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2).pptx_第1页
三、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2).pptx_第2页
三、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2).pptx_第3页
三、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2).pptx_第4页
三、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2).ppt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宿州学院附属实验中学,于欢欢,导入课文,在生活中,我们常常能够听到一些耳熟能详、充满智慧、内涵丰富、脍炙人口的成语,如“欲速则不达”、“小不忍则乱大谋”、“道不同,不相为谋”、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等。同学们你们知道这些成语都出自哪儿吗?其实这些成语都出自几千年前的孔子之口。孔子这位先哲圣人,给后人留下了太多的文化宝库,从他身上我们能够感受到一些有关人生和生存的大智慧。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几则表现孔子人生智慧的语录。,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论语,孔子,研习1、2则:,(1)、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翻译:孔子说:“仲由,我教你的知识明白了吗?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才是智慧。”(2)、子曰:“不曰如之何,如之何者,吾末如之何也已矣。”翻译:孔子说:“不说怎么办,怎么办的人,我拿他也没有办法了。”,【探究一】1、2则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说理角度是什么?对你有何启发?,明确:孔子启示人们如何面对自己的无知。角度:求知方面-实事求是启发:对于文化知识和其他社会知识,我们应当虚心学习、刻苦学习。人的知识再丰富,总有不懂的问题。那么,就应当有实事求是的态度。只有这样,才能学到更多的知识。,求知实事求是,研习3、4、5则:,(3)、子曰:“过而不改,是谓过矣!”翻译:犯了错误而不改正,这就是错误。(4)、子贡曰:“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翻译:子贡说:“君子的过错,好比日蚀月蚀,一旦有过错,人人都能看见;一旦改正,人人都会敬仰他。”(5)、子夏曰:“小人之过也必文。”翻译:子夏说:“人格卑下的人犯了错,一定会加以掩饰。”,【探究二】3、4、5则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说理角度是什么?对你有何启发?,明确:古人云:“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因此,孔子告诉我们,生活中,我们不在于犯错,而在于能否改正错误,保证今后不再重犯同样的错误。角度:对待错误-知错能改启发:孔子和弟子都强调改过,“知错能改”才是我们对待错误的唯一正确态度。历史上知错能改的事例很多,如廉颇知错就改,向蔺相如“负荆请罪”;再如唐太宗李世民听了魏征的话不再贪图玩鸟,而专心政事,从而出现了“贞观之治”的局面!,孔子告诫我们:知错就改,研习6、7、8则:,(6)、子曰:“人能弘道,非道弘人。”翻译:孔子说:“人能够光大道,而不是道能够使人显扬。”(7)、子曰:“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翻译:孔子说:“多责备自己,少责备别人,这样做就可以避免别人的怨恨了。”,【探究三】第7则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说理角度是什么?对你有何启发?,明确:做人重要的是要严格地要求、多责备自己,而对人则采取宽容的态度,这样,就自然不会招致怨恨了。角度:与人相处方面-严以律己、宽以待人启发:人与人相处一旦发生了矛盾,人应该多作自我批评,而不能一味指责别人的不是。所以,“严于律己,宽恕待人”是保持良好和谐的人际关系所不能缺少的原则。,(8)、子夏为莒父宰,问政。子曰:“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翻译:子夏做了鲁国莒父这座城邑的长官,请教施政方面的问题。孔子说:“做事情不要贪快,不要贪求小的利益。做事情贪快就达不到目的,贪求小利就成就不了大事。”,【探究四】第8则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说理角度是什么?对你有何启发?,明确:孔子这句话有两个要点:第一个要点是做事不能贪图快。就如俗话所说:“心急吃不了热豆腐”,“一口吃不成胖子,一步跨不到天边”。第二个要点是做大事不能贪求小的利益。角度:从政方面-欲速则不达启发:干任何事物都要遵循事物发展规律,循序渐进,否则,“欲速则不达”。“焚林而田,竭泽而渔”,都是只顾眼前利益、缺乏长远考虑的典型例子。,与人相处:严以律己宽以待人,从政方面:欲速则不达,研习9、10则:,(9)、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翻译:孔子说:“做人却不讲信用,不知道那怎么可以就像大车没輗,小车没有軏一样,那它靠什么行走呢?”(10)、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翻译:子贡问政。孔子说:“确保丰衣足食、军事强大、人民信任。”子贡说:“如果不得不去掉一项,那么在三项中先去掉那一项呢”“军事。”“如果还不行,剩下二项中哪项可以去掉?”“衣食。自古皆有死,缺少人民的信任,国家就要灭亡。”,【探究五】9、10则从哪方面折射孔子为人处世的大智慧?说理角度是什么?从中我们将得到怎样的启发?,明确:孔子高度强调诚信,无论是做人,还是治国,都不可失去诚信,正所谓“人无信不立,国无信不兴”。角度:为人治国-讲究诚信启发:无论在工作、学习、生活、交往等方面都要讲诚信,人无信而不立。诚信乃做人做事立足之本,比如有几届高考作文都以诚信立意。,信,研习11、12则:,(11)、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翻译:孔子说:“天冷了以后,才知道松柏是最后凋落的。”(12)、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翻译:孔子在河边上说:“逝去的时间像这流水,昼夜不停地流淌!”,【探究六】第11、12则从哪方面折射孔子为人处世的大智慧?说理角度是什么?从中我们将得到怎样的启发?,明确:人应像松柏一样,要有骨气、有远大志向且要经受得起各种严峻的考验;同时,孔子还认为时间如流水,一去不返,告诉人们要珍惜时间。角度:为人处世-要有骨气和远大志向且要惜时奋干。启发:艰难困苦的环境会磨砺一个人的意志。司马迁、苏武等无不如此。“一寸光阴一寸金”,古代凿壁借光、秉烛夜读的故事,还有朱自清在散文匆匆中关于时间流逝的描述都是惜时如金的典例。由此劝勉我们要用有限的时间投入到无限的学习、生活和工作中去,不要白白虚度年华。,有骨气和远大志向为人处事惜时奋干,3、从政方面,1、求知方面,5、为人处世,4、为人治国,实事求是、知错就改,2、与人相处,严以律己、宽以待人,切记“欲速则不达”,要有骨气和远大志向且要惜时奋干,本文节选了孔子与三位弟子的对话,请同学们概括出对话的说理角度。这些角度,对我们的人生有怎样的启示?,人无信不立、国无信不兴,课堂小结,孔子的智慧最终落实为一种行动着的生动的精神,贯穿在立身处世的各个方面。它常常由平凡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