师参加了教育部“技能型紧缺人才培 养培训工程教材”、 “面向 21 世纪全国卫生职业教育系列教改教材”的编写工 中央财政支持高等职业学校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建设项目 5 作。全校共有 11 位教师主编、参编了 15 部 3 年制中职、5 年制高职及 3 年 制高职高专临床、护理专业教材。其中由我校教师主编、参编的三年制高职 高专教材老年病学、 妇产科学、 生物化学和解剖组胚学(上册)被评为 教育部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及全国医药高等学校规划教 材。2005 年我校组织教师参加了安徽省五年制护理专业高职规划教材的编 写工作,编写了内科护理技术、 外科护理技术、 儿科护理技术、 妇产科 护理技术、 精神科护理技术、 五官科护理技术等 10 部教材。2011 年参加 省五年制护理专业高职规划教材的编写工作,其中有主编、副主编、编者, 共编写了儿科护理学、 基础护理学、 外科护理学、 人际沟通、 药物学 5 部教材。 业绩:从 2000 年起至今护理教研组连续被评为黄山市“青年文明号”、 2006 年荣获市直卫生系统“巾帼文明岗”称号、2007 年荣获全国“巾帼文明 岗”称号、2008 年 3 月又获全国“三八红旗先进集体”的光荣称号。 (三)(三)实训实训条件条件 基础设施:新落成的学院实训中心共五层,总面积 10000 多平方米,其 中护理专业实训室约 4200 平方米。设有医学基础实训、基础护理实训和专 科护理实训三大区域。 规划科学、合理具有前瞻性,已初步建成集教学、培 训、技术服务于一体的多功能护理实训中心。能满足护生校内实训教学及校 企合作培训的基本需求(表 2)。 表表 2 护护理理专业专业校内校内实实践教育基地一践教育基地一览览表表 校内实训基地名称数量主要实训项目 标本陈列室、1形态学教学 基础医学实训区 药物实验室、1药物试验 多媒体示教室4多媒体教学、操作示教 多功能教室1校企合作培训、技能考核等 基础护理实训区 实训室(病房)6铺床、清洁护理、生命体征测量、饮食护理、 各种注射、导尿、灌肠等 中央财政支持高等职业学校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建设项目 6 校内实训基地名称数量主要实训项目 护理形体训练室1形体、站姿、 坐姿、行姿 、 拾物姿态 、 持 病历夹 、 托治疗盘、推治疗车训练 ICU 监护病房1重症监护、各种监护设备使用 模拟护士站1情景教学 治疗室1情景教学 中心供氧间1提供病房供氧 基础护理实训区 实训准备间3物品准备 健康评估实训室 1一般状态、皮肤、浅表淋巴结评估、头、面、 颈部评估、胸廓及肺部评估、心脏评估、 异 常心脏评估、腹部评估、脊柱、四肢及神经系 统评估、心电图描记 模拟手术室1手术人员无菌准备、手术基本操作、换药 母婴同室实训1婴儿沐浴、抚触、光照疗法、暖箱的应用 产科分娩实训1产前检查、妇科检查、分娩演示 专科护理实训区 急救护理实训室1急救培训 主要实训设备:40 张病床及相配套的仪器设备,总值达 300 余万元,最 近学院又投资 200 万添置了计算机辅助教学系统、高智能数字化成人综合 急救技能训练系统、开放式基础护理辅助教学系统、开放式外科学辅助教学 系统、模拟病房给氧负压吸引设备带、高智能数字网络化 ICU 综合护理技 能训练系统(教师机)、ICU 综合护理技能训练系统(学生机)、高智能数字化 体格检查教学系统、人工呼吸器、多功能呼吸机、全功能创伤护理人、高级 综合穿刺术与叩诊技能训练模拟人、高智能数字化体格检查教学系统等设 备。 目前的实训条件基本能够满足我校及黄山市各类医疗机构特别是社区 和乡村护理人才的培养需求,还可为护理技术相关的服务行业如家政服务 等进行护理技能培训;开展护理继续教育培训;承办各类与护理相关的竞赛、 专业技术研讨。 (四)(四)实习实习基地基地 现有省内外实习医院 72 家,其中三级医院 24 家(表 3),学校和医院双 方在教学计划的制定、教学安排、师资培养、基地考核等方面做了全面细致 的交流,签订了合作协议,实行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友好合作。 中央财政支持高等职业学校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建设项目 7 表表 3 护护理理专业专业校外校外实习实习基地一基地一览览表表 序号 实习基地医院级别 1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崇明)三级乙等 2上海新华医院集团崇明第二人民医院二级甲等 3上海闸北区市北医院二级甲等 4上海市江湾医院二级甲等 5上海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征医院三级甲等 6江苏省南京市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三级甲等 7江苏省南京市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八一医院三级甲等 8江苏省南京市浦口医院二级甲等 9江苏省苏州市木渎人民医院二级甲等 10江苏省常州市第七人民医院三级乙等 11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人民医院(南院)二级甲等 12江苏省南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南通市第一人民医院)三级甲等 13浙江省人民医院(浙江省立医院)三级甲等 14浙江省浙江医院三级甲等 15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分院二级甲等 16浙江省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三级甲等 17浙江省杭州市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一七医院三级甲等 18 浙江省杭州师范大学医学院附属 余杭区第一人民医院 三级乙等 19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第二人民医院二级甲等 20浙江省杭州市桐庐第一人民医院二级甲等 21浙江省杭州市桐庐友好医院二级乙等 22浙江省杭州市天目山医院二级乙等 23浙江省美迪亚医院集团杭州市虹桥医院二级乙等 24浙江省杭州市绿城医院二级乙等 25浙江省湖州市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九八医院三级甲等 26浙江省宁波市慈溪市人民医院三级乙等 27浙江省美迪亚医院集团温州市建国医院二级乙等 28江西省婺源县人民医院二级甲等 29江西省婺源县中医院二级甲等 30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三级甲等 31安徽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合肥市第一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32安徽医科大学第四附属医院二级甲等 中央财政支持高等职业学校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建设项目 8 序号 实习基地医院级别 33合肥市第一人民医院集团合肥市滨湖医院三级甲等 34合肥市第三人民医院二级甲等 35马鞍山市人民医院(东南大学附属马鞍山医院)三级甲等 36马鞍山市中心医院三级甲等 37马鞍山十七冶医院二级甲等 38马鞍山市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八六医院三级甲等 39安庆市宜城医院二级甲等 40铜陵市第四人民医院(铜陵市妇幼保健院)二级甲等 41铜陵市铜陵有色金属(集团)公司职工总医院三级甲等 42芜湖市宣城地区医院三级甲等 43芜湖市中医医院三级甲等 44芜湖市第五人民医院二级甲等 45芜湖市海螺集团总医院白马山医院二级乙等 46宣城市人民医院三级乙等 47宣城市中心医院二级甲等 48宣城市宁国市市海螺集团总医院二级甲等 49宣城市宁国市人民医院二级甲等 50宣城市绩溪县人民医院二级甲等 51宣城市绩溪县中医院二级乙等 52宣城市旌德县人民医院二级甲等 53宣城市泾县医院二级甲等 54宣城市广德县人民医院二级甲等 55黄山市人民医院三级甲等 56黄山市第三人民医院二级乙等 57黄山市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五三二医院二级甲等 58黄山市中医医院二级甲等 59黄山市黄山首康医院二级乙等 60黄山市黄山昌仁医院二级乙等 61黄山市黄山人民医院二级甲等 62黄山市徽州新晨医院二级乙等 63黄山市歙县人民医院二级甲等 64黄山市歙县人民医院二级乙等 65黄山市歙县中医医院二级乙等 66黄山市歙县昌仁医院二级乙等 中央财政支持高等职业学校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建设项目 9 序号 实习基地医院级别 67黄山市休宁县人民医院二级甲等 68黄山市休宁县中医医院二级乙等 69黄山市祁门县人民医院二级甲等 70黄山市祁门县中医医院二级甲等 71黄山市祁门县平安医院二级乙等 72黄山市黟县人民医院二级乙等 (五)校企合作(五)校企合作 90 年代初,我校就从本地 3 家市级医院聘请了一批具有丰富临床经 验的医护人员为学校的专业兼职教师,走出了一条校企合作、共育人才的崭 新路子。随着学校规模的扩大及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需要,我们开始尝试构 建“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护理人才培养模式,为专业教学实现 教学过程与临床实践“零距离”对接打下基础。同时,在实习基地的建设中加 强教学和实习管理,有健全的实习管理制度,专人负责,定期检查学生实习 情况,召开教学工作会议。并根据专业培养方案修订实习大纲和实习手 册,加强实习过程全程监控。多年来,毕业生深受就业单位好评。 (六)就(六)就业业形形势势 学院坚持以就业为导向,将教育、管理、指导、服务融为一体,坚持多渠 道、多层次完善毕业生就业网络,举行就业招聘会,在省市多家医院、长三 角等地数十家医疗单位建立了长期就业基地,毕业生遍布安徽省各地市和 上海、苏州、杭州、温州、南京、广州等城市卫生机构、医院,很多成为单位 的骨干力量。近几年黄山卫生学校与安徽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合作培养的高 职毕业生一次性就业率均在 100。 (七)培养(七)培养特色特色 1重视徽文化传承 徽州文化是一个极具地方特色的区域文化,其内容广博、深邃,最具特 点的就是拼搏进取、坚韧执着的“徽骆驼”精神。在对护理专业的学生培养中 中央财政支持高等职业学校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建设项目 10 融入徽文化传承,加强吃苦耐劳、勤恳努力、爱岗敬业的职业素质培养。在 第三方评价中,用人单位普遍反映我院毕业生淳朴善良、勤恳努力,社会声 誉良好。 2强化综合素质培养 我们不仅在理论教学中融入徽文化的传承,在护理技能训练中,让学生 不仅局限于练习操作,而是模拟临床情景,以临床案例为条件,以“角色置 换”为方法,在练习中包括病例分析、物品准备、病人评估、护患沟通、操作 技能、物品处理等多项内容,增加了对学生人文护理、应变能力等方面的考 核。这种方法既提高护生技能训练的兴趣,发挥护生的主观能动性,同时也 强化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3技能大赛常规化 为了巩固学生护理理论知识、强化实践操作技能,为学生走上实习岗位 做好充好准备,我院自 1996 年起每年举办“天使杯”护理知识技能大赛,将 技能大赛活动做成学院的常规活动,通过技能大赛强化学生对护理操作技 能的重视,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 4实习就业一体化模式 我院积极倡导“实习就业一体化”模式,就是将毕业生的实习与就业有 机结合,利用学院的平台优势,建立“实习就业一体化”合作单位,解决毕业 生实习与就业问题的工作模式。在实习开始前,该合作单位以招聘会的形式 与学生进行双向选择,签订实习协议书;实习期间,学生在实习岗位上由实 习医院为其配备专门的专业岗位带教人员,在实践中对其护理工作能力进 行指导;实习期满后,合作单位与学生双向选择,与有就业意向的学生签订 就业协议,实习期作为企业试用期对待。这一模式,大大提高了我院毕业生 的就业率和就业质量,提高了学生的职业满意度和稳定性。 .人才培养质量 中央财政支持高等职业学校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建设项目 11 创新的教育理念,规范的教学管理,带来了较为满意的教学效果。近年 来护理专业毕业生参加全国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在同类学校同层次中名列前 茅,高职学生通过率在 95%左右。两次参加中职组全省护理技能大赛,都取 得较为满意的成绩,分别获得个人二、三等奖,团体排名第三。学生在实习 岗位得到实习医院的好评,近几年毕业生一次性就业率均在 100%。 (八)社会服(八)社会服务务活活动动 表表 4 近年来近年来护护理理专业专业教教师师服服务务社会社会简简明一明一览览表表 时间项目名称培训内容服务对象参与人员 2005 年 7 月 2006 年 5 月 黄山风景区红十 字急救员培训 心肺复苏 创伤救护 全体员工王怡仙、邵黎芳 2005 年 8 月 黄山市教育系统 急救培训 心肺复苏 创伤救护 意外伤害 全市中小学体育 老师 王怡仙、邵黎芳 章翔、张翠萍 2006 年 7 月 大学生“人道体验 夏令营”活动 心肺复苏 创伤救护 全省大学生代表章翔 2006 年 8 月 小学生夏令营活 动 心肺复苏 创伤救护 全市小学生代表王怡仙 2007 年 3 月 黄山市供电局急 救培训 心肺复苏 创伤救护 意外伤害 市直供电局工作 人员 王怡仙、章翔 邵黎芳、张翠萍 2007 年 5 月 市驾校教练员急 救培训 心肺复苏 创伤救护 意外伤害 教练员王怡仙 2007 年 7 月 金马驾校教练员 急救培训 心肺复苏 创伤救护 意外伤害 教练员王怡仙 2008 年 7 月 休宁县供电局急 救培训 心肺复苏 创伤救护 意外伤害 休宁县供电局工 作人员 王怡仙、章翔 邵黎芳 2008 年 8 月 2009 年 7 月 “月嫂”培训 (一期、二期) 产后保健 营养指导 婴儿护理 下岗女工 方勤、王怡仙、杨怡 章艳珍、汪键 2009 年 11 月导游培训班 心肺复苏 创伤救护 意外伤害 黄山市导游王怡仙 中央财政支持高等职业学校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建设项目 12 时间项目名称培训内容服务对象参与人员 2010 年 4 月导游培训班 急救常识及旅 游保健 黄山市导游王怡仙 2011 年 7 月 京皖两地红十字 青少年交往营 心肺复苏 创伤救护 北京、黄山青少 年代表 邵黎芳、王怡仙、章翔 胡小兵、汪键 2011 年 12 月导游培训班 旅游安全事故 的预防和处理 黄山市导游王怡仙 表表 5 申申报报和承和承办办了省、市了省、市级继续级继续医学教育医学教育项项目目 (九)需探索解决的(九)需探索解决的问题问题 学院成立于 2010 年,2011 年开始招收五年一贯制学生,2012 年招收三 年高职,起步晚,专业建设力量较薄弱,主要体现以下: 1. 教学团队方面 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数量不足,科研能力薄弱, 优秀企业兼职教师队伍需进一步建设。 时间 项目名称 级别 项目申报人培训对象 2006 年循证护理省级王怡仙黄山市部分护理人员 2006 年糖尿病预防护理新进展市级邵黎芳黄山市部分护理人员 2007 年护理安全管理市级王怡仙黄山市部分护理人员 2007 年护理心理发展与临床应用市级王怡仙黄山市部分护理人员 2008 年营养支持与护理新进展市级王怡仙黄山市部分护理人员 2008 年代谢综合症的全科医学处理市级方 勤黄山市部分医护人员 2009 年现代急救护理省级王怡仙黄山市部分医护人员 2009 年禽流感和手足口病防治市级李平国黄山市部分护理人员 2010 年社区护理人员综合素质培训省级王怡仙黄山市部分护理人员 2010 年风湿性疾病诊治进展市级方 勤黄山市部分医护人员 2011 年护理技术新进展市级王怡仙黄山市部分护理人员 2011 年社区常见疾病研究新进展市级李平国黄山市部分护理人员 2012 年护理理论与优质服务市级王怡仙黄山市部分护理人员 2012 年社区常见肿瘤发病机制护理新进展市级李平国黄山市部分护理人员 中央财政支持高等职业学校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建设项目 13 2. 系统培养方面 中高职教育的衔接和人才培养通道的贯通需进一步 探索;人才培养模式方面, “工学交替”力度不够,时有脱节;课程体系和教学 内容与岗位能力尚有差距;学生在职业意识、职业道德的养成方面,需进一 步加强培养。 3. 培养方式方面 教学模式和课程体系创新不够,现代信息技术在教 学方面运用不够。 5. 实践育人方面 先进的医疗护理设备不足,实践与职业岗位能力要 求的“对接”有缺陷。 “校中院”“院中校”的实验实训基地不足,实习实训的标 准和机制还需进一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