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9-2020学年度上学期期中考试高一地理试题一、单选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小题2分,共60分)下图为局部经纬网图,甲、乙区域所跨的纬度相等,qr的实际距离约为mn的2倍。据此完成下面各题。1. 与n点关于地轴对称的坐标为a. (60n,20e)b. (60n,160w)c. (60s,20e)d. (60s,160w)2. 下列有关甲、乙两区域的叙述,正确的是a. 甲区域位于乙区域的西北方向b. 甲、乙区域均处于低纬地区c. 甲区域位于西半球,乙区域位于东半球d. 甲区域面积约是乙区域的1/2【答案】1. b 2. d【解析】本题考查经纬网判读,地球上方向判断【1题详解】根据题意可知,qr的实际距离约为mn的2倍,qr位于赤道,则mn所在纬线为60n,根据经纬度变化规律可知n点经度为20e。关于地轴对称的两点纬度相同,经度互补,东西经相反,其坐标为(60n,160w)。b正确。【2题详解】qr的实际距离约为mn的2倍,且单位经线上长度不变,因此乙区域面积约为甲区域的2倍, d正确;根据东西半球划分依据,甲区域位于东半球,乙区域位于西半球;20e以东到160w经度差为180,所以,甲区域位于乙区域的东北方向,a和c错。甲为60以北的区域,处于高纬地区,b错误。故选d。读下表火星与地球的对比资料,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3. 有关火星上的自然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表面平均温度比地球低b. 自转线速度比地球大c. 密度比地球大d. 大气层浓密4. 当火星的赤道与公转轨道交角变为25时,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火星的自转轴与公转轨道之间的夹角变大b. 火星上的极昼范围将变大c. 火星上的昼夜更替周期(太阳日)将变大d. 火星上的昼夜更替周期(太阳日)将变小【答案】3. a 4. b【解析】【3题详解】火星与太阳的距离远于日地距离,地表平均气温比地球低,a正确;火星与地球自转周期相近,但是火星的赤道半径明显小于地球,自转线速度较小,b错误;由质量与体积的对比可知,火星的质量除以体积小于1,比地球小,c错误;火星的体积质量均小于地球,引力较小,大气层较稀薄,d错误。【4题详解】当火星的赤道与公转轨道交角变为25,即比原来的24增大,则火星的自转轴与公转轨道之间的夹角变小,a错误;火星上热带、寒带范围变大,极昼极夜范围变大,b正确;此夹角的变化不影响火星的昼夜更替周期,故c、d错误。下图为“我国年太阳总辐射量分布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5. 图中太阳年辐射总量( )a. 哈尔滨比济南多b. 分布呈东多西少c. 上海大于1200kwh/m2d. 平原比高原地区丰富6. 只考虑自然因素,最不适合推销太阳能热水器的城市是( )a. 济南b. 拉萨c. 上海d. 重庆7. 与上海相比,拉萨太阳能丰富的原因有( )纬度低,太阳辐射量大 晴天更多,降水较少,大气透明度好 地势高,距离太阳近,大气辐射强 地势高,空气稀薄,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小a. b. c. d. 【答案】5. c 6. d 7. d【解析】【5题详解】哈尔滨比济南少,a错;分布呈西多东少,b错;上海大于1200kwh/m2,c对;高原地区海拔高,空气稀薄,太阳年辐射总量多,d错。【6题详解】在这四个城市中,重庆地处四川盆地,是我国太阳能最贫乏地区之一,不适合推销太阳能热水器,故选d,其余选项可排除。【7题详解】拉萨地处青藏高原,地势高,空气稀薄,晴天多,降水较少,大气透明度好,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小,故答案选d,其余选项可排除。2017 年 8 月 21 日,北美洲境内出现了日全食现象。图为此次日全食过程部分照片。据此完成下列各题。8. 日全食发生时景象是a. b. c. d. 9. 日全食发生时被月球遮挡的太阳大气层及该层的太阳活动是a. 光球层、耀斑b. 日冕层、耀斑c. 色球层、太阳风d. 光球层、黑子10. 太阳大气剧烈活动时产生的影响可能是a. 航行中轮船上指南针突然失灵b. 我国北方地区的交通运输受阻c. 无线电长波通信突然中断d. 大西洋飓风出现次数增加【答案】8. c 9. d 10. a【解析】8题详解】日全食是月球的影子落在地球上,挡住了整个太阳,只在边缘可以看到太阳光芒。发生时的景象是图c所示,c对。图a、图b、图d是日偏食,a、b、d错。【9题详解】日全食发生时被月球遮挡的太阳大气层是太阳大气的光球层,该层的太阳活动是黑子,d对。色球层、日冕层肉眼看不到,a、b、c错。【10题详解】太阳大气剧烈活动时,可能产生磁暴现象,产生的影响可能是航行中轮船上的指南针突然失灵,a对。不影响我国北方地区的交通运输、无线电长波通信,b、c错。与大西洋飓风出现次数无关,d错。北京时间2017年10月4日20时07分05秒,地球发生一次小行星撞击事件,撞击地点为我国云南香格里拉县城西北40公里处。完成下列各题。11. 这颗小行星最有可能来自( )a. 河外星系b. 地月系c. 火星轨道和木星轨道之间d. 巨行星之间12. 此时,香格里拉的地方时(约95e)是( )a. 18时27分05秒b. 21时47分05秒c. 18时47分05秒d. 21时27分05秒13. 一艘轮船于当地时间2019年10月7日12时自东12区向东跨过日界线,进入西12区,30分钟后到达目的地,到达目的地的时间为( )a. 10月7日12时30分b. 10月8日12时30分c. 10月6日12时30分d. 10月6日11时30分14. 从广州开往北京的列车对铁轨的磨损程度( )a. 对西边铁轨磨损较重b. 对东边铁轨磨损较重c. 两边铁轨磨损一样重d. 对两边铁轨都无磨损【答案】11. c 12. a 13. c 14. b【解析】11题详解】太阳系中小行星最多的区域是小行星带,该带位于火星轨道和木星轨道之间,该小行星带中小行星数目庞大,且离地球不远,因此此次撞击地球的小行星最有可能来自于此,选项c符合题意。河外星系离太阳系、离地球太远,来自于河外星系可能性不大,排除a。地月系中没有的小行星分布,排除b。巨行星之间没有大量小行星存在,且离地球较远,因此来自于此的可能性不大,排除d。【12题详解】此时,北京时间2017年10月4日20时07分05秒,北京时间即120e的地方时,香格里拉的经度为95e,香格里拉位于120e以西25度,即晚1小时40分钟,由此推算,此时香格里拉的地方时(约95e)是18时27分05秒,选项a正确,b、c、d错误。【13题详解】一艘轮船于当地时间2019年10月7日12时自东12区向东跨过日界线,进入西12区,日期应减一天,日期为10月6日,由此排除a、b;轮船行驶了30分钟后到达目的地,时刻则变为12时30分,由此排除d;因此到达目的地的时间为10月6日12时30分,选项c符合题意。【14题详解】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北半球水平运动物体向其运动方向的右侧偏转,从广州开往北京的列车主要是向北行驶,顺着行驶方向,右边为东,因此对东边铁轨磨损较重,选项b符合题意,排除a、c、d。【点睛】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在地表作水平运动的物体,其运动方向有发生偏转的现象,北半球水平运动物体向其运动方向的右侧偏转;南半球水平运动物体向其运动方向的左侧偏转;沿赤道运动的物体,其运动方向不发生偏转。15.2018年9月23日,某同学傍晚回家走进小区(下图)时,发现自己夕阳下的影子落在正前方。该同学最有可能进入的小区大门是a. 甲b. 乙c. 丙d. 丁【答案】a【解析】【详解】秋分日太阳日落正西方,故影子朝东,该同学走进小区,正前方为小区大门,发现自己夕阳下的影子落在正前方。因此该同学最可能进入的小区的西门,排除bcd,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日出日落方向和影长问题。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时,全球除极昼极夜地区外都东北日出、西北日落;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时,全球除极昼极夜地区外都东南日出、西南日落;太阳直射点位于赤道上时,全球正东日出,正西日落。太阳光的来向和影子的朝向相反。16.当2019年1月16-18日北京四中高一同学进行期末考试期间a. 太阳直射赤道与北回归线间b. 北京山区一年中流水侵蚀作用较强c. 地球公转速度逐渐变慢d. 北极圈及以北地区出现极昼现象【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期末考试期间是1月16-18日,处于北半球冬季,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向北移动,故a错误;北京为温带季风气候,降水集中于夏季,夏季流水侵蚀作用较强,故b错误;因为直射点位于南半球所以北半球昼短夜长,北极地区出现极夜现象,故d错误;此时地球在公转轨道上位置已过近日点,此时正向北移动,公转速度渐慢,c对。【点睛】12月22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然后向北移动。在近日点(1月初)的公转速度最快,在远日点(7月初)公转速度最慢。17.北半球有一幢楼,冬至日正午影长与楼高相等(如图所示),该地纬度是a. 2326nb. 6634nc. 45nd. 2134n【答案】d【解析】【详解】正午太阳高度90 当地纬度 直射点纬度;冬至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由图示可知该日该地正午太阳高度为,正午影长与楼高相等,即tan=1, =45;由此可算出该地纬度90 -45 -23.5 2134n。选d正确。18.分析地震波波速的变化可以了解地球内部的圈层结构,下图为“地球内部地震波曲线”,读下图,回答下题。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是地壳, 是地幔, 是地核b. 甲波由层进入层波速急剧上升c. 甲波是纵波乙波是横波d. 乙波无法通过地幔【答案】c【解析】【详解】图中显示,甲波传播速度比乙波快,因此甲波为纵波,乙波为横波,c正确。图中x处(深度约2900千米),横波消失,纵波波速直线下降,表明该处为古登堡面,则地壳和地幔,为外核,处纵波明显增速,应为内核,a错误。图中显示,甲波由层进入层波速急剧下降,b错误。乙波为横波,地幔由固态物质构成,因此横波可能通过地幔,d错误。齐民要术中有文字记载:“凡五果,花盛时遭霜,则无子。常预于园中,往往贮恶草生粪。天雨新晴,北风寒切,是夜必霜,此时放火做煴(无焰的微火),少得烟气,则免于霜矣。”下图为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19. 使近地面大气温度升高的热量传递过程是( )a. b. c. d. 20. “天雨新晴,北风寒切”造成“是夜必霜”的主要原因是( )a. 多雨的夜晚,云层反射地面辐射,气温降幅大b. 晴朗的夜晚,大气透明度高,大气逆辐射较弱c. 北方的冷空气,加速地面蒸发,增强地面辐射d. 雨后的夜晚,空气湿度大,吸收大气辐射较少【答案】19. b 20. b【解析】【19题详解】根据题中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判断,图中为进入大气上界的太阳辐射,为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为大气逆辐射,为地面辐射。太阳辐射()从大气上界进入大气,受到大气削弱作用后到达地面,地面吸收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而增温,然后以地面辐射()的形式向外传递能量,近地面大气强烈吸收地面辐射()而增温,由此可以看出,使近地面大气温度升高的热量传递过程是,选项b符合题意。表示大气逆辐射,是大气向外辐射能量的方式,不会使近地面大气温度升高,因此排除a、c、d。【20题详解】“天雨新晴”表示天气转晴,大气中云量少,大气透明度高,大气逆辐射较弱,大气保温作用弱,地面损失的能量多,降温快,加上“北风寒切”即冷气流的影响,地表温度低,空气的水汽容易在地面凝结成霜,导致“是夜必霜”,由此判断,选项b符合题意。多雨的夜晚,云层厚,大气逆辐射强,地面温度下降幅度小,不易成霜,排除a。北方的冷空气,加速地面蒸发,属于潜热输送,会降低地面温度,从而减弱地面辐射,排除c。如果空气湿度大,大气逆辐射就强,地面损失的能量少,降温幅度较小,不易成霜,排除d。2018年“十一”长假期间,韩mm同学随父母来海滨旅游。当她面朝大海,长发在海风吹拂下向后飘起时,切实感受到惬意舒畅的心情。结合“北半球海滨地区海陆环流图(图甲)”和“温度变化特征图(图乙)”,完成下列小题。21. 图甲中四处气压最低的是a. 处b. 处c. 处d. 处22. 如果韩mm头发向后飘起仅受自然条件影响,最可能发生在乙图中的哪个时间段a. 16时至次日8时b. 8时至16时c. 18时至次日6时d. 6时至18时【答案】21. b 22. b【解析】【21题详解】由甲图可知近地面风由海洋吹向陆地应是白天。因为陆地比海洋比热容小,所以白天陆地近地面气温高于海洋,气压低于海洋,同一水平面上风由高气压吹向低气压;同时对流层大气气压随海拔的升高而降低,大于,高空气流由吹向,说明气压大于,因此图甲中、四处压最低的是处,故该题选b。【22题详解】海风从海洋吹向陆地,说明陆地温度高,空气上升,海洋气温低,气流下沉,这样风才从海洋吹向陆地,所以在海洋温度低于陆地温度期间,风从海洋吹向陆地。韩mm头发向后飘起发生在吹海风的时候,由图可知在8时至16时时海洋温度低于陆地,故此时吹海风,该题选b。【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对图乙的判读,明确陆地比海洋比热容小,海洋升温降温的幅度均低于陆地。白天陆地增温快,气压低,风由海洋吹向陆地,为海风;夜晚相反。23.城市是人类对自然环境干预强烈的地方,在城市地域中,人类改变了自然环境面貌,影响了城市气候,引发了影响人类生存的城市环境问题。下图为“某市4月份气温垂直分布图”,读下图完成下题。观察该市4月份气温垂直分布图,判断甲、乙、丙、丁四图中最有利于该市大气污染物扩散的是()a. 甲b. 乙c. 丙d. 丁【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在垂直方向上,对流越强,就越有利于大气污染物的扩散。图甲中显示,随着高度的升高,气温降低,3千米下降了40,每上升1000米气温下降13以上,垂直递减率很高,导致垂直对流强,有利于大气污染物扩散,选项a符合题意。图乙、图丙、图丁中显示,该市在不同的高度上出现了逆温现象,逆温会抑制对流运动,从而影响大气污染物的扩散,因此排除b、c、d。【点睛】美国的工业小镇多诺拉,于1948年10月连续4天逆温,工厂及居民排放的空气污染物硫氧化物和烟尘不能及时扩散,使只有14000人的小镇,4天内有5900人患病,20多人死亡。1952年发生在英国伦敦的烟雾事件也是与大雾和逆温有关,工厂和千家万户排出的烟尘、二氧化硫滞留在城市上空,4天内有5000人死亡。发生在比利时的马斯河谷烟雾事件和发生在洛杉矶的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等均与逆温天气有关。下图为“亚欧大陆东部某季节大气运动图”。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24. 图示季节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天气状况可能是()a. 阴雨连绵的梅雨天气b. 炎热干燥的伏旱天气c. 受热带气旋的影响d. 受强冷空气的影响25. 当p天气系统最强盛时,印度半岛为()a. 一年中最凉爽的时候b. 农田干枯,土地龟裂c. 降水量多的季节d. 西南季风来得早,造成严重洪涝灾害【答案】24. d 25. a【解析】【24题详解】图中显示,亚欧大陆上形成了高气压,应为大陆气温低而形成的冷高压,由此判断,北半球为冬季。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梅雨天气一般出现在夏季的67月,不符合题意,a错。长江中下游地区的伏旱天气一般出现在夏季的78月,不符合题意,b错。影响长江中下游地区的热带气旋一般出现在夏秋季节,不符合题意,c错。北半球冬季,受强大的亚洲高压(冷高压)的影响,长江中下游地区常常受强冷空气的影响,出现降温大风天气,d正确。【25题详解】当p天气系统(冷高压)最强盛时,一般出现在1月份左右,位于北半球的印度半岛平均气温最低,当地为热带气候,此时为当地一年中最凉爽的时候,a正确。由于此时印度半岛是一年中最凉爽的时候,蒸发较弱,农田水分条件并不太差,一般不会出现农田干枯、土地龟裂的现象,b错误。此季节,亚欧大陆受高气压控制,印度半岛盛行由于大陆吹向海洋的东北季风,降水稀少,c错误。此时为1月份左右,西南季风一般开始出现在6月份,因此此季节不可能出现西南季风,d错误。【点睛】印度半岛根据季风的进退,一年之中可分凉、热、雨三季。69月,南亚地区盛行来自印度洋的西南季风,降水丰富,形成雨季;10次年2月,雨季逐渐结束,气温开始逐渐降低,印度半岛进入凉季;35月,随着太阳直射点的北移,气温迅速增高,气候炎热干燥,称为热季。26.有一则关于长沙的天气资料:前两天天高云淡,气温较低,第三、四天云量逐渐增多,云层加厚,出现连续性降水,第五天雨过天晴,气温升高,气压降低。据此完成下题。影响长沙地区这次降水的天气系统是( )a. b. c. d. 【答案】b【解析】【详解】材料信息表明,该天气系统过境前,气温较低,天气晴朗,过境时产生连续性降水,过境后,气温升高,气压降低。a为气旋天气系统,过境之前和之后,气温和气压不应有明显变化,与题意不符,排除a。根据形态判断,b为暖锋,暖锋过境前,受冷气团控制,气温较低,境时,由于推移速度较慢,往往形成连续性降水,过境后,受暖气团控制,气温较高,气压降低,与题意吻合,选项b符合题意。c为反气旋天气系统,过境时不会产生降水,与题意不符,排除c。根据形态判断,d为冷锋,冷锋过境前,气温较高,过境后受冷气团控制,气温较低,气压较高,与题意不符,排除d。读下图,回答下列小题。27. 此锋面形成的季节多在()a. 春季b. 夏季c. 秋季d. 冬季28. 此时贵阳附近的天气特征是()a. 阴雨连绵b. 晴空万里c. 大雪纷飞d. 暴风骤雨【答案】27. d 28. a【解析】【27题详解】此图所示为昆明准静止锋,是南下冷空气受到云贵高原的阻挡滞留而形成的,多出现在冬季,影响中国西南地区,据此选d。【28题详解】此时贵阳附近受到准静止锋的影响,并且贵阳位于锋面的冷气团一侧,处于锋面雨区位置,结合准静止锋的特点可知,此时该市的天气特征是阴雨连绵,选a。【点睛】昆明准静止锋,是南下冷空气受到云贵高原的阻挡滞留而形成的,多出现在冬季。受该锋面的影响,贵阳多阴雨,而昆明则因处于暖气团一侧,多温暖而晴好的天气。29.下图所示风带,对西欧温带海洋性气候的形成有重要影响的是a. b. c. d. 【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全球气压带和风带对全球气候的影响。对西欧温带海洋性气候的形成有重要影响的是北半球的盛行西风带。图中a选项为北半球的盛行西风,为西南风。所以本题选择a选项。30.近100年来,全球平均气温经历了冷-暖-冷-暖的波动,总体上气温呈上升趋势。导致全球变暖的主要原因是全球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明显增加,据此回答下题。全球气温升高可能对我国造成的影响是( )a. 各地降水普遍增加b. 南方与北方温差变大c. 水稻种植的北界北移d. 有利于经济结构的调整【答案】c【解析】【详解】全球气温升高,使得我国纬度偏低地区降水可能减少,纬度偏高地区降水可能增加,并不是各地降水普遍增加,a错误。全球升温对我国南方与北方温差的影响不大,没有证据表表明南北温差变小或变大,b错误。全球升温,使得热量资源增多,导致水稻种植的北界北移,c正确。全球升温,改变了水、热资源的空间分布格局,可能被迫调整经济结构,许多地区增加了人类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的难度,而不是有利于经济结构的调整,d错误。二、综合题(共40分)31.读“二分二至地球公转位置图(下左图)”、“太阳直射点移动纬度变化示意图(下右图)”,回答下列问题。(1)左图中,当地球公转至d处时,为北半球的_(节气),太阳直射在_(纬线),对应右图中的_(填序号)。(2)左图中,当地球公转到b处时,日期为_月_日前后,靠近_(近日点、远日点),地球公转速度较_(快、慢)。(3)若黄赤交角变为25,当地球公转至d处时,太阳直射在_(纬线)上,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范围_(扩大、缩小)。【答案】 (1). 冬至 (2). 南回归线(2326s) (3). (4). 6 (5). 22 (6). 远日点 (7). 慢 (8). 25s (9). 扩大【解析】【分析】本题难度较低,主要考查地球的公转运动,和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以及黄赤交角变化后的影响。【详解】(1)据图可知,当地球公转至d处时,太阳直射南回归线,为北半球的冬至,对应右图中的。(2)左图中,当地球公转到b处时,太阳直射北回归线,为北半球的夏至,日期为6月22日前后,靠近远日点(7月初),地球公转速度较慢。(3)黄赤交角的度数决定了回归线的度数。若黄赤交角变为25,说明黄赤交角变大,回归线的度数也变为25。当地球公转至d处时,则太阳直射在25s,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范围扩大。32. 读北半球某地的气压分布图,完成下列各题。(1)甲、乙、丙、丁四地气压的大小关系为_。(由大到小排列)甲、乙两地气温较高的是_.(2)在图中用箭头标出环流模式。这种环流形成的根本原因是_(3)图中,甲、乙两地之间的风向为_。(4)假若图示环流为城市热岛环流,则表示郊区的是_地。【答案】(1)甲乙丙丁,乙(2)逆时针(画图),地面冷热不均(3)西南风(偏南风)(4)甲【解析】试题分析:(1)图中甲处近地面等压面向高空凸,近地面是高压,乙是低压;高空气压状况与近地面相反,丙气压高于丁;海拔越高气压越低,因此四地气压由大到小是甲、乙、丙、丁;近地面气温高的空气膨涨上升,形成低压,因此气温较高的是乙。(2)水平方向上气流由高压指向低压,由甲吹向乙,乙气流上升,环流模式为逆时针;热力环流形成的根本原因是地面冷热不均。(3)图中风由甲吹向乙,北半球地转偏向力向右偏,形成西南风。(4)城市热岛环流,城市气温高形成低压,郊区气温低形成高压,因此甲处高压表示郊区。【考点定位】热力环流【方法总结】由于地面的冷热不均而形成的空气环流,称为热力环流。垂直方向上,热的地方空气会膨胀上升,到上空聚积起来,使上空的空气密度增大形成高压,而近地面则形成低压;冷的地方空气就会收缩下沉,上空的空气密度减小,形成低气压,近地面形成高压。水平方向上,空气从高压向低压扩散,就形成了热力环流。33.下图为亚洲季风图,读图回答问题。(1)此时为北半球_(季节),亚欧大陆上形成_(高、低)气压中心,它切断的气压带是_,使该气压带只能保留在海洋中。 (2)b地盛行_季风,该季风的主要成因是_。【答案】 (1). 夏季 (2). 低 (3). 副热带高气压带 (4). 西南 (5). 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解析】【分析】本大题以亚洲季风图为材料,设置两道小题,涉及季风环流的季节特征、成因、气压带和风带及移动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详解】(1)图中显示,亚洲东部和南部盛行由海洋吹向大陆的偏南季风,说明此时亚欧大陆上形成了低气压,该低气压是大陆气温高于海洋而形成的热低气压,说明此时为北半球的夏季。北半球夏季直射点在北半球,气压带和风带北移,副热带高气压带北移至此,被大陆上的热低气压所切断,使副热带高气压带只能保留在海洋中,在太平洋上形成夏威夷高压。(2)图中显示,此时b地盛行西南季风。此季节,直射点在北半球,气压带和风带向北移动,南半球的东南信风越过赤道,向右偏转,形成西南季风,因此西南季风的主要成因是气压带与风带的季节移动。34.下图为我国某年4月地面天气形势图,完成下列要求。(1)上图中a、b、e、d 四箭头表示的风向正确的是_(填字母),该地风的性质可能是_。(选择填空)a.热湿 b.冷干 c.热干 d.冷湿(2)图中两地中此时可能出现降水的是_地。在b、c两地的暖空气被迫抬升的是_地。(3)上图中d点与c点相比,风力较大的是_,原因是_。(4)上图中b、c、d三地中,即将发生明显天气变化的是_,原因是该地将受到_天气系统的影响。当此天气系统过境后,天气状况是_。(5)上图中关于、两地之间的天气系统的画法正确的是_(选择填空)a. b. c. d.【答案】 (1). e (2). b (3). (4). b (5). c (6). c处等压线更为密集,气压梯度力更大 (7). b (8). 冷锋 (9). 气温降低、气压升高、天气转晴 (10). a【解析】【分析】本大题以我国某年4月地面天气形势图为材料,设置五道小题,涉及风力、风向及性质判断、锋面与天气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和方法的掌握程度。【详解】(1)图中显示,a、b、e、d所在区域中间气压高,四周气压低,为高气压系统,气流应辐散,即从中间向外流动,首先排除b、d;a处风向顺着气压梯度力的方向,风向向左偏,不符合我国的半球特征,排除a,四箭头表示的风向正确的是e。图中显示,该地风向由高纬吹向低纬,寒冷,由陆地吹向海洋,干燥,因此该地风的性质可能是b。(2)根据学知识可知,锋面雨一般出现在锋线的冷气团一侧,图中显示,、两地中位于冷气团一侧的是地,因此此时可能出现降水的是地。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冷锋天气系统中暖空气被迫抬升,而暖锋天气系统中暖空气是主动爬升,根据锋面气旋的特征及图中符号判断,b地附近为冷锋,c地附近为暖锋,因此在b、c两地的暖空气被迫抬升的是b地。(3)图中显示,d点附近等压线稀疏,而c点附近等压线密集,则水平气压梯度力c点大于d点,因此风力较大的是c。(4)根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推行职业教育改革
- 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人才流动与晋升
- 羽绒服款式设计报告
- 吹塑模具细则
- 2025政治专升本考试题(含答案)
- 心理学在危机沟通中的应用
- 个人成长规划方案
- 家电维修质量验收细则
- 心理测试工具开发规范
- 2025危险化学品安全作业能力检测试卷及参考答案详解
- 第1单元 混合运算(教案)2024-2025学年数学三年级上册
- 2023年二级建造师考试《矿业工程管理与实物》真题及答案
- 药物罐疗法及临床应用
- 消毒供应室课件
- 安全生产重要论述课件
- 2025年房东租房合同模板电子版
- 海运订舱流程图
- 《法律职业伦理》课件-第二讲 法官职业伦理
- 大学生劳动教育概论知到智慧树章节测试课后答案2024年秋南昌大学
- 2024企业管理制度与企业文化融合合同3篇
- 2025苏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