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的小吃(教师中心稿)_第1页
幸福的小吃(教师中心稿)_第2页
幸福的小吃(教师中心稿)_第3页
幸福的小吃(教师中心稿)_第4页
幸福的小吃(教师中心稿)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幸福的小吃(教师中心稿) 四川省金堂中学校 刘 薇 最爱的是有一扇镂花窗户,半掩着。雨丝的朦胧中,一位女子梳着盘头,穿着旗袍,眼神飘乎。这样的女子秀色可餐,却难觅芳踪;这样的窗户我却见着了,窗户里可餐的不是女子,是盘盘碗碗的小吃。 于是我爱上了这个地方,为了窗户格子里的镂空花纹儿,为了那丝风中摇曳的翠竹,为了大饱口福的愉悦。 这儿是“成都小吃城”。它的招牌前确该加个“老”字,一律的木头,一律的深色。于是我很快地从城市的人来人往行色匆匆中沉淀了下来,一种木头的积累,一种深色的稳重,一下子让心情变得庄重。仿佛满眼的几十个碟子,几十个碗里装的不是充饥之物,却是文物般的珍贵,历史般的凝重了。从无到有,我想小麦是在沧桑中出生的,从无到有,那么一份小吃便是在无数的冥思苦想中,无数的锅碗瓢盆中,无数的汗流如注或是无数的失败中成功诞生的。 瞬间,我羞愧了,甚至无地自容。手中的两棍之间夹着的便成了一块舞蹈的麦田,一场挥汗如雨的收割战,一阵石磨间的叫嚣,一串煮沸水中气泡的跳跃,一声油炸的霹雳,还有一个人的全神贯注殚精竭虑。无数的沉积浓缩却在金钱与物质的交易间简单地转移了主人。我犹豫了,忘了早已肌肠辘辘。 但服装设计师不会把自己的杰作供若神灵,他更爱穿上他作品的人透出的容光焕发。那么面点师傅们也会欣喜于顾客的口齿留香,而不仅仅沉浸在自己的心灵手巧中。于是稍稍宽心。 几十样小吃上了桌,小盘小碗地像在等候最后审判或是检阅。我不客气了。 赖汤圆皮光“肉”滑,是优秀的唾液分泌引诱剂。很难想象糯米粉能如此水乳交融地结合在一起。一粒粒粉像是不愿辜负了“赖”师傅的再造之恩,颗颗紧拥不留一丝缝隙。于是汤圆便整个儿地完整了起来,成了一个天衣无缝的糯米团儿。中央的芝麻心儿又会在你的陶醉中半路杀出。芝麻的酥甜浓浓地与糯米的醇香见面了,团圆的气息飘在嘴里,笼在心里,于是食客更心醉了。 一直尝甘甜断然不明智,我又向“钟水饺”进攻了。于是柔和的甜蜜突然被香辣取代。半圆形的水饺像极了笑口常开的嘴,心里却真的像敲起了激情的鼓。爽口的饺子皮加上爽口的饺子肉一起在辣椒油中舞蹈。虽激越,却不震耳欲聋,只是让人自口中散发开的都是热情。自清光绪年间诞生到现在,这种饺子总给人们跨世纪的回味。 论及辣,“夫妻肺片”与“钟水饺”有得一拼。刀工极好的肺片,不多,只有十几片静躺在了辣油里,看似 _,一吃则石破天惊。肺片的硬软恰到好处,软一分便没有嚼头尝不尽其中滋味;硬一分则是对牙齿的考验。满嘴的香,不似康乃馨的柔和,也不及玫瑰的浓烈,总之让人既尝到辣的美味儿,又不让人惧怕。 满眼的幸福啊。白衣服的男服务生和蓝衣服的女服务生幸福地忙碌着;那丛竹幸福地迎着风;我面前的深棕圆桌上,满满的一桌都让我感到幸福。 激情的创造,思维的跳跃,多少不眠之夜的摸爬滚打,数不清的精雕细琢。我是如此幸福,因为它们的精华就在我眼前。 吃一个白玉皇冠似的“龙抄手”;夹一块水嫩的樟茶鸭;喝一口琼浆玉液般的银耳汤;吞下两小金球样儿的油果子。我满心欢喜地吃着,品尝着,欣赏着:饺子边儿精致的小花纹儿,担担面的丝丝爽朗,八宝粥的缤纷,凉粉的剔透晶莹,豆腐块儿的棱角分明。简直是艺术啊。它们远比博物馆的奇珍异宝来得可爱。它们平易近人,却又不失高贵。它们物美价廉从人民的承袭中诞生,又使人民因它的诞生而幸福。 民以食为天,衣食住行吃为先。不要山珍海味,反对铺张学杂费。吃点儿小吃,成都平原的馨香让人荡气回肠;吃点儿小吃,劳动人民的千锤百炼使我幸福难忘。 最爱的还是有扇窗户,只是那扇雨丝朦胧中半掩的镂花窗户里,满满的都是幸福的小吃。(此文获第五届“语文报杯”全国中学生作文大赛国家级三等奖 并收入由国家正规出 版社出版发行的大赛获奖作文集 作者已升入高校) (指导教师:童华池) 作者亮相 刘薇,作此“亮相”小文时正在四川省金堂中学高三(一)班努力学习。平时略有闲暇,则喜与书及食物为伴,它们是我精神与物质的最大慰藉。因为爱吃,所以在饱餐一顿之后,我确定了范围-饮食文化。于是在自我陶醉中,文章出炉了。我力求让它色、香味俱全,最好令人垂涎三尺,以至回味无穷。可我发现我只写了一篇介绍小吃的说明文,“小吃”要 _变得博大呢?厨房中 _面点师傅们给了我莫大的帮助。他们的辛勤让我明白了“有容乃大”,让我开始思索小吃的诞生,并尝试把它无限分解,才发现一份小吃也是一份艰辛,一种“文化”,于是奋笔疾书,写下幸福的小吃。此刻回头一想,不禁感叹:既然爱它,就写它:既然写它;就了解它。 (四川省金堂中学刘 薇) 老师亮招 按刘薇的爱好与才气,本应就读于文科班,然而 _,坐到了理科实验班的教室里。学理科的,有文科的优势,很快在班上脱颖而出-早在两年前,就在华西都市报露了一回脸。这一“露”,便一发而不可收。欣逢第五届“语报杯”,写作得以更上层楼。 说起这篇获得国家级三等奖的作文,我便想起了那个“冬日可爱”的下午:连续多日的阴霾与严寒,老天终于睁眼。我该去上两节连堂作文课了。到教室的途中,身受冬阳抚爱的我,突发奇想-何不给学生一个惊喜呢?于是,课堂搬到了学校体育中心的草坪上-学生的欢呼雷动自不必说了 学生围成一个大圆圈, 作文课按我事先的计划进行-第五届“语报杯”赛专题辅导。我给学生准备的是我在报刊上发表的有关“大文化”的二十来篇文章。直接写“饮食文化”的,我就选了四篇。其中天师洞品“四绝”、北戴河品海鲜、连山回锅肉溯源这三篇被中国食品报、华西都市报、四川文化等数家报刊登载。走过去,前面是一片天一文,是华西都市报在四川火锅落入低谷时发起的一个大讨论收场时登载的,此文在四川火锅行业产生了一定 _。由于文章的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