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4 水圈和水循环讲 核心考点全突破考点一水循环及其影响因素(2019江苏高考)城市不透水面是指阻止水分下渗到土壤的城市人工地面。下图为“某城市不同年份不透水面比例分布图”。读图完成(1)、(2)题。(1)1989年到2015年间,该城市不透水面比例变化最大的区域距市中心()a.1015千米b.1520千米c.2025千米d.2530千米(2)不透水面增加可能导致该城市()地下水位上升 地表气温升高 生物多样性增加 地表径流增多a.b.c.d.高考命题解读核心素养这么考常见命题材料常用解题方法1.综合思维:通过城市不透水面考查水循环的环节及影响因素2.人地协调观:通过城市下垫面改变考查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区域图、坐标图和文字材料解读图文信息,结合相关知识回答问题考场解题建模第(1)题,思路分析如下:第(2)题,思路分析如下:答案:(1)b(2)c突破1影响水循环各环节的自然因素(1)影响蒸发的因素。(2)影响水汽输送的因素。海洋上空的水汽陆地(3)影响降水的因素。(4)影响地表径流的因素。影响因素对地表径流的影响年降水量决定地表径流流量大小的最主要因素流域面积(支流数量)同地表径流流量呈正相关植被涵养水源,起到“削峰补枯”的作用地质条件(土壤质地)河流流经喀斯特地貌区、沙质土壤区,河水易下渗,减少地表径流的流量蒸发主要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对地表径流影响大(5)影响下渗的因素。(6)影响地下径流的因素。影响地下径流的因素可参考影响地表径流、下渗的因素,并重点考虑喀斯特地貌(岩溶地貌),因为喀斯特地貌区地下溶洞、地下河流众多,能储存较多的地下水。突破2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有利影响修建水库:能改变地表径流的季节分配,减少洪水期径流量,增加枯水期径流量;同时由于水面面积扩大和下渗增大使地下水位提高,可加大蒸发量和降水量跨流域调水:能改变地表径流的空间分布,也可以使蒸发量增加,大气中水汽增多,从而增加降水量植树造林、保护湿地:能起到涵养水源的作用,使下渗增多,地表径流减少不利影响滥伐森林,破坏地表植被:会减少蒸腾,空气中水汽减少,使降水量减少;降雨时,下渗减少,地表径流汇聚加快,容易发生洪涝灾害围湖造田:能减少湖泊自然蓄水量,削弱其防洪抗旱能力,也能减弱湖泊水体对周围地区气候的调节作用城市路面硬化:能增加地表径流,减少下渗,减小地下径流,使地面蒸发量减少,易造成城市内涝用水不当:河流上游地区过度引水灌溉,会导致下游水量减少,甚至出现断流;对地下水过量开采和使用,地下水位下降,会使有泉水出露的地方出现断流,绿洲地区出现生态恶化和土地荒漠化下图示意我国西北某闭合流域的剖面。该流域气候较干,年均降水量仅为210毫米,但湖面年蒸发量可达2 000毫米,湖水浅,盐度饱和,水下已形成较厚盐层,据此完成13题。1.盐湖面积多年稳定,表明该流域的多年平均实际蒸发量()a.远大于2 000毫米b.约为2 000毫米c.约为210毫米d.远小于210毫米2.流域不同部位实际蒸发量差异显著,实际蒸发量最小的是()a.坡面b.洪积扇c.河谷d.湖盆3.如果该流域大量种植耐旱植物,可能会导致()a.湖盆蒸发量增多b.盐湖面积缩小c.湖水富营养化加重d.湖水盐度增大【解析】1选c,2选a,3选b。第1题,由材料“闭合流域”可判断该流域水循环的支出是蒸发,收入是降水;由题干“盐湖面积多年稳定”可知,说明流域的多年平均实际蒸发量与年均降水量平衡,故该流域的多年平均实际蒸发量约为210毫米。第2题,可能蒸发量与气温和风力有关,而实际蒸发量受控于潜在蒸发量和本区域的水量,水量最小的区域实际蒸发量最小;由于坡面地质为岩石,地表坡度大,不利于积水留存,实际蒸发量最小;而洪积扇、河谷、湖盆水分较多,实际蒸发量都比坡面多。第3题,由材料可知,该流域地处干旱地区,如果该流域大量种植耐旱植物,势必消耗较多的水资源,导致汇入湖泊的水量减少,盐湖面积缩小,湖盆的蒸发量减少;湖水富营养化与人为排放到湖泊中的氮、磷等物质有关;该湖泊盐度饱和,盐度不可能再增大。植生滞留槽,又称作“雨水花园”,主要机制包含物理性的入渗、吸附拦阻作用和滞留槽中生物性的反应;另外,植生滞留槽可滞留大量雨水。目前,植生滞留槽成为建设海绵型城市的新亮点。如图为城市植生滞留槽示意图。读图回答4、5题。4.城市建设采用植生滞留槽后()a.地表径流增加b.大气降水减少c.水汽蒸发减少d.地表水下渗增加5.下列属于城市植生滞留槽的建设对城市环境影响的是()a.发挥生物滞水功能,根治城市内涝b.加重地表土壤干燥度,导致城市气温日较差增大c.调节城市局部气候,缓解城市热岛效应d.增加地表水下渗,根治城市地下水水位下降【解析】4选d,5选c。第4题,根据“主要机制包含物理性的入渗、吸附拦阻作用和滞留槽中生物性的反应”“植生滞留槽可滞留大量雨水”判断城市建设采用植生滞留槽后,地表水下渗增加;地表径流会减少;大气降水的影响因素很多,城市建设采用植生滞留槽不会导致大气降水减少;植物具有蒸腾作用,采用植生滞留槽会使水汽蒸发增多。第5题,城市内涝的原因很多,主要与城市规划不合理有关,城市植生滞留槽的建设能发挥生物滞水功能,但不会根治城市内涝;植生滞留槽可滞留大量雨水,使地表土壤变得湿润;建设植生滞留槽能调节城市局部气候,缓解城市热岛效应;地下水水位大幅下降主要与人口增多对水资源的需求增加有关,植生滞留槽虽能增加地表水下渗,但不会根治城市地下水水位下降。【加固训练】下图为某水循环过程示意图,读图完成(1)、(2)题。(1)图中、所代表的内容是()a.海洋 地表径流 蒸发b.地表径流 蒸发 海洋c.蒸发 地下径流 海洋d.蒸发 海洋 地下径流(2)关于图示水循环类型地理意义的叙述,正确的是()a.使地表水不断增多b.维持了水的动态平衡c.促成高原和山地的形成d.加速了冰川的融化【解析】(1)选b,(2)选b。第(1)题,理顺水循环的各个环节是解答本题的关键。“百川归大海”,是各种水体的归宿应为海洋水,这是本题的突破口,由此顺藤摸瓜可得答案。第(2)题,水循环能更新各种水体,维持水的动态平衡,不断塑造地表形态。考点二陆地水体的相互关系(2018全国卷)地处黄土高原的汾川河流域多年来植被覆盖率大幅度提高。2013年7月,汾川河流域降水异常增多,下表为当月6次降水过程的时长,降水量和汾川河洪峰情况。第5次降水形成的洪水含沙量低,第6次降水形成的洪水含沙量极高,据此完成(1)、(2)题。降水序号降水历时(天)降水量/mm汾川河洪峰情况1253.0无明显洪峰2480.3无明显洪峰35100.1无明显洪峰4273.2无明显洪峰5290.7洪峰流量346m3/s6254.4洪峰流量1 750m3/s(1)第5次降水产生洪峰的原因是此次降水()历时长 强度大下渗少植被截流少a. b. c. d.(2)第6次降水产生的洪水含沙量极高,其泥沙主要源于()a.河床 b.沟谷c.裸露坡面 d.植被覆盖坡面高考命题解读核心素养这么考常见命题材料常用解题方法综合思维:通过汾川河6次降水的基本情况表,综合考查某次降水的特点及原因降水基本情况表及文字材料解读图表信息,结合相关知识回答问题考场解题建模第(1)题,解题思路如下:第(2)题,解题思路如下:答案:(1)b(2)d突破1河流的补给类型河流因其流经地区的气候、地形等条件存在差异,其补给类型和特点亦存在差异,具体比较如下表所示:补给类型补给季节主要影响因素我国主要分布地区径流量的季节变化示意图雨水补给一般以夏秋两季为主降水量的多少;降水量的季节分配;降水量的年际变化普遍,尤其以东部季风区最为典型续表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春夏两季气温高低;积雪多少;地形状况东北地区永久性积雪和冰川融水补给主要在夏季太阳辐射;气温变化;积雪和冰川储量西北和青藏高原地区湖泊水补给全年取决于湖泊与河流的相对位置;湖泊水量的大小普遍地下水补给全年地下水补给区的降水量;地下水位与河流水位的相互位置关系普遍突破2河流补给类型的判读方法(1)依据河流流经的气候和地形条件判断。补给类型世界分布(气候区)我国分布地区降水热带雨林气候区;热带草原气候区;季风气候区;地中海气候区;温带海洋性气候区东部季风区季节性积雪温带大陆性气候区温带、亚寒带等冬季有降雪的地区(俄罗斯、加拿大等)东北地区的河流有季节性降雪,也有雨水补给永久性冰川河流发源于高大山体,山体海拔高于当地雪线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2)依据径流季节变化过程判断。雨水补给的河流,径流季节变化大,与降水期一致;冰川融水补给取决于气温,径流高峰在夏季;地下水补给的河流,径流平稳;湖泊对径流具有调节作用,使径流变化小;春季有明显汛期的河流有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3)陆地水体之间的转换。地下水与河流水的相互补给关系。有些河流水与地下水之间并不一定存在互补关系,如黄河下游、长江荆江段因其为“地上河”,只存在河流水补给地下水的情况。湖泊水与河流水的相互补给关系。湖泊水与地下水的相互补给关系。基流是地下水补给进入河水中的部分,其径流量较为稳定,为河川的基本流量;它在维持河道生态、提供枯水季节补给中作用显著。基流指数是基流占河流径流的比重。下表为40年间黄河源区(位于青藏高原)的相关数据,据表信息完成1、2题。时间降水量(mm)平均气温()基流(108 m3)基流指数19611970年638-0.981360.6419711980年649-0.611380.6619811990年681-0.401500.6319912000年6420.111160.671.根据表中数据的相关性判断,黄河源区河流径流量大小主要取决于()a.气温变化b.降水量变化c.基流指数变化d.植被变化2.40年间,气温升高对黄河源区基流和基流指数的影响明显,因气温升高()a.蒸发量增大,地下水补给增大,基流减小b.冻土融化多,地表水下渗增多,基流减小c.冻土融化多,补给河水增多,基流指数增大d.冰川融化多,补给河水增多,基流指数增大【解析】1选b,2选c。第1题,从表中可看出当降水量多时,基流也相对增多,而其他要素与基流变化相关性小,所以黄河源区的径流量大小取决于降水量的多少。第2题,地下水补给量与地下水位有关,受气温影响小;冻土融化多,下渗形成地下水补给,基流增加;冰川融化形成的是地表水。【加固训练】图1为长江流域h河部分河段示意图,图2为q点河流水位和p点湖泊水位某年随季节变化曲线示意图。读图,完成(1)、(2)题。(1)图示湖泊水补给河流水的主要季节是()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2)7、8月河流与湖泊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土建工程施工图纸深化方案
- 热力设备备品备件管理方案
- 工业园区水电气建设方案
- 智算中心关键设备维护保养计划
- 市政管网数字化建模技术应用方案
- 燃气储气设施建设方案
- 校园安全教育案例11例
- 日记冬季校园安全教育
- 校园安全教育学生感悟
- 公路交通安全设施建设方案
- 2025年全国企业员工全面质量管理知识竞赛题及参考答案
- 2025年广东省中考英语试卷深度评析及2026年备考策略
- 2025-2026秋中小学升旗仪式演讲稿:(第3周)积跬步养习惯向未来
- 日本商务礼仪课件
- 新产品可行性评估表
-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成长手册三年级上册第2课《传统游戏》教案
- 《电气CAD》(汪玲娟)625-5教案 第3课 AutoCAD2020操作界面与绘图环境
- 绿色建筑和绿色建筑材料
- 《七堂保险金信托课》读书笔记思维导图
- Jade6操作和应用优秀课件
- 渐开线花键强度校核(完整计算)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