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产大王——李兆基.ppt_第1页
地产大王——李兆基.ppt_第2页
地产大王——李兆基.ppt_第3页
地产大王——李兆基.ppt_第4页
地产大王——李兆基.ppt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7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力资源管理,张霸鹏一日腾风起翻江倒海宇宙里寻得志同道合士国富民安世无敌Zhangbahan126com,55、地产大王李兆基财富档案李兆基是香港地产界叱咤风云的人物,他旗下的恒基兆业地产有限公司、恒基兆业发展有限公司、香港中华煤气有限公司、美丽华酒店有限公司及香巷小轮(集团)有限公司等家上市公司。拥有市值超过700亿港元的庞大资产。特别是近几年。李兆基更是异军突起。业务窜升。每年的收入数字惊人。其财富总额已列亚洲首富。1995年在香港被授予”亚洲企业家成就奖”的殊荣。并名列榜首。1997年被福布斯杂志评为亚洲首富。世界十大富豪之四。企业类型房地产业,成长记录由一无所有到世界富豪是香港举世知名的特产。李兆基曾经是一个奇迹,也是一个香港人的梦。美国福布斯杂志报道,李兆基1997年的资产达150亿美元,是当时亚洲最富有的人,也是世界第四大富翁。但这些年来,由于房地产的不景气,李兆基曾经的辉煌已经有些黯淡了,许许多多的后来者、电子新贵已经在后面追赶着他,当香港其他房地产巨头在繁荣时期就开始进行多样化投资的时候,李兆基一门心思都花在房地产上。现在,房地产倒成为一大负担。他在思索下一步的路该怎么走。但不管怎么样,他都是李兆基,那个曾经带给人们无数惊喜的创业者。,口银庄少东家1929年1月29日,李兆基出生在广东顺德一个商人家庭,父亲李介甫在故乡先后开设天宝荣金铺和永生银号,经营黄金、汇兑、外币买卖,生意做得很不错。从小父亲就很注意对孩子的培养,在李兆基才6岁的时候,就带他到自己的金铺去打下手,以便于将来继承自己的家业。而李兆基不负众望,聪明好学,12岁的时候,就学会了看金、化金、熔金等三方面的技术及知识,出任天宝荣金铺的头柜,坐正第一把交椅做买卖手。技巧已不在于成年人之下。由于有这番本事,在黄金买卖及交收时,李兆基总能挑选得到优质黄金,获利丰厚,在当时的顺德也是一大景观。,一直以来,父亲在广州湾都有生意,需要他在顺德和广州之间频频来往照应。到1944年,李介甫看15岁的李兆基已是长袖善舞,又能临危不乱,深懂应变,于是就放心长驻广州湾,把顺德的永生银号和天宝荣金铺都交到李兆基手上去掌管。在这里,李兆基培养了全面的管理经验,为以后的成功打下了深刻的基础。日本投降后,看到儿子将自己的事业打理得如此出色,李介甫也很满意,但顺德虽好,却非久留之地,对于李兆基而言,他希望到一个更大的地方去开拓自己的事业。,1948年,李兆基怀揣着1000元钱,独自来到了东方明珠香港,这个美丽朝气的城市。他有信心以他的金银业看家本领闯天下。当时的香港中环文咸东街,足足有二三十间金铺银店,专营黄金买卖、外币找换、汇兑等生意,业务性质跟李介甫在顺德的永生银号没有分别。李兆基来到香港之后,开始在那些金铺银店挂单做买卖,凭着自己对黄金的熟稔和市场的把握,李兆基很快就赚到了自己的第一桶金。,有了本钱,他又开始做五金生意,搞进出口贸易,钞票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钱对他来说,不再是可望而不可及的东西,幼年时对钱的追求,到这时已开始得到报偿,可不知为什么,他对这些生意始终提不起兴趣,面对着流水般涌来的钞票,他的不安心理与日俱增。后来李兆基回忆当年生活时曾说:“我七八岁时已常到父亲的铺头吃饭,自小对生意已耳濡目染,后来在银庄工作,令我深深体会到无论法币、伪币、金元券等,都可随着政治的变迁,在一夜之间变成废纸,令我领悟到持有实物才是保值的最佳办法。”于是,已过而立之年的李兆基在经过深思熟虑之后,毅然选择了地产,走上了一条日后为他带来无量前途的实业之路。,口房地产王国二战之后的香港人口激增,工商业日益发达。1954年政府公布:全港经营登记的工厂共有2494家,属下工人11万多,未曾登记的工厂工人,数目逾10万,增幅较去年接近一倍。李兆基并不认为政府建设楼宇的步伐能赶得上民生的迫切需要,他看准时机,准备大干一场。1958年,李兆基和两位志同道合的朋友郭得胜、冯景禧共同组建永业企业公司,开始他们向地产业的进军,有人将此喻为港式“桃园三结义”。,的确,他们虽然没有像刘关张3人那样地起誓结义,却也在香港商场上留下了一段好朋友同心协力共创大业的佳话。3位好友中,郭得胜年龄最长,经验丰富,老谋深算;冯景禧居中,精通财务,擅长证券;李兆基虽然最年轻,却足智多谋,反应敏捷。公司成立后的第一桩生意,就是买入沙田酒店,然后再以低价收购一些无人问津而又富有发展潜力的地皮,重建物业出售。他们“分层出售,分期付款”的推销方式颇受市民欢迎,结果效益显著。“永业”初涉地产便一炮打响,站稳了脚跟,郭、李、冯于是声名大震,得到了“三剑侠”的赞誉,而李兆基因为年龄最小,被称为“地产小侠”。,1963年,“三剑侠”在永业企业公司的基础上,又合资创建“新鸿基企业有限公司”。“新”字取自冯景禧公司“新禧”的新字,“鸿”字取自郭得胜鸿昌合记的鸿字,“基”字则直接取自李兆基的名字。“新鸿基”的班底,仍然推年长而又德高望重的郭得胜为主席,手疾眼快,做事果断的李兆基则出任第二把手,当了公司董事局副主席兼总经理。此时,“三剑侠”已有5年合作经历,在竞争激烈的地产界也摔打了5年,此次重组新公司,尽管只有300万港元的实际资本,规模不大,却是雄心勃勃,欲与其他地产公司一较高低。,当时,一般人开发地产多集中于商业和工业用地,即使兴建住宅楼宇,也多选大型屋村或豪华住区发展,但“新鸿基”却独具慧眼,看准了香港工商业急剧发展及青年一代多愿组建小家庭的趋势,重点发展中小型住宅楼宇。新鸿基公司因此而财源广进,事业兴旺发达。但三个同样出色的人在一起创业必然会出现许多问题。分久必合,合久必分。1972年,李兆基辞去新鸿基地产总经理一职,只留任副主席。凭着了大约价值5000万港元的家当,他又与别人组建了“永泰建业有限公司”。当时,正值股票狂涨,市场被炒得天翻地覆。,李兆基不失良机,以每股17元的价格将面值1元的永泰建业股票上市,实收股本25324万港元,大赚了一笔。但没过多久,次年3月,狂飚之后的股票市场大崩溃,地产也同时陷入了低潮,李兆基没有像别人赶紧撤退,而是不慌不忙,趁旧楼价格和土地价格大跌,迅速将股票上赚来的钱买进物业,变成实物。这样,就在不少人盲目投资股票,陷入破产境地的时候,聪明的李兆基又大赚一笔。1975年,李兆基终于开创了自己的王国恒基兆业有限公司,自任董事局主席兼总经理。公司成立之初,并未上市,只是一家资本15亿港元、拥有20个地盘的小公司。但李兆基却非常高兴,因为这毕竟是自己的企业。,李兆基在地产界,以先声夺人见称。曾有人评论:“长江实业”雄才大略,“新鸿基地产”稳健有为,“新世界发展”勇气十足,而“恒基兆业”则眼明手快,先声夺人。一桩生意,当别人还在盘算得失、比较利润厚薄的时候,李兆基在取舍上已成竹在胸,有了决策。正是因为他的出手之快,看市场之准,才有了他成功的奇迹诞生。恒基兆业公司刚成立,李兆基即以物业换取“永泰建业”1900万新股的方式,掌握了“永泰建业”429的股权,成为最大股东而入主其董事局,使“永泰”迅速脱胎换骨。,1981年6月,李兆基利用股市高潮之机,一举将恒基兆业地产公司上市,集得10亿港元资金,充实了资金实力,从而在接踵而至的股市、地产低潮中平稳地渡过难关。1988年8月,“恒基兆业”集团再次改组,“恒基地产”全面收购“永泰建业”,将其改名为“恒基兆业发展有限公司”,同时增发12亿新股,至此,“永泰”以“恒基发展”的新面目出现,与“恒基地产”并列为叵基兆业”集团的两大公司,成为李兆基的左膀右臂。,从1972年李兆基自立门户开始,短短20年时间,他就把一个仅有20多个地盘、数千万港元资本的小地产公司发展成一个拥有数百个地盘、币值达600亿港元的庞大的地产王国。从香港九龙到中国内地、大洋彼岸,(J叵基兆业”的地盘遍布了整个世界。创造这一奇迹的,正是不懂外文、只有小学学历却能够点石成金的传奇人物李兆基。,口成功后的思索任何人的成功都不是平空而来的,李兆基也是这样。少时的经商经历让小兆基从小就聪慧早熟,有着非凡的记忆力和计数力。恒基辖下的地盘、面积、人价,可供发展什么物业,他都了如指掌。并且计数快且准,是地产行里有名的“铁算盘”。如今,李兆基虽已年近70岁,但对恒基兆业的地产项目仍亲力亲为,经常在公司工作到晚上八、九点钟。有时还亲自指导绘图、设计,常常将自己代人为一个用户,设身处地考虑住宅怎样设计才更实用,小至门在哪里开,窗在哪里设,他都有自己的见解。,至于哪个区域适合发展什么地产项目,他更以目光准确而享誉香港地产界。房地产市场一向变化莫测,尤其香港地产几十年来起伏跌宕,但李兆基是见怪不怪,处之泰然。他说,80至90年代,香港备受前途问题的困扰,中英就香港主权问题进行谈判、移民潮等等,对香港的影响都很大,照理香港的地产市场应淡,事实上却并非如比,楼价稳步上扬。李兆基的地产业不管市道好淡,一直不停地制造着楼宇,结果,香港不论是豪宅还是中小型楼宇,始终畅销不衰。,就在他的步步为营,稳扎稳打之下,李兆基的事业进人到巅峰状态。1994年,随着香港房地产市场的繁荣兴旺,恒基兆业连续3年赢利10亿美元。据福布斯杂志报道,李兆基1997年的资产达150亿美元,是当时亚洲最富有的人,也是世界第四大富翁。尽管如此有钱,但李兆基却说:“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他始终认为,不择手段,没有道义,发达了也没有用,做人应该要有自己的原则和理想。为此他不忘乡邻故里,多次捐资内地,支持内地发展。,一时间,香港顺德联谊总会荣誉会长,世界顺德联谊总会名誉会长,顺德市荣誉市民,佛山市荣誉市民,广州市荣誉市民的称号纷纷而来,他不仅是一个优秀的企业家,也是一个著名的慈善家。然而人无千日好,花无百日红,李兆基自己亦十分清楚,如果只在房地产方面原地踏步,就会面临危险,只有多元化经营才能迎接市场的更新和挑战。1994年,李兆基在接受香港南华早报采访时说:“公司肯定在香港之外,地产之外搞多元化发展。”当被问及方向在哪里,李兆基却迟疑了:“我不知道,我还没有找到。”,7年后的今天,李兆基的多元化还没有实现,尽管他也进行过其他方面的投资,但效果总是不很理想。“多年来他一直在谈论新的增长驱动力,却没有任何结果,”跟踪恒基兆业的一位银行分析师说:“他现在有被从亚洲公司第一梯队中用掉的危险。”至今,恒基兆业超过90的利润仍然来自于香港地产市场。然而自1997年亚洲发生金融风暴及后来世界经济的动荡,香港地产市场一直在走下坡路,近期有分析人士指出,李兆基的公司已经连续4年利润下滑,预计今年还会进一步下降。,数据是枯燥的,也是最无情的,截至去年11月份,恒基兆业的股价还不到1996年同期高峰时的86港元的13。更可怕的是,据远东经济评论估计,李兆基的个人财富已经下降至46亿美元左右。香港作家梁凤仪这样评价李兆基:过往无论香港地陷山摇,滔天风浪,他不动心、不移志、不外骛、不从俗,总之楼照起,地照买,最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