钝器伤-学生文档(课堂PPT)_第1页
钝器伤-学生文档(课堂PPT)_第2页
钝器伤-学生文档(课堂PPT)_第3页
钝器伤-学生文档(课堂PPT)_第4页
钝器伤-学生文档(课堂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六章钝器伤,中山大学基础医学院法医系,1,钝器伤(bluntforceinjury,bluntinstrumentinjury):由钝器作用于人体造成的机械性损伤。钝器伤的基本形态:擦伤、挫伤、挫裂伤、骨折、内部器官破裂或肢体离断。多见于:他杀案件,亦见于交通事故、坠落、挤压等情况。最常见的钝器:棍棒、斧锤、砖块;其次为徒手及其他。,2,由于钝器种类繁多,因此造成的损伤形态多种多样。以擦伤,挫伤和挫裂创最多见。挫伤常与擦伤并存。挫裂创皆伴有擦伤和挫伤。有人统计他杀案中钝器伤占28.0%,自杀案件中占9.8%。钝器伤亦见于交通事故,坠落和挤压等情况。国内有人统计3132例机械性损伤,棍棒伤占38.8%,砖石伤占15.8%,斧锤类占14.5%,锄镐类4.8%,其他20.4%。钝器伤是法医学鉴定的主要任务,3,一、擦伤(abrasion)概念:致伤物与体表摩擦致表皮的一部分或全部与其下层脱离而形成的损伤,又称表皮剥脱。擦伤多发生于遭受钝器打击、坠落、交通事故等情况。擦伤的形态和法医学意义:典型的擦伤呈条状、片状或梳状,大小不等,形态不一,常可反应致伤物表面的特征。,4,单纯的擦伤在临床并不受重视,但在法医学中,擦伤有其特殊的重要性:1.擦伤所在部位,常标志暴力的作用点;2.擦伤的形态特征,尤其是翘起的表皮可指示暴力作用的方向,有时并能反映出致伤物的外形;3.擦伤局部组织的炎症反应或有痂皮形成,可证明为生前伤;4.根据擦伤的形态特征、分布位置和数目,结合其他损伤,可推断事件的性质或凶犯的意图。,5,6,擦伤的类型1.抓痕(scratchesorfingernailabrasion)指甲等有尖头的硬物抓擦或划过皮肤表面,形成的损伤2.擦痕(grazesorbrushabrasion)由体表与粗糙物体或地面相摩擦而形成的损伤。3.撞痕(impactorcrushingabrasion)致伤物垂直于体表的方向撞击体表,形成的表皮损伤。在致伤物陷入皮肤时,其边缘形成擦伤。这类擦伤多伴有深部组织的损伤。多见于车辆撞击或坠落伤。,7,4.压擦痕(frictionorpressureabrasion)表面粗糙的物体,在压迫皮肤的同时,与皮肤表面相摩擦而形成的损伤。压擦伤伤面呈棕褐色或暗红色,死后压擦伤伤面呈蜡黄色。各种擦伤由于表皮损伤并显著变薄,表面水分易于蒸发而变干燥,死后可迅速出现皮革样化。,8,9,二、挫伤(contusionsorbruise)钝器打击造成的以皮内或皮下出血为主要改变的闭合性损伤。可伴有不同程度的表皮剥脱,局部肿胀和炎症反应。挫伤的形态:皮内出血(intradermalbruise)出血发生在真皮层内。由于真皮组织致密,而且破裂的血管为末稍细小分支,故出血较少,不易扩散,容易反映致伤物打击面的形态,对法医推断致伤物有很大的帮助。交通损伤中由于轮胎碾压在皮肤上形成的轮胎印迹亦常属皮内出血。,10,皮下出血多呈片状,常无特殊形状,不能反映出致伤物。皮下组织出血血量大时,血液积聚于局部组织内形成血肿。眼眶周围、乳房、股内侧、会阴等处由于皮下组织疏松,血管丰富,受力后不仅血管易发生破裂,且出血量多而范围较广。,11,12,挫伤的法医学意义1.挫伤所在部位,标志暴力作用点;2.挫伤常作为生前伤的标志,特别是出血多,浸润到组织间隙内者。有明显的血凝块;3.根据皮下出血颜色的改变,可大致推测挫伤形成时间。血红蛋白含铁血黄素胆红素胆绿素,血肿由暗紫红色变为蓝褐色,绿褐色,绿色和黄色,最后消退。,13,4.根据皮下出血的分布、数量和形状,可推测凶犯的意图和犯罪过程中的某些活动,强奸犯指头压迫所形成的挫伤,常分布在受害者的股内侧、会阴部和胸乳部;扼死者,挫伤多分布颈部两侧;5.根据皮内出血形态,可推断致伤物打击面的形状。,14,三、创(wound)较强大的暴力造成皮肤全层和皮下组织甚至肌肉、内脏破裂的损伤。开放性损伤。组织破裂形成的皮肤及深部组织裂口称创口;创口周边皮肤的边缘称创缘;创缘皮肤交界形成的夹角称创角。除圆形创口(如枪弹创)外,一个创口至少有两个创缘和两个创角。因组织收缩在创口下形成的空腔称创腔;创腔周围的组织断面称创壁;创腔深部未破裂的组织称创底;钝器所致创在两创壁之间常可见未完全断裂的血管和结缔组织,称组织间桥(tissuebridge)。,15,创的描述,16,创的分类1.钝器创由粗钝的致伤物通过撞击、砸压、撕裂组织造成的创称挫裂创(laceration);过度牵扯皮肤造成的皮肤与皮下组织剥脱称撕裂创(tearingwound)。2.锐器创由有锐利尖端或刃缘的致伤物通过切、砍、刺、剪方式造成的创称锐器创,其中又可细分为刺创、切创(或割创)、砍创、剪创等;3.火器创枪射击造成的创称枪弹创(gunshotwound);爆炸时形成的创伤称为爆炸创。,17,18,挫裂创可发生在身体任何部位,头面部挫裂创常有更重要的法医学意义。根据挫裂创的分布,数目,严重程度以及有无抵抗伤存在,可推测是他杀,自杀或意外事故;判断暴力的作用方向,以及成伤的方式;根据挫裂创的大小和形态,有时可推断钝器与身体接触面的形状进而推断致伤物;创口中若发现泥沙,应与发现尸体现场上的泥沙进行比对,以判断尸体是否被移动过。,19,四、骨和关节损伤骨折(fracture)指骨组织解剖结构连续性和完整性发生破坏。以颅骨、四肢长骨、肋骨等处骨折多见。受害者如用前臂保护头部或阻挡致伤物可形成前臂骨折称遮蔽骨折(parryfracture)。老年人骨质疏松,受力时容易发生骨折。此外,一些骨骼疾病亦可造成病理性骨折。开放性骨折闭合性骨折骨折发生在致伤物着力处称为直接骨折;远离受力点处的骨折称为间接骨折。线形,凹陷、洞穿、粉碎骨折等形态。,20,根据骨折形态,可推断致伤物、外力作用方向、打击次数和打击的先后顺序、损伤程度及其与死因关系等。关节脱位(dislocation)即组成关节各骨的关节面失去正常对合关系,称为关节脱位或脱臼。外伤性脱位常合并有骨折。,21,五、内部器官破裂(viscerallaceration)实质器官破裂是指器官包膜和实质部分被破坏,常见于肝、脾、肾。空腔器官如胃、肠,在充盈状态下受暴力打击可发生破裂。破裂可由暴力直接作用造成,亦可因为内容物的流体压力所致。间接暴力经传导亦可引起内部器官破裂,如高坠臀部先着地时,内部器官可因强烈震荡发生广泛性破裂。交通损伤中亦多见内部器官破裂。,22,六、肢体离断(dismemberment)巨大暴力使人体各部遭到广泛而严重的破坏并断离者称肢体断离。常见于爆炸、高坠、飞机失事、建筑物倒塌或火车辗压等损伤。也可发生于碎尸案件,卧轨自杀,他杀和灾害事故。既有生前损伤也有死后碎尸。,23,24,第一节棍棒伤,棍棒伤(injurybyclub)棍棒易于获取、便于携带和挥动、打击力强等特点,是伤害案中较常见致伤物据质地不同分为木质、金属、竹、藤及塑胶等。常以棒体打击为多受伤部位以头部多见,躯干、四肢次之。,25,一、圆柱形棍棒伤特征:常见的是长条状皮内、皮下出血,中心部位较重,向两侧逐渐减轻,边界不清,出血带宽度较棍棒直径小。1.中空性挫伤,又叫铁轨样挫伤(tramlineorrailwaylinebruise)圆柱形棍棒快速、重力打击在平坦且软组织较丰满部位形成的挫伤。,26,中空性挫伤,形成机制:致伤物接触的中心部的皮肤快速垂直下压,牵拉力撕裂两侧血管,当其中心压力瞬间释放后,血液迅速进入损伤区边缘组织间隙而发生出血。,27,2.圆形棍棒打击头部由于颅骨衬垫及头皮血管丰富、脆性大,易出现头皮挫裂创两侧创缘可见对称性挫伤带,称“镶边”样挫伤带。,28,“镶边”样挫伤带a.垂直打击时,创缘两侧的挫伤带宽度一致b.偏击时,棍棒运行方向与头部夹角小于900的一侧挫伤带宽于另一侧。,挫裂创,致伤物,29,棍棒打击力较大时,导致颅骨骨折;轻者为线性骨折,重者形成“凹陷性”骨折。木质棍棒多形成线性骨折铁质棍棒多形成凹陷性骨折多次打击形成粉碎性骨折棍棒端部戳击时,出现相同直径的圆形皮内、皮下出血,重者可致颅骨洞穿性骨折,30,棍棒伤线性骨折,棍棒伤凹陷性骨折,31,二、方柱形棍棒伤,1.方柱形棍棒以其平面垂直打击人体a.均匀的带状挫伤,界限清楚,宽度与接触面宽度基本一致b.快速猛击平坦且软组织丰厚部位,出现带状中空性挫伤c.棒端打击时,出现槽状中空性皮下出血d.力量较大时,形成线性骨折或长方形凹陷性骨折、粉碎性骨折,32,2.以棱边垂直打击人体软组织a.形成条状擦伤、挫伤b.软组织下有骨质垫衬,形成条状挫裂创,创口边缘平直,创缘周围出血带不明显,创腔内无组织间桥;易错误判断为锐器伤。,33,方木打击伤,34,3.棍棒倾斜打击a.可形成条带状挫伤,着力重的一侧边界清楚,常伴有擦伤,另一侧边界模糊。b.力量大时,形成挫裂创,在颅骨可形成一侧骨板下陷明显的凹陷以棒端截击,可形成与棒端形态相似的方形挫伤;端部一角打击时,可形成三角形皮内、皮下出血或挫裂创,颅骨上可形成三角形凹陷骨折。,35,三、不规则形棍棒伤,由于棍棒形状特殊,可形成散在的,大小不等、形态不一、程度不同的擦伤、挫伤及挫裂创,创腔内可留下木屑或树皮、铁锈等。,36,37,第二节砖、石损伤,砖、石是常见的建筑材料,容易获取多为贴近打击,亦可抛掷伤人损伤多见于头面部造成挫伤、挫裂创、骨折粘染有被害人血迹、毛发的砖、石遗留在现场附近多见于室外或野外作案犯罪分子就地取材,38,一、砖头伤,砖头伤(injurybybrick)案件中以普通的粘土砖较多见。1.砖头平面打击a.垂直打击人头面部,挫伤区伴点状擦痕b.垂直打击于软组织丰满部位,可形成长方形中空性挫伤c.倾斜打击,可见线条状平行排列的梳齿状擦痕,39,d.打击头部弧度较大部位,形成类圆形或不规则形头皮出血,常伴表皮剥脱;打击力大,可形成星芒状挫裂创,创周伴表皮剥脱和砖屑遗留,40,e.高速打击头部,可f.打击胸部,可致形成线状骨折或骨缝胸骨骨折分离g.打击腹部,易致肝、脾等破裂出血,41,2.砖头棱边或棱角打击a.打击头部,在头皮可形成条形、三角形皮内、皮下出血和表皮剥脱b.打击力大,可形成条形、三角形挫裂创,有时可见组织碎片,对应骨质可形成线性或成角状的凹陷骨折3.断砖头打击形成损伤轻重不一、形态不规则,42,二、石头伤,石头伤(injurybystone):多见于野外发生的暴力性案件以山石和鹅卵石多见受伤部位多为头部1.山石伤a.山石表面凸凹不平,并有不规则的棱边和棱角,其大小质量不等,硬度不同,故形成的损伤形态多样。打击头部卫星状挫裂创,创腔见石屑,43,b.山石棱角猛击头部,可形成凹陷骨折若棱角较尖,可形成孔状骨折c.山石因表面不规则有多种接触面,反复打击后的创口特征和层次分辨不清,不易识别打击次数、打击顺序和接触面性质,但石块上常可发现血迹和毛发d.有些山石易碎,有时创内可见碎石屑,44,2.鹅卵石伤鹅卵石多见于河滩和一些小山区损伤部位多见于头部打击在头皮形成表皮剥脱和皮下出血,其形态多为类圆形或椭圆形,中心部位出血较重,色泽较深,周边逐渐浅淡,边界不清,表皮剥脱皮下出血,45,所致挫裂创,创口周围常伴有范围较大的表皮剥脱,皮下出血a.一般打击力下,可在骨外板形成类圆形的骨质压痕b.打击力及接触面大,形成弧形的线状骨折,颅顶、颅底联合骨折、大范围粉碎骨折c.打击力大、接触面小,形成类圆形塌陷骨折或粉碎性骨折,46,第三节斧、锤伤,一、斧背伤(injurybybackofaxe)斧体斧背钝器,形状多方形或长方形斧斧刃锐器斧柄损伤部位常见于头面部,47,1.斧头质量重,打击时力量大打击头面部,可形成反映斧背形状、大小的挫伤或挫裂创挫裂创的外缘一般较平直,内缘不整齐,可伴组织挫碎快速垂直打击较丰满软组织时,形成中空性皮内、皮下出血,48,2.斧背击打头部弧度较大的部位或以角面接触时形成类圆形或三角形皮内、皮下出血以及星芒状或凹三角形的挫裂创打击头部,常伴有颅骨线性骨折或凹陷骨折、粉碎性骨折、孔状骨折、骨缝裂开、三角形斜坡样凹陷骨折在颅骨骨折下方形成冲击性脑挫裂伤,骨折性脑挫(裂)伤和颅内血肿,49,二、锤击伤(injurybyhammer)锤体锤背奶头状、羊角状、鸭嘴状、帽状、圆锥状等锤锤面方形、圆形、多角形等锤柄多见于头面部受害者多死于重度颅脑损伤或颅内出血便于携带,杀伤力强,多见于有预谋的凶杀案,50,1.圆形锤面所致损伤垂直打击较平坦部位,形成与锤面形态和大小相近的皮内、皮下出血打击部位为丰满软组织,形成中空性挫伤打击头部弧度较大部位,形成圆形或半月形皮内、皮下出血打击可致弧形、星芒状、不规则状挫裂创重力打击可形成圆形或椭圆形凹陷骨折,孔状骨折,多次重击造成粉碎性骨折偏击可形成半月形皮内、皮下出血,弧形挫裂创,51,奶头锤致环形皮下出血,致伤物奶头锤,52,2.方形锤面所致损伤较叫少见3.锤背所致损伤所致损伤与其自身形状相似a.奶头状锤背,形成圆形或类圆形皮内、皮下出血,类圆形或星芒状挫裂创,圆形凹陷骨折b.羊角状锤背,形成与羊角末端形态近似的挫裂创、凹陷骨折或孔状骨折c.鸭嘴状锤背,形成扁长方形皮内、皮下出血、挫裂创、凹陷骨折或孔状骨折,2.方形锤面所致损伤较叫少见3.锤背所致损伤所致损伤与其自身形状相似a.奶头状锤背,形成圆形或类圆形皮内、皮下出血,类圆形或星芒状挫裂创,圆形凹陷骨折b.羊角状锤背,形成与羊角末端形态近似的挫裂创、凹陷骨折或孔状骨折c.鸭嘴状锤背,形成扁长方形皮内、皮下出血、挫裂创、凹陷骨折或孔状骨折,53,第四节徒手伤,常见于事先无准备或无工具利用情况下的案件,如纠纷斗殴、虐待、强奸等多用手、脚,亦用肘部、膝部、牙齿、头部等损伤轻者致擦伤、挫伤、挫裂创,重者致骨折、内脏破裂,甚至死亡打击颈、胸、腹、会阴部等敏感部位,会引起神经反射或诱发潜在疾病发作而死亡,54,(一)手所致的损伤用手抓、扼、捂压、掌击或拳击致多种损伤1.抓痕(scratch,finger-nailabrasion)指甲掠过皮肤表面并使表皮移位而行成,可呈扇形或几条平行的沟状痕一般斗殴,分布在面部、颈部及上肢等处扼颈时,分布在颈前两侧强奸案中,分布在受害人外阴部、手腕、两乳部或股内侧等犯罪嫌疑人身上形成的抓伤,多在面部、手部及其他暴露部位,55,肩部抓痕,56,2.手指伤手指尤其是指端以一定力量压迫身体表面一段时间,特别是颈部,受伤部位皮肤可形成局限性圆形或椭圆形皮下出血,前部可伴有新月状表皮剥脱,多分布在颈前两侧若被害人反抗明显,则挫伤数目及形态可有显著变化,可呈条形或融合片状皮下出血颈部软组织或肌肉广泛性出血,甚至舌骨、甲状软骨骨折,57,颈部扼痕,58,3.掌击伤(injurybypalm)多见于伤害案,虐待重要攻击部位为头面部损伤重者可见大面积的皮内出血或皮下出血击中耳部,可致鼓膜穿孔击中眼部,可致眼部钝性损伤较大力量可造成头部剧烈旋转引起颈椎错位、骨折或脑挫伤以手掌侧面“砍击”颈部或头部,可致死,59,4.拳击伤(punching)拳击时常以食、中、环、小指的第一指骨和掌指关节的背侧作为打击面,作用力较集中站立位时,多伤及头面部、颈部、胸腹部、腰背部及双上肢。体表常见不规则形擦伤、皮内出血和皮下出血打击在人体较柔软的部位(腹部、胸部、四肢肌肉较厚部),常不在受伤部位留下损伤痕迹,60,拳击在有骨质衬垫的部位(颅顶、额部、眼眶或颧部),可形成挫裂创拳击下颌部,打击力经颅骨传导到脑部而引起脑损伤,61,拳击胸部,可引起肋骨骨折、肺挫伤甚至心脏震荡、挫伤而死亡拳击左季肋部或左背部,可以起脾破裂拳击身体敏感部位(上腹部、喉头、心前区、外阴部等),体表甚至内部可无明显形态学改变,可引起严重功能障碍(疼痛性休克、神经反射性心脏停搏等),62,拳击颜面部,63,(二)足所致损伤足踢伤(injurybykicking)多见于人体下部,双下肢、臀部和腰腹部足踢伤较拳击时大,胸腹部,会阴部,64,下肢、腹部,少见头面部,65,足踩伤站位时,多伤及脚及小腿卧位时,可踩伤身体任何部位有时见突发事件所致的群体损伤检验时在衣物及皮肤上可见尘土鞋印,平坦皮肤上可见于鞋底花纹图案类似的皮下出血,66,足踩伤颈面部,67,(三)肘、膝、头所致的损伤肘击伤多在受伤局部形成类圆形皮下出血重者可致肋骨、颅骨骨折、腹腔脏器破裂穿孔压迫颈部,可致机械性窒息膝部致伤膝部顶撞多伤及会阴部或腹部,常见的是受伤局部无外伤征象头撞伤头撞伤造成的损伤缺少特征性,68,肘击伤形成示意图,69,膝部伤形成示意图,70,头撞伤形成示意图,71,(四)咬伤(bitemark)人或动物的上下颌牙齿咬合所致的损伤,在攻击和防御时均可形成咬痕具有良好的个体识别特征咬伤的特点较多见的是以对称的半弧形几个牙印构成圆形或椭圆形咬痕,常见于面颊、肩部、乳房在手指或其他突出部位,如乳头、鼻、耳等,咬痕可呈基本对称的分布在对应的两侧严重者组织或器官部分缺失,72,防御中形成咬伤,73,上臂咬伤,74,乳房咬伤,75,不同的牙及牙列形成的咬痕有区别a.上颌牙咬痕较下颌的大而长,损伤重,b.上颌中切牙,形成相对较长的“一”字形咬痕下颌中切牙,形成相对较短的“一”字形咬痕c.尖牙在咬痕上是一牙尖印d.磨牙为方形牙尖印,较少见,76,咬痕的固定、提取a.提取牙痕表面的唾液斑;隔衣物咬痕,用紫外光检查衣物上有无唾液斑等b.加比例尺对咬痕进行拍照固定,曲面皮肤咬痕,立体拍照c.用石膏液采集咬痕印,并翻模还原尸体上咬痕,取下相应部位皮肤,用10福尔马林固定d.发现嫌疑人,用甲藻酸盐、橡胶等采取嫌疑人牙模型,以供对比,77,第五节其他工具损伤,钝器伤种类繁多,且有地区性如:,铁锹致伤,78,第六节高坠伤,高坠伤(injurybyfallfromheight)人体从高处以自由落体运动坠落,与地面或某种物体碰撞发生的损伤多见于自杀、灾害事件,谋杀后伪装自杀或意外事故,79,一、影响高坠损伤的因素体重与高度冲力mg(h/h)m人体重量,是坠落高度h是从碰撞至身体静止的身体重心移动距离地面(物体)情况接触方式和着地部位常见坠落着地部位:头部、足跟、臀部中间物的作用缓冲作用,80,二、现场勘验确定坠落起点往往会留下坠落者的痕迹如:窗框及玻璃上的指纹、地面或登爬物体上的足(鞋)印、遗物等;血迹、搏斗痕迹等,81,坠落空间a.测量坠落起点至地面的高度b.注意坠落空间有无突出物,其上面有无死者的毛发、血迹、组织及衣物纤维等,有无接触突出物的附加伤.坠落着地点根据不同地点或物体的状况,分析其与尸体上的损伤有无矛盾,判断坠落性质,82,三、尸体检查(一)衣物检查1.了解尸体原始姿势,推断人体首先着地部位2.检查坠落者衣着,衣着上可留有地面的物质坠落造成衣缝崩裂、腰带断裂、手表停走等(二)尸体外表检查1.头部损伤程度可由擦伤至全颅崩裂擦伤及挫裂创多见于额部及面颌部受撞击出有明显血肿,枕部多见,颞顶次之,位于帽沿水平,83,颜面部、下颌部磕碰伤,84,下肢着地者,力通过脊椎,引起颅底骨折2.颈部颈部皮下及深层次肌肉内出血、气管或甲状软骨旁组织出血头部碰击台阶,形成颈前横行裂创颈椎骨折3.胸部胸骨与锁骨附近皮下出血多发性肋骨骨折较常见,有时双侧肋骨骨折;锁骨、胸骨骨折胸部皮肤挫裂创少见,85,4.背部皮肤擦伤及血肿,擦伤多在肩胛附近脊柱骨折,多为腰椎骨折,高坠致躯干变形,86,5.腹部体表损伤较少且轻,内部器官损伤重6.四肢四肢损伤较常见,程度不一致:从擦伤、挫伤、挫裂创至开放性或闭合性骨折,四肢骨折多为粉碎性骨折,常发生下肢,右上臂弯曲变形,87,(三)解剖所见1.头部皮下出血、颅骨骨折及硬膜下出血较多见颅底骨折多见,呈放射状、粉碎性枕部着地可引起眶板对冲性骨折颜面部外伤主要是上下颌骨骨折、鼻骨骨折,眼、口腔损伤出血,88,2.胸部双足或臀部先着地者易发生多发性肋骨骨折,常发生在近脊柱及近胸骨处肺表面可由大小不等的片状出血,肋骨骨折,89,心脏破裂,常在左心室或左右心房间隔主动脉断裂,常在根部或主动脉弓与降主动脉交界处心内膜、心外膜可见点状出血或斑块状出血,心肌断裂或心脏全层破裂,心外膜出血斑,90,3.腹腔坠地时巨大暴力的震荡,使肝、脾及肾发生破裂,胃充盈时易发生破裂,肝破裂,91,大网膜、小肠系膜、胃脂肪囊出血,脾门或肾蒂撕裂、出血,92,坠落时腹内压增加,致毛细血管出血,眼睑、球结膜、胸腹墨笔层、口腔粘膜、颈部皮下及肌肉组织等部位点片状出血锥体压缩性或粉碎性骨折,以腰1、2锥体常见,93,四、高坠伤的基本特点1.体表损伤较轻,内部损伤重2.损伤常较广泛,多发生复合性骨折,内脏破裂,符合减速运动损伤的特点3.多处损伤均由一次性暴力所形成4.损伤分布有一定的特征性5.多发性肋骨或四肢长骨骨折,甚至肢体离断,为一般人力用工具打击难以或不能形成,94,五、实验室检验常规提取死者心血及胃内用,检验有无酒精、镇静剂等毒物或毒品提取现场、死者衣物及尸体上粘附的微量物证(如油渍、泥土等),进行理化常规检验及扫描电镜/X线能谱检查,95,第七节挤压伤,一、挤压伤的概念(crushing)Bywa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