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综合版 3/2012 通辽市科尔沁区明仁小学魏淑香 由此我也联想到,每天的眼保健操学生做的质 量较差,只要老师一转身,学生马上就会搞点小动 作, 任凭你怎样强调, 依旧我行我素。一次我从教室 外面走发现一年级三班学生眼操做得好,没有一个 人说话, 学生做得特别认真, 原来是班主任老师坐在 讲桌前和学生一起做眼保健操,老师的行动带动了 学生, 感染了学生。 给个支点 教育不是一种大面积的播种, 而是个别的栽培。 教育并不像种庄稼那样, 用机械化的方式撒种, 集体 打药、 管理, 秋后就可以集体收割。 教育如同园艺师, 面对一株株形态各异的花木,需要用心琢磨每一个 个体的生命习性, 进而区别不同对象来修枝剪叶、 灌 溉施肥,使之成为美的化身来装点世界。我们的学 生, 脾气秉性习惯好恶皆不相同, 如果用一成不变的 方法去教育他们, 势必难以奏效, 所以教育学生要找 到那个撬动地球的 “支点” 。我们班有个孩子拖拖拉 拉, 吃饭、 穿着、 卫生、 做事等都不利索, 在班内没有 任何威信, 其他学生还喜欢欺负他。 怎样才能转变别 的学生对他以及他对自己的评价呢?我抓住了该生 音乐比较好的 “支点” , 在音乐课上多给他展示自我 的机会, 针对他的回答给予积极的评价, 慢慢地他变 得自信了, 上课举手次数也多了, 学生们给他 “告状” 的也少了, 他也渐渐地能融入到集体中, 脸上的笑容 也多了起来。 总之, 班主任工作是平凡而繁琐的工作, 让我们 以真心为学生擎起一片晴朗的天空;以诚心来点亮 学生内心深处的明灯;以热心去激发和培养学生的 学习兴趣; 以爱心贯穿学生的发展全过程! 不断调试 着自己心的频率, 用心和学生进行心的交流, 最后形 成共鸣。感悟学生的感悟, 快乐学生的快乐, 幸福学 生的幸福。 一、 背景分析 作为一名班主任,在所带的班级里经常会发生 这种事情,一些孩子的物品被另外孩子拿走占为己 有。老师想尽一切办法调查取证,有的能“完璧归 赵” , 有的却下落不明。 班级里一旦出现这种事情, 老 师很头疼, 要花费大量时间 “破案” 。 大部分同学也会 产生不安全感, 班级的凝聚力也会受到损害。 可以说 不管教哪一届学生,从一年级开始我就很关注这个 问题, 不知为什么, 直到学生到了毕业年段, 班级里 偶尔还会有此类事情发生。我百思不得其解,本学 期, 我加大力量对此类事情进行分析、 研究, 并总结 出有效的处理方法。 二、 案例: 丢钢笔事件 “老师, 我的钢笔不见了” 。“老师, 我丢了两只钢 笔” 。我刚进教室, 好多同学都在叫嚷。 “自己好好找 找, 是不是被哪位同学借去忘记还了? 或者是谁又把 别人的东西保管起来了? ” 我嘴上这样说可心里却烦 透了。以前也经常发生丢铅笔、 橡皮、 尺子之类的事 情, 得花费很多时间, 耗费很大精力才能解决。进入 四年级学生开始用钢笔写字了, 怎么又出现问题了? 既然问题出现了, 还得解决呀! 我告诫自己。“自己先 找, 前后桌再帮忙找。 桌堂、 椅子底下、 暖气管都别放 过。 ” 同学们都行动起来, 最后一支钢笔也没找到。 看 来这样找下去是不会有结果的。我对学生说:“你们 都知道我的性格吧, 我不怕大家犯错误, 就怕大家不 承认错误和不改正错误。 只要承认、 改正了错误就过 往不究。谁发现同学的钢笔掉在地上怕被同学踩坏 替他保管起来了?或者开玩笑拿走了快还给人家。” 大家面面相觑, 不动声色。看来, 学生年龄大了有主 意了。以前这招很管用的, 现在失灵了。我在教室里 走了一圈, 从兜里拿出小型 U 盘趁学生不注意, 假装 从黑板旁边的电源盒上取下来,我对全班同学说: “小学生偷拿同学物品问题” 的分析与处理 BANJIGUANLI 班级管理 管理信息 28 综合版 3/2012 “看我取下的是什么?这是微型摄像头, 你们的一切 行动都录在这里了, 我回办公室看监控录像, 一切都 真相大白。 给你最后一次机会, 拿出纸条, 把本学期, 你都拿过谁的物品一件不落的写下来。写的时候谁 也不准看谁的。如果谁拿了不写或者写的时候有遗 漏, 我会查个水落石出的, 到时候可别怪我对你不客 气。我现在回办公室看监控录像了。” 说完我就离开 教室了。10 分钟后我回到教室, 我让学生把纸条折 叠好, 由我亲自收, 显得重视。 边收纸条边告诉学生: “如果你拿了别人的钢笔, 请你在课间自己想办法还 给同学。 如果你把钢笔放在家里了, 明天早晨带来再 还给人家。 ” 我希望明天中午放学前同学们丢失的物 品都能找到。 当我回去看纸条的时候, 我大吃一惊, 在本学期 里, 班级 20%的同学都拿过别人的物品, 而且有一部 分是品学兼优的学生。 在纸条里, 我很想知道是谁拿 了张云赫同学的钢笔, 因为张云赫丢了两支钢笔。 可 惜没有同学提到拿了他的钢笔。也许明天会有惊喜 的, 我安慰自己。到晚上放学前, 好多学生告诉我钢 笔回到文具盒了,有的说以前丢失的物品也回到书 包里了, 可也有的说钢笔没找到。我说:“看明天吧, 明天中午放学前会找到的。” 嘴上虽然这样说, 心里 却不踏实。 第二天上完间操, 我询问了一下情况。 除了张云 赫丢失的钢笔没找到外, 其余的全都找到了。 我问他 有没有怀疑的对象, 他说以前和王红 (化名) 同桌时 总丢铅笔,昨天看见王红用的钢笔和他丢的是一样 的。 现在不和她同桌了也说不准。“是呀, 万一王红和 你买的钢笔是一样的, 误解人家就不好了。” 我安慰 他。 上完间操回来, 我对全班同学说:“通过看监控录 像,我发现班级里有一名同学至今仍然保存着张云 赫同学的两只钢笔,下课时希望你能把两只钢笔还 给人家, 或者交给我, 我以人格担保替你保密。 不然, 我把电脑拿到班级要放监控录像了,全班同学都知 道这件事情就麻烦了。 ” 第三节课间, 教室里没留人, 我也回到了办公室。正在我猜测此招是否奏效的时 候, 王红来找我了。我走出办公室, 她红着脸低着头 不说话, 把两只钢笔交给我, 静静地站着不走等着我 批评她。 我问她为何不早些还, 她说:“以前拿过张云 赫的铅笔也没还过, 但张云赫没找也没要。 现在知道 拿别人的东西是错误的行为, 以后再也不拿了。” 看 着她满脸犯了错误的神情, 我知道她后悔了, 我答应 替她保密。并告诉她, 以后类似的事情不要再做了, 同时要写一份检讨书交给我。 就这样, 这场丢钢笔的 风波平息了。 三、 从案例中引发的思考 (一 ) 给小学生带来的危害 小学生偷拿别人物品的行为如果不加制止, 对 孩子今后的成长会产生及其恶劣的影响。俗语说得 好:“小时偷针, 长大偷金” 。 从孩子本身来说, 第一次 拿别人的物品没有得到应有的教育,他觉得自己占 便宜了, 心里会沾沾自喜, 有一种不劳而获的喜悦。 接下来他还会继续。事件中的王红就是个典型的例 子, 她第一次拿同桌铅笔时, 没被老师和同学发现, 这种错误行为没有及时得到制止,她就感觉有意外 收获了, 导致这次又拿同学的钢笔。另外, 此类事情 直接影响着班级的班风。 小学生的模仿能力强, 个别 同学会效仿。 我们发现, 班级里出现丢失物品的现象 时, 经常是许多同学在一个时间段之内都丢失物品。 这样就降低班级的凝聚力, 使部分学生没有安全感。 因此, 作为教师对这类事情必须引起重视, 尤其是学 生第一次偷拿别人的物品时, 老师一定要采取合理、 有效的办法及时找出犯错的孩子并帮助其改正。 (二 ) 形成的原因 作为教师, 对学生出现的这类事情不要一味地抱 怨、 指责, 一定要有客观的认识。 小学生拿别人的物品 和成年人的偷盗行为是有区别的。孩子的年龄小, 判 断、 辨别的能力差, 出现这些事情有一定的原因。 1.是非判断能力较差。 由于小学生的年龄小,特别是刚入学的学生是 非判断能力很弱,有很多孩子看见同学那里有自己 喜欢的物品就悄悄地拿走,他们内心的用意是很单 纯的, 他们没有社会上的道德观的约束, 拿了别人的 东西还不知道是犯错,也不会考虑到有什么严重的 后果。就是出自喜欢, 自己想拿就拿了。我们经常会 遇到有些同学拿了别人的铅笔、 橡皮、 尺子等物品之 后并没有多想什么,就大模大样地在班级里用上 了。 2.缺乏自控能力。 小学生的心智尚未完全成熟, 对新奇的事物充满 好奇, 又缺乏明辨是非的能力, 所以自控能力差。 随着 学生年龄的增长,加之老师和家长的引导和教育, 有 班级管理 BANJIGUANLI 管理信息 29 综合版 3/2012 些孩子知道拿别人的物品是不对的, 尤其是中、 高年 级的学生, 他们知道后果很严重, 会受到同学的冷眼, 会受到老师的批评, 甚至会受到家长的责骂。可还是 控制不住自己, 一次一次的犯同样的错误。 3.教师的处理方法过于简单。 班级里一旦出现此类事情,没有引起部分老师 足够的重视, 有的是简单的说教, 有的是训斥一顿, 还有的是通知家长回家教育孩子。这些方法没有使 孩子真正地认清事情的本质, 为日后留下隐患。 4.家长的教育方法不当。 有的家长极为敏感,一旦发现孩子拿了别人的 东西, 着急上火, 好像是孩子犯了天大的错误, 立即 视为孩子有了 “偷摸” 行为, 于是严加审问, 严厉处 罚; 有的家长满不在乎, 根本不把孩子拿别人的物品 当成一回事。 认为孩子年龄还小, 偶尔拿了别人的东 西没什么大惊小怪的, 因而不作任何处理。 5.社会环境对孩子的不良影响。 有些商家以赚钱至上为目的,生产出来的学习 用品如同 “玩具” , 学校周围商店各种各样琳琅满目 的 “玩具” 对小学生来说是个诱惑; 有些孩子的物品 款式奇特新颖, 还特意显示给别人看, 把这些物品摆 在显眼的位置, 给犯错误的孩子提供可乘之机; 有些 孩子受大人的影响虚荣心强, 别人有的他也应该有, 不管自己的家庭条件如何,家长不能满足的他就想 通过偷这种错误的方式把别人的东西占为己有。 (三 ) 处理方法 1.引导、 感化法。 班级里出现第一例这类事情时,多数是发生在 小学生刚入学不久, 由于孩子缺乏辨别是非能力、 自 控能力, 看见同学的学习用品想拿就拿了, 没把拿别 人物品当回事。 此时的班主任一定不要掉以轻心, 要 引起足够的重视,知道此类事情发展下去的严重后 果。 在班级里可以开个 “失物招领” 会, 告诉大家由于 有些同学没有把自己的物品保管好,被一些同学捡 到保管起来, 现在可以认领了。 在认领自己物品时要 谈谈丢失物品时的心情,并告诉同学们一定要保管 好自己的物品,同时也告诉拿物品的同学以后再也 不能替他们保管物品。 这样把 “偷” 换成 “保管” 二字, 既维护了孩子的自尊又使孩子感同身受,很愿意把 物品归还。也可以开着主题班会, 通过讲一些故事, 讲道理, 讲拿别人物品心里很后悔、 恐惧、 内疚, 讲你 犯错误会给别人、 自己和家长带来很多麻烦。 这样晓 之以理, 动之以情。通过老师的循循善诱, 让学生展 开思想斗争, 最后承认错误。 2. “冷处理” 法。 班级里发生学生偷拿物品事件,教师心情不要 太急迫, 一急迫就容易失误, 这种失误造成的后果可 不像批评学生没有完成作业那么简单。我们最好像 公安人员破案那样做。 如果眼前有线索, 自然可以顺 藤摸瓜; 如果眼前没有明显线索, 最好暂时不提, 先 维护好班级的稳定, 免得学生议论纷纷。 等大家都稳 定了, 教师却要暗中寻访, 向嫌疑人和知情者进行调 查, 寻找线索, 进行推理, 进行排查。 这样 “破案” 会容 易些。 3.家校联系, 满足孩子合理的需求。 发现学生有偷拿别人物品的行为时,要及时和 家长取得联系, 和家长沟通时一定要讲究方法, 本着 解决问题的心态和家长商讨,得到家长的理解和支 持,取得配合。学生偷拿的物品确实是自己所需要 的,要引导家长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满足孩子合理 的要求。这样就避免孩子采用不当的手段获取别人 的东西。 4.树立孩子的羞耻心。 有些孩子拿别人的东西时可能没有意识到这是 错误的行为, 我们一定从思想上对孩子进行教育, 要 对孩子讲清不能拿别人物品的道理。 将心比心、 换位 思考。 同时要让他知道拿别人东西是可耻的行为, 不 是自己的物品就不应该拿。 归还物品时要道歉, 视情 节严重, 要写保证书、 检讨书交给老师, 要为自己的 错误行为付出代价。 5.求助法。 当我们采用各种办法都无力 “破案” 时, 一定向 学校的领导和身边有经验的教师求助。个人的能力 毕竟有限。有时他们的一句提示,能使自己茅塞顿 开; 有时参考他们的经验教训, 能使我们少走弯路; 有时他们想出的一个主意, 能使我们轻松 “破案” 。 总 之, 要利用好身边智囊团的资源。 (四 ) 应该注意的问题 1.家校合作保护孩子的自尊。 在班级里处理此事情时, 老师切忌用 “偷” 这个 字,因为小学生拿别人的物品和成年人的偷盗行为 是有区别的, 孩子的心灵是脆弱的, 我们在处理这些 BANJIGUANLI 班级管理 管理信息 30 综合版 3/2012 冯远 初到美国读本科, 感触颇多。让我感触最 深的就是, 美国学生五花八门的业余爱好。 有一天晚上,学校有一个学生自己主办 的小型音乐派对, 很多学生弹吉他弹钢琴, 都 是自己创作的词曲, 边弹边唱; 也有即兴上台 演唱的, 气氛轻松又愉快。台上表演的非常真 诚, 台下鼓掌欢呼也是发自内心, 并不会因为 他们的不专业有任何嘲讽。 我的室友是个美国人, 叫 E r i n , 她特别喜 欢骑马, 赢过不少赛马比赛的奖牌, 她加入了 学校的赛马社, 从来没有落过一次活动 (周末 早晨不到 5 点就要起床 ) 。 我从心底佩服她, 也 羡慕她能有一份自己真正热爱的东西。 不仅如 此, 她还总在尝试新的东西, 比如划船、 D J 。 感恩节的时候, 我去了她家里。她有两个妹 妹, 其中一个喜欢打架子鼓, 我在她家地下室看 到了装备齐全的架子鼓, 真的很酷。 还有她堂兄, 对音乐异常着迷, 因此选择了艺术学校。 E r i n 的爸爸也有一项特殊爱好养蜜 蜂然后采集蜂蜜。还有不少美国朋友也是如 此,他们都有至少一份自己执著又热爱的事 情。 也正因为如此, 他们的生活显得特别充实。 美国学生业余爱好五花八门 事情的时候一定要谨慎, 处理不当, 会给孩子造成伤 害, 同时也会给自己带来不必要的麻烦。情急之下, 有些老师容易犯以下错误。如: 搜身, 让同学互翻书 包, 或者亲自动手翻书包。 我们的目的是保护和教育 孩子, 而不是抓小偷。一旦有十足的把握, 确认是谁 拿的东西, 不要在班级里公布名字。作为家长, 一定 要配合老师尊重孩子。千万不要打骂、 鄙视孩子, 应 该冷静地和孩子讲道理, 让孩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玉米收获机操作工节假日前安全考核试卷含答案
- 学龄前儿童心理发展指导手册
- 食品加工企业清洁消毒规范
- 培训机构发展规划书编写与执行监控
- 四年级数学线上教学详细计划表
- 高效液相色谱仪故障诊断操作手册
- 新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测验试卷
- 六年级英语教材内容分析报告
- 2025-2030动力锂电池正极材料技术路线选择与产能扩张规划分析报告
- 2025-2030动力电池梯次利用在储能电站中的安全标准研究
- 15ZJ001 建筑构造用料做法
- 员工工资条模板
- 新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上册知识点
- 初中历史小论文现状分析与写作探讨
- 新疆地方史课件
- 一粒种子旅行
- 自考05175税收筹划(15-19)真题试卷
- GB/T 9124-2010钢制管法兰技术条件
- GB 4287-1992纺织染整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
- 腰椎间盘突出症课件
- 桂阳县中小幼教师资格定期注册工作指南专家讲座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