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苏格拉底,.,2,主要内容,生平哲学思想教育思想苏格拉底与他的弟子们名人轶事与经典名言苏格拉底之死,.,3,第一部分:生平,.,4,苏格拉底();英译:Socrates;公元前469公元前399),著名的古希腊的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他和他的学生柏拉图,以及柏拉图的学生亚里士多德被并称为“古希腊三贤”,更被后人广泛认为是西方哲学的奠基者。,.,5,家庭苏格拉底出生于希腊雅典一个普通公民的家庭。其父是雕刻匠,母亲是助产妇。苏格拉底的妻子是赞西佩,她替他生下了3名儿子,苏格拉底死时他们都还很年幼。传说中赞西佩是一名脾气暴躁而又唠叨不休的泼妇,不过这很可能是因为色诺芬对她的夸大描述而造成的。他出生在希波战争取得完全胜利的时刻,成长在伯里克利的盛世,当时正值智者从全希腊各地云集雅典,给民主制度雅典带来了许多新知和自由论辩的新风尚的时期。,.,6,生活,苏格拉底一生过着艰苦的生活。无论严寒酷暑,他都穿着一件普通的单衣,经常不穿鞋,对吃饭也不讲究。但他似乎没有注意到这些,只是专心致志地做学问。生平事例,成就思想,均由其弟子记录。,.,7,青年时代,青少年时代,苏格拉底曾跟父亲学过雕刻手艺。后来他熟读荷马史诗及其他著名诗人的作品,靠自学成了一名很有学问的人。年轻的苏格拉底曾向著名的智者普罗泰格拉和普罗第柯等人求教,讨论各种重要的社会人事和哲学的问题。又曾从女智者狄俄蒂玛受业。亦受奥尔斐秘教及毕达哥拉斯派的影响。,.,8,职业,他以传授知识为生,30多岁时做了一名不取报酬也不设馆的社会道德教师。苏格拉底是靠什么维持生计的至今仍不清楚。依据柏拉图的会饮篇记载,苏格拉底曾说要将他自己的一生只贡献给最重要的技艺或职业:讨论哲学。虽然苏格拉底在他父亲死后继承了一笔遗产,但遗产的数量显然不可能长期维持他的生计。在色诺芬的记载中苏格拉底是依靠学生贡献的学费维持生计,而阿里斯托芬的记载中则描述苏格拉底开办了一个哲学学校。也有记载说苏格拉底明确拒绝接受教学的学费。也很有可能苏格拉底是依靠朋友的施与。,.,9,40岁左右,他成了雅典的远近闻名的人物。他在雅典和当时的许多智者辩论哲学问题,主要是关于伦理道德以及教育政治方面的问题,被认为是当时最有智慧的人。作为公民,他曾三次参军作战,当过重装步兵,在战争中表现得顽强勇敢,并不止一次在战斗中救助受了伤的士兵。此外,他还曾在雅典公民大会中担任过陪审官。,.,10,然而,在雅典恢复奴隶主民主制后,苏格拉底被指控,以藐视传统宗教、引进新神、败坏青年和反对民主等罪名被判处死刑。他拒绝了朋友和学生要他乞求赦免和外出逃亡的建议,饮下毒酒自杀而死,终年70岁。,.,11,第二部分:哲学思想,.,12,心灵的转向灵魂不灭说助产术和揭露矛盾的辩证法,.,13,苏格拉底要求作“心灵的转向”,把哲学从研究自然转向研究自我,即后来人们所常说的,将哲学从天上拉回到人间。他认为对于自然的真理的追求是无穷无尽的;感觉世界常变,因而得来的知识也是不确定的。苏格拉底要追求一种不变的、确定的、永恒的真理,这就不能求诸自然外界,而要返求于己,研究自我。从苏格拉底开始,自我和自然明显地区别开来;人不再仅仅是自然的一部分,而是和自然不同的另一种独特的实体。,心灵的转向,.,14,一天,一位熟知苏格拉底生活节俭的人突然在集市上发现他全神贯注打量几件俗气的陶器,颇觉惊讶,便上前问道:“苏格拉底先生,您今儿哪来的雅兴?”苏格拉底回答道:“我向来有兴趣的是,看看市场上有多少我不需要的东西。”不要买自己想买的东西,而要买自己需要的东西;不需要的东西即使只花一分钱,也是昂贵的。,.,15,灵魂不灭说,苏格拉底关于灵魂的学说,进一步使精神和物质的分化更加明朗起来。在苏格拉底看来,事物的产生与灭亡,不过是某种东西的聚合和分散。他将精神和物质这样明确对立起来,成为西方哲学史上唯心主义哲学的奠基人。,.,16,助产术和揭露矛盾的辩证法,苏格拉底认为一切知识,均从疑难中产生,愈求进步疑难愈多,疑难愈多进步愈大。苏格拉底承认他自己本来没有知识,而他又要教授别人知识。这个矛盾,他是这样解决的:这些知识并不是由他灌输给人的,而是人们原来已经具有的;人们已在心上怀了“胎”,不过自己还不知道,苏格拉底像一个“助产婆”,帮助别人产生知识。苏格拉底的助产术,集中表现在他经常采用的“诘问式”的形式中,以提问的方式揭露对方提出的各种命题、学说中的矛盾,以动摇对方论证的基础,指明对方的无知;在诘问中,苏格拉底自己并不给予正面的、积极的回答,因为他承认自己无知。这种方式一般被称为“苏格拉底的讽刺”。,.,17,求知一个青年问苏格拉底:“怎样才能获得知识?”苏格拉底将这个青年带到海里,海水淹没了年轻人,他奋力挣扎才将头探出水面。苏格拉底问:“你在水里最大的愿望是什么?”“空气,当然是呼吸新鲜空气!”“对!学习就得使上这股子劲儿。”,.,18,第三部分:教育思想,苏格拉底与孔子教学比较,.,19,一、苏格拉底的教育思想,苏格拉底教学生也从不给他们现成的答案,而是用反问和反驳的方法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接受他的思想影响。,.,20,“产婆术”的具体的教学过程,(1)从学生熟悉的具体事务和现象开始,教师提问,学生作答。(2)若学生回答错误,教师予以指出,补充反例,提出新问题,让学生回答,发现前后结论自相矛盾,于是修正自己的看法。(3)教师不断提问,学生不断自我修正,直至师生达到共识,发现真理。,.,21,例子,学生:苏格拉底,请问什么是善行?苏格拉底:盗窃、欺骗、把人当奴隶贩卖,这几种行为是善行还是恶行?学生:是恶行。苏格拉底:欺骗敌人是恶行吗?把俘虏来的敌人卖作奴隶是恶行吗?学生:这是善行。不过,我说的是朋友而不是敌人。苏格拉底:照你说,盗窃对朋友是恶行。但是,如果朋友要自杀,你盗窃了他准备用来自杀的工具,这是恶行吗?学生:是善行。苏格拉底:你说对朋友行骗是恶行,可是,在战争中,军队的统帅为了鼓舞士气,对士兵说,援军就要到了。但实际上并无援军,这种欺骗是恶行吗?学生:这是善行。,.,22,意义,这种教学方法有其可取之处,它可以启发人的思想,使人主动地去分析、思考问题、他用辩证的方法证明真理是具体的,具有相对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向自己的反面转化。这一认识论在欧洲思想史上具有巨大的意义。,.,23,二、孔子的启发式接受学习孔子,为春秋末期鲁国人。“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被誉为“万师之表”。孔子的教学过程,可分为以下四个部分学习思行,.,24,孔子的启发式教学,是针对当时官学中盛行的注重个人教学所提出的。他反对师云亦云,不激发学生积极思维的教学。他在教学过程中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重视让学生把学习和思考有机地结合起来,在独立思考中去获得知识,发展认识能力。并且在教学过程中,他常常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启发学生思维,一步一步地提高学生的知识水平和认识能力。,.,25,三、苏格拉底与孔子教学比较,(一)苏格拉底与孔子教学的相同之处:一、孔子和苏格拉底都采用对话式教育二、均践行着“有教无类”的教育改革思想三、均重视人的道德品质修养四、均能熟用启发式教学五、孔子和苏格拉底在与弟子的对话教学中都没有讽刺打击学生,而是采取平等、激励的态度,体现出师生平等、教学相长的思想。,.,26,(二)苏格拉底与孔子教学的不同之处:,苏格拉底的对话法实际上是以教师为中心,学生完全被教师牵着鼻子走,这种启发式虽然也能使学生印象深刻,但是由于学生的主动性发挥不够,对于较复杂问题的理解,即涉及高级认知能力的场合,恐怕对问题难以理解得很深入。而孔子的启发式则是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始至终处于主动地位,让学生主动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让学生主动去发现、去探索,教师只是从旁边加以点拨,起指导和促进作用。,.,27,在对学生进行启发式教学时,孔子采取的方式是通过交流引导,使学生自悟。苏格拉底则是通过逻辑推理,迫使学生不得不承认自己的无知,而后去认识真理。孔子在教学中,或直接回答学生的提问;或采用反诘的方式鼓励、启发学生通过思考自己去寻找答案;或与学生展开讨论,共同寻求结论,而且能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因材施教。苏格拉底习惯且擅用的是问答法。他根据不同的对象、时间、地点、场合,灵活机动地进行教学,绝不是运用那一套刻板的问答,而是变化无穷,妙趣横生,机智善辩,这样容易使各种学生均饱含学习热情。,.,28,教育家孔子和苏格拉底,.,29,不同之处主要体现在教育内容上,尽管都以德育为主,.,30,四、苏格拉底与孔子教学法对现代教育的意义,我们探讨以上两种教学法,目的就在于取长补短,为我所用。因此,在现代教学中应该交叉使用这两种教学方法。要像苏格拉底那样,不把知识直接给学生,而是用启发、诱导的方式让学生自己得出结论。也要像孔子那样,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通过实践,让学生加强对知识的把握和理解。,.,31,第四部分:苏格拉底与他的弟子们,.,32,生平记载,苏格拉底没有写下文字作品绝大部分由年轻的同代人记载下来1由苏格拉底的学生柏拉图所记载的对话录会饮篇申辩篇2色诺芬的著作回忆苏格拉底3阿里斯托芬和亚里士多德的著作,.,33,色诺芬对苏格拉底的描绘,虔诚,自律而正直的化身公正的天平集至善至美于一身,.,34,柏拉图对苏格拉底的描绘,肯定苏格拉底是一位忠诚的战士,充满激情地探讨着道德的要求进一步把苏格拉底描绘成一个有着沉着的使命感和绝对的道德纯洁性的人,.,35,会饮篇,是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的一篇对话式作品完成于前385年后关于苏格拉底思想中爱的哲学的阐释尤以会饮篇里最为典型。,.,36,第五部分:名人轶事与经典名言,.,37,Socratessstories什么是爱情,什么是婚姻?,柏拉图有一天问老师苏格拉底什么是爱情,苏格拉底叫他到麦田走一次,要不回头地走,在途中要摘一棵最大最好的麦穗,但只可以摘一次。柏拉图觉得很容易,充满信心地出去,谁知过了半天他仍没有回去。最后,他垂头丧气出现在老师跟前诉说空手而回的原因:“很难得看见一株看似不错的,却不知道是不是最好,不得已,因为只可以摘一株,只好放弃。再看看有没有更好的,已经走到尽头时,才发觉手上一棵麦穗也没有。”这时,苏格拉底告诉他:“那就是爱情!”,.,38,柏拉图有一天又问老师苏格拉底什么是婚姻,苏格拉底叫他到衫树林走一次,要不回头地走,在途中要取一棵最好、最适合用来当圣诞树的树材,但只可以取一次。柏拉图有了上回的教训,充满信心地出去,半天之后,他一身疲惫地拖了一棵看起来直挺、翠绿,却有点稀疏的杉树。苏格拉底问他:“这就是最好的树材吗?”柏拉图回答老师:“因为只可以取一棵,好不容易看见一棵看似不错的,又发觉时间、体力已经快不够用了,也不管是不是最好的,所以就拿回来了”这时,苏格拉底告诉他:“那就是婚姻!”人生就正如穿越麦田和树林,只走一次,不能回头。要找到属于自己最好的麦穗和大树,你必须要有莫大的勇气和付出相当的努力。”,.,39,Socratessstories打雷以后必定会下大雨,“苏格拉底的妻子”是悍妇、坏老婆的代名词。她是个心胸狭窄,性格冥顽不化,喜欢唠叨不休,动辄破口大骂的女人,常使堂堂的哲学家苏格拉底困窘不堪。一次,别人问苏格拉底“为什么要娶这么个夫人”时,他回答说:“擅长马术的人总要挑烈马骑,骑惯了烈马,驾驭其他的马就不在话下。我如果能忍受得了这样女人的话,恐怕天下就再也没有难于相处的人了。”,.,40,据说苏格拉底就是为了在他妻子烦死人的唠叨申诉声中净化自己的精神才与她结婚的。有一次,苏格拉底正在和学生们讨论学术问题,互相争论的时候,他的妻子气冲冲地跑进来,把苏格拉底大骂了一顿之后,又出外提来一桶水,猛地泼到苏格拉底身上。在场的学生们都以为苏格拉底会怒斥妻子一顿,哪知苏格拉底摸了摸浑身湿透的衣服,风趣地说:“我知道,打雷以后,必定会下大雨的。”,.,41,well-knownsayings,Lifeislikeanonion:Youpeelitoffonelayeratatime,andsometimesyouweep.生活就像洋葱头:你只能一层一层地把它剥开,有时你还得流泪.Lifeconsistsnotinholdinggoodcards,butinplayingwellthoseyouhold.生活不在于握有一手好牌,而在于把手里的牌打好.,.,42,Ourgreatestgloryconsistsnotinneverfallingbutinrisingeverytimewefall.我们最值得自豪的不在于从不跌倒,而在于每次跌倒之后都爬起来.Lifeisahorse,andeitheryourideitoritridesyou.人生像一匹马,你不驾驭它,它便驾驭你.Toliveremainsanartwhicheveryonemustlearn,andwhichnoonecanteach.生活是一种人人须学而无人能教的艺术.,.,43,Lifeisahorse,andeitheryourideitoritridesyou.人生像一匹马,你不驾驭它,它便驾驭你.Toliveremainsanartwhicheveryonemustlearn,andwhichnoonecanteach.生活是一种人人须学而无人能教的艺术.,.,44,Ourgreatestgloryconsistsnotinneverfallingbutinrisingeverytimewefall.我们最值得自豪的不在于从不跌倒,而在于每次跌倒之后都爬起来.Lifeisahorse,andeitheryourideitoritridesyou.人生像一匹马,你不驾驭它,它便驾驭你.Toliveremainsanartwhicheveryonemustlearn,andwhichnoonecanteach.生活是一种人人须学而无人能教的艺术.,.,45,第六部分:苏格拉底之死,.,46,死刑审批的原因,苏格拉底的一生开始于伯里克利统治的雅典黄金时期,结束于雅典的衰落时期(伯罗奔尼撒战争结束后的三十人僭主集团倒台后的时期)。当时雅典正试图稳定局面并消除战败的羞耻感。当时希腊人的文化把天神和女神视为是保卫城邦的重要角色(举例而言,雅典便是以其保护神雅典娜为名)。雅典在伯罗奔尼撒战争中的战败被人解释为是雅典娜对雅典市不敬神的惩罚,而补救的办法就是惩罚那些质疑雅典娜或其他天神的人。,.,47,依据柏拉图申辩篇里所记载的审判记载,苏格拉底的“罪行”开始于他的朋友凯勒丰(Chaerephon)在德尔斐的神谕处询问是否有人比苏格拉底更聪明;神谕处的回答则是否定的。苏格拉底解释这个答案是另一个谜题要他开始寻找比他更聪明的人。他质问雅典的人们有关他们对于至善、美丽、和美德的看法,发现他们虽然自以为知道很多,实则根本一无所知。苏格拉底于是总结道:他比其他人聪明的地方仅只在于他承认到他什么也不知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纸制品行业生产计划与库存控制策略考核试卷
- 计算机控制系统设计与实现考核试卷
- 航天器空间环境对材料影响分析与测试考核试卷
- 挂毯制作中的品牌故事与情感营销考核试卷
- 自然语言处理基础考核试卷
- 通信设备录音及扩音功能维修考核试卷
- 拍卖行拍卖业务全球竞争力提升战略规划考核试卷
- 西药批发商药品批发业务中的企业风险防范与控制考核试卷
- 煤炭价格影响因素研究考核试卷
- 研发中心租赁质保及技术支持补充协议
- 基于机器视觉的焊缝缺陷检测方法及其应用研究
- 融资担保行业2024年信用回顾与2025年展望 -新世纪
- 2024危重症患儿管饲喂养护理-中华护理学会团体标准课件
- 风电项目安全培训课件
- 《从技术走向管理》课件
- 1.1细胞生活的环境课件-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生物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
- 中药灌肠治疗盆腔炎
- 【MOOC】现代教育技术-淮阴师范学院 中国大学慕课MOOC答案
- 《山海经》读书分享班会课件
- GENE-ENGINEERING基因重组与基因工程
- 西藏自治区建筑行业劳动合同范本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