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液氧、液氮、液氩、液体二氧化碳)汽车罐车卸车安全操作规程(讨论稿)1卸车前检查和准备工作 (1)引导罐车到指定位置停车,给车轮垫上防滑块。(2)接好静电接地线。(3)检查罐车内介质是否与储罐的介质相符合,质量是否符合要求。(4)检查罐车与储罐的压力是否正常。(5)检查储罐的储液量是否在允许充装量范围内,液位计指示是否正常。(6)检查罐车与储罐安全附件是否完好,消防器材是否在有效期内。(7)检查罐车与储罐外观是否有结霜、腐蚀、凹凸不平等现象。(8)检查罐车和司机的证件是否齐全并在有效期内。(9)检查卸车工具是否合格a) 装卸软管的材料应与充装介质相容,能够满足低温性能要求。接触液氧的装卸软管内表面已进行脱脂处理和有防止油脂污染措施。b)有装卸软管公称压力不小于装卸系统工作压力2倍(即1.6MPa),其最小爆破压力大于4倍公称压力(即6.4MPa)的见证资料。c)有装卸软管每半年进行一次水压试验,试验压力为1.5倍公称压力(即2.4MPa),并有试验结果记录和试验人员签字的见证资料。d)有标志装卸软管开始使用日期和使用年限的见证资料。(10)上述检查确认无异后,操作员穿戴好防护用品,准备卸车。2卸车程序(1)联接罐车与储罐的卸液金属软管。(2)开启罐车出液阀和管道排放阀,吹扫卸液软管及管路。(3)吹扫后,关闭充装管道排放阀,开启输出阀与增压器输出阀,由顶部充液。(4)充装过程中,注意观察液位对照表。接近充满时,开启溢流阀,该阀喷出液体时表明储罐已充满额定容量,应立即关闭罐车排液阀、充装阀和输入阀及回流阀,停止充液。(5)开启罐车充装管道上的排放阀,卸去软管的压力后关闭充装管道排放阀,然后,拆下卸液软管。3卸车后检查(1)检查罐车和储罐的压力是否正常,对罐车进行称重计量,核定所卸介质的重量。(2)检查各密封面有无泄漏。(3)检查罐车和储罐充装装置所有联接件是否分离。(4)检查罐车和储罐有无其它异常。4巡回检查(1)检查充装装置有无异常,有无泄漏。(2)检查充装过程中罐车与储罐的压力和安全装置是否正常。5异常情况紧急停车处理程序(1)发现异常情况需紧急停车(停止装车与卸车),在确认安全的前提下,把车辆移动到空旷的地方。(2)认真检查罐车与储罐发生异常情况的部位。(3)当无法有效控制和处理时,应及时拨打报警求助电话,同时,立起警示牌禁止其它车辆和人员靠近,等待救援。6注意事项(1)必须由经培训合格的特种设备操作员对罐车卸车进行操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补考被发现作弊检讨书
- 建设项目竣工验收检测业务合同书
- 2025新进厂员工安全培训考试试题A卷
- 2025年公共关系学复习要点试题及答案
- 经济法概论快速理解试题及答案
- 2025-2030年窗式空调行业市场深度调研及发展前景与投资研究报告
- 2025-2030年潜水衣产业政府战略管理与区域发展战略研究咨询报告
- 2025-2030年测量仪器产业发展分析及发展趋势与投资前景预测报告
- 2025-2030年汽车新材料行业市场现状供需分析及投资评估规划分析研究报告
- 2025-2030年水电行业市场深度调研及发展趋势与投资战略研究报告
- T-CCA 035-2024 现制现售饮品添加糖量及食品安全操作指南
- 创业创新大赛职教赛道
- 围手术期肺部感染预防
- 2025年春季安全教育主题班会教育记录
- 编制QC成果的要点分析
- 2024版特种设备重大事故隐患判定准则课件
- 2025年全球及中国钢制螺旋锥齿轮行业头部企业市场占有率及排名调研报告
- 机电一体化专科毕业论文范文
- 品牌推广案例考核试卷
- 《管理学基础》课程标准(含课程思政)
- 2025年春新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下册课件 第四章 三角形 问题解决策略:特殊化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