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d2010版Word5-4附录四MSDS_第1页
Word2010版Word5-4附录四MSDS_第2页
Word2010版Word5-4附录四MSDS_第3页
Word2010版Word5-4附录四MSDS_第4页
Word2010版Word5-4附录四MSDS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扬子石化2000万Nm3/a酸性废气处理项目MSDS报告团队名称:点化蔚蓝指导老师:汪广恒 郭晓滨 李建伟 潘晶莹 周探伟团队人员:宋长磊 李 成 吕冠忱 张小芳 段玉娥目录1总览12 MSDS数据12.1甲硫醇MSDS12.2硫化氢MSDS72.3甲硫醚 MSDS122.4 N-甲基二乙醇胺MSDS172.5甲醇MSDS22扬子石化2000万Nm3/a酸性废气处理项目1总览作为一个化工厂,本厂日常的运行涉及到很多特殊的化学物质,操作不当很容易引起不必要的安全事故。因而对这些物质的理化、生理等方面性质必须有一个全面的认识,以确保生产安全有序的进行,并能够对泄露等突发状况进行最合理的补救。 这里我们采用 MSDS 来对各物质的性质进行说明。 (注:MSDS (Material Safety Data Sheet)即化学品安全说明书,亦可译为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或化学品安全数据说明书。是化学品生产商和进口商用来阐明化学品的理化特性(如 PH值,闪点,易燃度,反应活性等)以及对使用者的健康(如致癌,致畸等)可能产生的危害的一份文件。 )2 MSDS数据2.1甲硫醇MSDS甲硫醇 安全技术说明书第一部分化学品及企业标识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第四部分急救措施第五部分消防措施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第九部分理化特性第十部分稳定性和反应性第十一部分毒理学资料第十二部分生态学资料第十三部分废弃处置第十四部分运输信息第十五部分法规信息第十六部分其他信息第一部分 化学品及企业标识化学品中文名:甲硫醇化学品英文名:methanethiol;methylmercaptan;mercaptomethane别名:巯基甲烷分子式:CH4S分子量: 48.108企业名称:生产企业地址:邮 编:传 真:生效日期:企业应急电话:电子邮件地址:技术说明书编码:第二部分 成分/组成信息主要成分: 纯品混合物 有害物成分:浓度(含量):CAS No.:甲硫醇74-93-1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危险性类别:根据 GB 30000-2013 化学品分类和标签规范系列标准(参阅第十六部分),该产品分类如下:易燃气体,类别 1;高压气体 ,压缩气体;急毒性-吸入,类别 3;危害水生环境-急性毒性,类别 1;危害水生环境-慢性毒性,类别 1。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 健康危害:在正常的加工处理过程中,吸入本品可能有害。吸入该物质可能会引起对健康有害的影响或呼吸道不适。由于本品的物理状态,一般没有危害。在商业/工业场合中,认为本品不太可能进入体内。通过割伤、擦伤或病变处进入血液,可能产生全身损伤的有害作用。眼睛直接接触本品可导致暂时不适。环境危害:本品对水生生物毒性极大。本品对水生生物毒性极大并具有长期持续影响燃爆危险:气体。极端易燃,有爆炸危险。高压,遇热有爆炸危险。第四部分急救措施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物。用大量肥皂水和清水冲洗皮肤。如有不适,就医眼睛接触:用大量水彻底冲洗至少 15 分钟。如有不适,就医吸入:立即将患者移到新鲜空气处,保持呼吸畅通。如果呼吸困难,给于吸氧。如患者食入或吸入本物质,不得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如果呼吸停止。立即进行心肺复苏术。立即就医。食入:禁止催吐,切勿给失去知觉者从嘴里喂食任何东西。立即呼叫医生或中毒控制中心。对保护施救者的忠告清除所有火源,增强通风。避免接触皮肤和眼睛。避免吸入蒸气。使用防护装备,包括呼吸面具。第五部分消防措施危险特性:易燃:易被热源、火花或火焰点燃。可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暴露于火中的容器可能会通过压力安全阀泄漏出内容物,从而增加火势和/或蒸气的浓度。蒸气可能会移动到着火源并回闪。蒸气可能会移动到着火源并回闪。加热时,容器可能爆炸。暴露于火中的容器可能会通过压力安全阀泄漏出内容物。受热或接触火焰可能会产生膨胀或爆炸性分解。灭火方法与灭火剂:合适的灭火介质: 干粉或二氧化碳。不合适的灭火介质: 避免用太强烈的水汽灭火,因为它可能会使火苗蔓延分散。灭火注意事项及措施:灭火时,应佩戴呼吸面具((符合 MSHA/NIOSH 要求的或相当的))并穿上全身防护服。在安全距离处、有充足防护的情况下灭火。防止消防水污染地表和地下水系统。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应急处置程序:避免吸入蒸气、接触皮肤和眼睛。谨防蒸气积累达到可爆炸的浓度。蒸气能在低洼处积聚。建议应急人员戴正压自给式呼吸器,穿防毒、防静电服,戴化学防渗透手套。保证充分的通风。清除所有点火源。迅速将人员撤离到安全区域,远离泄漏区域并处于上风方向。使用个人防护装备。避免吸入蒸气、烟雾、气体或风尘。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操作注意事项:避免吸入蒸气。只能使用不产生火花的工具。为防止静电释放引起的蒸气着火,设备上所有金属部件都要接地。使用防爆设备。在通风良好处进行操作。穿戴合适的个人防护用具。避免接触皮肤和进入眼睛。远离热源、火花、明火和热表面。采取措施防止静电积累。储存注意事项:保持容器密闭。储存在干燥、阴凉和通风处。远离热源、火花、明火和热表面。存储于远离不相容材料和食品容器的地方。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mAC(mg/m3):未制定标准PC-TWA(mg/m3):1PC-STEL(mg/m3):未制定标准TLV-C(mg/m3):未制定标准TLV-TWA(mg/m3):0.5ppmTLV-STEL(mg/m3):未制定标准监测方法:EN 14042 工作场所空气 用于评估暴露于化学或生物试剂的程序指南。GBZ/T 160.1GBZ/T 160.81-2004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系列标准)。 工程控制:保持充分的通风,特别在封闭区内。确保在工作场所附近有洗眼和淋浴设施。使用防爆电器、通风、照明等设备。设置应急撤离通道和必要的泄险区。呼吸系统防护:如果蒸气浓度超过职业接触限值或发生刺激等症状时,请使用全面罩式多功能防毒面具(US)或 AXBEK 型(EN14387)防毒面具筒。眼睛防护:佩戴化学护目镜(符合欧盟 EN 166 或美国 NIOSH 标准)。身体防护:穿阻燃防静电防护服和抗静电的防护靴。手 防 护:戴化学防护手套(例如丁基橡胶手套)。建议选择经过欧盟 EN 374、美国 US F739 或 AS/NZS 2161.1 标准测试的防护手套。其他防护: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工作完毕,淋浴更衣。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第九部分理化特性外观与性状:无色气体 ,带有一种大蒜样气味pH值:-沸点():6熔点():-123相对密度(水=1):0.9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1.66饱和蒸气压(kPa):53.32(-7.9)燃烧热(kJ/mol):1244.0临界温度():197临界压力(mPa):7.23辛醇/水分配系数的对数值:闪点():17.8引燃温度():-爆炸上限(V/V):21.8爆炸下限(V/V):3.9溶解性:与水互溶主要用途:是有机合成的重要原料。用于润滑剂合成、表面活性剂、去垢剂,及制造杀虫剂等。其它理化性质:第十部分稳定性和反应性稳定性:在正确的使用和存储条件下是稳定的。禁 配 物:氧化剂、碱金属、碱土金属和铝。避免接触的条件:不相容物质,热、火焰和火花。危险反应:与氧化剂反应剧烈,有引起燃烧爆炸的危险。分解产物:在正常的储存和使用条件下,不会产生危险的分解产物。第十一部分毒理学资料急性毒性:大鼠吸入4h的MLC为4000ppm。动物的主要表现为眼、鼻和呼吸道刺激,呼吸困难和中枢神经抑制。死亡动物可见气管、肺充血、肺水肿及支气管上皮细胞坏死等病理组织学改变。 LD50:大鼠经口LD50(mg/kg): 60670LC50:大鼠吸入LC50(mg/m3): 675ppm/4h 小鼠吸入LC50(mg/m3): 6.5mg/m3/2h人吸入LCL0(mg/m3):刺激性:亚急性和慢性毒性:致敏性:致突变性:果蝇吸入 性染色体的损失和不分离:99 pph/6M (连续)致畸性:致癌性:第十二部分生态学资料生态毒理毒性:LC50:0.550.9mg/L(96h)(鲑鱼)生物降解性:非生物降解性:空气中,当羟基自由基浓度为5.00105个/cm3时,降解半衰期为11.7h(理论)生物富集或生物积累性:其他有害作用:该物质对环境有危害,应特别注意对水体、大气的污染第十三部分废弃处置废弃物性质:危险废物 废弃废弃处置方法:产品:如需求医,随手携带产品容器或标签。不洁的包装:包装物清空后仍可能存在残留物危害,应远离热和火源,如有可能返还给供应商循环使用。废弃注意事项:处置前应参阅国家和地方有关法规。 第十四部分运输信息危险货物编号:21047UN编号:1064包装类别:-包装标志:包装方法:采用钢质气瓶等压力容器包装。采用钢质气瓶等压力容器包装。按照生产商推荐的方法进行包装。运输注意事项:装运该物品的车辆排气管必须配备阻火装置,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装卸。装运该物品的车辆排气管必须配备阻火装置,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装卸。严禁与氧化剂、卤素等混装混运。严禁与氧化剂、卤素等混装混运。高度不得超过车辆的防护栏板,并用三角木垫卡牢,防止滚动。高度不得超过车辆的防护栏板,并用三角木垫卡牢,防止滚动。钢瓶一般平放,并应将瓶口朝同一方向,不可交叉。钢瓶一般平放,并应将瓶口朝同一方向,不可交叉。采用钢瓶运输时必须戴好钢瓶上的安全帽。采用钢瓶运输时必须戴好钢瓶上的安全帽。运输时运输车辆应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运输前应先检查包装容器是否完整、密封。运输工具上应根据相关运输要求张贴危险标志、公告。第十五部分法规信息法规信息:请注意废物处理也应该满足当地法规的要求。 若适用,该化学品满足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2002年1月9号国务院通过)的要求。第十六部分其他信息填表部门:填表时间:数据审核单位:参考文献:【1】国际化学品安全规划署:国际化学品安全卡(ICSCs),网址:/dyn/icsc/showcard.home。【2】国际癌症研究机构,网址:http:/www.iarc.fr/。【3】OECD 全球化学品信息平台,网址:/echemportal/index?pageID=0&request_locale=en。【4】美国 CAMEO 化学物质数据库,网址:/search/simple。【5】美国医学图书馆:化学品标识数据库,网址:/chemidplus/chemidlite.jsp。【6】美国环境保护署:综合危险性信息系统,网址:/iris/。【7】美国交通部:应急响应指南,网址:/hazmat/library/erg。【8】德国GESTIS-有害物质数据库,网址:http:/gestis-en.itrust.de/。修改说明:其他信息:2.2硫化氢MSDS硫化氢 安全技术说明书第一部分化学品及企业标识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第四部分急救措施第五部分消防措施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第九部分理化特性第十部分稳定性和反应性第十一部分毒理学资料第十二部分生态学资料第十三部分废弃处置第十四部分运输信息第十五部分法规信息第十六部分其他信息第一部分 化学品及企业标识化学品中文名:硫化氢化学品英文名:hydrogen sulphide别名:分子式:H2S分子量:34.08企业名称:生产企业地址:邮 编:传 真:生效日期:企业应急电话:电子邮件地址:技术说明书编码:第二部分 成分/组成信息主要成分: 纯品混合物有害物成分:浓度(含量):CAS No.:硫化氢7783-06-4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危险性类别:根据 GB 30000-2013 化学品分类和标签规范系列标准(参阅第十六部分),该产品分类如下:易燃气体 ,类别 1;高压气体 ,压缩气体;急毒性-吸入 ,类别 2;危害水生环境-急性毒性 ,类别 1。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 健康危害:在正常生产处理过程中,吸入本品可产生严重毒害作用,甚至可致命。吸入该物质可能会引起对健康有害的影响或呼吸道不适。由于本品的物理状态,一般没有危害。在商业/工业场合中,认为本品不太可能进入体内。通过割伤、擦伤或病变处进入血液,可能产生全身损伤的有害作用。眼睛直接接触本品可导致暂时不适。环境危害:本品对水生生物毒性极大。燃爆危险:极端易燃气体,内装高压气体;遇热可能爆炸。第四部分急救措施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物。用大量肥皂水和清水冲洗皮肤。如有不适,就医。眼睛接触:用大量水彻底冲洗至少 15 分钟。如有不适,就医。吸入:立即将患者移到新鲜空气处,保持呼吸畅通。如果呼吸困难,给于吸氧。如患者食入或吸入本物质,不得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如果呼吸停止。立即进行心肺复苏术。立即就医。食入:禁止催吐,切勿给失去知觉者从嘴里喂食任何东西。立即呼叫医生或中毒控制中心。第五部分消防措施危险特性:易燃:易被热源、火花或火焰点燃。可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暴露于火中的容器可能会通过压力安全阀泄漏出内容物,从而增加火势和/或蒸气的浓度。蒸气可能会移动到着火源并回闪。蒸气可能会移动到着火源并回闪。加热时,容器可能爆炸。暴露于火中的容器可能会通过压力安全阀泄漏出内容物。受热或接触火焰可能会产生膨胀或爆炸性分解。有害燃烧产物:一氧化碳。 灭火方法:合适的灭火介质: 干粉或二氧化碳。不合适的灭火介质: 避免用太强烈的水汽灭火,因为它可能会使火苗蔓延分散。灭火注意事项及措施:灭火时,应佩戴呼吸面具((符合 MSHA/NIOSH 要求的或相当的))并穿上全身防护服。在安全距离处、有充足防护的情况下灭火。防止消防水污染地表和地下水系统。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应急行动:避免吸入蒸气、接触皮肤和眼睛。谨防蒸气积累达到可爆炸的浓度。蒸气能在低洼处积聚。建议应急人员戴正压自给式呼吸器,穿防毒、防静电服,戴化学防渗透手套。保证充分的通风。清除所有点火源。迅速将人员撤离到安全区域,远离泄漏区域并处于上风方向。使用个人防护装备。避免吸入蒸气、烟雾、气体或风尘。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操作注意事项:避免吸入蒸气。只能使用不产生火花的工具。为防止静电释放引起的蒸气着火,设备上所有金属部件都要接地。使用防爆设备。在通风良好处进行操作。穿戴合适的个人防护用具。避免接触皮肤和进入眼睛。远离热源、火花、明火和热表面。采取措施防止静电积累。储存注意事项:保持容器密闭。储存在干燥、阴凉和通风处。远离热源、火花、明火和热表面。存储于远离不相容材料和食品容器的地方。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mAC(mg/m3):未制定标准PC-TWA(mg/m3):未制定标准PC-STEL(mg/m3):未制定标准TLV-C(mg/m3):-TLV-TWA(mg/m3):100ppmTLV-STEL(mg/m3):150ppm监测方法:EN 14042 工作场所空气 用于评估暴露于化学或生物试剂的程序指南。GBZ/T 160.1GBZ/T 160.81-2004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系列标准)。工程控制:保持充分的通风,特别在封闭区内。确保在工作场所附近有洗眼和淋浴设施。使用防爆电器、通风、照明等设备。设置应急撤离通道和必要的泄险区。呼吸系统防护:如果蒸气浓度超过职业接触限值或发生刺激等症状时,请使用全面罩式多功能防毒面具(US)或 AXBEK 型(EN14387)防毒面具筒。眼睛防护: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穿阻燃防静电防护服和抗静电的防护靴。手 防 护:戴化学防护手套(例如丁基橡胶手套)。建议选择经过欧盟 EN 374、美国 US F739 或 AS/NZS 2161.1 标准测试的防护手套。其他防护: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工作完毕,淋浴更衣。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第九部分理化特性外观与性状:无色液体,略带醚味。pH值:无资料沸点():-60.4熔点():-85.5相对密度(水=1):1.189(15)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1.19饱和蒸气压(kPa):燃烧热(kJ/mol):临界温度():临界压力(mPa):无资料辛醇/水分配系数的对数值:无资料闪点():-50引燃温度():无资料爆炸上限(V/V):46爆炸下限(V/V):4.3溶解性:能溶于水、乙醇及甘油主要用途:用于合成荧光粉,电放光、光导体、光电曝光计等的制造。有机合成还原剂。用于金属精制、农药、医药、催化剂再生。通用试剂。制取各种硫化物。用于制造无机硫化物,还用于化学分析如鉴定金属离子其它理化性质:第十部分稳定性和反应性稳定性:稳定 不相容的物质:金属、碱、氧化剂、金属氧化物和金属硝酸盐。避免接触的条件:不相容物质,热、火焰和火花。危险反应:不相容物质,热、火焰和火花。分解产物:在正常的储存和使用条件下,不会产生危险的分解产物。第十一部分毒理学资料急性毒性:LD50:无资料LC50:618mg/m3(大鼠吸入)人吸入LCL0(mg/m3):刺激性:亚急性和慢性毒性:家兔吸入0.01mg/L,每天2h,3个月,引起中枢神经系统的机能改变,气管、支气管黏膜刺激症状,大脑皮层出现病理改变。小鼠长期接触低浓度硫化氢,有小气道损害致敏性:致突变性:致畸性:致癌性:第十二部分生态学资料生态毒理毒性:TLm:0.00710.55mg/L(96h)(黑头呆鱼);0.04480.0478mg/L(96h)(蓝鳃太阳鱼)生物降解性:非生物降解性:生物富集或生物积累性:其他有害作用:该物质对环境有危害,应注意对空气和水体的污染。第十三部分废弃处置废弃物性质:危险废物 废弃废弃处置方法:用焚烧法处置。焚烧炉排出的硫氧化物通过洗涤器除去废弃注意事项:处置前应参阅国家和地方有关法规。 第十四部分运输信息危险货物编号:无资料UN编号:1053包装类别:-包装标志:包装方法:采用钢质气瓶等压力容器包装。采用钢质气瓶等压力容器包装。按照生产商推荐的方法进行包装。运输注意事项:装运该物品的车辆排气管必须配备阻火装置,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装卸。装运该物品的车辆排气管必须配备阻火装置,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装卸。严禁与氧化剂、卤素等混装混运。严禁与氧化剂、卤素等混装混运。高度不得超过车辆的防护栏板,并用三角木垫卡牢,防止滚动。高度不得超过车辆的防护栏板,并用三角木垫卡牢,防止滚动。钢瓶一般平放,并应将瓶口朝同一方向,不可交叉。钢瓶一般平放,并应将瓶口朝同一方向,不可交叉。采用钢瓶运输时必须戴好钢瓶上的安全帽。采用钢瓶运输时必须戴好钢瓶上的安全帽。运输时运输车辆应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运输前应先检查包装容器是否完整、密封。运输工具上应根据相关运输要求张贴危险标志、公告。第十五部分法规信息法规信息:下列法律法规和标准,对化学品的安全使用、储存、运输、装卸、分类和标志等方面均作了相应的规定:危险化学品目录(2015 年版),安监总局 2015 年第 5 号公告;重点监管的危险化学品名录(第 1 和第 2 批),安监总局 2011 年第 95 号和 2013 年第 12 号通知;高毒物品目录,卫生部 2003 年第 142 号通知第十六部分其他信息数据审核单位:参考文献:【1】国际化学品安全规划署:国际化学品安全卡(ICSCs),网址:/dyn/icsc/showcard.home。【2】国际癌症研究机构,网址:http:/www.iarc.fr/。【3】OECD 全球化学品信息平台,网址:/echemportal/index?pageID=0&request_locale=en。【4】美国 CAMEO 化学物质数据库,网址:/search/simple。【5】美国医学图书馆:化学品标识数据库,网址:/chemidplus/chemidlite.jsp。【6】美国环境保护署:综合危险性信息系统,网址:/iris/。【7】美国交通部:应急响应指南,网址:/hazmat/library/erg。【8】德国GESTIS-有害物质数据库,网址:http:/gestis-en.itrust.de/。修改说明:其他信息:2.3甲硫醚 MSDS二甲基硫醚 安全技术说明书第一部分化学品及企业标识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第四部分急救措施第五部分消防措施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第九部分理化特性第十部分稳定性和反应性第十一部分毒理学资料第十二部分生态学资料第十三部分废弃处置第十四部分运输信息第十五部分法规信息第十六部分其他信息第一部分 化学品及企业标识化学品中文名:甲硫醚化学品英文名:dimethyl sulfide别名:二甲硫|二甲基硫醚分子式:C2H6S分子量:62.13企业名称:生产企业地址:邮 编:传 真:生效日期:企业应急电话:电子邮件地址:技术说明书编码:第二部分 成分/组成信息主要成分: 纯品混合物有害物成分:浓度(含量):CAS No.:甲硫醚75-18-3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危险性类别:根据 GB 30000-2013 化学品分类和标签规范系列标准(参阅第十六部分),该产品分类如下:易燃液体,类别 2;眼损伤/眼刺激,类别 2B。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 健康危害:吸入该物质可能会引起对健康有害的影响或呼吸道不适。意外食入本品可能对个体健康有害。通过割伤、擦伤或病变处进入血液,可能产生全身损伤的有害作用。本品对眼睛有轻微刺激。眼睛直接接触本品可导致暂时不适。环境危害:对环境有害。 燃爆危险:高度易燃液体和蒸气,可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第四部分急救措施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如有不适感,就医。 眼睛接触:用大量水彻底冲洗至少 15 分钟。如有不适感,就医。吸入:立即将患者移到新鲜空气处,保持呼吸畅通。如果呼吸困难,给于吸氧。如患者食入或吸入本物质,不得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如果呼吸停止。立即进行心肺复苏术。立即就医。食入:禁止催吐,切勿给失去知觉者从嘴里喂食任何东西。立即呼叫医生或中毒控制中心。第五部分消防措施危险特性:可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暴露于火中的容器可能会通过压力安全阀泄漏出内容物,从而增加火势和/或蒸气的浓度。蒸气可能会移动到着火源并回闪。液体和蒸气易燃。加热时,容器可能爆炸。暴露于火中的容器可能会通过压力安全阀泄漏出内容物。受热或接触火焰可能会产生膨胀或爆炸性分解。有害燃烧产物:- 灭火方法:合适的灭火介质: 干粉、二氧化碳或耐醇泡沫。不合适的灭火介质: 避免用太强烈的水汽灭火,因为它可能会使火苗蔓延分散。灭火注意事项及措施:灭火时,应佩戴呼吸面具((符合 MSHA/NIOSH 要求的或相当的))并穿上全身防护服。在安全距离处、有充足防护的情况下灭火。防止消防水污染地表和地下水系统。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应急行动:避免吸入蒸气、接触皮肤和眼睛。谨防蒸气积累达到可爆炸的浓度。蒸气能在低洼处积聚。建议应急人员戴正压自给式呼吸器,穿防毒、防静电服,戴化学防渗透手套。保证充分的通风。清除所有点火源。迅速将人员撤离到安全区域,远离泄漏区域并处于上风方向。使用个人防护装备。避免吸入蒸气、烟雾、气体或风尘。泄漏化学品的收容、清除方法及处置材料少量泄漏时,可采用干砂或惰性吸附材料吸收泄漏物,大量泄漏时需筑堤控制。附着物或收集物应存放在合适的密闭容器中,并根据当地相关法律法规废弃处置。清除所有点火源,并采用防火花工具和防暴设备。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操作注意事项:避免吸入蒸气。只能使用不产生火花的工具。为防止静电释放引起的蒸气着火,设备上所有金属部件都要接地。使用防爆设备。在通风良好处进行操作。穿戴合适的个人防护用具。避免接触皮肤和进入眼睛。远离热源、火花、明火和热表面。采取措施防止静电积累。储存注意事项:保持容器密闭。储存在干燥、阴凉和通风处。远离热源、火花、明火和热表面。存储于远离不相容材料和食品容器的地方。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mAC(mg/m3):未制定标准PC-TWA(mg/m3):未制定标准PC-STEL(mg/m3):未制定标准TLV-C(mg/m3):-TLV-TWA(mg/m3):-TLV-STEL(mg/m3):-监测方法:EN 14042 工作场所空气 用于评估暴露于化学或生物试剂的程序指南。GBZ/T 160.1GBZ/T 160.81-2004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系列标准)。工程控制:保持充分的通风,特别在封闭区内。确保在工作场所附近有洗眼和淋浴设施。使用防爆电器、通风、照明等设备。设置应急撤离通道和必要的泄险区。呼吸系统防护:如果蒸气浓度超过职业接触限值或发生刺激等症状时,请使用全面罩式多功能防毒面具(US)或 AXBEK 型(EN14387)防毒面具筒。眼睛防护: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穿阻燃防静电防护服和抗静电的防护靴。手 防 护:戴化学防护手套(例如丁基橡胶手套)。其他防护: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工作完毕,淋浴更衣。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第九部分理化特性外观与性状:无色透明液体,有特殊臭味。pH值:无资料沸点():37.3熔点():-98相对密度(水=1):0.845(20)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2.1饱和蒸气压(kPa):53.2(20)燃烧热(kJ/mol):临界温度():临界压力(mPa):无资料辛醇/水分配系数的对数值:无资料闪点():-49引燃温度():无资料爆炸上限(V/V):19.7爆炸下限(V/V):2.2溶解性:不溶于水,溶于乙醇、乙醚。主要用途:用于合成二甲基亚砜等,也用作溶剂其它理化性质:第十部分稳定性和反应性稳定性:稳定 不相容的物质:卤素、卤间化合物、无机酸、硫、硫化物和过氧化钠。避免接触的条件:不相容物质,热、火焰和火花。危险反应:与卤素、卤间化合物接触会发生爆炸。分解产物:在正常的储存和使用条件下,不会产生危险的分解产物。第十一部分毒理学资料急性毒性:LD50:大鼠经口LD50 (mg/kg): 3300 兔经皮LD50(mg/kg): 5000LC50:无资料人吸入LCL0(mg/m3):刺激性:亚急性和慢性毒性:致敏性:致突变性:致畸性:致癌性:第十二部分生态学资料生态毒理毒性:生物降解性:非生物降解性:生物富集或生物积累性:其他有害作用:该物质对环境有危害,应特别注意对水体的污染。第十三部分废弃处置废弃物性质:危险废物 废弃废弃处置方法:根据国家和地方有关法规的要求处置。或与厂商或制造商联系,确定处置方法。 废弃注意事项:处置前应参阅国家和地方有关法规。 第十四部分运输信息危险货物编号:无资料UN编号:1164包装类别:II包装标志:包装方法:开口钢桶。安瓿瓶外普通木箱。螺纹口玻璃瓶、铁盖压口玻璃瓶、塑料瓶或金属桶(罐)外普通木箱等。按照生产商推荐的方法进行包装。运输注意事项:装运该物品的车辆排气管必须配备阻火装置,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装卸。运输途中应防曝晒、雨淋,防高温。运输时所用的槽(罐)车应有接地链,槽内可设孔隔板以减少震荡产生静电。严禁与氧化剂、酸类、食品及食品添加剂等混装混运。严禁用木船、水泥船散装运输。运输时运输车辆应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运输前应先检查包装容器是否完整、密封。运输工具上应根据相关运输要求张贴危险标志、公告。第十五部分法规信息法规信息:下列法律法规和标准,对化学品的安全使用、储存、运输、装卸、分类和标志等方面均作了相应的规定:危险化学品目录(2015 年版),安监总局 2015 年第 5 号公告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年12月26日第七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通过)。 第十六部分其他信息数据审核单位:参考文献:【1】国际化学品安全规划署:国际化学品安全卡(ICSCs),网址:/dyn/icsc/showcard.home。【2】国际癌症研究机构,网址:http:/www.iarc.fr/。【3】OECD 全球化学品信息平台,网址:/echemportal/index?pageID=0&request_locale=en。【4】美国 CAMEO 化学物质数据库,网址:/search/simple。【5】美国医学图书馆:化学品标识数据库,网址:/chemidplus/chemidlite.jsp。【6】美国环境保护署:综合危险性信息系统,网址:/iris/。【7】美国交通部:应急响应指南,网址:/hazmat/library/erg。【8】德国GESTIS-有害物质数据库,网址:http:/gestis-en.itrust.de/。修改说明:其他信息:2.4 N-甲基二乙醇胺MSDSN-甲基二乙醇胺 安全技术说明书第一部分化学品及企业标识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第四部分急救措施第五部分消防措施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第九部分理化特性第十部分稳定性和反应性第十一部分毒理学资料第十二部分生态学资料第十三部分废弃处置第十四部分运输信息第十五部分法规信息第十六部分其他信息第一部分 化学品及企业标识化学品中文名:N-甲基二乙醇胺化学品英文名:Methyldiethanolamine别名:甲基二乙醇胺、甲氨基二乙醇、MDEA分子式:CH 3 N(CH2CH2OH)2分子量:119.16企业名称:生产企业地址:邮 编:传 真:生效日期:企业应急电话:电子邮件地址:技术说明书编码:第二部分 成分/组成信息主要成分: 纯品混合物有害物成分:浓度(含量):CAS No.:N-甲基二乙醇胺105-59-9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危险性类别:低毒,有一定的腐蚀性。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 健康危害:长时间接触可致皮肤灼伤,吸入可引起喉、支气管的炎症、水肿、痉挛、化学性肺炎、肺水肿等,对皮肤有致敏作用。环境危害:本品呈低度弱碱性,如长期外排,对所接触的土壤、植物等生态环境有较大影响。燃爆危险:可燃第四部分急救措施皮肤接触:立即用流动清水冲洗。衣着污染,脱去被污染衣物。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冲洗,并送就医治疗。吸入:饮用温开水、蛋清或牛奶。食入:饮用大量的温开水驱吐,就医治疗。第五部分消防措施危险特性:低毒,弱碱性。有害燃烧产物:无资料灭火方法:消防人员须佩戴防毒面具、穿全身消防服,在上风向灭火。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结束。处在火场中的容器若已变色或从安全泄压装置中产生声音,必须马上撤离。用水喷射逸出液体,使其稀释成不燃性混合物,并用雾状水保护消防人员。灭火剂:水、雾状水、抗溶性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应急行动: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毒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若是液体,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小量泄漏:用砂土、蛭石或其它惰性材料吸收。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冲洗水可用一定量的醋酸中和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若是固体,用洁净的铲子收集于干燥、洁净、有盖的容器中。若大量泄漏,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操作注意事项:密闭操作,注意通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尘口罩,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戴橡胶手套。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避免与氧化剂、酸类接触。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储存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应与氧化剂、酸类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料。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mAC(mg/m3):未制定标准PC-TWA(mg/m3):未制定标准PC-STEL(mg/m3):未制定标准TLV-C(mg/m3):无资料TLV-TWA(mg/m3):无资料TLV-STEL(mg/m3):未制定标准监测方法:用适当的分析仪器及设备检测。工程控制:密闭操作,注意通风。呼吸系统防护:空气中粉尘浓度超标时,必须佩戴自吸过滤式防尘口罩;可能接触其蒸气时,应该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眼睛防护: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手 防 护:戴橡胶手套。其他防护:工作现场禁止吸烟、穿钉鞋。工作完毕,淋浴更衣。 第九部分理化特性外观与性状:无色或微黄色油状液体。pH值:碱性沸点():247.3熔点():-21相对密度(水=1):1.0425(20)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4.1饱和蒸气压(kPa):无资料燃烧热(kJ/mol):临界温度():无资料临界压力(mPa):无资料辛醇/水分配系数的对数值:无资料闪点():137引燃温度():无资料爆炸上限(V/V):无资料爆炸下限(V/V):无资料溶解性:易与水、乙醇、醚、丙酮混溶。主要用途:本产品主要用于炼油厂干气、液态烃以及天然气等脱除硫化氢,大型合成氨装置脱除二氧化碳;可用作乳化剂,催化剂等,也可用在油漆、涂料方面作催干剂;也是医药中间体,主要用在生产利福平的原料。其它理化性质:第十部分稳定性和反应性稳定性:常温常压条件下应用、贮存是稳定的。不相容的物质:氧化剂、酸类。避免接触的条件:明火、高热。危险反应:不能发生。分解产物: 常温常压条件下应用、贮存是稳定的。第十一部分毒理学资料急性毒性:LD50:4.78mgLC50:人吸入LCL0(mg/m3):无资料刺激性:无资料亚急性和慢性毒性:家兔吸入0.01mg/L,每天2h,3个月,引起中枢神经系统的机能改变,气管、支气管黏膜刺激症状,大脑皮层出现病理改变。小鼠长期接触低浓度硫化氢,有小气道损害致敏性:无资料致突变性:无资料致畸性:无资料致癌性:无资料第十二部分生态学资料生态毒理毒性:TLm:0.00710.55mg/L(96h)(黑头呆鱼);0.04480.0478mg/L(96h)(蓝鳃太阳鱼)生物降解性:无资料非生物降解性:无资料生物富集或生物积累性:无资料其他有害作用:本品对人及环境有轻微的危害,应该特别注意减少对人体和土壤的污染。第十三部分废弃处置废弃物性质:危险废物 废弃废弃处置方法:处置前应参阅国家和地方有关法规。建议用焚烧法处置。焚烧炉排出的氮氧化物通过洗涤器除去。废弃注意事项:处置前应参阅国家和地方有关法规。 第十四部分运输信息危险货物编号:105-59-9UN编号:-包装类别:-包装标志:无资料包装方法:200L锌铁桶包装,净重200 kg/桶。运输注意事项:运输前应先检查包装桶是否完整、密封,运输过程中要确保容器不泄漏、不倒塌、不坠落、不损坏。严禁与氧化剂、酸类、食用化学品等混装混运。运输车船必须彻底清洗、消毒,否则不得装运其它物品。船运时,配装位置应远离卧室、厨房,并与机舱、电源、火源等部位隔离。公路运输时要按规定路线行驶。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运输前应先检查包装容器是否完整、密封。运输工具上应根据相关运输要求张贴危险标志、公告。第十五部分法规信息法规信息:1、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2011年3月2日国务院发布),针对化学危险品的安全使用、生产、储存、运输、装卸等方面均作了相应规定。 2、GB 16483-2008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内容和项目顺序。3、GB 6944-2012 危险货物分类和品名编号。4、GB 12268-2012 危险货物品名表。第十六部分其他信息数据审核单位:参考文献:【1】周国泰危险化学品安全技术书化学工业出版社,1997。【2】国家环保局有毒化学品管理办公室、北京化工研究院合编化学品毒性法规环境数据手册,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2。【3】冯綮瑞、杨有启化工安全技术手册,化学工业出版社,1993。修改说明:其他信息:2.5甲醇MSDS甲醇 安全技术说明书第一部分化学品及企业标识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第四部分急救措施第五部分消防措施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第八部分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