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前沿 授予诺贝尔化学奖的通道蛋白研究.pptx_第1页
科学前沿 授予诺贝尔化学奖的通道蛋白研究.pptx_第2页
科学前沿 授予诺贝尔化学奖的通道蛋白研究.pptx_第3页
科学前沿 授予诺贝尔化学奖的通道蛋白研究.pptx_第4页
科学前沿 授予诺贝尔化学奖的通道蛋白研究.ppt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科学前沿授予诺贝尔化学奖的通道蛋白研究,安徽省桐城中学裴健,水分子跨膜运输的方式?,水通道蛋白介导的协助扩散,自由扩散,一.水通道蛋白,在发现水通道蛋白以前,人们一直认为自由扩散水分子透过质膜的唯一方式。但是人们早就发现,肾近端小管,集合管具有强烈的吸水功能,平均每天吸收水分大约150L;血液中的红细胞在低于0.45%的NaCI低渗溶液中会快速吸水膨胀破裂。如果仅通过简单扩散,细胞吸收水分不可能如此快捷。,1.水通道蛋白的发现历史1987年,美国血液病学家Agre分离纯化人Rh血型红细胞时发现一种28x106的蛋白,这种在红细胞以及肾近端小管中该蛋白含量非常丰富,当时被称为被称为CHIP28。,2.水通道蛋白的结构(以AQP1的结构为例),2.1一级结构,水通道蛋白的一级结构是由两个同向重复部分组成的单肽链。各自拥有的天冬酰胺一脯氨酸一丙氨酸(Asn-Pro-Ala,NPA)序列(图1),为水通道家族的高度保守序列,这两个NPA高度保守位点是水通道蛋白通透水分子的结构基础。,2.2二级结构,水通道蛋白的二级结构含6个跨膜结构域(图2中的6个灰色柱体),6个跨膜结构域之间由5个环形结构相连(图2中LoopA一E),其中B环和D环位于细胞膜内侧,A环、C环和E环则位于细胞膜外侧。B环和E环含有NPA的部分,形成三级结构时向脂质双分子层中折叠。所以,其显著疏水;A环、C环和D环则为亲水环。,2.3三级结构,水通道蛋白的三级结构是Jung等人提出的“沙漏”模型图,由二级结构形成对称的跨膜通道结构,6个跨膜区域倾斜排列,2个含有NPA序列的半环在折叠中形成一个可以运输水分子的孔道圈。,2.4四级结构,水通道蛋白的四级结构大部分以四聚体的形式存在,由4个亚基组成,每个亚基都由6个跨膜螺旋组成。每个水孔蛋白亚基单独形成一个供水分子运动的中央孔,孔的直径稍大于水分子的直径,约0.28nm。水分子经过AQP时会形成单一纵列,进入弯曲狭窄的通道内,内部的偶极力与极性会帮助水分子旋转,以适当角度穿越狭窄的通道,,3.谈谈抗利尿激素和水通道蛋白的关系,ADH对肾集合管主细胞管腔膜AQP2水通道蛋白数量的调节及其细胞内机制(1)ADH:抗利尿激素;(2)G蛋白:GTP结合蛋白Gs;(3)AC:腺苷环化酶;ATP:三磷酸腺苷;cAMP:环腺苷酸;(4)AQP2:水通道蛋自,离子跨膜运输的方式?,主动运输,离子通道蛋白介导的协助扩散,二.离子通道蛋白,a、选择性:指一种通道优先让某种离子通过,而另一些离子则不容易通过该种通道的特性。例如钠通道开放时,钠离子可通过,而钾离子则不能通过。b、开关性:离子通道存在两种状态,即开放和关闭状态。多数情况时,离子通道是关闭的,只在一定的条件下开放。通道由关闭状态转为开放的过程称为激活,由开放转为关闭状态的过程称为失活。通道的开放与激活过程有一定的速率,通常很快,以毫秒(ms)计算。,1.离子通道有两个显著的特征:,2.离子通道的分类,电压门控性:又称电压依赖性或电压敏感性离子通道:因膜电位变化而开启和关闭,以最容易通过的离子命名,如钾、钠、钙、氯通道四种主要类型,各型又分若干亚型。,阶段代表静息状态时,只有非门控K+通道开放,K+通透性远大于Na+通透性。阶段代表外界刺激导致膜去极化至阈电位,使电压门控Na+通道激活开放,Na+通透性超过K+通透性,发生快速的去极化与反极化。阶段电压门控Na+通道失活,电压门控K+通道激活,K+通透性超过Na+通透性,此时即复极化时期。阶段电压门控K+通道关闭,电压门控Na+通道恢复到备用状态,离子通透性恢复到与阶段相同。,配体门控性(化学门控性)离子通道实际上是离子通道型受体,这类通道在其细胞内或外的特定配体(ligand)与膜受体结合时发生反应,引起门通道蛋白的一种成分发生构型变化,结果使“门”打开。因此这类通道被称为配体-门控通道,它分为细胞内配体和细胞外配体两种类型。,X,Y,Z各是什么通道?,机械门控性(压力激活型)又称机械敏感性离子通道:是一类感受细胞膜表面应力变化,实现胞外机械信号向胞内转导的通道,高中阶段没有涉及到,在此就不再赘述了。,三.载体和通道蛋白的区别,1.相同点化学本质均为蛋白质,分布均在细胞的膜结构中,都有控制特定物质跨膜运输的功能,对被运输的物质具有高度的特异性或选择性。,2.不同点(1)通道蛋白参与的只是被动运输(协助扩散),在运输过程中并不与被运输的分子或离子相结合,也不会移动,并且是从高浓度向低浓度运输,所以运输时不消耗能量。,(2)载体蛋白参与的有主动运输和协助扩散,在运输过程中与相应的分子特异性结合,自身的构型会发生变化,并且会移动。在主动运输过程中被运输物质由低浓度侧向高浓度侧移动,需要消耗代谢能量;在协助扩散过程中,由高浓度侧向低浓度侧运动,不消耗代谢能量(3)通道蛋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