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垃圾分类的分析和建议_第1页
北京市垃圾分类的分析和建议_第2页
北京市垃圾分类的分析和建议_第3页
北京市垃圾分类的分析和建议_第4页
北京市垃圾分类的分析和建议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北京市垃圾分类的分析和建议法学13-2班 130714219 陈佩云摘要: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垃圾问题已成为制约城市发展的主要问题。国内外经验表明,要彻底解决垃圾问题,实现垃圾的资源化和减量化,分类收集是关键因素。早在20世70年代,发达国家就已经开始实行垃圾分类收集,而我国虽然有很多城市已经开始试行,但迄今尚没有一座城市全面推行。北京市虽然是政治中心可在这一方面还存在着极大地空白,需要对垃圾分类收集实施的条件进行分析并做好分类前的准备工作。 美国世界观察所1999年在其一项调查报告中指出:“垃圾回收和再生利用,称得上是21 世纪人类最重要的效率革命,这种革命在由工业经济走向知识经济的时代变得更有魅力,因为这是人类为了求生存寻找持续发展道路所必须采取的步骤。”本文将就重点从北京市生活垃圾分类及收运现状、垃圾管理体制现状、资源回收市场现状、社区分类回收实地调查4个方而对北京市生活垃圾分类回收现状进行分析。关键词:垃圾,分类,比较,分析,循环,治理。一、北京市生活垃圾分类与处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定义,城市生活垃圾应为在城市日常生活中或者为城市日常生活提供服务的活动中产生的固体废物,以及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视为城市生活垃圾的固体废弃物。1.1北京垃圾分类现状概述 北京最早提出垃圾分类是在环卫局解体前。迄今为止,政府推动的北京垃圾分类推广大致可以分为两个阶段。一个阶段是从2002年到2008年,主要是为北京奥运会做准备;另外一个阶段是2009年后到现今,这个阶段是为了解决垃圾处理困境。如果说2002年到2008年的垃圾分类是为了应对2008年北京奥运会,那么2009年开始的垃圾分类则确实是为了寻找垃圾的解决之路。 因为,2009年后垃圾处理的压力越来越大,之前建设的填埋场都即将封顶。所以,2008年后,政府继续推动垃圾分类,希望能够解决垃圾无处去的问题。1.2北京市生活垃圾收运现状1.1.1生活垃圾的产生量与垃圾成分根据表2-1及图2-1所示,北京市生活垃圾生产量从2008年到2009年有小程度的缩减,但足总体情况呈上升趋势。这体现了随着北京市经济的发展,城市垃圾从2004年的496万吨到了 2009年的669. 1万吨,上涨了 34. 9%, 长幅度较大。年人均生产垃圾与其相似,虽然从2008年到2009年有所回落,但总体呈上升趋势。1.1.2产生量与清运量关系折线图如图2-1所示,从1992年到2009年,北京市的人门总数及人均GDP均呈上升趋势,到2009年底,北京市的常住人口已达到1755万人,巨大的人口压力必定会给城市垃圾承载能力带来巨大的负担。1.1.3 不同区域垃圾构成(成分): 类别地区厨余塑料纸类灰土砖瓦厨余草木厨余物和植物秸秆城八区55%23%16%5%3%新城地区-30%28%-乡镇地区郊区县农村1.6%1%60%34%从整体上看,北京城市生活垃圾具有厨余垃圾多,易腐败,含水量高、热值低的特点。1.3一般生活垃圾分类及收运处理方法及指导目前,根据国家建设部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及其评价标准,城市生活垃圾分为六类,它们分别是:可回收物、大件垃圾、可堆肥垃圾、可燃垃圾、有害垃圾以及其他垃圾,具体内容如下表2-2所示。北京市公共场所垃圾大多分为可回收垃圾与其他垃圾两类,住宅小区内大多分为可回收垃圾、餐厨垃圾与其他垃圾三类。如图,垃圾分类表: 北京市生活垃圾收运过程分为两个环节,它们分别是生活垃圾的收集与运输。生活垃圾的收集是指从将垃圾丢弃到垃圾收集点的过程;运输指将垃圾收集点中的垃圾运到垃圾转运站或垃圾处理场的过程。接下来我们看一下北京市生活垃圾处理流程图。城市生活垃圾的处现方式主要有三种,分别堆肥、焚烧、填埋三种方式。目前我国有垃圾无害化处理场567 其中卫生填埋场447座,垃圾堆肥场16座,垃圾焚烧场座。根据对比可知,垃圾处理的主要方式还是以卫生填理为主,2009年的处理量为8898. 6万吨,远高于其他两种方式的垃圾处理量,北京市情况基本上与全国相同,生活垃圾的重要处理方式也是卫生填理。二、垃圾分类与回收的问题及原因分析通过第一节对北京市生活垃圾分类与回收的现状分析,可以看出目前北京市生活垃圾回收体系存在许多问题。本章将从宏观管理体制、分类回收市场体系以及垃圾回收配套体系三个维度出发,分析北京市实行生活垃圾分类回收所面临的问题、原因与特点。2.1北京市垃圾分类与回收为何难见成效?虽然北京垃圾分类的推行始于2002年,迄今己经有12年了,但是并没有取得值得称道的成效。严格来讲,甚至可以说,北京垃圾分类一直处在原地踏步的状况中。2.1.1生活垃圾前端分类处理不够且资源化程度低 目前北京的垃圾处理模式呈显出重后轻前的特点。这一特点具体表现为,生活垃圾分拣由城市清洁工人完成,居民不需要在家中分类:垃圾收运以混合的形式完成;垃圾最终处理以填埋为主,造成资源大量的浪费。 北京的垃圾处理模式呈显出重后轻前的特点。这一特点具体表现为,生活垃圾分拣由城市清洁工人完成,居民不需要在家中分类:垃圾收运以混合的形式完成;垃圾最终处理以填埋为主,造成资源大量的浪费。2.1.2生活垃圾产量逐年增加且垃圾处理能力缺口较大根据分析,目前北京市的垃圾日产量1.74万吨,而现有设备的日垃圾处理能力的设计为1.57万吨为保证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这两个指标之间的缺口就要超负荷运行垃圾处理设施来填平。而这么做的结果就是使垃圾处理设施的使用寿命降低,并且增加了垃圾处理对周围环境的危害。2.1.3垃圾运输环节不能做到分类运输目前,北京市的垃圾处理系统还是以混合收运为主要方式,本文认为前端投放不分类以及缺少相应的垃圾分类配套收运设施是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因此需要同时保证垃圾投放时分类与收运分类的顺利进行。2.1.4居民生活垃圾分类回收意识不足根据有关研究表明?,北京居民的环保意识虽然有向深层过度的趋势,但都集中在比较浅的层次。具体表现在不愿参加环保相关活动,并且环保价值观取决于自身利益,而对垃圾减量化与资源再利用认识不够。其次,居民在垃圾分类的环境意识中会体现一种被动性,有些人虽然认识到垃圾分类比较重要,但是会因为怕麻烦、别人不分类等原因而造成意识与行动背离,导致垃圾分类的执行率非常的低。并且,居民在生活垃圾处理对政府的依赖心理很严重。2.1.5生活垃圾管理体制不完善 我国的再生资源管理呈现出政出多门、分头管理的特点,虽然各自的职责都有所划分,但在一些职能上又有所重叠,其表现为中央和地方设立了多种管理部门负责同一职能,其结果必然是增加协调成本和交易费用,降低管理效率。当遇到有利益的项目 ,部门之间表现为争抢,将其划归自己的管管辖范围,当管理中出现漏洞和问题时,部门之间表现为互相推卸责任。其次,也会造成再生资源回收与再生利用割裂。 此外,目前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体制和我国其他城市相同,属于是政企合一的管理模式,政府在垃圾环卫行业中即充当了管理监督者的角色,又充当了具体设施者的角色,因此整个行业缺乏有效的监督与竞争机制。2.1.6厨余垃圾不能做到有效的回收与管理 据前文分析,北京市生活垃圾成分中有63. 39%属于厨余垃圾,楚生活垃圾的主要成分。但是,前北京市的厨余垃圾回收管理并不完善,具体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厨余垃圾含水量大、流动性高,如果将厨余垃圾与其他垃圾混合,不仅会影响二次分拣,还会给垃圾的最终处理带来困难,污染环境。第二、天然厨余垃圾具很好的回收利用价值,但是由于其回收渠道不方便,回收质量差、数量少等特点,对于厨余垃圾回收投资的经济效益十分低。第三、北京市缺乏一套有效地厨余垃圾管理体系,使得一部分厨余垃圾随着其他生活垃圾一起由市政环卫部门淸运,进行终端处理;而另一部分厨余垃圾个体回收,交给附近的家畜养殖场作为直接的饲料。2.2北京市生活垃圾分类与回收问题的成因分析2.2.1缺少完善的生活垃圾分类回收法律体系目前,我国并没有一部可以作为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的基本法律。由于城市生活垃圾的种类与回收用途多样,其分类回收是一项系统性工程,所以立法者必须根据垃圾的不同特性及回收使用特点,制定相应的配套性法律。因此我国还需要进一步完善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回收的一系列配套法律,从而健全我国垃圾分类的法律体系。2.2.2缺少生产责任制的垃圾分类回收模式虽然目前我国推行生产者责任和垃圾收费制度还存在一定的难度,但从长远来看,将是一种必然趋势。2.2.3缺少市场手段对垃圾分类行为引导200多年前,亚当斯密发现了价格机制对社会与自然资源可以有效地配置,所以在处理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回收问题时,我们更不应该忽视它。通过根据不同种类生活垃圾向居民收取不同的收费,来刺激城市居民行为,使他们将生活垃圾在源头上进行分类,并且达到生活垃圾减量化的目的。2.2.4缺少长效地垃圾分类监督机制与宣传力度有效地监督机制是确保垃圾分类回收的一个有力保障,但是由于其工作量与实施成本大,所以长期有效地监督机制是北京乃至世界其他城市进行垃圾分类回收的瓶颈问题。北京市社区的垃圾分类的宣传手段十分简单,仅限于海报、手册以及部分热心分类指导员的指导,并且绝大部分社区并没有相关的垃圾分类宣传措施。因此居民的垃圾分类知识严重不足,意识也不强。2.2.5缺少科学的垃圾处理技术虽然卫生填埋的垃圾处理方式有着成本小、操作方面等特点,但是这种处理方式并不适合在北京长期使用。另外两种处理方式,即垃圾堆肥与焚烧发电,虽然对其技术要求与投入成本比较高,但是从长远角度来看,确实有着很大的优势。所以,北京市应该加紧相关技术的研发,并吸收国外的成功经验,实行科学、安全、可持续发展的垃圾处理技术,并在这些处理技术的基础上促进垃圾的前端分类。3、 促进垃圾分类与回收的政策与建议 垃圾分类是一个较为复杂的问题,不可能单纯依赖一种途径就实现推动和推广。北京从2010年开始新一轮的垃圾分类推广后,第一年是600个小区,第二年增加了1200个,接下来又逐步增加。但是,我们2011年走访时,发现这些小区的垃圾分类执行情况一团糟,只是居民拿到了垃圾桶和垃圾袋针对上面集中问题可以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加大对违反垃圾分类收集的处罚力度曾经有环保组织宣传通过积分换物等方式激励垃圾分类,从谁产生谁付费的角度来说,这种以奖励的方式来推动垃圾分类并不适合。我们可以实行对分类好的不收费,不向居民收取厨余处理费用,但是产生的其它垃圾产生的越多收费越多。换言之,应加大对违反垃圾分类收集的处罚力度,其收费应该远远高于垃圾处理费用。比如,没有分类的就罚300元到500元,以提高处罚的约束效力。可以每栋楼配一个人检查执行情况,并将违规的人进行通报。韩国的垃圾分类执行就这样的。但是,在我国,因为担心惩罚力度大会引发极大反弹,出现有人乱丢垃圾;也担心通报会引起公众所说的触发个人隐私。所以,在垃圾管理条例等法规中并没有触及到垃圾分类的主要问题和矛盾。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中也没有对垃圾分类提出具体的惩罚措施和执行方案。 减少前端垃圾产生控制垃圾产生的数量,不仅可以降低垃圾分类的成本,也可以从根本上提高垃圾管理效率。因此,应该从垃圾产生的源头开始遏制垃圾产生,提高垃圾再使用和循环再利用的效率。类似的作法有,1990年代以前,啤酒瓶和饮料瓶瓶等都是采用“押金制度”来重复使用和回收。遗憾的是,这种制度没有被持续使用,其原因是在于各种饮料瓶都是塑料的,厂家回收价值不高。那么,在垃圾存量不断增大的现实面前,是否可以规定液体包装需要采用玻璃瓶,从而激励“押金制度”的延续,实现资源循环使用,而减少垃圾呢? 可回收物要真正的管起来目前中国的可回收物是商务部门管理的,丢到垃圾桶里的垃圾是市政市容管理部门管理的。2011年,我们走访社区时,也会去走访垃圾楼,发现还是有大概6%的可回收物进入了垃圾转运站,最后进入末端的垃圾处理系统。“可回收物”这个垃圾桶根本不发挥任何作用。这样两条分割的垃圾和可回收物系统,很难保证可回收物的有效收集和管理。那么,是否可以考虑不设可回收物这个垃圾桶?只要有利润存在,回收行业的人就会去做。一些低价值的可回收物,像一次性的水杯和塑料袋子都会被回收了。在不设可回收物垃圾桶后,能够回收的可以都被社区里做回收的人拿去,如果没有人回收也就不能算做可回收物了,可以至今进入不可回收垃圾桶。另外,也可以想一些办法,比如引导居民,将可回收物交给社区里做废品回收的人,或者找到让废品回收从业者参与社区回收好通道。 公共参与是解决垃圾问题的有效途径毫无怀疑,公众参与监督是解决垃圾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公众参与监督,可以配合政府部门监管,减轻监管不到位等问题。当务之急,需要在制度建设方面做如下工作:其一,需要政府和企业一起制定限制源头产生包装类垃圾的政策;其二,需要政府和民众一起制定切实可行的垃圾分类实施方式、可以执行的分类目标,并建设好垃圾分类后相匹配的所有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和分类处置系统;其三,需要制定有约束力和现实执行力的垃圾分类管理条例,在法规的约束下,在告知居民为何要做垃圾分类,垃圾末端处置填埋和焚烧危害的前提下,在与民众互动的情况下一起执行垃圾分类此外还有, 完善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体系 继续加强生活垃圾分类回收的教育与宣传 提供方便实用的分类收集设施 完善垃圾分类回收监督机制 实行生活垃圾收费制度 垃圾收费的一般方式1王建明,城市固体废弃物管制政策的理论与实证研究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72江源,刘运激,邪培,城市生活垃圾管理:推进循环经济的前沿领域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杜,20043庄序莹,公共管理的经济学基础分析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4李国建,赵爱华,张益,城市垃圾处理工程M,北京:科学出版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