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_第1页
重庆市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_第2页
重庆市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_第3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4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重庆市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在答题卡上。2作答时,务必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及草稿纸上无效。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我国沿海地区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在学校附近开展实地高程测量,按一定等高距绘制了下面的等高线(单位:米)地形图,并在图中按相同比例大致绘出学校的范围。据此完成以下各题。1. 该地理兴趣小组采用的比例尺最可能是a. 1:200 b. 1:20 000 c. 1:200 00000 d. 2. 图示信息反映了测量区域地形以丘陵为主图中河流自西北向东南流在学校可能看到海上日出河流上游比下游流速快a. b. c. d. 【答案】1. b 2. d【解析】本题组考查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涉及的知识点主要是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和比例尺,需要结合基础知识,抓住图中关键信息分析答题。【1题详解】四个选项中比例尺差异较大,根据一般中学的面积大小,图上1厘米,代表实际0.2千米更符合实际情况。b选项正确,其余选项错误。故选b。【2题详解】该地区海拔都低于50米,为平原地形,错;河流流向与等高线突出方向相反,结合图中指向标可判断河流为西南向东北流,故错。学校靠近海洋,无其他事物阻挡视线,可能看到日出,对;河流上游等高线密集,坡度大,流速快,下游反之,故对。d选项正确,其余选项错误。故选d。日出前或日落后的绚烂天色被称为“曙暮光”。天文曙暮光是当太阳中心的高度在地平线下12-18之间,由高层大气散射进入低层大气的阳光(如图所示)。曙暮光是风光摄影师最为钟情的黄金时段,某摄影师于10月20日在重庆拍摄曙暮光美景。据此回答以下各题。3. “鸡鸣紫陌曙光寒”描述的是太阳高度角大约在地平线下1218之间的天文曙暮光,该摄影师若想拍到诗文描述时刻的曙暮光,镜头方向最可能为a. 东北 b. 东南 c. 西北 d. 西南4. 太阳高度角在地平线下18,天际的亮色刚好完全退去(所谓“天黑了”)或天际的亮色刚好开始(所谓“天亮了”)。那么,重庆在该日的从“天黑”到“天亮”的时长最可能为(注:重庆该日的日落地方时为18:19)a. 8小时58分 b. 9小时30分 c. 11小时02分 d. 12小时【答案】3. b 4. a【解析】【分析】该题组考查日出方位和昼夜长短的推算。【3题详解】“鸡鸣紫陌曙光寒”是日出前的曙暮光,摄影师的镜头方向是日出方位,10月20日重庆昼短夜长,日出东南方向,所以镜头方向最可能为东南,b正确。【4题详解】重庆该日日落时间18:19,到夜晚真正到来地球再转18需要72分钟,即重庆该日真正天黑的时间是19:31;由日落时间可以推算日出时间是5:41,白昼真正到来比日出时间早72分钟,即真正天亮的时间是4:29,;故重庆该日真正白天15小时2分钟,则真正夜长是8小时58分。【点睛】重庆昼短夜长时,日出东南,日落西南;除两极点外,地球自转的角速度是1/4分钟,太阳方位角转过1需要4分钟。5.下图所示的地球自转方向错误的是a. b. c. d. 【答案】d【解析】【分析】考查地球自转的方向。【详解】地球的自转方向始终自西向东。侧视图中为自西向东的箭头,从北极点上空看呈逆时针,南极点上空看呈顺时针,a图正确;以北极为中心的俯视图地球自转方向为逆时针,b图正确;以南极为中心的俯视图地球自转方向为顺时针,c图正确;西经度数减小的方向是向东的方向,地球自转方向为向东的方向,故西经度数减小的方是地球自转的方向,d图中西经度逆时针减小,则地球自转方向为逆时针,d图错误。故选d。【点睛】地球的自转方向始终是自西向东,从北极俯视为逆时针,从南极俯视为顺时针,缩记:北“逆”南“顺”。6.读图,下列关于 a、b、c、d 四点自转线速度的比较, 正确的是a. a=cbbd c. a=dbbc【答案】b【解析】【详解】地表各地自转的线速度由赤道向两极逐渐递减,纬度越高,自转的线速度越小,由四点纬度位置可知a=cbd,故b项正确。7.有关地球自转的叙述,正确的是a. 地球一刻不停地绕地轴自转,地轴始终指向北极星附近b. 以不同恒星为参考点,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都是23时56分4秒c. 一个恒星日是24小时d. 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是确定的,所以恒星日与太阳日应该相等【答案】a【解析】【分析】本题组考查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涉及的知识点主要是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基础知识,需要结合基础知识分析答题。【详解】地球一刻不停地绕地轴自转,地轴始终指向北极星附近,a正确;以某一恒星为为参照物,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是23时56分4秒,b错误;一个恒星日为23时56分4秒,c错误;地球自转一周(360)所需的时间为1恒星日,时间为23时56分4秒,昼夜交替的周期为1太阳日,时间为24小时,太阳日大于恒星日,d错误。故选a。某日我国某城市(44n,125e)的日落时刻为北京时间16:40,该日与晨昏线相切的纬线的纬度值约为68。据此完成以下各题。8. 几日后,晨昏线与经线的夹角将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则在这期间a. 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并向南移动 b. 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并向北移动c. 该城市日落时刻提前,昼渐短 d. 该城市日出时刻提前,昼渐长9. 若此日p地昼长比长春的略长,且p地与长春同时迎来日落,则p地位于长春的a. 东南方 b. 西南方 c. 东北方 d. 西北方【答案】8. c 9. a【解析】本题组考查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及灵活应用能力,涉及的知识点主要是地球运动以及地理意义,需要结合基础知识分析答题。【8题详解】结合地方时计算方法知,该城市该日的日落时间为地方时17时,说明该日北半球昼短夜长。此时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根据晨昏线与纬线的切点知直射点纬度为22s。当几日后,晨昏线与经线夹角达一年中最大值期间,太阳直射点不断向南移动,北半球夜渐长,昼渐短,该城市日落时间提前。c正确,其余选项错误。故选c。【9题详解】结合上题结论可知,该日在冬至日之前,此日p地昼长比长春略长,说明p地纬度低于长春,p地与长春同时迎来日落,说明p地日出早于长春,位于长春的东部,所以p点位于长春的东南方。a正确,其余选项错误。故选a。下图示意某日两地太阳高度变化,甲地位于30n。读图,回答以下各题。10. 该日太阳直射纬度为a. 0 b. 10s c. 10n d. 20n11. 乙地纬度为a. 20s b. 20n c. 40s d. 40n12. 若未来一周内,r点高度逐渐降低,则a. s点高度降低 b. q点向右移动 c. t点向左移动 d. q、t间距增大【答案】10. c 11. a 12. d【解析】【10题详解】根据图示及材料,甲地位于30n,正午太阳高度为70、且昼长大于12小时,应为甲地的夏半年,据此结合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公式可知,正午太阳高度=9030+x=70,据此推知x=10n,据此选c。【11题详解】根据图示信息,乙地的正午太阳高度为60且昼长小于12小时,应为乙地的冬半年,结合上题结论可知,此时太阳直射点为10n,北半球各地昼长夜短,据此乙地应位于南半球,结合正午太阳高度=90乙地纬度10=60,据此计算得出乙地纬度为20s,选a。【12题详解】若未来一周内r点高度逐渐降低则说明太阳直射点从10n向南移动,则甲地的正午太阳高度会降低,昼长变短,乙地则正午太阳高度会增大,昼长变长,因此,s点高度增加;q点向左移动、t点向右移动;q、t间距增大,据此分析选d。下图中左图为某农业生产设施图,下右图为安徽南部山区某谷地地形剖面图。据此完成以下各题。13. 茶园设置黑纱帐的主要目的是a. 减少茶园水分蒸发 b. 吸热利于提高温度c. 削弱太阳辐射强度 d. 防止病害虫入茶园14. 每年春季,当地常常出现低温冻害,为最大限度减轻冻害的发生,右图中茶园最宜布局在a. b. c. d. 【答案】13. c 14. d【解析】本题组考查学生基础知识的灵活应用以及读图析图能力,涉及的知识点主要是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以及地形对农作物的影响,需要结合基础知识,抓住图中关键信息分析答题。【13题详解】黑色纱帐能强烈吸收太阳辐射,从而减弱茶园内太阳辐射强度,防止太阳暴晒影响茶树叶片的质量和产量。故选c。【14题详解】据图可知,位于山谷北坡,为阳坡,且为冷空气下沉的山坡,但茶树种植需要排水性能良好的坡地上,因此为最大限度减轻冻害的发生,茶园最宜布局在。故选d。下图为某大湖湖面大气保温作用示意图。完成以下各题。 15. 属于长波辐射的是a. b. c. d. 16. 该地对流层大气热量直接来自a. b. c. d. 【答案】15. c 16. c【解析】本题组考查学生基础知识的灵活应用以及读图析图能力,涉及的知识点主要是大气的受热过程,需要结合基础知识,抓住图中关键信息分析答题。【15题详解】由图可知,属于太阳辐射,为短波辐射,为湖面辐射和云层辐射,为长波辐射,c正确,其余选项错误。故选c。【16题详解】对流层大气热量直接来自下垫面,为下垫面的湖面辐射,c正确,其余选项错误。故选c。17.下图为我国某湖泊表层水温7月9、10日的日变化状况。若两日水温变化状况不同由天气引起,则a. 9日阴天,l0日晴天 b. 9日晴天,l0日阴天c. 9日阴天,l0日雨天 d. 9日晴天,l0日雨天【答案】a【解析】【详解】湖泊表层水温受天气影响大。图示9日湖泊表层水温日出0时前后达到30,中午前后达到最大32,温度日较差小。根据表层水温变化判断9日为阴天,白天由于大气削弱作用强,表层水温升高幅度不大,夜晚大气保温作用强,温度下降慢,所以表层水温日较差较小,排除bd。10日表层水温在日出前后达到最低30,在17时前后达到最高36,日较差较大,推测天气晴好;白天大气削弱作用弱,表层水温升温幅度大,夜晚大气保温作用小,降温幅度大,温度日较差大,故a对c错。冰雾是我国大兴安岭地区的主要气象灾害,俗称“冒白烟”。在冬季,当近地面气温很低时,空气中的水汽凝华成微小冰晶而形成。为减轻冰雾带来的灾害,当地因地制宜设计了高效日光温室,保证喜温作物越冬生产。温室前屋面上覆盖材料包括透明薄膜和草垫等保温材料两层。下图分别为东北(北纬50左右)冰雾日变化示意图和该日光温室景观图。据此完成以下各题。 18. 一天中,冰雾高峰期出现在9时前后的原因有降温最快 相对湿度大 气温最低 风速较强a. b. c. d. 19. 在冰雾出现日,为增强日光温室的保温效果,当地农民掀起和盖上草垫的时间分别为a. 14时前后、23时前后b. 8时前后、15时前后c. 日落前后、日出前后d. 正午前后、日落前后【答案】18. b 19. d【解析】【分析】本题组考查学生基础知识的灵活应用以及读图析图能力,涉及的知识点主要是雾的形成条件分析以及温室效应,需要结合基础知识,抓住图中关键信息分析答题。【18题详解】结合材料可知冰雾出现在冬季气温很低时,空气中的水汽凝华而形成的。所以冰雾形成需要空气中水汽较多,相对湿度较大时,且在气温最低的时候。所以本题正确,b选项符合题意。【19题详解】温室前屋面上覆盖材料包括透明薄膜和草苫等保温材料两层。在冰雾出现日,为增强日光温室的保温效果,白天或光照强烈时应该让温室内获得更充足的光照,就应该将草苫等保温材料掀起;在光照差或无光照时将保温材料覆盖保温。当地农民掀起应该是在白天,特别是白体正午太阳高度较大时以获得最多的光照;盖上草苫的时间段应该是气温较低、光照较差时,主要是夜晚,因此也就是日出前后是当地农民盖上草苫的时间。所以本题d选项正确。【点睛】本题组需要重视的温室效应,又称“花房效应”,是大气保温效应的俗称。大气能使太阳短波辐射到达地面,但地表受热后向外放出的大量长波热辐射线却被大气吸收,这样就使地表与低层大气温作用类似于栽培农作物的温室,故名温室效应。自工业革命以来,人类向大气中排入的二氧化碳等吸热性强的温室气体逐年增加,大气的温室效应也随之增强,其引发了一系列问题已引起了世界各国的关注。沿海城市热岛效应和海陆风之间存在相互影响的关系,据较新的研究表明海陆风的影响范围可达上百千米。下左图为某年天津市春季、夏季、冬季和全年热岛强度平均日变化曲线图,下右图为天津市简图。结合图文信息,完成以下各题。20. 据左图可判断天津市a. 大体上日出前后,热岛效应最强b. 太阳辐射越强,热岛效应越强c. 与春夏冬季相比,全年热岛效应最强d. 全年热岛效应平均日变化最大21. 天津热岛效应会导致海风势力增强显著的地点是a. b. c. d. 【答案】20. a 21. b【解析】【分析】本题组考查学生基础知识的灵活应用以及读图析图能力,涉及的知识点主要是城市热岛效应,需要结合基础知识,抓住图中关键信息分析答题。【20题详解】由左图可知,热岛强度日变化曲线在日出前后为最大值,强度最强,a正确;中午太阳辐射最强,但热岛强度较低,b错误;热岛效应最强应该为冬季,c错误;冬季的热岛效应平均日变化最大,d错误。故选a。【21题详解】当城市热岛效应产生的近地面风向与海风风向相同时,两者叠加会使海风加强。图中四地中符合这一条件,选b。【点睛】热岛效应是指一个地区的气温高于周围地区的现象。用两个代表性测点的气温差值(即热岛强度)表示。热岛效应是由于人为原因,改变了城市地表的局部温度、湿度、空气对流等因素,进而引起的城市小气候变化现象。该现象,属于城市气候最明显的特征之一。22.下图为30n附近某区域近地面等温面空间分布示意图。若仅考虑热力原因,此时甲地近地面的风向为a. 东南风 b. 西南风 c. 东北风 d. 西北风【答案】a【解析】【分析】本题组考查学生基础知识的灵活应用以及读图析图能力,涉及的知识点主要是近地面风向的判断,需要结合基础知识,抓住图中关键信息分析答题。【详解】近地面等温面与等压面的弯曲方向相反。结合图示可以判定,近地面等温面向东侧倾斜,说明近地面东侧较西侧温度低、气压高,水平气压梯度力由东指向西,在北半球,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风向向右偏,因此甲地近地面的风向为东南风,选a。北半球一架飞机起飞由近地面爬升至高空,根据表述回答以下各题。23. 飞行员起飞时,在近地面发现飞机逆风飞行,则高压位于飞行员的a. 左侧 b. 右侧 c. 左前方 d. 右后方24. 飞至高空后,飞机垂直与等压线飞往高压方向,则a. 飞机逆风飞行b. 飞机顺风飞行c. 风从飞机左侧吹来d. 风从飞机右侧吹来【答案】23. c 24. d【解析】本题组考查学生基础知识的灵活应用,涉及的知识点主要是近地面和高空气流运动的分析判断,需要结合基础知识,抓住关键信息分析答题。【23题详解】近地面大气在水平气压梯度力的基础上,北半球大致向右偏转30到45度,飞行员起飞时,在近地面发现飞机逆风飞行,可以判断高压在左前方,c正确,其余选项错误。【24题详解】高空风向与等压线平行,飞机垂直与等压线飞往高压方向,北半球风从飞机右侧吹来,d正确,其余选项错误。某同站,通过查询相关信息,绘制了我国2018年10月16日5时的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单位:百帕)。读图完成以下各题。25. 此时p等压线以内区域出现了阴雨天气,小华标注p等压线的数值应该是a. 1010 b. 1015 c. 1012.5 d. 1017.526. 根据等压线图判断,图中四地气压最高的是a. b. c. d. 27. 小华绘制好图后,还对图中四地进行了比较,发现这天a. 地和地同步日落 b. 地与地日出方位角相同c. 地比地白昼稍长 d. 地比地正午日影要短【答案】25. c 26. b 27. b【解析】本题组考查学生基础知识的灵活应用以及读图析图能力,涉及的知识点主要是海平面等压线的判断与天气状况,需要结合基础知识,抓住图中关键信息分析答题。【25题详解】p以内出现阴雨天气,判断为低压中心,p相邻的等压线为1015,图中等压距为2.5,判断p为1012.5,c正确,其余选项错误。【26题详解】由图可知,地气压介于1022.5和1025之间,为最大,b正确,其余选项错误。【27题详解】地和地经度虽然一样,但两地纬度不一样,昼长更短,日落更早,a错误;地与地日出方位角都为东南方,此时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日出为东南方位,b正确;地比地白昼稍短,c错误;地比地正午日影要长,地纬度更高,正午太阳高度更小,日影更长,d错误。故选b。28.读“北半球中高纬度环流示意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甲点位于30n附近 b. 乙点位于30n附近c. 是冷性气流 d. 盛行西南风【答案】a【解析】16.试题分析:读图可知,甲处垂直气流下沉,为高压带,气流相遇后,气流上升,说明该气流来自较低纬度,所以甲点位于30n附近,a对。乙点位于90n附近,b错。的性质为暖湿,c错。是极地东风,d错。故选a。【考点定位】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名师点睛】气压带、风带的分布规律(1)大致以赤道为对称轴,南北对称分布。(2)高低气压相间分布。(3)信风带与极地东风带风向相同,与西风带风向相反。(4)一般地,赤道低气压带分布在赤道附近;副热带高气压带分布在30 纬线附近;副极地低气压带分布在60纬线附近;极地高气压带分布在90纬线附近。恩克斯堡岛(见下图)是考察南极冰盖雪被、陆缘冰及海冰的理想之地。2017年2月7日,五星红旗在恩克斯堡岛上徐徐升起,我国第五个南极科学考察站选址奠基仪式正式举行。据此完成以下各题。29. 2月7号,当恩克斯堡岛正午时,北京时间约为a. 2月8日7时 b. 2月7日15时 c. 2月7日9时 d. 2月7日17时30. 五星红旗在恩克斯堡岛上迎风飘扬。推测红旗常年飘扬的主要方向是a. 东北方向 b. 西南方向 c. 东南方向 d. 西北方向【答案】29. c 30. d【解析】本题组考查学生基础知识的灵活应用以及读图析图能力,涉及的知识点主要是区时的计算以及风带的判断,需要结合基础知识,抓住图中关键信息分析答题。【29题详解】恩斯克堡岛正午地方时为12时,结合图示为南极,按照顺时针方向自西向东,可知恩斯克堡岛的经度约为170e。北京时间是120e的地方时,两者相差50,时差:504200分钟3:20,因此北京时间大约为12:003:208:40,接近2月7日9时。故c项正确,其余选项错误。【30题详解】恩斯克堡岛位于纬度70s和80s之间,属于极低东风带,其具体风向为东南风,五星红旗应飘向西北方向。故d项正确,a、b、c错误。二 综合题。31.读“北半球热力环流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a地气温比b、c两地_,气压比b、c两地_,a、e中,气压最低的是_,原因是_。(2)用“”画出高、低空大气水平运动方向,并用虚线标出近地面与高空等压面大致弯曲形态。相同空间规模的热力环流空气运动速度各不相同,其最根本的原因可能是下列说法中的( )。a.水平面冷热不均程度不同 b.水平面气压不均程度不同 c.地表摩擦力不同 d.地转偏向力不同 (3)气象观测后发现与a地相比,b地气温日较差偏大,试分析其原因。【答案】(1)高 低 e 海拔越高,空气越稀薄,气压越低(2)画出高低空风向;画出近地面与高空等压面。 a(3)b地盛行下沉气流,云量小,多晴朗天气,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较差,气温较高;夜间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较差,气温较低,所以日较差较大。【解析】【分析】本题组考查学生基础知识的灵活应用以及读图析图能力,涉及的知识点主要是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原理以及气温气压高低的判断,需要结合基础知识,抓住图中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