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四单元 知识点总结 新人教版_第1页
2019年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四单元 知识点总结 新人教版_第2页
2019年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四单元 知识点总结 新人教版_第3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3课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造纸术、印刷术、火药、指南针是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宋元时期是我国古代科技发展的高峰时期。活字印刷术的发明,指南针和火药的广泛使用,是这一时期科技的重大成就。1、造纸术西汉早期出现麻纸,是目前世界上已知的最早的纸。东汉宦官蔡伦改进造纸术,制成植物纤维纸(“蔡侯纸”)。意义:造纸术的发明,为人类提供了经济、便利的书写材料,促进了文化的交流和教育的普及,深刻地影响了世界文明的发展进程。2、印刷术:雕版印刷术:隋唐时期发明了雕版刷术。活字印刷术:北宋平民毕昇发明了世界上最早的活字印刷术(泥活字),后来又出现了木活字,到元代中期出现了铜活字印刷。意义:印刷术的发明,加快了文化的传播,有利于文化的普及,对人类文明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3、指南针汉代时,人们利用天然磁石制成“司南”,这是最早的定向工具。北宋时,人们开始用人造磁铁制成指南工具指南针,并开始用于航海事业。意义:指南针应用于航海,大大促进了世界远洋航海技术的发展。4、火药唐朝时,中国人已经发明了火药。宋代,火药开始应用于军事领域。元朝发明了火铳。意义:火药的发明和西传,改变了作战方式,推动了欧洲的社会变革。4、历史意义(四大发明整体的意义):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代表了我国古代科技发展的最高水平,对全人类的文明与进步产生了巨大影响,是我国对世界文明的重大贡献。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是明清时期时代特征。第14课明朝的统治一、明朝的建立1368年,朱元璋称帝,建立明朝,定都应天府(今南京)明成祖时迁都北京);他就是明太祖。二、明太祖加强君权措施1、在中央:废除丞相制度和中书省,权分六部,六部直接向皇帝负责。2、在地方:取消行省,设立“三司”,将原来行中书省的权力一分为三,互不统属,从而使行省的权力分散;分封诸子为王,驻守各地,巩固皇室。3、军事上:把原来的大都督府分为五军都督府,将军队调动和武官任命的权力统归兵部,这样皇帝就直接掌握了军事大权。4、特务机构:朱元璋设立锦衣卫,明成祖时期设立东厂,加强对臣民的监视和侦查。(厂卫特务机构的设置,是明朝君主专制强化的一种表现。)5、思想上:八股取士八股取士的目的:加强思想控制考试的内容:题目必须来自“四书”“五经”;考生对题目的解释,必须是以朱熹的四书集注为标准,不得自己随意发挥。考试的形式:严格规定,由八部分组成,称为“八股文”。八股取士的影响:禁锢了知识分子的思想,不利于社会的进步。三、明朝经济的发展1、农业明朝引进了原产南美洲的玉米、甘薯、马铃薯、花生和向日葵。2、手工业:棉纺织业在明代已从南方推向北方;苏州是明代的丝织业中心;景德镇是全国的制瓷中心(青花瓷最为著名)。三、商业北京和南京是全国性的商贸城市;出现了有名的商帮,如晋商、徽商。第15课明朝的对外关系明代对外关系两件大事:交往:郑和下西洋冲突:戚继光抗抗倭一、明朝的对外开放和交流:郑和下西洋(1)目的:a、提高明朝在国外的地位和威望(主要目的)。b、用中国的货物去换取海外的奇珍。(西洋:明朝时期,把今天文莱以西的东南亚和印度洋沿岸地区叫做西洋)(2)条件:明朝前期,社会安定,国力雄厚;当时的造船技术和航海技术先进,船上配备有航海图和罗盘针。明朝政府的支持;郑和本人的勇敢、不怕困难和卓越的组织领导能力等。(3)概况:时间:14051433年;次数:七次;经过:郑和的船队从刘家港出发,航行于太平洋和印度洋的广大海域之间,到达亚非三十多个国家,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一带。(泉州灵山圣墓内的郑和行香碑上,记载了郑和第五次航行前来此处行香的史实。)(4)意义:这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不仅增进了中国与亚非国家和地区的相互了解和友好往来,而且开创了西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的亚非海上交通网,为人类的航海事业作出了伟大贡献。二、明朝的对外冲突:戚继光抗倭(1)倭寇:明朝初年,日本的一些武士、商人和海盗组成武装集团,经常到我国东南沿海一带进行掠夺和骚扰,沿海人民把他们叫做倭寇。(2)概况:16世纪中期,戚继光奉命抗倭,组建“戚家军”。“戚家军”在台州九战九捷,平定了浙东地区的倭患;前往福建、广东配合当地明军剿灭倭寇,东南沿海倭患基本平息。(3)性质:是反抗外来侵略的正义战争(4)意义:戚继光领导的抗倭战争是一场反侵略的战争,他是我国历史上伟大的民族英雄和爱国主义者。第16课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一、明朝的科技名著1、李时珍:药物学著作本草纲目,总结了我国古代药物学成就,丰富了我国医药学宝库,在世界医药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2、宋应星:科技巨著天工开物,覆盖了当时中国农业和手工业的所有生产、加工部门,对我国古代的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技术进行了全面的总结。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3、徐光启:农业著作农政全书,分为农本、田制、农事、水利、农器等大类,全面总结了我国古代农业生产的先进经验、技术革新和作者关于农学的创新研究成果。二、明朝的著名建筑1、明长城目的:为了防御北方蒙古贵族南扰。起止地点:东起鸭绿江、西至嘉峪关。作用:明代的长成城规模最大,历时最久,布局更合理,技术更先进,设施更为完善,工程质量更为坚固。我们今天看到的长成城主要是明长城。长城处于北方游牧地区与农耕地区的连接线上,在它附近的多民族聚集的地区,使长城同时成为各民族交往的纽带。比较(秦长城:西起临洮,东到辽东,一万多华里,秦长城是为了防御匈奴进攻修建的)意义:它已成为中华民族聪明智慧、坚韧刚毅和凝聚力的精神象征。2、北京城明清两朝的都城。明朝北京城有宫城、皇城,内城和外城,宫城又称紫禁城,现在称为故宫,是世界上最宏大最辉煌的皇家建筑群。三、明朝的小说和戏剧1、明朝的小说a、三国演义(三国志通俗演义):元末明初,罗贯中,描写了东汉末年的军阀割据战争,是我国最早的一部长篇历史小说。b、水浒传:元末明初,施耐庵,我国第一部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