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2019年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测试卷B卷_第1页
辽宁省2019年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测试卷B卷_第2页
辽宁省2019年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测试卷B卷_第3页
辽宁省2019年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测试卷B卷_第4页
辽宁省2019年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测试卷B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辽宁省2019年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测试卷B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同学们,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你一定长进不少,让我们好好检验一下自己吧!一、填空题课文回顾苑1 . 长相思是一首_,作者是清代的_。其中“_”一句点明了作者身在行军途中,“_”则写出了将士的思乡之情。2 . 文学家鲁迅曾经讲过,“要把文章写好,最可靠的还是要_。”这句话在本学期学习的课文小苗与大树的对话中曾经被_提到过。3 . 松鼠这篇课文的作者是_,他的巨著是_。4 . 小桥流水人家课文题目出自元代戏曲作家_的_。5 . “滴水穿石”这个成语讲的是_代一个叫_的县令的故事。6 . 比一比,再组词。自 (_) 几(_)巴(_)力(_)公(_)白 (_) 己(_)把(_)立(_)云(_)7 . 读拼音,写词语。hng yn xin y q hi y m wi min(_)(_)(_)(_)(_)l mng y f xn kungshny (_)(_)(_)8 . 古诗文填空。1_,要留清白在人间。2本是同根生,_。3洛阳亲友如相问,_。4墨子里有一句格言“_”,说明任何事物都不可能十全十美的道理。5在生活、学习中遇到困难时,总有一句名言激励我,这句名言是_。9 . 在句子中的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关联词语。1.(_)这件雨衣上有袖子,(_)可以伸出手来想干什么就干什么。2.(_)我一直找借口想出去,(_)到底也没有得到妈妈的允许。3.(_)妈妈说得都对,蕾蕾(_)认为妈妈是在故意为难她。二、语言表达10 . 按要求完成下列练习。1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给句子划分朗读节奏)_2我不换马怎么能赢呢?(改成陈述句)_3爱美应该大概是人的天性吧。(修改病句)_11 . 看图,为每幅图选择正确的内容。(_)(_)(_)(_)猫警长听到呼救声,来到小兔家。猫警长追上狐狸救了小兔。小兔正在喝牛奶,吃面包。狐狸从窗口跳进来抓走了小兔。三、现代文阅读阅读短文,回答问题。文段一中秋节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其他传统节日一样,中秋节也是慢慢发展形成的。古代帝王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礼制,早在周礼一书中,已有“中秋”一词的记载。后来贵族和文人学士也仿效起来,在中秋时节,对着天上又亮又圆的一轮明月,观赏祭拜,寄托情怀,这种习俗就这样传到民间,形成一个传统的活动。到了唐代,这种祭月的风俗更为人们重视,中秋节也成为了固定的节日,唐书太宗记记载有“八月十五中秋节”,白居易借中秋感怀:“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但中秋节盛行却在宋朝,辛弃疾在一剪梅中秋元月中以“忆对中秋丹桂丛,花在杯中,月在杯中”一句,借月亮表达了他深深的思乡之情。至明清时,中秋节已成为我国的主要节日之一。关于中秋节的神话传说非常多,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玉兔捣药之类的神话故事流传甚广。文段二端午节,又称五五节,因为端午节是在农历的五月初五。端午节的由来是这样的:古代中国有一位博学多闻的官吏屈原,他是一位爱民而且受到尊崇的官吏,却被一位嫉妒他的官吏陷害,他在忧郁的情况下投汨(m)罗江自尽。出于对屈原的爱戴,汨罗江畔的居民匆忙划船在江内寻找屈原,并且将米丢入汨罗江中,以平息汨罗江中蛟龙的怒气。他们的行为,直到今天仍然被人们传颂纪念。唐代诗人文秀赞曰:“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端午节最重要的活动是龙舟竞赛,比赛的队伍在热烈的鼓声中划着他们多彩的龙舟前进。宋代爱国诗人文天祥就曾描述:“楚人犹自贪儿戏,江上年年夺锦标。”端午节时最受欢迎的食物就是粽子,粽子是用米包着肉、花生、蛋黄及其他材料,再以竹叶包裹而制成的。农历五月,也就是端午节所在的这个月份,对中国人而言,除了纪念屈原,还有许多其他重要的意义。许多中国人相信五月是一年中最容易引发疾病的危险时节,因此许多家庭会将一种特别的植物艾草挂在门口,用来驱除灾害和疾病。人们还会挂带香包,这种香包是用含有多种香味的药用植物做成的,也可以保护人们远离疾病。12 . 请从短文中各摘抄一句你喜欢的关于中秋节和端午节的诗句。中秋节:_端午节:_13 . 读文段,梳理文章的内容。(1)文段(一)主要介绍了中秋节的_,结尾处简单介绍了有关中秋节的_。人们在中秋节的习俗有_、_等。(2)文段(二)主要介绍了端午节的_和_。端午节的习俗有_、_、_、_等。14 . 下面对两个文段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段(一)的第12自然段都是围绕“中秋节有着悠久的历史”这句话来写的。B文段(一)中引用唐诗宋词中的名句,是为了说明中秋节形成于唐代,盛行于宋代。C文段(二)重点介绍了端午节包粽子的习俗以及粽子的制作方法。D文段(二)的第2自然段是围绕“端午节的由来是这样的”这句话来写的。15 . 仿照下面的句子,简要介绍一种节日食品或地方特色食品的制作过程。(提示:如饺子、煎饼、麻花等)例:粽子是用米包着肉、花生、蛋黄及其他材料,再以竹叶包裹而成的。_课文理解。那条白线很快地向我们移来,逐渐拉长,变粗,横贯江面。再近些,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堵两丈多高的水墙。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16 . 短文从_、_、_这三方面描写潮来之时的景象。17 . 这一自然段是按照时间顺序写的,点明这一顺序的词语是_、_。(1)第一层写江潮要来时的特点是_。(2)第二层写江潮刚来时的特点是_。18 . 文中画“_”的句子运用了_的修辞手法,突出了钱塘江大潮的宏大气势。四、信息匹配19 . 选字填空。(泽择责)选(_)(_)备光(_)(弓功宫)拉(_)武(_)(_)殿(蓝篮 栏)(_)子(_)天(_)杆(貌冒茂)(_)出面(_)(_)密20 . 给划线字读音全对的一组后打。A屋脊(j)宫阙(qu)吮吸(yn)鏖战(o)凌晨(lng) ( )B锃亮(zng)眸子(m)弹琴(tn)河畔(pn)瞭望(lio) ( )C吓煞(sh)蜷曲(qun)鸟瞰(kn)音乐(yu)鸟喙(hu) ( )D惬意(qi)衣冠(gun)松散(sn)炽热(zh)憧憬(chng) ( )21 . 我说你猜。(选择正确的词语。)焕然一新协调贡献鼓励不禁(1)激发并且勉励。(_)(2)本课指配合适宜。(_)(3)抑制不住,不由自主地。(_)(4)指把自己的财物、才智、力量等不计回报地献给国家、公众或集体。(_)(5)形容人或者物呈现出全新的面貌。(_)五、书面表达22 . 正如歌中所唱的;“阳光总在风雨后”若想享受成功的阳光,就必须要接受风雨的洗礼。如果你害怕挫折,就永远不能到达成功的彼岸。请你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