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2019版六年级上册期末名校模拟测试语文试卷(二)(II)卷_第1页
山西省2019版六年级上册期末名校模拟测试语文试卷(二)(II)卷_第2页
山西省2019版六年级上册期末名校模拟测试语文试卷(二)(II)卷_第3页
山西省2019版六年级上册期末名校模拟测试语文试卷(二)(II)卷_第4页
山西省2019版六年级上册期末名校模拟测试语文试卷(二)(II)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山西省2019版六年级上册期末名校模拟测试语文试卷(二)(II)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同学们,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你一定长进不少,让我们好好检验一下自己吧!一、选择题1 . 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舒适茂盛熟悉和谐共处B蒙盖深幽掀开神气十足C尖细啄着篷松隐约闪动D串生享受绒毛蹦来蹦去二、填空题2 . 快速阅读全文,找出文章围绕“盼”写的几件事情。作者以孩子的视角记述了“我”从得到新雨衣渴望下雨到如愿以偿在雨中穿上了新雨衣的故事。作者围绕“盼”写了以下几件事情:_3 . 句子练习。(1)例:青的草,绿的叶,各色鲜艳的花,形成了(光彩夺目)的春天。( )的太阳照着大地。小村庄有( )的森林。蜻蜓( )地飞行。(2)按要求改写句子。小明愉快地写好了一篇小字。“把”字红军打退了敌人一次又一次进攻。被”字(3)例:平静的湖面犹如一面硕大的银镜。万里长城犹如蜿蜒盘旋在崇山峻岭之间。春天,绿油油的麦田好像一块 铺在大地上。(4)修改病句。语文对我很感兴趣。我们要养成勤洗手。4 . 照样子写词语。例:抱着孩子细雨荆棘米糕例:高兴地说地问地尝地跑例:弯弯的小路的大娘的马的小溪的田野的春风的绿毯三、语言表达非连续性文本阅读。“低头族”料一:如今在地铁、公交车里的上班族,几乎个个都作“低头看屏幕”状,有的看手机,有的掏出平板电脑或笔记本电脑上网、玩游戏、看视频。这部分人群被称为“低头族”。如今,“低头”早已不是一种现象,已然成为生活的一部分!材料二:由于看手机成为人们的一种习惯,许多人不知道如何与家里人交流,待家人如空气般不存在。据半岛都市报报道,青岛张先生家人聚餐时,孙子孙女只玩手机而冷落了家里的老人,惹得老人愤而摔盘离席。5 . 从材料里得到的信息是( )。A看手机已经成为人们的一种习惯B看手机能和家人密切地交流C老年人不喜欢看手机D长时间看手机会影响视力6 . “低头族”的现象有哪些?在对的选项后打“”。A在地铁上看手机( )B用平板电脑玩游戏( )C上班路上用电脑上网( )7 . 你想对“低头族”说些什么呢?_8 . 根据要求写句子。1哪一次我的思潮里,没有你波涛的清响?(改为陈述句)_2天上的风雨来了,鸟儿躲到它的巢里。(仿照例句写一个句子)_3仿照例句,再接着往下写两句。月明的园中,藤萝的叶下,母亲的膝上,爸爸的_,_。4这篇文章的作者是冰心写的。(修改病句)_四、现代文阅读9 . 读课文,回答问题。(14分)“喂!你赶快滚出去!”巨人大声叱责。小男孩没有拔腿逃跑,却用他那会说话的眼睛凝视着巨人。不知怎的,巨人看着他的眼神,心里感到火辣辣的。这个小男孩在树下一伸手,桃树马上绽出了绿芽,开出许多美丽的花朵。“敖!是这么回事呀!”巨人终于明白,没有孩子的地方就没有春天。它不仅抱住了那个孩子:“唤来寒冬的,是我那颗任性、冷酷的心啊!要不是你提醒,春天将永远被我赶走了。谢谢你!”(1)解释词语叱责:任性:(2)为什么说“没有孩子的地方就没有春天”?(3) 巨人看着小男孩的眼神,为什么心里火辣辣的?他从小男孩的眼里读懂了什么?(4)本文是一篇。作者是国作家。五、信息匹配10 . 选择恰当的关联词填空。如果就 虽然但是因为所以 (1)骆驼( )身体很大,( )走路并不笨拙。(2)( )将来我有什么要教给孩子,我( )会告诉他:和时间赛跑,就会成功。六、书面表达11 . 生活是美好的。仔细观察生活,认真体验生活,精彩无处不在。它使人感动,给人启发,让人久久不能忘怀。请以“精彩_”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1、请先将题目补充完整(如“精彩瞬间”“精彩画面”等),再下笔作文。2、文体自选(诗歌除外),文章不少于450字。3、文章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否则要扣分。七、书写12 . 抄抄和背背:微波粼粼的海面上,霎时间洒满了银光。_的确,伯父就是这样的一个人,他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_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_八、诗词曲鉴赏阅读古诗,完成练习。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13 . 写出下列加点词的意思。(1)横看成岭侧成峰(_)(2)只缘身在此山中(_)14 . 理解诗句并填空。题西林壁的作者是_代著名的文学家、书画家、诗人_。与其父苏洵、其弟苏辙合称“_”。前两句写了诗人从_、_不同的角度,处在_、_、_、_不同位置观看_的感觉。15 . 俗话说:“当事者迷,旁观者清。”诗中有哪句诗说明这个道理?_16 . 下列对题西林壁这首诗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对复杂的事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