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4百丈山记水口行舟朱熹昨夜扁舟雨一蓑,满江风浪夜如何。今朝试卷孤篷看,依旧青山绿树多。【赏析】这首诗初看是一首旅游之作,实则蕴含着作者坎坷的仕途经历。庆元二年朱熹被削职,第二年被列入“伪学党”,通缉在案。这年春天,朱熹从闽北乘船南下古田,抵达水口时,有感而作。昨夜,漆黑的江面飘摇着一叶孤舟,风狂、雨骤、浪急,危机四伏。今早卷起帘子看时,两岸依然是充满生机的青山绿树。风浪有平息之时,黑夜尽头就是黎明,而风光美好的青山绿水是永远长存的。从中可以看出,诗人虽身处逆境,仍能以平常心,冷静地面对现实,执着自己的信念。【思考】这首诗表面写景,实则蕴含了一种哲理,请简要说明。【提示】画线部分为思考答案。作者卡片姓名朱熹生卒年11301200字号称谓字元晦,号晦庵,别号紫阳籍贯徽州婺源(今江西婺源)主要成就南宋理学家、文学家,宋代程朱理学的代表人物代表作品晦庵词论语集注朱子大全写作背景百丈山在福建建阳县东北,是一处绝美的风景。宋孝宗淳熙二年(1175)的夏天,朱熹与刘充父、刘平父、吕叔敬、表弟徐周宾同游百丈山。“皆赋诗,以纪其胜”,复又“叙次其详如此”,诗文并作,以记其游览之乐,目的在于引导人们去游览百丈山的胜景。作者没有把笔墨花在记述出游的时间、行程等方面,而是着力于描写百丈山的优美风景。文章开门见山,从“山之胜盖自此始”写起,到“山之可观者,至是则亦穷矣”结束,首尾呼应,一气呵成,内容集中,结构紧凑。一、字音磴(dn)淙(cn)瞰(kn)庵(n)卑庳(b) 石罅(xi) 潺潺(chn) 瀵涌(fn)二、通假字以纪其胜纪,通“记”三、一词多义(1)度(2)临(3)益四、词类活用循磴而东,即得小涧名词用作动词,向东走水皆清澈,自高淙下形容词用作名词,高处乃壁其后无所睹名词用作动词,筑壁独夜卧其上名词用作状语,在晚上出山门而东十许步名词用作动词,向东走日光烛之,璀璨夺目名词用作动词,照耀五、古今异义阁据其上流古义:河流的上方。今义:上游;指较高的社会地位。左控垂崖古义:临。今义:控制。六、特殊句式判断句乃为前所谓小涧者(者)状语后置句而作神祠于其东(应为“于其东而作神祠”)文章在引导读者游览百丈山时,是采用什么方法进行的?我的理解作者的确是一位相当高明的导游,他明确告诉了我们何处有美景。文章第四段中“最其可观者,石磴、小涧、山门、石台、西阁瀑布也”,这是作者游后的结句,也是对全文内容的总括。这个总结句承前面的文字,何处可观,何处不足观,是分后总述。这样全文便形成这样的特点:作者的游览路线总体是向东的,叙述方向基本是移步换景,平铺直叙,顺序写来,这一直线的叙述思路却因为其中贯串着可观与不可观的对比性结构,使全文出现了纵向上顺接、横向上对举的描述框架。为什么作者笔下的山能写得极具层次感?我的理解作者先选取了一个独特的视角,从缺口中遥望远山;然后作者又以一峰挺拔高出和群山逶迤而去相组合,形成了一幅层次感极强的图画。接着作者以固定的景点,用傍晚和清晨两个不同时间的景观,构思两幅图画,进一步渲染了壮美的特征。前者突出的是色彩绚烂美,后者凸现的则是云海的变幻美。这样,在作者详尽描述的百丈山景中就兼具了险奇、幽静、五彩、飞动、变幻等诸种美的形态。本文在结构上具有哪些特点?我的理解文章的叙述方法基本上是移步换景,以游踪为线索直叙写来。这样直线式的叙述思路,却因为其中贯穿着上述的可观和不可观的对称性结构,遂使全文有迹可循,出现了纵向上顺接、横向上对举的描述框架。如果在阅读过程中注意到第四节与前文描述内在的这种结构呼应的特点,你就能发现前文作者对景物的描写,脉络非常清晰。移步换景,游踪清晰作者的游览线索总体上是东向。二、三两节作者作了提示:“循磴而东”“出山门而东”,最后“台东径断”,路断而游止。叙述方向基本是移步换景,平铺直叙,顺序写来。这样直线式的叙述思路却因为其中贯串着上述的可观与不可观的对称性结构,遂使全文出现了纵向上顺接、横向上对举的描述框架。主体意识强烈,材料详略得当这一点由作者的审美意识决定,审美的选择、判断,规定了景象上的可观与不可观,从而规定了描述文字上详与略的分别。可观处则详写,反之则从略。略写处一笔带过,决不多费笔墨,不牵扯读者注意力,以此腾出足够的笔墨,于详写处细描深绘,多层次、多方位地显现百丈山的美姿美态。朱熹是我国南宋著名的哲学家与教育家。著作颇丰且博大精深,是理学集大成者,中国封建社会后期学问最广博、影响最深远的学者。朱熹生活在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都很尖锐的时代。一生很少涉足政坛,据说做官仅九年,主要时间都沉湎于著书立说与讲学中。朱熹早年出入佛、道。31岁正式拜程颐的三传弟子李侗为师,专心儒学,成为继程颢、程颐之后儒学的重要人物。他继承二程,又独立发挥,形成了自己的体系,后人称为“程朱理学”。朱熹在从事教育期间,对于经学、史学、文学、佛学、道教以及自然科学,都有所涉及或有著述,著作广博宏富。适用话题朱熹与岳麓书院刘义萍“惟楚有材,于斯为盛”,这副名联,高挂在湖南岳麓书院的大门前,几个世纪以来,虽饱经沧桑,却使无数潇湘弟子,引以为自豪,此联逐渐成为书院的标识。走进岳麓书院,望见书院正堂供奉着朱熹的半身塑像,壁上嵌着朱熹手书的“忠、孝、节、廉”四个大字,以及后堂由朱熹题写匾额的“御书楼”。这才领悟到朱熹与岳麓书院有着很深的渊源。作为来自朱熹故乡的我,倍感亲切,深受感染,一时间,仿佛回到八百年前,和汇集在此的八方学子,默默肃立在讲堂前,聆听着朱老夫子的谆谆教诲素有“潇湘洙泗”之称的岳麓书院,是宋代四大书院之首,为现存最古老的高等学府之一。始建于北宋开宝九年(976),由潭州太守朱洞创建。祥符八年,宋真宗召见第一任山长周式,并赐书“岳麓书院”的门额。这种罕见的礼遇,使该书院声名大振。靖康时,宋室南渡,书院被毁。南宋真宗乾道元年重建以后,延请著名理学家张栻到书院主持讲学。 当时已颇有名气的理学大师朱熹慕名也从福建赶来书院讲学,至此,书院进入了全盛时期。朱熹与张栻彼此仰慕已久,1167年,朱熹特意从福建来长沙与张栻论学,他们两人一见如故,谈论中庸之义,三昼夜不能止。朱熹在岳麓、城南两书院讲学两个多月,引得四方学者云集,有“一时舆马之众,饮池水立涸”之盛况。“朱张嘉会”对岳麓书院影响至深。正如元朝理学家吴澄所云:“自此之后,岳麓之为岳麓,非前之岳麓矣!地以人为重也。”1194年,朱熹任湖南安抚使,又一次来到长沙。他在任期间,书院规制一新,并扩建了岳麓书院,建立了补助贫寒学生的制度,至今,我国仍然提倡对贫困学生的补助和支持。 当时,朱熹已65岁,他仍然不辞劳累,亲自到书院讲学。他常说:“一日不讲学,则惕然常以为忧。”因此前来求学者更众,当时有“道林三百众,书院一千徒”之传说(道林寺在书院之左,为唐宋时期古刹)。朱熹在岳麓书院的活动,使湖南读书务学之风大盛,也大大促进了道学运动的开展,他所到之处,留下不少墨迹、佳话。后人出于好意,建起了许多纪念性建筑,如岳麓山有“道中庸”“赫曦台”石刻,湘江畔有“朱张渡”“朱亭”等。沧桑之中,书院也培养了无数英才。南宋末期,在长沙抗元战斗中,“岳麓精舍诸生乘城共守。及破,死者无数”。具有爱国主义思想的岳麓学子,用鲜血和生命在书院史上留下悲壮的一页。在近代,也有许多杰出人物出自岳麓书院,如洋务派首领左宗棠、湘军首领曾国藩、清廷第一任外交官郭嵩焘等。正如历代的文献史籍中记载,岳麓书院有着“潇湘洙泗”之美称,洙水、泗水在山东省,指孔子的讲学处,将朱熹主持过的岳麓书院与孔子讲学处相提并论,这是对其极高的评价。1200年,朱熹在建阳病逝,并葬于建阳黄坑。他一生淡泊明志,不求做官,致力于研究理学,曾经讲学过的书院达27所之多,门生弟子逾千人,他留下70多部作品,绝大部分都是自己亲手撰写的。肃立在岳麓书院正中的“忠孝廉节堂”前,朱熹手书的“忠孝廉节”四个大字,遒劲有力,深深地吸引着人们。这四个字的含义不正是我们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过程中所需要的吗?透过这四个大字,我仿佛看到朱子,在青灯孤影下著书立说的身影,仿佛看到他在讲坛上循循善诱的殷切目光(福州日报,有删改)【赏评】本文主要介绍了朱熹对岳麓书院的巨大贡献和深远影响,表现了对朱熹孜孜传道的敬仰,并表达了弘扬“忠孝廉节”,建设和谐社会的期望。文章语言讲究,在精练晓畅之中渗透出斐然文采。一、基础考查下列各项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石磴(dn)淙淙(cn)鸟瞰(kn) 清澈(c)B潺潺(chn) 峭壁(qio)璀璨(cu cn) 殚数(dn)C博闻强识(sh) 数说(sh)瀵涌(fn) 庵庙(n)D罅隙(xi) 拾金不昧(wi)水声溅溅(jin) 沟壑(h)解析:选B。A项,“淙”读“cn”;“澈”读“ch”。C项,“识”读“zh”。D项,“昧”读“mi”。下面各项对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左控垂崖 控:临B然前瞰涧水 瞰:俯视C水旱祷焉 焉:语气词D不可殚数 殚:尽解析:选C。焉:兼词,在这里。下列没有词类活用现象的一项是()A日光烛之B旦起下视,白云满川C石梁跨于其上,皆苍藤古木D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解析:选C。A项,“烛”,名词作动词,照;B项,“下”,名词作状语,向下;D项,“云”“响”,像云彩一样,像回声一样,“景”通“影”,像影子一样,都是名词作状语。下面多义词的意义不相同的一项是()A.B.C.D.解析:选C。A项,穷:尽头,穷尽。B项,益:更加。C项,临:面对;到达,动词。D项,度:通过。二、阅读理解(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登百丈山三里许,右俯绝壑,左控垂崖,叠石为磴,十余级乃得度,山之胜盖自此始。循磴而东,即得小涧,石梁跨于其上,皆苍藤古木,虽盛夏亭午无暑气。水皆清澈,自高淙下,其声溅溅然。度石梁,循两崖曲折而上,得山门。小屋三间,不能容十许人。然前瞰涧水,后临石池,风来两峡间,终日不绝。门内跨池,又为石梁,度而北,蹑石梯数级入庵。庵才老屋数间,卑庳迫隘,无足观,独其西阁为胜。水自西谷中循石罅奔射出阁下,南与东谷水并注池中。自池而出,乃为前所谓小涧者。阁据其上流,当水石,峻激相搏处,最为可玩乃壁其后无所睹。独夜卧其上,则枕席之下终夕潺潺,久而益悲,为可爱耳。对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叠石为磴,十余级乃得度磴:石台阶B循磴而东,即得小涧 循:顺着C阁据其上流 据:拥有D庵才老屋数间,卑庳迫隘 隘:狭小解析:选C。据:占据,位居。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B.C.D.解析:选B。之:助词,的。A项,乃:才;表判断,是。C项,而:连词,表修饰;连词,表顺承。D项,虽:虽然,表转折;即使,表假设。下列各项对文章的阐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这篇游记采用了移步换景的方式,引导人们去游览百丈山的胜景。B文章第二段以“涧”为中心,贯串着水的描写,详写涧水美的形貌和作者由此而萌生的审美情趣。C作者认为山庵壁其后不足观,游人不必前往。D山门伴水,枕席卧闻水韵,但时间长了更加悲伤,不过终究是可爱之景。解析:选C。C项文中无此意。将文中画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1)水皆清澈,自高淙下,其声溅溅然。译文:(2)独夜卧其上,则枕席之下终夕潺潺,久而益悲,为可爱耳。译文:答案:(1)涧中水都很清澈,从高处淙淙流下,发出清脆的流水声。(2)夜里独卧阁上,枕席之下通宵潺潺的流水声不断绝,听久了不禁悲从心起,这种情境令人觉得可爱罢了。(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卢叔武,范阳涿人。叔武少机悟,豪率轻侠,好奇策,慕诸葛亮之为人。为贺拔胜荆州开府长史。胜不用其计,弃城奔梁。叔武归本县,筑室临陂,优游自适。世宗降辟书,辞疾不到。天保初复征,不得已,布裘乘露车至邺。杨愔往候之,以为司徒谘议,称疾不受。肃宗即位,召为太子中庶子,加银青光禄大夫。问以世事,叔武劝讨关西,画地陈兵势曰:“人众敌者当任智谋智谋钧者当任势力故强者所以制弱富者所以兼贫今大齐之比关西强弱不同贫富有异而戎马不息未能吞并此失于不用强富也。轻兵野战,胜负难必,是胡骑之法,非深谋远算万全之术也。宜立重镇于平阳,与彼蒲州相对,深沟高垒,运粮积甲,筑城戍以属之。彼若闭关不出,则取其黄河以东,长安穷蹙,自然困死。如彼出兵,非十万以上,不为我敌,所供粮食,皆出关内。我兵士相代,年别一番,谷食丰饶,运送不绝。彼来求战,我不应之,彼若退军,即乘其弊。自长安以西,民疏城远,敌兵来往,实有艰难,与我相持,农作且废,不过三年,彼自破矣。”帝深纳之。又愿自居平阳,成此谋略。上令元文遥与叔武参谋,撰平西策一卷。未几帝崩,事遂寝。世祖践阼,拜仪同三司、都官尚书,出为合州刺史。武平中,迁太子詹事、右光禄大夫。叔武在乡时有粟千石,每至春夏,乡人无食者令自载取,至秋,任其偿,都不计校。然而岁岁常得倍余。既在朝通贵,自以年老,儿子又多,遂营一大屋,曰:“歌于斯,哭于斯。”魏收曾来诣之,访以洛京旧事,不待食而起,云:“难为子费。”叔武留之,良久食至,但有粟飧葵菜,木碗盛之,片脯而已。所将仆从,亦尽设食,一与此同。齐灭,归范阳,遭乱城陷,叔武与族弟士遂皆以寒喂至毙。周将宇文神举以其有名德,收而葬之。(选自北齐书卢叔武传,有删改)9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人众敌者/当任智谋/智谋钧者/当任势力/故强者所以制弱/富者所以兼贫/今大齐之比/关西强弱不同/贫富有异/而戎马不息/未能吞并/此失于不用强富也B人众敌者当任智谋/智谋钧者当任/势力故强者/所以制弱/富者所以兼贫/今大齐之比/关西强弱不同/贫富有异/而戎马不息/未能吞并/此失于不用强富也C人众敌者当任智谋/智谋钧者当任势力/故强者所以制弱/富者所以兼贫/今大齐之比关西/强弱不同/贫富有异/而戎马不息/未能吞并/此失于不用强富也D人众敌者当任智谋/智谋钧者当任/势力故强者所以制弱/富者所以兼贫/今大齐之比关西/强弱不同贫富/有异而戎马不息/未能吞并/此失于不用强富也解析:选C。“人众敌者当任智谋”与“智谋钧者当任势力”句意相承,故“势力”后应断开,排除B、D。画波浪线部分之前,有“关西”这个地名,故“关西”与“大齐”是相对进行比较的,应在“关西”后断开,排除A。故选C。10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古代任命或调任官职的词语中,“征”是指征召出来任官;“拜”指授予官职。B胡骑之法,指的是胡人的战术。我国古代泛称北方边地与西域的民族为胡,后也泛指一切外国为胡。C重镇,军事上占重要战略位置的城镇,也泛指在其他某方面占重要地位的城镇。D崩,即“驾崩”,又称“崩殂”“山陵崩”,是对古代皇帝、大夫等人死亡的一种委婉说法。解析:选D。死,在古汉语里是有等级的,礼记中讲,天子死叫“崩”,诸侯死叫“薨”,大夫死叫“卒”,士死叫“不禄”,庶人死叫“死”。1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卢叔武不慕名利,淡泊功名。他曾放弃荆州开府长史职务返乡居住,后来朝廷两次征召他出来做官,他都以患病为由,不肯出仕。B卢叔武富于谋略,善于谋划。他曾劝说肃宗攻伐关西,认为齐国应该很好地利用自己强大、富庶的优势,来与关西相持,将敌人拖垮。C卢叔武关爱百姓,乐善好施。他在故乡有千石粮食,春夏之交时,让乡里没有粮食吃的人自己去取用,秋收时,亦无需乡人偿还。D卢叔武生活简朴,饮食简单。他招待来访的魏收时,饭食仅仅只是小米饭、葵菜和几片干肉,用来盛装饭食的只是简易的木碗。解析:选C。“秋收时,亦无需乡人偿还”错误,由原文“至秋,任其偿,都不计校”可知,卢叔武只是听凭乡人自行偿还,而不计较多少,并非“无需乡人偿还”。12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叔武归本县,筑室临陂,优游自适。世宗降辟书,辞疾不到。译文:(2)魏收曾来诣之,访以洛京旧事,不待食而起,云:“难为子费。”译文:答案:(1)卢叔武回到本县,在紧靠池塘的地方建起房屋,悠然自得。世宗命人送来征召他的文书,他借口有病不去。(2)魏收曾来拜访他,询问洛阳的往事,不等吃饭就要起身告辞,说:“不想让你破费。”卢叔武,是范阳涿地人。卢叔武年轻时机智颖悟,性格豪放直爽又乐于助人,喜欢奇妙的计策,仰慕诸葛亮的为人。担任贺拔胜的荆州开府长史。贺拔胜不采用他的谋略,抛弃城池投奔梁。卢叔武回到本县,在紧靠池塘的地方建起房屋,悠然自得。世宗命人送来征召他的文书,他借口有病不去。天保初年朝廷又一次征召他,他没有办法,穿着布衣坐着没有帷盖的车子来到了邺。杨愔前去探望他,任命他为司徒谘议,他又以身体多病不接受。肃宗即位,征召卢叔武进宫担任太子中庶子,加封银青光禄大夫。肃宗拿时事来询问卢叔武,卢叔武就劝说攻伐关西,并在地上画出用兵布阵图,说:“双方人数相当就应使用计谋,计谋相当就应该使用势力,所以势力强大的国家能够制服势力弱小的国家,富庶的国家能够吞并贫穷的国家。如今我们大齐同关西相比,强弱不同,贫富有别,却征战不停,不能吞并,其失误之处在于不能运用强和富的优势。动用轻装军队野战,胜败难以确定,这是胡人的战术,不是深谋远虑的万全的方法。我认为应该在平阳设立重镇,同对方的蒲州对抗,凭借深沟高垒,囤积粮食和武器,修筑城堡来与之呼应。敌人如果闭关不出,我们就设法夺取黄河以东的土地,长安陷入窘迫困厄,自然就困死了。假若他们出兵,没有十万以上,就不是我们的对手,所供应的粮食,都来自关内。我们的兵士轮替换防,一年换一次,粮食丰足,运送不断。他们如果来寻战,我们不应战,他们如果退兵,我们就可以趁他们困乏之机追杀。从长安往西,人口稀少城镇之间相隔很远,敌兵往来,其实很艰难,如果与我们相持,他们的农事耕作将废止,不超过三年,敌人自然就瓦解了。”皇帝很是赞成卢叔武这一看法并予以采纳。卢叔武又请求亲自驻守平阳,以完成这一策略。皇帝命令元文遥与卢叔武一起谋划,撰写了平西策一卷。不久皇帝驾崩,这件事于是就被搁置了。世祖登基后,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广西百色市2020年中考英语试题(答案版)
- 福建省南平市部分学校2025-2026学年高二上学期质量检测(开学联考)生物试卷(含答案)
- 2025年面板封接玻璃项目建议书
- 2025届河南省南阳市内乡县实验高级中学高三下学期考前热身练物理试题(含答案)
- 抗洪抢险常识课件
- 抗旱安全用电常识培训课件
- 2025年火锅底料项目合作计划书
- 会计考试题库及答案
- 压力压强教案与教学反思
- 2025年初一寒假考试试卷及答案
- DB225118-2022建筑工程资料管理标准
- 不良资产尽职调查清单
- 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讲座PPT
- 中国电力优质工程奖评审办法
- 上海建筑装饰集团发展战略报告(doc 30)
- 体能训练概论(NSCA)
- GB 38600-2019 养老机构服务安全基本规范
- DB36_T 1157-2019 瓷土、瓷石矿产地质勘查规范(高清无水印-可复制)
- 《大型企业财务数智化转型白皮书》
- 电子课件-《网络营销(第三版)》-A24-2998ppt课件
- 《新媒体文化》课程教学大纲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