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产权法PPT课件_第1页
知识产权法PPT课件_第2页
知识产权法PPT课件_第3页
知识产权法PPT课件_第4页
知识产权法PPT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知识产权法,龚卫东Email:gwd_1964,知识产权法的内容结构体系,第一编总论第二编著作权第三编专利权第四编商标权第五编其他知识产权第六编知识产权的国际保护,参考书目,1、吴汉东闵锋:知识产权法概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86年版2、刘华知识产权制度的理性与绩效分析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3、蒋志培:评入世后我国知识产权法律保护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4、吴汉东等:知识产权基本问题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5、吴汉东高科技发展与民法制度创新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6、张军、卫聪玲知识产权领域侵权行为研究经济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7、郑成思:知识产权论,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8、曹新明:中国知识产权法典化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9、朱雪忠:知识产权协调保护战略,知识产权出版社2005年版10、曲三强:知识产权法原理,中国检察出版社2004年版11、张平主编:技术创新中的知识产权保护评价实证分析与理论研讨,知识产权出版社2004年版12、罗伯特.P.墨杰斯:新技术时代的知识产权法,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13、李扬:数据库法律保护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14、孙新强、于改之:美国版权法(附英文文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一编总论第一章知识产权导论,一、知识产权概述在民事权利制度体系中,知识产权的用语是与传统的财产所有权相区别而存在的。英文“IntellectualProperty”、法文“PropritIntellectuale”、德文“GestigesEigentum”,其原意均为“知识(财产)所有权”或“智慧(财产)所有权”。将一切来自知识活动领域的权利概括为“知识产权”,最早见之于17世纪中叶的法国学者卡普佐夫的著作。后来,这一概念被著名比利时法学家皮卡第所发展。皮卡第认为,知识产权是一种特殊的权利范畴,它根本不同于对物的所有权:“所有权原则上是永恒的,随着物的产生与毁灭而发生与终止;但知识产权却有时间限制。一定对象的产权在每一瞬息时间内只能属于一个(或一定范围的人共有财产),使用知识产品的权利则不限人数,因为它可以无限地再生”。知识产权学说以后在国际上广泛传播。自1967年成立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公约签订后,知识产权这一概念得到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和众多国际组织的承认。在我国,法学界曾长期采用“智力成果权”的说法。198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颁布后,开始正式采用“知识产权”的称谓。我国台湾地区则把知识产权称为“智慧财产权”。,二、知识产权的概念关于知识产权的定义方法,主要有“列举主义”与“概括主义”两种。“列举主义”的方法,通过系统地列举所保护的权项,即划定权利体系范围来明确知识产权的概念。“概括主义”的方法,通过对保护对象的概括抽象地描述,即简要说明这一权利的“属加种差”来给出知识产权的定义。多数国家的法学著述、立法文件以至相关国际公约都是从划定范围出发来说明知识产权概念。我国法学界主要采取“概括主义”方法来说明知识产权的概念。目前,对知识产权的“概括主义”定义尚未形成完全一致的看法。我的定义:知识产权是人们对于自己的智力活动创造的成果和经营管理活动中的标记、信誉依法享有的权利。三、知识产权的范围1、广义的知识产权:包括著作权及其邻接权(相关权)、商标权、商号权(企业名称权)、商业秘密权(未公开信息权)、产地标记权(地理标志权)、专利权、集成电路布图设计权等各种权利。2、狭义的知识产权,即传统意义上的知识产权,应包括著作权(含邻接权)、专利权、商标权三个主要组成部分。,四、知识产权的性质知识产权的性质,是知识产权制度的基本理论范畴。上个世纪80年代多将知识产权表述为一体两权,即认为知识产权具有财产权与人身权的双重属性;90年代的知识产权学说,一般从民事权利体系出发,对其作出无形财产权的定性分析。根据知识产权协定与世界人权宣言的规定,参照经典学说的有关理论,我们可从私权与人权两个方面来把握知识产权的基本属性。(一)知识产权的私权本质知识产权协定在其序言中宣示“知识产权为私权”,以私权名义强调了知识财产私有的法律形式。权利本体的私权性是知识产权归类于民事权利范畴的基本依据。私权是与公权相对应的一个概念。知识产权的产生、行使和保护,适用于民法的基本原则和基本制度。离开了民事权利体系,知识产权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无法找到其应有的归属。(二)知识产权的人权定义世界人权宣言以及其他主要国际人权公约都赋予了知识产权及相关权利的人权意义。它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首先是创造者对自己的智力创造成果所享有的权利,其次是社会公众分享智力创造活动所带来利益的权利;这两项权利紧密联系在一起,都是国际社会承认的基本人权。,五、知识产权的基本特征1、知识产权的专有性:第一,独占性,即知识产权为权利人所独占,权利人垄断这种专有权利并受到严格保护,没有法律规定或未经权利人许可,任何人不得使用权利人的知识产品。第二,排他性,即对同一项知识产品,不允许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同一属性的知识产权并存。2、知识产权的地域性:知识产权作为一种专有权在空间上的效力并不是无限的,而要受到地域的限制,即具有严格的领土性,其效力只限于本国境内。3、知识产权的时间性:知识产权仅在法律规定的期限内受到保护,一旦超过法律规定的有效期限,这一权利就自行消灭,相关知识产品即成为整个社会的共同财富,为全人类所共同使用。,六、知识产权的保护对象知识产权的保护对象,是指人们在科学、技术、文化等知识形态领域中所创造的知识产品。知识产品是与物质产品相并存的一种民事权利客体。(一)知识产品的概念知识产品是指人们在科学、技术、文化等精神领域所创造的产品,具有发明创造、文学艺术创作等各种表现形式,它是与物质产品(有体物)相区别而独立存在的客体范畴。(二)知识产品的类别1、创造性成果,包括作品及其传播媒介、工业技术(1)作品及其传播媒介,泛指文学艺术领域中以不同表现形式出现并且具有原创性的创造成果(著作权客体),以及在传播作品过程中产生的与原创作品有关联的各种产品、物品或其他传播媒介(邻接权客体)。(2)工业技术,一般是指在工业、农业、商业等产业领域中能够物化在物质载体上的知识和技能。它是根据科学原理和生产实践经验而发展形成的工艺操作方法与技能,以及与这些方法和技能相适应的生产工具和其他物质设施。,2、经营性标记一般是指在工业、农业、商业等产业领域中能够标示产品来源和厂家特定人格的区别标记。包括商标、商号、产地名称等在内的工业标记,是人们生活中所见最多的标志。它具有标志艺术的一般特点:(1)标记性。工业标志的主要职能在于区别商品和生产商品的厂家,使人们易于识别,防止误认。(2)宣传性。工业标志主要作用于工商业活动中,以实现其对特定商品、厂家或产地的宣传效果。(3)适应性。工业标志能在多种场合使用,不但可以注明在商品或有关材料上,还能使用于多种宣传媒介的制作。工业标志作为工业产权和其他知识产权的客体,是企业重要的无形财产。,3、经营性资信泛指工商企业在经营活动中所具有的经营资格、经营优势以及在社会上所获得的商业信誉,包括特许专营资格、特许交易资格、信用以及商誉等。从经营性资信的构成来讲,其内在因素是主体的经营能力。经营能力是一个很广泛的概念,包括经济状况、生产能力、产品质量、市场占有份额等,这种经营能力形成了特定主体高于同行业一般企业获利水平的超额盈利能力;其外在因素表现在两个方面,或是来自于某一组织或机关授予的资格,或是来自于社会公众给予的评价和信赖。该类权利客体所涉及的资格、能力或信誉,包含明显的财产利益因素,但也有精神利益的内容。与文学艺术作品、工业技术、工业标记不同,经营性资信的财产价值尚未完全为人们所认识,相关立法保护显见不足。正因为如此,有学者将此类客体称之为正在开发中的无形财产。,(三)知识产品的特点1、创造性。知识产品与物质产品不同,它不可能是现有产品的简单重复,而必须有所创新、有所突破。创造性是知识产品取得法律保护的条件,而一般财产法并不要求这样。在这里,强调知识产品具有创造性的特点,并不是说物质产品没有创造性。问题的关键在于,创造性是知识产品构成知识产权客体的条件,而物质产品构成有形财产所有权客体时并没有创造性的一般要求。就某类具体的知识产品来说,其创造性程度的要求是各不相同的。2、非物质性。知识产品与物质产品不同,它是知识形态的精神产品,虽具有内在的价值和使用价值,但没有外在的形体。非物质性是知识产品区别于有形财产所有权客体的主要特征。所谓非物质性,即是知识产品的存在不具有一定的形态(如固态、液态、气态等),不占有一定的空间。3、公开性。知识产品与物质产品不同,它必须向社会公示、公布,使公众知悉,公开性是知识产品所有人取得无形财产权的前提,而依民事法律的一般规定,有形财产所有人并无将其财产公开的义务。在各项知识产权中,其客体都表现了公开性特征。,七、知识产权体系(一)狭义的知识产权制度1、文学产权(literatureproperty),包括著作权及与著作权有关的邻接权文学产权是关于文学、艺术、科学作品的创作者和传播者所享有的权利,它将具有原创性的作品及传播这种作品的媒介纳入其保护范围,从而在创造者“思想表达形式”的领域内构造了知识产权保护的独特领域。2、工业产权(industrialproperty),主要是专利权和商标权工业产权则是指工业、商业、农业、林业和其他产业中具有实用经济意义的一种无形财产权,确切地说,工业产权应称为“产业产权”。以工业产权一词来概括产业领域的智力成果专有权,最初始于法国,即法文中的“propritindustrielle”。,(二)广义的知识产权制度广义的知识产权制度包括著作权、邻接权、商标权、商号权、商业秘密权、产地标记权、专利权、集成电路布图设计权等各种权利。上述知识产权制度体系,目前已为两个主要的知识产权国际公约所认可,1967年签订的成立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公约将知识产权的范围界定为以下类别:关于文学、艺术和作品的权利(即著作权);关于人类的一切领域的发明的权利(即发明专利权及科技奖励意义上的发明权);关于科学发现的权利(即发现权);关于工业品外观设计的权利(即外观设计专利权或外观设计权);关于商标、服务标志、厂商名称和标记的权利(即商标权、商号权);关于制止不正当竞争的权利(即反不正当竞争权);以及一切在工业、科学、文学或艺术领域由于智力活动产生的其他权利。1994年关贸总协定缔约方签订的知识产权协定,划定的知识产权范围包括:著作权及其相关权利(即邻接权);商标权;地理标记权;工业品外观设计权;专利权;集成电路布图设计权;未公开信息专有权(即商业秘密权)。,事实上:知识产权法律制度是一个开放的、动态的不断创新的制度体系。在现代社会里,由于社会财富形态的变化,财产越来越多的变为无形的和非物质的。我们可以看到,以知识产权名义统领的各项权利,并非都是来自典型的知识产权领域,亦非都是基于智力创造成果而产生。换言之,“知识产权”的用语不过是各种非物质性财产权利的代名词,在这个意义上说,非物质性财产权、无形财产权与知识产权并无实质上的差异,它们都是基于非物质性客体产生的、与传统财产所有权相区别的新型财产权利。我主张,知识产权名义下的非物质性财产包括以下两类:一是知识类财产。该类财产主要由知识、技术、信息等无形财产利益所构成,可以分为创造性成果与经营性标记两类形态,前者包括作品及其媒介和工业技术,后者是指在生产流通领域中能够标示产品来源和厂家特定人格的区别标记,包括商标、商号、地理标记等。上述知识财产是现代社会中最重要的非物质财富。二是资信类财产。该类财产是经营领域中诸如商誉、信用、形象等财产化的商业人格利益。此类商业人格利益,包含有明显的财产利益的内容,但也有精神利益的因素。,八、知识产权制度的价值目标法律价值是人与法律之间的一种需要与满足的特定关系。古今中外的思想家、法学家提出过各种各样的法律价值,归纳起来,主要有自由、平等、安全、秩序、正义、效益等。就法律所促进的价值而言,正义与效益应是整个知识产权制度的立法目的和功能目标。从上述价值目标出发,现代知识产权制度应当确立以下两个基本法律观:1私权神圣。私权是与公权即国家权力相对应的一个概念,指的是私人、个人(包括自然人与法人)所享有的各种民事权利。私权神圣,强调包括知识产权在内的各种私人权利受国家法律的特别尊重和充分保护。私权神圣是人权主义思想的必然反映。“所谓人权主义即是21世纪的人文主义,是指以人权保障为最高理念,体现以人为本位,以权利为本位的价值观念,将私人权利作为人权的基础权利”。2利益衡平。利益衡平是指当事人之间、权利与义务主体之间、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利益应当符合公平的价值理念。利益衡平是民法精神和社会公德的要求,也是“人权思想和公共利益原则的反映”。权利的基本要素首先是利益,利益既是权利的基础和根本内容,又是权利的目标指向,是人们设定该项法律制度所要达到的目的(起始动机)之所在。因此,知识产权法所强调的利益衡平,实质上是同一定形态的权利限制、权利利用制度相联系。,知识财产领域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的平衡、协调,就制度设计而言,直接关系着知识产权的保护与限制。法律制度的调整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绝对性权利与再创造自由。知识产权是一种绝对权,但这种权利不应成为社会公众从事智力创造活动的障碍。今人的创造动机受惠于前人智力成果的启示,现实的知识产品往往是对前人思想结晶的借鉴,这些使用的自由意味着对绝对性权利的必要限制。第二,垄断权利与言论自由。知识产权是一种排除他人干涉的支配权,但这种权利垄断不应危及公民言论自由的宪法权利。第三,个人权利与公共教育政策。知识产权是一种私法主体享有的权利,但这种权利不能妨碍社会公众基于教育目的而对知识产品的使用。第四,独占权利与经济发展。知识产权是一种独占性权利,但这种权利不能妨碍科学技术应用与社会经济发展。为了推动经济成长,社会总希望能应用最新最先进的技术,而这些技术往往受到专有权的保护。第五,控制权与贸易自由。知识产权是一种对知识产品的控制权,但这一权利不能无限制地影响知识产权的流通和传播。为防止知识产权人滥用权利,阻滞知识产权贸易,各国立法者采取了包括“权利穷竭”制度的各种措施。“权利穷竭”制度允许知识产权人仅在含有知识产品的商品首次销售时享有控制权,即权利人无权控制该商品以合法方式销售或分发出去后的自由流转,从而限制了独占权利的垄断,有利于贸易的自由往来。,九、知识产权制度的民法定位知识产权法的地位,是指它在整个法律体系中所处的地位,即它是否作为一个独立的法律部门或是归类于何种法律部门。对此,我国学者曾有不同看法:有的学者认为,知识产权法是一种综合性的法律制度,与民法、经济法、行政法、国际法都有着广泛的联系,因此不能简单将其划归哪一法律部门。从世界范围看,关于知识产权制度的立法体例,主要有以下三种做法:一是编入民法典,二是单行立法,三是编纂专门法典。我认为,知识产权法的调整对象是平等主体因创造或使用知识产品而产生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其调整手段和适用原则,主要是民法的手段和原则。调整对象及其方法是识别、判断部门法属性的主要标准,至于行政法、刑法以及其他属性的法律规范,在知识产权法中所占的比例很小,不足以影响该法的性质。知识产权是民法对知识形态的无形财产进行法律化、权利化确认的结果,是从物的所有权中分离出来的新的、独立的财产权形态。客体的非物质性固然是知识产权的本质特性,但其民事权利或私权的属性与物权、债权等并无实质性差别。可以说知识产权法并没有独特的、仅属于其自己所有的调整对象与调整手段,因而不具备成为独立法律部门的条件。我国多数学者认为,知识产权法属于民法的范畴。,十、知识产权的侵害与救济,(一)知识产权的保护范围作为知识产权客体的精神产品是一种无形财产,它的保护范围无法依其本身来确定,而要求相关法律给予特别的规定。在限定的保护范围内,权利人对自己的知识产品可以行使各种专有权利;超出这个范围,权利人的权利失去效力,即不得排斥第三人对知识产品的合法使用。著作权的保护范围与创作者的思想表现形式相联系而存在。专利权保护范围以专利申请中权利要求的内容为准。这就是说,专利权的保护范围,应以专利主管机关对于发明创造思想的范围所赋予的意思解释而定,以权利要求书为具体解释标准。商标权的保护范围与核准注册的商标和核定使用的商品有关,其效力在法律中有着明确的规定。一般认为,商标权包括使用权与禁止权两个方面。按照立法通例,注册人的使用权以核准的注册商标和核定使用的商品为限。但是,禁止权的效力范围则不同,注册人对他人未经许可在同一种商品或类似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或近似的商标,均享有禁止权。,(二)知识产权侵害行为的对象与属性1、知识产权侵害行为的对象对于侵权行为的指向或者说侵害对象,学者们有不同观点。有的学者强调,侵权行为表现为擅自使用他人的知识产品。我认为,凡违反法律规定而损害知识产品所有人专有权利的行为,均为侵犯知识产权。在这里需要说明的是,侵权行为主要表现为对享有专有权利的知识产品的擅自使用,但对该知识产品的擅自使用并不包容所有的侵权行为。例如,在著作权领域,制作、出售假冒他人署名的作品的行为,依法构成对著作权的侵犯。由此可见,侵权行为并非都是直接作用于他人的著作权作品,即是说,它是擅自行使他人的“权利”,而不是使用他人的“作品”。又如,专利权领域中,专利权共有人未经其他共有人同意而许可他人实施该专利技术的行为;商标权领域中,经销明知或者应知是侵犯他人注册商标专用权的商品的行为等。该类行为属于间接侵权行为,虽不因使用知识产品而直接侵权,但因积极诱导或促使他人实施直接侵权,而损害了他人专有权利。因此,就侵害对象而言,将侵权行为表述为“擅自行使或利用知识产品所有人专有权利”,较之“擅自使用受法律保护的知识产品”这一说法更为确切。,2、知识产权侵害行为的属性侵犯知识产权行为属于非法事实行为。在现代民法学说中,学者们主张依事实行为理解侵权行为的性质,认为禁止性规范应“着重违反行为之事实行为价值,以禁上其行为为目的”;甚至主张一切违法行为“恒为特定事实行为”。依本人之见,侵犯知识产权行为与知识产品创造行为同为事实行为,但其性质不同,前者为非法事实行为,后者为合法事实行为。在此,就侵权行为具有事实行为的一般特征作如下概括:第一,侵权行为不以意思表示为构成要件,是一种客观行为,即业已实施并在客观上对外界造成影响与后果的行为;第二,侵权行为的法律后果依法律的直接规定而发生,不反映行为人追求之直接目的,不存在行为人所预期之意思效力;第三,侵权行为因符合法定事实要件而成立。所谓“未经侵权,又无法律许可,擅自行使或利用他人专有权利”,即是侵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