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I-1 毕业论文毕业论文 题目:题目:FDIFDI 对浙江电子信息制造业集群发展的影响对浙江电子信息制造业集群发展的影响 学学 院院 _经经 济济 学学 院院_ 专专 业业 _国际经济与贸易国际经济与贸易_ 班班 级级 _国国 贸贸 0 3 0 4_ 学学 号号 _ 学生姓名学生姓名 _汪汪 齐齐_ 指导教师指导教师 _俞俞 毅毅_ 二二七七 年年 六六 月月 I-2 诚信承诺诚信承诺 我谨在此承诺:本人所写的毕业论文 FDI 对浙江电子信息制造业集群发展的影 响的主体均由本人独立撰写,没有抄袭 行为。凡涉及其他作者的观点和材料,均 作了注释,如出现抄袭及违反知识产权的 情况,愿接受校方的处分。 承诺人:承诺人: 2007 年年 5 月月 26 日日 I-3 目目 录录 毕业论文正文毕业论文正文 中文题目与摘要-1 英文题目与摘要-2 正文-3 文献综述文献综述 中文题目与摘要-1 英文题目与摘要-2 正文-3 外文翻译外文翻译 外文原稿之一 -1 中文译文之一 -4 外文原稿之二 -6 中文译文之二 -9 相关材料相关材料 I-4 FDIFDI 对浙江电子信息制造业集群发展的影响对浙江电子信息制造业集群发展的影响 摘摘 要:要:近几年来浙江电子信息制造业集群发展迅速。该行业集聚水平较高且 外商直接投资增长迅速,外资投入在整个产业中处于高水平。文章从产业集聚 的三个主要原因着手,分析 FDI 对该制造业集群发展产生影响的作用机制。最 后本文针对浙江信息制造业集群目前存在的低集聚效应问题探讨如何提高该产 业竞争力的对策。 关键词关键词: :浙江电子信息制造业集群,外商直接投资(FDI) ,集群发展,影响,低 集聚效应 I-5 The impact of FDI on the cluster of Zhejiang electronic information manufacturing industry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the cluster of Zhejiang electronic information manufacturing industry is developing rapidly and it has high level of industrial agglomeration. FDI in this industry is booming and it accounts for a large part of the total foreign investment. The paper analyses the method that FDI has impact on industrial development in terms of three reasons for industrial agglomeration. Finally, the paper gives some advice for solving the problem of low efficiency and raising competition capability of the industry. Key words: the cluster of Zhejiang electronic information manufacturing industry , FDI ,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luster , impact , low efficiency of industrial agglomeration 一、引言一、引言 I-6 近年来,浙江外商投资整体增长迅速。这是因为浙江具备了多种吸引外资 进入的优势如:地理、气候较为适宜;经济实力强;政府效率较高;金融环境 较好 ;地缘、人文优势显著;高端人才储备相对集中,技术工人素质较高等, 因此能够形成比较成熟的 FDI 产业价值链。 产品大量出口和吸引外资发展特色产业是浙江产业集群发展的一大特点。 一是产品出口比重高。全省 839 个制造业产业集群的外向度平均为 28.6%。其中外向度在 90%以上的有黄岩区工艺品及其他制造业集群(93.6%) 、 北仑区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集群(92.4%)和仙居县工艺品及其他制造业集群 (91.3%)3 个集群;外向度在 80%90%的有 10 个集群, 60%80%的有 71 个 集群,40%60%的有 122 个,20%40%的有 202 个。从行业来看,外向度较高 的集群既有家具制造业(62.3%) 、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55.9%) 、工艺品及其 他制造业(55.2%) 、文教体育用品制造业(54.6%) 、皮革毛皮羽毛(绒)及其 制品业(52.7%)等传统劳动密集型行业,也有如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 备制造业(43.0%) 、医药制造业(41.8%)和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 (32.6%)等技术含量较高的行业。 二是引进外资比重较高。在全省制造业产业集群的企业资本构成中,港澳 台和外商资本所占比重达到 24.4%,仅次于个人资本 48.5%的比重;其中港澳台 资本占 11.3%,外商资本占 13.1%,显示了浙江蓬勃发展的产业集群对国际资本 产生的巨大吸引力。港澳台资本比重在 60%以上的有 6 个产业集群,外商资本 比重在 70%以上的有 7 个产业集群。分行业看,港澳台资本比重最高的三个行 业是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22.7%) 、文教体育用品制造业(18.7%)和纺织业 (18.5%) ,外商资本比重最高的则是食品制造业(56.8%) 、通信设备计算机及 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26.7%)和家具制造业(22.7%) 。1 作为高新技术产业之一的电子信息制造业集群在近几年来呈现生产、销售 同步增长的良好发展态势。今年以来,我省通信电子设备制造业出口继续保持 强劲的增长势头,一季度实现出口交货值达 251.8 亿元,同比增长 29.8%,比全 省工业出口平均增幅高 3.4 个百分点。通信电子设备制造业出口占规模以上工 业出口交货值的比重达 13.9%,首次超过了居第一位的纺织业,有望成为我省 第一大出口行业。2本文通过对浙江电子信息产业群的实例研究,探讨外商直接 投资对该产业群发展的影响,有助于深入了解地方电子信息产业群乃至高技术产 业群的成长轨迹与动力机制,了解在此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以及相应对策,同 1以上数据来源:浙江省统计局:浙江制造业产业集聚的实证研究,浙江统计分析2007 年 3 月 2 日 2以上数据来源:浙江省统计局统计公报 2007 年 4 月 25 日 I-7 时为我国地方产业集群理论研究提供典型个案,增加新的内容。 二、浙江电子信息制造业集群与该行业外商直接投资概况二、浙江电子信息制造业集群与该行业外商直接投资概况 (一)(一)浙江电子信息制造业集聚水平较高 在 1999-2005 年之间,浙江省集聚情况发生了一定变化,总体而言集聚程 度有所提高,各行业平均空间基尼系数从 1999 年的 0.062 上升到 2005 年的 0.072,上升 16.1%。而通信及设备制造业空间基尼系数从 1999 年的 0.089 上 升到 2005 年的 0.126,上升 41.57%,是空间基尼系数增加最为迅速的行业之一。 1 我们用衡量产业集聚程度的指标:赫希曼赫佛因德指数(H 指数)2和 N 指数以及行业空间集中度来具体测量浙江电子信息制造业的产业集聚程度。 1、首先我们用 H 指数和 N 指数来衡量浙江电子信息制造业的实际集聚水 平。H 指数是产业经济学中衡量市场结构的一个主要指标,是行业内所有企业 的市场份额的平方和 。H 值越大表明产业集聚程度越强,反之则越弱。N 指数 是 H 指数的倒数,反映某一产业在全省平均分布在几个县(区)。N 指数值越 大表示产业分布越分散,越小表示产业集聚程度越强。利用企业工业总产值作 为产出指标,对浙江制造业各行业计算 H 指数和 N 指数,得浙江部分行业的集 聚程度(见表 1)。 表表 1 1 浙江集聚程度最高的五个行业以及集聚程度最低的三个行业浙江集聚程度最高的五个行业以及集聚程度最低的三个行业 通用设备制造业0.03033.3 非金属矿物制品业0.02737.0 1以上数据来源:浙江省统计局:浙江省产业集聚度及集聚的绩效和创新力研究 , 浙江统计分析2007 年 1 月 5 日 2 H 指数用公式表示为:,其中 zj表示以销售收入(或就业人数)为标准计算的企业市场 2 1 N j j Hz 份额。 行业大类H 指数N 指数 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排除考虑) 0.6751.5 烟草制品业(排除考虑)0.5092.0 废弃资源和废旧材料回收加工业0.2194.6 化学纤维制造业0.1606.3 *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0.1128.9 I-8 制造业平均0.02343.5 资料来源:浙江省统计局第一次经济普查系列课题之二十六 通过指标可以看出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和烟草制品业的集聚程度 远远高于其他行业,但是这两个行业具有国家垄断的行业特殊性,外资几乎不 可能涉及,因此可以排除考虑。则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列第 三位,N 指数 8.9,相当于分布在省内 9 个县(区);而聚集度最低的塑料制品 业、通用设备制造业和非金属矿物制品业三个行业,N 指数都超过 30,相当于 均匀分布在全省 90 个县(区)中的三分之一以上县(区)。我们要清楚如果各 地区集群的产业结构雷同,各行业集群只是较均匀地分布在各地,那么在全省 范围内的集聚程度就不能算高。通过对比可以看出电子信息制造业在浙江的集 聚程度比较高。 2、以上的分析已用 H 指数对电子信息制造业的集聚水平进行了总体衡量, 接下来我们用行业空间集中度指标来进一步了解电子信息制造业在省内的空间 分布现状。行业集中度 CR n 常用来衡量市场结构,指规模最大的 n 位企业的规 模占整个市场或行业的份额。这里用行业空间集中度代表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 他电子设备制造业规模最大的几个县(区)占全省的份额。该行业集中度见表 2,该表说明电子信息制造业在滨江区的规模占全省规模的 25.2%,在滨江区、 江干区和奉化市三县(区)的规模占全省的 56.0%;在滨江区、江干区、奉化市、 西湖区、乐清市五县(区)占了 66.7%。而制造业平均五县(区)也只有 21.9%。这 同样说明了浙江电子信息制造业地理分布非常集中,行业集聚程度相对较高。 表表 2 2 浙江电子信息制造业的行业空间集中度以及制造业平均水平浙江电子信息制造业的行业空间集中度以及制造业平均水平 单位:% 行业CR1CR3CR5前五位县区 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 电子设备制造业 25.256.066.7 滨江区、江干区、奉化市、西湖区、 乐清市 制造业平均6.815.221.9 萧山区、绍兴县、江干区、诸暨市、 鄞州区 资料来源:浙江省统计局第一次经济普查系列课题之二十六 (二)(二)浙江电子信息制造业外商直接投资增长迅速 近年来,随着浙江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以及投资环境的改善,外商在浙江 的投资不论是投资的项目数还是投资的金额,都取得了迅速的发展(见表 3)。 2006 年 1-11 月,全省新批外商直接投资项目 3139 个,比去年同期增加 224 个, I-9 合同外资和实际外资分别为 162.7 和 73.8 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 24.5%和 26.9%。1 表表 3 3 浙江浙江 2003200320052005 年利用外资情况表年利用外资情况表 金额单位:万美元 项目数合同外资实际外资 行业名称 本年累计 去年同期 同比+-% 本年累计 去年同期 同比+-% 本年累计 去年同期 同比+-% 200533963824-11.210.815.6 200438244442-13.920.822.6 20034442336432.077.572.4 资料来源:浙江省统计局:利用外资分行业报表 2003 年2005 年 巨额外资究竟流向何处?现在我们来考察浙江制造业 FDI 行业内分布(见 表 4),在绝对数量上传统的劳动密集型行业纺织业虽然仍有大量外资流入, 但变化不大且实际金额占全省 FDI 比率由 10.5%下降到 10%,与此同时大量 FDI 明显转向了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业这样的技术密集型行业,该行业已成为浙江 最有吸引力的投资领域。 表表 4 4 浙江制造业浙江制造业 2003200320052005 年年 FDIFDI 内部分布内部分布 行业 2004 年 FDI 实际 金额(亿美元) 2004 年占全 省 FDI 比率% 2005 年 FDI 实际 金额(亿美元) 2005 年占全省 FDI 的比率% 制造业83.578.6 纺织业7024110.57706110.0 化学原料及化学 制品制造业 248273.7367234.8 医药制造业96871.471010.9 机械业652569.8628128.1 普通机械制造业443176.6375644.9 专用设备制造业209393.1252483.3 *电子及通信设 备制造业 537088.0628018.1 电力、煤气及水 的生产和供应业 63811.099321.3 资料来源:浙江省统计局:利用外资分行业报表2003 年2005 年 1以上数据来源:浙江省统计局:2006 年 1-11 月浙江经济运行简况 I-10 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每年的投资不管是合同金额还是实际金额数量都很 大(见表 5)。2003 年投资该行业的实际外资占总数 11.5%,2004 年占 8.0%,2005 年占 8.1%,在所有行业中均列前三,说明该行业的外资投入在整个 产业中处于高水平,它已经吸引了许多外商的注意力。 表表 5 5 2003200320052005 外商投资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情况表外商投资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情况表 金额单位:万美元 项目数合同外资实际外资 年份 本年累计占总数%本年累计占总数%本年累计占总数% 20032806.39.46266711.5 20042436.411.4537088.0 20052216.59.0628018.1 资料来源:浙江省统计局:利用外资分行业报表 2003 年2005 年 三、三、FDIFDI 对浙江电子信息制造业集群发展的影响对浙江电子信息制造业集群发展的影响 我们一般认为产业集聚的主要原因在于:企业在价值链上具有前向、后向 及环向关联;企业间的横向联系;企业的投资、与其他机构,如高校、研究所 等的联系及由此产生的外部经济作用的发挥等。 来源于实践的观察证实 FDI 正是在与这些原因相关的五个方面为浙江电子 信息制造业集群的发展带来了契机: (一)(一)FDI 投资对电子信息制造业加强前后关联具有重要作用。 这主要是由电子信息制造业自身的特点决定的,简单说来就是它容易影响 别人,同时也容易受别人影响。这个特点可以通过影响力系数和感应度系数表 现出来。 影响力系数 1是反映某一个部门增加一个单位最终产品时,对国民经济各部 门的生产所产生的生产需求波及程度。当影响力系数大于 1 时,表示该部门的生 产对其他部门所产生的波及作用程度超过全社会平均影响力水平(即各部门产生 波及影响的平均值)。影响力系数越大,表明对国民经济各部门生产的需求作用 越大,即表明该部门对其他部门的拉动作用越大,同时也表明了该部门与其他行 业部门的后向经济联系越强。 1影响力系数=完全消耗系数矩阵的列和/所有完全消耗系数之合计 I-11 根据投入产出调查资料计算,2002 年,我省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影响力 系数为 1.366(见图 1),在 16 个制造业部门中居第 2 位,表明这个行业对其 他部门所产生的波及作用较强,超过全社会平均影响力水平的 36.6%。那既是 说,当外资每多投入一单位,就会对另外的企业产生较大的影响,刺激相关企 业的生产和销售。像浙江富春江集团在与美国企业合资建成浙江富春江罗依尔 光纤制造有限公司后,已完成预制棒项目的前期工作,计划一期工程达到 12 吨 光棒、40 万芯公里光纤的生产能力。 1987年, 1.2861992年, 1.111 1997年, 1.256 2002年, 1.366 0 0.2 0.4 0.6 0.8 1 1.2 1.4 影响力系数 图1 我省电子信息制造业影响力系数 1987年 1992年 1997年 2002年 数据来源:浙江省统计局第一次经济普查系列课题之十九 感应度系数 1是反映国民经济各部门均增加一个单位最终产品时,某一个部 门由此而受到的需求感应程度,也就是需要该部门为其他部门的生产而提供的 产出量。当感应度系数大于 1 时,表示该部门所受到的感应程度高于全社会平均 感应水平。感应度系数越大,表明对国民经济各部门生产的供给作用越大,同时 也表明了该部门与其他行业部门的前向联系越强。 从感应度系数看,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感应度系数不如影响力系数大, 位次也不如影响力系数高。2002 年,我国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感应度系数为 1.264,居第 7 位,说明该行业对其他行业的后向联系强于前向联系。从图 2 可 以看出,我省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的感应度系数由 1987 年的 0.727 上升到 2002 年的 1.264,在各制造业部门中呈较为明显的上升趋势,说明该行业对制造 业乃至国民经济的制约作用正在增强,大多数部门对该行业的依赖在增加。当其 1 感应度系数=完全消耗系数矩阵的行和/所有完全消耗系数之合计 I-12 他部门企业每多投入一单位,会对外资企业产生较大的影响。在浙江经济高速 发展的今天,相关内资企业的投入也会吸引更多的外资加入到这个集群队伍中 来,形成一个良性循环,从而进一步促进集群的发展。 1987年, 0.727 1992年, 0.863 1997年, 1.201 2002年, 1.264 0 0.2 0.4 0.6 0.8 1 1.2 1.4 感应度系数 图2 我省电子信息制造业感应度系数 1987年 1992年 1997年 2002年 数据来源:浙江省统计局第一次经济普查系列课题之十九 由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浙江的电子信息制造业绝对不是一个封闭和内循环 的结构。由于浙江在劳动力成本和劳动力素质的整合上具有全球竞争优势,因 此正在吸引大量的以整合全球价值链为目标的跨国公司进入这个行业。由于电 子信息行业具有很高的影响力和感应度,这样内资企业更有机会成为外资企业 前后向供应链上的重要环节,从而使得外商直接投资具有更大的集聚效应,能带 动其海外上游供货商和下游使用商也来当地进行相关投资,从投资一个点发展 到投资一个产品或产业系统。 (二)(二)FDI 带来电子信息制造业的行业溢出尤其是横向溢出,促进集群的发 展。 因为我们无法获得浙江电子子行业投入与产出的面板数据,所以采用中 国电子工业统计年鉴的数据来研究 FDI 对中国电子行业产生的溢出效应。这 个结果具有代表性和一致性。因为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领域的四大产业集群带中 长江三角洲是唯一一个产业链完整、外资投入密集的集群带,所以研究 FDI 对 中国电子行业溢出的结果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代表长三角集群。而长三角集群带 中浙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部分,两者同样具有一致性。因此即使具体数值有出 入,但结果没有本质上的区别。 表 6 分别是用 OLS,FE 和 RE 模型所得出的结果,用来衡量 FDI 对中国电子 行业的溢出。三个模型 In(FDI it )系数均为正值且统计上呈高度显著性,表明 I-13 外资企业在电子产业内产生重要的横向溢出效应,从而改进了该行业内资企业 的绩效。一般认为,内资企业复制和模仿外资企业的技术、有技能的劳动力从 外资企业向内资企业流动以及内外资企业间的竞争是这种行业内溢出发生的主 要渠道。 In(FDI other)也呈统计显著性,表明中国电子行业的生产率与其他相关联 行业外资水平之间有正向相关关系,即外资在中国电子行业的投资产生了行业 间溢出。但是如果比较 In(FDI it) 和 In(FDI other)的系数,可以发现横向溢出 比纵向溢出重要得多。1浙江的电子信息制造业集群还是以横向一体化的分工联 系为主,即生产同类产品的企业因为有正的外部性而聚集在一起,但这些企业 之间不一定有产业分工联系,整个区域内都是生产或提供基本相同的产品。所 以即使该产业集群中企业的研发投入较少,但 FDI 所带来的技术传播和溢出效 应,使新产品、新工艺往往很容易在集群内扩散开来。 表表 6 6 FDIFDI 对中国电子产业溢出回归分析结果对中国电子产业溢出回归分析结果 变量最小平方法(OLS)固定效果模型(FE)随机效果模型(RE) In(FDI it)0.08 (3.52)*0.07 (2.75)*0.11 (2.92)* In(FDI other)0.03 (2.68)*0.02 (1.98)*0.03 (1.58) 观察值数量632632632 检验LR=71.37*LM=57.41*HS=61.23* 说明:括号内的数值为 t 统计值;*、*分别代表统计显著性为 5%和 1%。 In(FDI i t)代表行业内溢出即横向溢出;In(FDI other)代表行业间溢出即纵向溢出。 资料来源:钟昌标:“外商直接投资的横向和纵向溢出:对中国电子行业的分析” , 世界 经济研究2006 年第 11 期 (三)(三)电子信息制造业属于技术资金密集型行业,FDI 提供了资金支持,尤 其是弥补了一定的 R&D 资金缺口。 FDI 的进入与电子信息制造业的发展究竟有多大的关联。梁琦在计算分地 区外商直接投资和分地区行业产值相关系数时发现 FDI 与高技术行业尤其是电 子信息制造业的发展有很强的关联度(见表 7) 。高关联度说明 FDI 的投入必然 能带动该行业的发展。像电子信息制造业这样的高技术行业比其他行业更需要 外资的支持,行业要发展,吸引外资少不了。 1钟昌标:外商直接投资的横向和纵向溢出:对中国电子行业的分析 , 世界经济研究2006 年第 11 期 I-14 表表 7 7 外商直接投资和部分高技术行业产值相关系数(外商直接投资和部分高技术行业产值相关系数(1%1%水平上显著)水平上显著) FDI金属制品业 电气机械及器材制 造业 电子及通信设备 制造业 仪器仪表及文化办 公用品机械制造业 相关系数0.9120.8700.9050.860 资料来源:梁琦:产业集聚论,商务印书馆 2004 年版,第 265 页 根据对实际数据的观察,我们发现,在全省制造业集群的企业资本构成中, 港澳台和外商资本所占比重达到 24.4%,而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 制造业外资比重达到了 26.68%,外向度 42.97% ,在制造业所有行业中名列前 茅 1。外资在该行业企业总资本中占了相当一部份,可见外资已经构成了电子信 息制造业集群发展的很大一部分资金来源,因此对行业的发展起到了资金支持 的作用。其重要性之一就是可以弥补我省制造业 R&D 资金缺口,促进技术创新 系统的发展。 浙江制造业一直存在研发能力弱的问题,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 R&D 资金 投入不足,通过相关数据的对比即可得知。2005 年,我省制造业 R&D 强度为 2.9%,与美国、日本、德国、法国、英国和加拿大等发达国家差距在 1-7.5 个 百分点(见图 3) 。省高技术产业 R&D 强度与美国(27.3%) 、日本(29.9%) 、德 国(24.1%) 、法国(28.6%) 、英国(26.0%)和加拿大(34.6%)等发达国家差 距更大 2。像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的 R&D 投入强度仅为 2.07%,但已是排名榜首的行业了(见表 8) 。 浙江企业新产品的技术来源大多采取“拿来主义”的模仿手段,R&D 投入 自然没有扩张生产规模重要。而发达国家的企业在投入一个高技术行业时,R&D 投入是很重要的一部分。所以当这些国家的跨国公司在投资浙江时,也会对研 发予以大量的关注,带来相应的研发投入,客观上起到了对浙江的 R&D 资金进 行补充的作用。现在像松下、东芝、诺基亚、摩托罗拉、三星等大公司均已投 资浙江的电子信息制造业。诺基亚公司也正在浙江建设“诺基亚软件园” ,这是 其对杭州研发中心的再投入和延伸。 1数据来源:浙江省统计局:浙江制造业产业集聚的实证研究,浙江统计分析2007 年 3 月 2 日 2数据来源:浙江省统计局:浙江省产业结构效益及相关因素研究 , 浙江统计分析2007 年 1 月 5 日 I-15 图3 浙江与各发达国家R&D投入强度比较 浙江省, 2.9 美国, 7.8 日本, 10.4 德国, 7.7 法国, 7.4 英国, 6.9 加拿大, 3.9 0 2 4 6 8 10 12 R&D投入强度% 数据来源:浙江省统计局第一次经济普查系列课题之八 表表 8 8 20042004 年年 R&DR&D 投入强度前五行业投入强度前五行业 行业组别R&D 投入强度% *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2.07 医药制造业1.92 专用设备制造业1.02 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0.79 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0.74 资料来源:浙江省统计局第一次经济普查系列课题之八 (四)(四)外资企业与浙江高校、研究所、企业等的联系促进科研院所和企业进 行研发活动。 跨国公司与浙江科研机构和大学之间的合作可以使大学和科研机构开展内 容更丰富的 R&D 研究,也可以使不同文化背景写的思维模式相互借鉴和学习, 从而突破某一固定思维方式的限制,产生更多的创新思维。这样的合作也可以 将学校的科研项目与企业的技术开发结合,提高科研成果转化率。比如已经在 杭州设立了两家合资企业的摩托罗拉公司与浙江大学联合建立了一个研发中心。 IBM 在中国的研究开发总机构的名称是中国大学合作部,与浙江大学也合作成 立了“微软-浙大视觉感知实验室” 。 其实,浙江的企业并不是没有钱来做研发投资,而是缺乏可供研发的好项 目。与拥有先进技术的外国企业联系也可以为国内企业带来新的研发点,促使 他们研发出更先进的产品。如杭州富通集团与日本昭和共同研究开发光纤产品 后,采用目前世界上最新的全合成技术成功开发出光纤预制棒,打开了制约我 国光通信产业发展的瓶颈。 I-16 (五)(五)主导 FDI 的跨国公司也为浙江培养、留住和引进了一批高级研究和管 理人才。 在跨国公司工作的中国科技人力资源特别是其中的中高层创新管理人员, 可以充分学习国外先进知识和技术,学习跨国公司知识管理和创新管理的经验 和方法。即使 IBM、MOTOROLA、NOKIA 这样的大型跨国公司不把核心产品技术摆 在浙江,但这些企业每年的交流峰会绝对是浙江管理人员宝贵的无形资产。而 且跨国公司 R&D 机构拥有良好的研发环境和氛围,从事着前沿科学技术和产品 开发工作。在这些研发机构工作的技术人员可以利用这些机会从实科学技术研 究,积累大量的经验,提高自身的科研素质。还有像 MOTOROLA,IBM 这样的跨国 公司与浙江大学结成研发联盟后,不仅在资金上给与支持,改善学校的硬件条 件,也为浙江的信息产业培养了一批优秀、年轻的群体。 除了培养新血液,这些 R&D 机构凭借自身优厚的待遇和良好的研发环境, 不仅能够抑制浙江科技人才的外流,而且能够吸引省外乃至海外人才来浙江从 事科研工作,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帮浙江留住和吸引了一大批高级人才。 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 FDI 在浙江电子信息行业集聚过程中扮演 的角色何其重要。FDI 正是通过这样一个作用机制来促进浙江电子信息制造业 集群的发展。 四、浙江电子信息制造业低集聚效应问题四、浙江电子信息制造业低集聚效应问题 任何事物要发展,都需要了解其弱点,转弱为强,必能事半功倍。集群的 发展也是一样。现在我们用区位商指标 1来测定浙江信息制造业在全国的相对专 业化程度,从而确定其是否具有产业分工优势。区位商越大,则说明该地区在 该行业越具有比较优势;反之,表明该地区的该行业在全国来说不具有比较优 势。 根据浙江省第一次经济普查资料,以企业工业总产值作为产出指标计算, 得到的结论是电子信息制造业区位商全行业最低,仅为 0.42,并且每年呈下降 的态势(见表 9)。比较优势不大,说明该行业竞争力不强。 表表 9 9 浙江电子信息制造业分年区位商浙江电子信息制造业分年区位商 年 份2000年2001年2002年2003年2004年2005年2007 1区位熵计算公式为:.式中,Lij表示第 i 个地区第 j 个 ij LQ ij ij i ij j ijij LLLL 行业的产出指标,LQij表示 i 地区 j 行业的区位熵,表示 i 地区 j 行业在本地区制造业总产出中的份额与 全国 j 行业占全国制造业产出份额之比。 I-17 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 备 0.500.450.500.510.510.410.42 资料来源:浙江省统计局第一次经济普查系列课题之十九 产业集聚理论上是能够迅速提高竞争力的,但该行业竞争力不强,说明产 业集聚在带来范围经济、降低交易成本的同时,也带来了激烈的竞争和抢占资 源、市场等一系列问题,该行业出现了低集聚效应。 (一)(一)行业集聚绩效不理想。 从表 10 我们可以看到,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业的利润空间基 尼系数小于销售基尼系数,这说明该行业集聚绩效不理想,表现出规模无效率。 通信电子设备业与表 10 所列出的同样集聚无效率的另外 3 个行业不同,塑料制 品、有色金属冶炼与工艺品及其他制造业 3 个行业集聚度从 1999-2005 年之间 出现下降趋势,说明集聚低效率将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产业的集聚,此时,离心 力因素导致产业分布趋向分散。但通信电子设备业是在集聚进一步加强的条件 下出现集聚低效率情况,这主要就是由部分大型企业亏损引起的 1。外资企业确 实投资了浙江的电子信息产业,但并没有把利润都留在浙江,这是需要相关政 府机构提高警惕的。 (二)(二)创新规模效应不高。 依据国外经验,高技术产业更容易产生创新的规模效应。但是浙江电子信 息制造业创新规模优势有待提高。如果仅以新产品产值基尼系数与销售产值空 间基尼系数的差值衡量创新规模效应,则通信电子设备产业从大类行业看还比 较缺乏创新规模效应。集聚的高技术产业内部技术交流渠道不通畅是缺乏创新 规模优势的一个重要原因 2。浙江省的高技术制造业发展仍处低端阶段,以加工 型生产为主,自主研发力量比较薄弱,主要依赖跨国公司的创新成果,集群内 部技术创新活动也不够活跃,高技术产业技术引进、更新与模仿的难度较大。 浙江本地供应商虽然急于进入跨国公司的产业链,但目前这些企业在技术、资 本、渠道方面很难符合跨国公司的要求,因此只能处于低端的位置。 表表 1010 大类产业效益及创新基尼系数大类产业效益及创新基尼系数 1资料来源:浙江省统计局:浙江省产业集聚度及集聚的绩效和创新力研究 , 浙江统计分析2007 年 1 月 5 日 2资料来源:浙江省统计局:浙江省产业集聚度及集聚的绩效和创新力研究 , 浙江统计分析2007 年 1 月 5 日 I-18 行业名称 销售产值空 间基尼系数 利润空间基 尼系数 新产品产值 基尼系数 集聚绩效系数 (利润与销售 系数之差) 创新能力系数 (新产品与销 售系数之差) 塑料制品业 0.0290.0170.093-0.0120.064 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 0.0510.0450.144-0.0060.093 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 0.1260.0290.092-0.097-0.034 工艺品及其他制造业0.0830.0470.125-0.0360.042 资料来源:浙江省统计局第一次经济普查系列课题之十 五、提升浙江信息制造业集群竞争力的相应对策五、提升浙江信息制造业集群竞争力的相应对策 (一)(一)针对浙江电子信息制造业行业集聚绩效不理想的问题,除了有关部门 对跨国公司转移利润、转移定价的行为要提高警惕、加以控制外,更重要的是 要提高浙江大型企业的竞争力,增强盈利能力。 这就需要抓龙头企业,对于产业集群中具有技术、管理、资金或品牌优势 的本土龙头企业,可以通过并购、重组等方式,也可以与外国企业建立合资企业, 将产业链上其它创造价值的环节纳入其产权范畴,主要为了便于集中生产技术含 量高、附加值大以及对规模效益反应敏感的产品,而使小企业只生产技术要求不 高的半制成品等,使生产能力向本土优势企业集中,形成内部具有规模经济效益 和现代管理基础的大企业、大集团,以提高产品生产的集中度,改善分散经营带 来的产品结构雷同和过度竞争,获得集群的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效应,从而提升 本地产业自主发展能力。 (二)(二)针对浙江电子信息制造业行业创新规模不高的问题,考虑到该产业 内部技术交流渠道不通畅,我们应当注重培育集群学习效应。 集群内部除了竞争者之外,还包含了众多的供应商、客户、各种服务提供 商以及大专院校与科研机构。由于功能互补性的存在,每个角色都可以从各种 渠道学习各方面知识,无论是技术还是管理经验。应在集群内部培养良好的学 习氛围,在企业之间形成竞争合作格局。相关部门也可以以各种名义如开展交 流峰会等邀请外企高层进行交流,培育集群学习效应,积极吸收竞争对手的技 术经验与管理经验,使得集群成为非正式的学习型组织。 浙江制造业一直都处于产业链的低端,即使是向电子信息产业这样的高技 术行业也主要以加工为主。要改变这样的局面,不仅需要政府继续加强对高技 术产业发展的政策支持,积极发挥现有高新区、大学科学园和软件园等载体作 用,提高高技术集群的自主创新能力。还需要企业自身强化技术创新推进柔性 I-19 生产,增强生产灵活性,不断调整产品结构,提高产品附加值。推动企业从 OEM 方式向 ODM 方式转变,并支持现有品牌做大做强,逐步形成一批具有全国 乃至世界影响力的知名品牌。 同时,浙江在引入外资时要综合考虑外资项目的技术含量和内资企业的技 术吸收能力,既要引入,又要加快相关配套企业技术消化的进程。引资过程中注 意市场竞争的充分与适度,对带有垄断性质的外资企业慎重引入。 致致 谢谢 非常感谢俞毅老师的悉心指导。论文从选题、视角定位、逻辑设计到具体 写作,反复修改,直到最终定稿,每个字都凝聚了导师的心血。我企盼写好这 篇论文,以表达我对俞老师由衷的感谢! 衷心感谢感谢四年来所有指导过我的老师们以及浙江工商大学国贸0304的 全体同学!他们是我的良师,益友,兄弟姐妹! 感谢浙江省统计局负责浙江第一次经济普查系列课题的老师们,正是他们 的大量工作,使我能够找到迫切需要的数据,站在他们的肩膀上才能使渺小的 我看到风景! 最后感谢我的父母,不是他们不求回报的付出,我也没有机会在这里写这 篇论文! 【参考文献参考文献】 1 梁琦:产业集聚论,商务印书馆,2004 年。 2曹燕华、吴静静:FDI 对浙江经济外溢效应的实证研究,科技创业月刊2006 年 第 4 期。 3曹群:FDI 与地方产业集群发展的效应分析 , 商业研究2006 年。 4陈昭锋:基于 FDI 的长江三角洲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微观基础构造途径 , 科技与经济 2004 年第 6 期第 17 卷。 5陈进:江苏省外商直接投资与产业集聚的关系 , 江苏商论2004 年第 5 期。 6冯德连,张兴云:经济全球化下产业集群化趋势及我国的对策 , 宁波职业技术学院 学报2004 年 2 月第 8 卷第 1 期。 7方勇、张二震:长江三角洲跨国公司主导型产业集聚研究 , 世界经济研究2006 年第 10 期。 8胡建英:新区位观和资本流动与西部开发的关系对外资内流河内资外流现象的刹 产业层面分析 ,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4 年 14 卷第 11 期。 I-20 9黄烨菁:外商直接投资的技术溢出效应对中国四大高技术产业的分析 , 世界经 济研究2006 年第 7 期。 10贺灿飞,刘洋:产业地理集聚与外商直接投资产业分布以北京市制造业为例 , 地理学报第 61 卷第 12 期。 11康志勇:长江三角洲外资产业集聚研究,南京邮电学院学报2003 年 12 月第 5 卷第 4 期。 12罗若愚:外商投资与天津电子信息产业群的形成演化研究 , 经济地理2006 年 3 月第 26 卷第 2 期。 13梁俊芳:跨国公司在华研发本土化动因及其对策分析 , 经济前沿2006 年 10 月 第 183 期。 14梁琦:中国工业的区位基尼系数兼论外商直接投资对制造业集聚的影响 , 统 计研究2003 年第 9 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机务考试题目及答案
- 期末导游业务试题及答案解析(2025版)
- 2025年安全飞行驾驶员考试题库及答案
- 高空刷漆施工合同范本(3篇)
- 老龄事业创新养老院院长聘任与管理服务协议
- 专业瑜伽馆品牌店面转让及教练团队培训协议
- 互联网娱乐商标授权合同范本(含内容版权合作规定)
- 个人借款与股权质押合同样本
- 2025公务员试题面试题库及答案
- 2025年概率论期末考试题及答案
- 脑梗死恢复期护理查房范文讲课件
- 京东安全工程师笔试题库
- ISO 37001-2025 反贿赂管理体系要求及使用指南(中文版-雷泽佳译-2025)
- 2022年03月北京肿瘤医院公开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NB/T 10728-2021煤矿膏体充填留巷开采技术规范
- GB/T 3452.3-2005液压气动用O形橡胶密封圈沟槽尺寸
- 电阻应变式传感器及其应用传感器原理及其应用课件
- 项目代建大纲
- 民航安全安全检查员
- 中级职称专业技术人员考核登记表(最近三个年度)
-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定稿《一着惊海天》教案课堂实录(区级公开课)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