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 第一单元 以意逆志知人论世 4 蜀相教案 新人教版《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_第1页
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 第一单元 以意逆志知人论世 4 蜀相教案 新人教版《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_第2页
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 第一单元 以意逆志知人论世 4 蜀相教案 新人教版《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_第3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蜀相授课教师授课班级授课时间第 周第 课时课 题蜀相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熟识课文内容,分析诗人情感过程与方法通过诵读、研读、鉴赏,理解诗人对英雄的仰慕与怀才不遇的悲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古典诗歌热爱传统文化的情愫重难点分析重点:诗歌内容理解难点:理解颔联中“自”、“空”二字的意蕴教法设计及学法指导诵读研读鉴赏教学过程补充内容一、熟识作者杜甫(712-770),字子美,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少陵,杜工部。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世称“诗圣”,与李白并称“李杜”。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其诗多涉笔社会动荡、政治黑暗、人民疾苦,他的诗被誉为“诗史”。杜甫一生写诗一千四百多首,其中很多是传颂千古的名篇,比如“三吏”和“三别”,并有杜工部集传世。杜甫的诗篇流传数量是唐诗里最多最广泛的,是唐代最杰出的诗人之一,对后世影响深远。二、熟读背诵课文蜀相 杜甫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三、介绍背景此诗作于唐肃宗上元元年,杜甫避乱于成都的次年春天,安史之乱仍未平息,唐王朝仍处于风雨飘摇之中;唐肃宗信任宦官,猜忌如杜甫这样真正忧国忧民的文人。四、探究思考1、诗名为何题做蜀相?全诗的立意在于人而不在于祠,祠只是一个抚今追昔的场景,意在引出诸葛亮其人;作者借祠写人,旨在歌颂诸葛亮的才智和功业,表达自己的敬仰和惋惜之情。杜甫更乐于从诸葛亮政治身份上来赞叹和凭吊他的历史功绩,这既切合他身处乱世,渴望有圣君贤相来匡扶摇摇欲坠大唐江山的处境,同时暗示出自己报国无门、功业未就的郁闷和隐痛。杜甫在这里不是让自己站在一个天下独步的智慧家面前沉思,而是借素志得展的政治家诸葛亮自况,抒发个人虽为黎民但心忧天下的仁人之心。另以蜀相为题更能突出诸葛亮在人们心目中独一无二的位置。2、怎样理解颔联中“自”、“空”二字的意蕴?眼前的武侯祠,尽管碧草依然映阶,黄鹂还在啼啭,可诗人想到和这生机勃勃的一切相衬的诸葛武侯类人物早已不复存在,顿觉意绪黯然,心中涌起无限的感伤和凄凉。物故人非,对眼前景,思祠中人,再美的芳草也只是应和季节,漠然映阶,无所期盼,黄鹂的啼啭再是动听,也失去应有的惬意3、为什么“英雄”对诸葛亮“出师未捷身先死”尤其感到痛心?因为天下英雄,有着共同的抱负,面临共同的命运,才惺惺相惜,彼此相亲。刚刚经历“安史之乱”的一代诗圣,深感时局堪忧而国无大才,自己万里追随唐王朝可只落得个流落蜀中的结局,心中未免块垒厚积! 当其千古登临,由人及己,禁不住老泪纵横,悲从中来。一句“长使英雄泪满襟”,叹息的是蜀相诸葛亮,何尝不是古往今来英雄的共同命运!五、课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