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提琴音准【音准在小提琴教学中的建立与培养】_第1页
小提琴音准【音准在小提琴教学中的建立与培养】_第2页
小提琴音准【音准在小提琴教学中的建立与培养】_第3页
小提琴音准【音准在小提琴教学中的建立与培养】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小提琴音准【音准在小提琴教学中的建立与培养】 小提琴演奏中的音准问题不是个单纯的技术问题,而是个复杂的综合系统。音准能力的高低会直接影响到演奏水平。小提琴家帕尔曼卡萨尔斯曾说:“弦乐器的技巧练习是最难见成效的事情之一。其左手技巧则更难掌握,仅音准一项就足够一个演奏者花毕生的精力去掌握。”可想丽知,小提琴的音准问题是个棘手却又不得不解决的问题。 一、在小提琴教学中如何建立良好的音准 在小提琴的学习中,我们可以通过持琴的姿势、正确的手型、音阶的练习来建立良好的音准。 1 持琴的姿势。小提琴的持琴方法是教学中首先要研究的问题,良好的姿势是小提琴演奏成功的基础。正确的方法是:将琴放在左肩锁骨上,使下颚贴在腮托上,左肩稍稍耸起,用下颚和肩将琴夹住,琴向前方偏左约45度,必须能够不用手支撑住琴,琴还能够保持正确的位置。这样的话,左手能够正确按弦,右手能更好地运弓,达到良好的音准与音色。在持琴的姿势中,有一个原则是每个学习者必须遵循的,左手的手指、手掌、手臂、肩在持琴时必须是放松的,整个手臂的状态是协调统一的。持琴时整个手臂放松,要有两个支点支撑琴,一个是固定的支点,把琴夹在下巴和锁骨之间;另一个是不固定的支点,即左手可以作为第二个支点支撑琴。 2 正确的手型。音准虽然说主要是听觉上的问题,但也会因为左手姿势不好而形成一些缺陷,所以说手型的正确与否也会直接影响到小提琴演奏的效果。左手的基本手型是四个手指成为一个拱形,与大拇指形成一个圆。因为这是手的自然状态,掌关节的过分突出或扁平都会引起紧张。马尔西克曾口头建议过用下述方法找出适合每人的拇指和其他手指的自然位置:只用下颚和锁骨将琴夹住,使琴颈正进入食指与拇指的中间。让食指的第三节的末端和琴颈右边接触,这样不致妨碍手腕动作的灵活性。然后把其他四个手指都按在A弦上,这时拇指的位置,它的轻微弯曲,它与其余手指的关系,它与琴颈的接触点等都刚好适合于每个人持琴的手型。 3 音阶的练习。音阶练习是逐渐的、渐进的、服从于一定法则的,又是有规律的。卡尔弗莱什的音阶体系就是一本很好的教材,他对左手要求几乎接近顶峰,对各调及转调与和声都有系统的训炼。 卡尔弗莱什音阶注重平衡了每根弦上的练习,每根弦都安排了独立在一根弦上完成的上下行音阶,分解和弦,分解三度,半音上下行模进,等等。在完全熟练后才能进入更有难度的练习。 二、小提琴教学中音准的培养 在持琴的方法、正确的手型、音阶的练习等这些建立良好音准的基础上,我们可以更进一步来培养音准,最大限度地提高自己的听音能力,使音更准确。 1 视觉音准的培养。视觉音准并不是不用听觉只用目测去确定音准,而是要求通过分析、了解指板,养成对各种单音、双音能在手指落下之前从理性上估计出音与音之间距离和关系的习惯,使演奏者在音响发出之前先增加了音准的可靠性。视觉音准预先在头脑中“看出”各个音符所使用的手指间隔与距离,学习者就必须在头脑中建立一个指板上各个音高位置的图表,使每个音符都有同定的位置,并能在发音之前就已经从视觉上和生理动作上找到了其音符的位置。在手指放在弦上之前,就要有意识地“瞄准”这个音。学习者在练习时,每拉一个音之前,头脑都要进行分析,了解音符所在的指板位置,与前、后音符手指之间的距离。视觉音准是前提条件,听觉音准在声音产生之后进行检查。学习者如果长期坚持训练,这一过程能够自然地把手指之间的距离同定下来,建成一个较为稳固、相对准确的音准框架。那么在演奏中音高的准确性也将会有所提高,达到更准确的音准。 2 内心听觉的培养。所谓内心听觉就是借助音乐记忆,能内在地想像出声音的音高、旋律、节奏、音色,想像出音乐形象。这是一种十分重要的音乐听觉能力。 对内心听觉能力的培养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首先是音高的分辨能力。一是要分辨单音、音程、和弦、旋律等音乐要素的性质类别,这是我们平时练耳的主要内容;二是在上述的基础上,进一步分辨每一个音的准确度,如听辨音程、和弦的性质和音名。三是分辨小提琴奏出的音程是否准确,音是偏高还是偏低。要获得良好的音高记忆能力,必须大量接触音乐,增强感性知识,努力提高艺术修养,利用音乐各要素的特性及其相互关系来加深记忆。 结语 音准是小提琴最基本的要求,又是最难掌握的技术之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