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历史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5.ppt_第1页
高二历史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5.ppt_第2页
高二历史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5.ppt_第3页
高二历史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5.ppt_第4页
高二历史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5.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总结(二),1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及对世界的贡献(1)纸:西汉出现,东汉蔡伦发明蔡侯纸,对世界文明的发展和社会进步所起作用最为显著。(2)指南针:战国时期出现司南,北宋出现指南针,指南针为新航路的开辟提供了技术保证。(3)火药:古代炼丹家发明,东晋葛洪提到火药,唐末宋初用于军事,它为欧洲资产阶级战胜封建社会提供了武器。,(4)印刷术:唐代868年的金刚经是最早的雕版印刷品,宋代毕升发明了活字印刷,印刷术为欧洲走出中世纪和文艺复兴准备了条件。,2中国的古代艺术作品包括哪些,有什么代表人物及其作品(1)文字书法:商代甲骨文周代金文秦小篆秦出现隶书,汉魏成熟汉末出现楷书晋代流行行书和最能抒发感情的草书。书法家:秦代李斯篆书东晋王羲之被称为“书圣”善行、草唐代欧阳询、柳公权、颜真卿善楷书;唐代张旭、怀素善草书宋代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善行书元代赵孟兆页善楷书明代以文征明、董其昌书法水平最高。,(2)绘画:石器时代岩画、陶画先秦两汉时,帛画、漆画、壁画、画像石、画像砖魏晋至隋唐中国画成熟,以题材分为人物画、花鸟画、山水画(精粹),以表现技法分为工笔和写意。画中有诗是中国画的共同特点。(3)音乐:新石器时代陶埙战国时期的编钟秦汉设乐府机构,有相和歌、清商三调东晋清商乐南北朝隋唐燕乐明清是丰收期,有琵琶曲十面埋伏等。,(4)舞蹈:宫廷舞夏商产生,汉代设乐府,用于宫廷祭祀,隋唐达到鼎盛,明清开始衰落。民间舞:新石器时期产生了狩猎舞,南北朝出现胡舞,宋代民间舞蹈十分兴盛。(5)戏剧:秦汉魏晋南北朝乐舞百戏隋代四方散乐唐代杂技歌舞宋元时曲子词、鼓子词、诸宫调发达起来,杂剧与南戏脱颖而出明代形成海盐、余姚、弋阳、昆山四大声腔清代在徽戏和汉戏基础上形成京剧。,3中国古代的文学(1)诗经:中国最古老的诗歌总集,孔子编,为儒家经典之一,奠定现实主义基础。(2)离骚:战国时屈原用楚辞体写的浪漫主义文学,更适于表现丰富复杂的思想感情。(3)汉赋:是从骚体诗演变而来的散文和韵文并用的文体,以气势恢弘辞藻华美为主要特征。(4)唐诗:中国古典诗歌的鼎盛,以浪漫主义诗人李白和现实主义诗人杜甫为代表。,(5)宋词:由民间的长短句歌词发展而来,是新的文学体裁,婉约派以柳永和李清照为代表,豪放派以苏轼、辛弃疾为代表。(6)元曲:分为杂剧和散曲,散曲包括小令和套数,杂剧是融合宋金以来形成的一种完整的戏剧形式,以关汉卿的窦娥冤为代表。,(7)明清小说:包括中国四大名著罗贯中的三国演义、施耐庵的水浒传、吴承恩的西游记、曹雪芹的红楼梦明代冯梦龙的东周列国志、“三言”,凌濛初的“二拍”清代吴敬梓的儒林外史、蒲松龄的聊斋志异清末四大谴责小说官场现形记、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老残游记、孽海花。,4古代中国科技发达,原因何在?明清科技落伍的原因又有哪些?(1)古代科技发达的原因源泉:中国古代人民积累的丰富的知识经验成为了古代科技发展的源泉。政治:国家长期的统一,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为科技稳定的发展提供了条件。,经济:中国古代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特别是农耕经济的繁荣,为科技的进步提供了经济基础。政策:政府出于巩固统治的需要对科技也给予一定的关注。教育:中国古代教育的发展,为科技的发展奠定了人才基础。对外交往:中国古代开明的对外交往的发展也使中国古代科技能吸收其他国家和地区人民的智慧,得以进一步发展。民族融合:中国古代民族的融合加强了各地区经济文化的交流与发展,提高了科技水平。,(2)明清科技落伍的原因经济:到了封建社会后期,封建小农经济限制了对生产力发展的需要,使科技的发展缺乏足够的动力。政治:君主专制不断加强,中央集权对科技的束缚越来越重。中国“重道轻器”的文化传统,轻视科技发展。中国古代科技过分强调实用性,缺乏理论探讨和科学实验,没有严密的体系。,思想:明清时期的教育专制尤其是八股取士、“文字狱”禁锢了知识分子的思想,使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缺乏必要的人才。对外政策:封建统治者推行的“闭关锁国”政策,限制了对外交流,阻碍了中国古代科技的发展。科学技术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