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课后限时集训12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地域分异 中图版_第1页
2021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课后限时集训12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地域分异 中图版_第2页
2021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课后限时集训12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地域分异 中图版_第3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3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课后限时集训12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地域分异(对应学生用书第335页)一、选择题(2019日照模拟)下表为甘肃省南部某山地土壤有机质含量(单位:gkg1)变化。据此完成12题。1.海拔4 050米半阳坡的有机质含量可能为()a60b75c105d1252与阳坡相比,阴坡()a温度高、降水多,土壤有机质含量高b温度低、降水少,土壤有机质含量低c温度高、蒸发强,土壤有机质分解作用强d温度低、蒸发弱,土壤有机质分解作用弱1c2.d第1题,从表格中的信息可以判断海拔4 050米半阳坡的有机质含量介于90120,结合四个选项可以判断海拔4 050米半阳坡的有机质含量可能为105。第2题,与阳坡相比,阴坡温度低、蒸发弱,土壤有机质分解作用弱,土壤有机质含量高;阳坡或者阴坡与降水量关系不大。(2019潍坊模拟)下图所示地区有地域特色鲜明的传统民居“蜂巢屋”,一般由3至4个相连的土塔状建筑构成,是当地人利用茅草和泥土筑造而成。这样的民居,既克服了当地物资缺乏问题,又适应了当地气候特点,是一种古老而优越的生态民居。据此完成35题。3蜂巢屋是一种古老而优越的生态民居,反映当地的自然环境()a沙漠广布 b森林覆盖率低c全年气候干旱 d河湖众多4“蜂巢屋”的墙体厚达80厘米,推测其主要原因为()a夏季隔热,冬季保温 b墙体坚固,稳定性好c抵御夏季的雨水 d防御冬季的风沙5“蜂巢屋”作为一道独特的风景线,吸引了很多游客,从气候角度分析,最适宜的游览时间为()a1112月 b78月c45月 d12月3b4.a5.c第3题,由图可知,该地位于地中海东部,属于地中海气候,不可能全年气候干旱、沙漠广布、河湖众多;该民居是当地人利用茅草和泥土筑造而成,应与该地森林覆盖率较低、物资缺乏有关。第4题,该地具有“夏季炎热,冬季多雨”的气候特点,“蜂巢屋”的墙体厚达80厘米,可以阻隔夏季阳光,使得室内较为凉爽,还能阻挡冬季冷空气,使室内降温慢。第5题,“蜂巢屋”位于地中海气候区,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游客要去此地旅游应选择在春秋季节,气候较为适宜,因此选项中45月较为合适。(2019潍坊质检)等物候线是指同一日期出现同一物候(如桃花始开)的地点连成的线。到了秋季树叶中的叶绿素因为降温而分解,绿色褪去,而呈黄色。下图示意银杏叶全部变色日期等物候线分布。据此完成68题。6福州城区银杏叶全部变色比郊区推迟5天左右,主要影响因素是()a海陆位置 b纬度c地形 d人类活动7广西银杏叶全部变色日期等物候线向南弯曲的原因是()a地处内陆 b纬度低c地势高 d降水多811月28日银杏叶已全部变色的城市是()a武汉 b南宁c海口 d台北6d7.c8.a第6题,城市人口密集,生产、生活排放大量废热,造成城市气温明显高于郊区,因而福州城区降温速度慢,银杏叶全部变色比郊区晚。福州城区与郊区海陆位置、纬度和地形等相差较小。第7题,广西北部地形以丘陵、高原为主,地势较高,气温较低,银杏叶全部变色日期相应提前。广西南部濒临南海,海陆位置与广东相差不大;广西与广东纬度相当,两地降水都较丰富。第8题,秋季树叶中的叶绿素因为降温而分解,使树叶呈黄色。选项所列4个城市中,武汉的纬度最高,降温最早且气温最低,位于图中日期等物候线以北,所以武汉是11月28日银杏叶已全部变色的城市。(2019皖南八校联考)长白山北坡植被带的垂直变化最为完整。而火山灰分布区易受流水侵蚀,植被生长环境很不稳定,植被发育较差。下图示意长白山火山灰分布。读图,完成911题。9北坡植被带自下而上垂直分布为()a针叶阔叶混交林针叶林亚高山岳桦林高山苔原b常绿阔叶林针叶阔叶混交林高山草甸高山苔原c针叶林亚高山岳桦林针叶阔叶混交林高山冰原d针叶阔叶混交林高山草甸针叶林高山冰原10东坡只有地势较平坦处形成了小面积森林,其主导因素是()a气温 b降水量c光照 d土壤11火山灰在东坡最厚表明历史时期天池大规模火山喷发的季节是()a春季 b夏季c秋季 d冬季9a10.d11.d第9题,该山脉是长白山,山麓地带是针叶阔叶混交林带,植被带自下而上垂直分布,应为针叶阔叶混交林针叶林亚高山岳桦林高山苔原。第10题,东坡火山灰分布广,易受流水侵蚀,造成水土流失,植被生长环境不稳定;只有地势较平坦处形成了小面积森林,其主导因素是土壤。第11题,该地位于温带季风气候区,火山灰在东坡最厚,表明历史时期天池大规模火山喷发时吹西北风,季节是冬季。二、非选择题12(2019山西忻州实验中学月考)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法罗群岛(如图)由覆盖冰川堆石或泥炭土壤的火山岩构成,海岸线非常曲折,有峡湾。岛上无天然树木,但在种植园里种植有一些起着防护作用的耐风树木。1月平均气温为3.4 ,7月平均气温为10.3 ,年均降水量约1 200 mm。沿海盛产鱼类,捕鱼和渔业产品加工业在该岛经济中占主导地位。(1)解释法罗群岛冬季气温高于0 的主要原因。(2)分析法罗群岛岛屿众多,海岸线非常曲折的原因。(3)分析法罗群岛无天然树木的自然原因。解析第(1)题,影响气温的因素包括纬度、大气环流、下垫面(如海陆位置、地形、洋流及地表覆盖)等,根据图文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法罗群岛位于高纬度地区,其冬季气温高于0 主要是受海陆位置和洋流影响。由图可知,法罗群岛四面环海,受海洋影响大;沿岸有北大西洋暖流流经,增温作用明显。第(2)题,地貌的形成与内外力作用均有关,在分析时容易漏掉“火山岩”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该群岛位于亚欧板块和美洲板块交界处,岩浆活动形成众多火山岛,地形崎岖,多基岩海岸。该群岛纬度高,冰川广布,冰川侵蚀作用形成众多峡湾;该群岛所在海域风大浪高,海浪对海岸的侵蚀作用明显。第(3)题,一般无天然树木的自然原因可从气温过低、缺水、土壤贫瘠、风力太大等方面考虑。法罗群岛处于西风带内,西风强劲,不适宜天然树木生长;岛上火山岩及冰川广布,土壤发育程度低,也不利于天然树木生长。答案(1)法罗群岛四面环海,受海洋影响大;有北大西洋暖流流经,增温作用明显。(2)该群岛位于亚欧板块和美洲板块的交界处,岩浆沿地壳断裂处上升喷发形成众多火山岛,地形崎岖,多基岩海岸;该群岛纬度高,冰川广布,冰川侵蚀作用形成众多峡湾;该群岛所在海域风大浪高,海浪对海岸的侵蚀作用明显。(3)有强劲的西风侵袭,不适宜天然树木生长;土壤发育程度低,不利于天然树木生长。1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植被覆盖度反映了植物进行光合作用面积的大小以及植被生长的茂盛程度,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代表植被的生长状态和生长趋势。我国华北平原光热资源丰富,主要种植冬小麦、玉米、高粱等农作物。同一农业耕作区内,不同农作物的植被覆盖度差异明显。如图示意华北平原植被生长期内林地和耕地植被覆盖度变化趋势。(1)说明该地林地的植被生长期内植被覆盖度变化趋势,并说明原因。(2)试推测同一农业耕作区内不同农作物的植被覆盖度差异明显的原因。(3)分析图中耕地的植被生长期内植被覆盖度曲线出现双峰的原因。解析第(1)题,读图,根据图示曲线,林地的植被生长期内植被覆盖度表现出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峰值出现在8月份。按季节划分,从春季开始上升,夏季达到最高,此后开始下降。主要因为华北平原植被以温带落叶阔叶林为主,春季气温回升,林地植物开始生长,覆盖度上升。8月份,水热充足,植物生长旺盛,植被覆盖度达到最大。此后气温降低,降水减少,植被落叶,植被覆盖度随之下降。第(2)题,在同一农业耕作区,不同农作物的种植密度、叶片大小、植株高度均不同,因此植被覆盖度的大小差异明显。第(3)题,华北平原种植冬小麦,45月正值冬小麦生长后期,植被覆盖度达到峰值。6月份是冬小麦的收获期,作物收获后,地表植被覆盖度下降。小麦收获后,播种玉米、高粱等作物,8月份玉米、高粱等达到生长期峰值,植被覆盖度又出现峰值。答案(1)趋势:林地的植被生长期内植被覆盖度先上升后下降,峰值出现在8月份(春季开始上升,夏季达到最高,此后开始下降)。原因:华北平原植被以温带落叶阔叶林为主;春季气温回升,林地植物开始生长;8月份,水热充足,植物生长旺盛,植被覆盖度达到最大;此后气温降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