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脓毒症指南预览》PPT课件_第1页
《脓毒症指南预览》PPT课件_第2页
《脓毒症指南预览》PPT课件_第3页
《脓毒症指南预览》PPT课件_第4页
《脓毒症指南预览》PPT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急诊ICU陈国兵,严重脓毒症和脓毒性休克治疗指南2012年预览,概念,感染:Infection全身炎症反应综合症:SIRS脓毒症:Sepsis严重脓毒症:SevereSepsis,Sepsis:DefiningADiseaseContinuum,InfectionorTrauma,SIRS,Sepsis,SevereSepsis,AdultCriteriaAclinicalresponsearisingfromaNonspecificinsult,including2oftheFolowing:Temperature:38or90beat/minRespirations:20/minWBCcount:12*109or10%immatureneutrophil,SIRSwithapresumedorconfirmedinfetiousprocess,Sepsiswith1signoforgandysfunction,脓毒症流行病学,AngusDC,eta1.CritCareMed,2001,29;1303-10,美国每年发生严重脓毒症人数750,000,病死率高达30%50%每小时有25名患者死于严重感染或感染性休克是ICU的首要致死原因是第10位致死原因,死亡率与急性心梗相近!,巴塞罗那宣言,针对严重脓毒症和脓毒症休克对人类的巨大危害和挑战,2002年10月在西班牙巴塞罗那召开的欧洲危重病医学学术会议上,由欧洲危重病医学会(ESICM)、美国危重病医学会(SCCM)和国际感染论坛(ISF)共同签署了全球性拯救脓毒症运动倡议(SurvivingSepsisCampaign,SSC),同时发表了著名的巴塞罗那宣言。,巴塞罗那宣言,呼吁全球的医务人员、卫生机构和政府乃至公众应高度认识和重视严重脓毒症和脓毒症休克,力争5年内将全身性感染患者的病死率降低25%作为行动目标。,制定严重脓毒症和脓毒症休克管理指南,旨在提高对严重感染的认识并努力改善预后。,将致力于治疗指南的临床应用和疗效评估,以期最终降低严重脓毒症患者的病死率。在评估指南中临床疗效的同时,将根据临床研究的进展和新的依据,每年对指南进行修订。,2004年,11个国际医学组织的感染和脓毒症诊治方面的专家,出版了第一个改进重症脓毒症和脓毒症休克预后的指南。这些指南代表了拯救脓毒症运动(SSC)的第阶段,一个国际性努力来提高对重症脓毒症的认识和改善它的预后。联合另外的一些组织,这个工作组在2006年和2007年再次举行会议,用新的循证方法论系统来评估证据的质量和推荐力度,以更新该指南文件。这些建议的目的是用来指导临床医生治疗重症脓毒症和脓毒症性休克的病人。需要指出的是,当医生面对具体病人独特的临床指标时,这些指南中的建议不能取代临床医生的决策。,证据等级,A随机对照研究B降级的随机对照研究或升级的非随机对照研究C非随机对照研究D个案报告或专家意见,推荐程度,1强(recommend)2弱(suggest),内容,液体复苏诊断抗生素治疗病因治疗血管收缩药正性肌力药皮质类固醇活化蛋白C,血制品的使用机械通气镇静、镇痛和肌松剂血糖控制肾脏替代治疗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预防应激性溃疡选择性肠道净化治疗,A初期复苏(2008),1、复苏的最初6小时目标1)CVP8-12mmHgMechanicalVentilation12-15mmHg2)MAP65mmHg3)UrineOutput0.5ml/kg/h4)ScvO270%或SvO265%(1C),10.87-16.31cmH2O,A初期复苏(2008),2.在重症脓毒血症或脓毒血症休克复苏的前6小时,如果通过液体复苏使CVP达到复苏目标而SCVO2或SVO2未能达到70或65,此时可以输注浓缩红细胞使Hct30和/或输注多巴酚丁胺以达到治疗目标(最大可达20g/kg/min)。,A初期复苏(2012),在没有能力取得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的医院,建议将脓毒症患者的血乳酸尽快降至正常值。因为血乳酸增高是组织灌注不足的指标。(2C)点评:SvO2及ScvO2取得的可操作性:实际操作中,国际上多数医院并不能及时取得,也有花费效益比的問题。因此,乳酸作为大多数医院可以取得的数据,以其來作为“早期”的依据有可操作性。,B诊断(2008),1.只要不会导致抗生素治疗的显著延迟,在使用抗生素之前应该进行合适的细菌培养。为了更好地识别病原菌,至少要获得两份血培养,其中至少一份经外周静脉抽取,另一份经血管内每个留置导管抽取,除非导管是在近期(48h)留置的。只要不会导致抗生素治疗的显著延迟,对于可能是感染源的其他部位,也应该获取标本进行培养,如尿液、脑脊液、伤口分泌物、呼吸道分泌物或者其他体液(最好在合适的部位获得足量的标本)(1C)。,诊断(2008),血培养至少2次(血量10ml)经皮静脉采血至少1次经血管内留置管采血至少1次(置管48小时内除外)其他标本培养:呼吸道分泌物、尿、体液、脑脊液、伤口分泌物等,推荐在使用抗生素前进行病原菌培养,但不能延迟抗感染治疗(1C),推荐进行床边影像学检查以明确感染灶,如床边超声检查(1C),B诊断(2008),2.为明确可能的感染源,应尽快进行影像学检查。应该对可能的感染源进行取样,以便明确诊断。但是部分患者可能病情不稳定以至于不能接受某些有创操作或搬运至ICU以外。在这种情况下,一些床旁检查(如超声检查)比较有效(1C)。,C抗生素治疗(2008),1.在认识到发生脓毒症休克和尚无休克的重症脓毒症的最初1小时内,应该尽可能早的静脉输注抗生素。在使用抗生素前应该进行适当的培养,但是不能因此而延误抗生素的给药。,C抗生素治疗(2008),2a.初始的经验性抗生素治疗应该包括一种或多种药物,其应该对所有可能的病原体(细菌和/或真菌)有效,而且能够在可能的感染部位达到足够的血药浓度。2b.抗生素治疗应该每日进行再评估,以确保获得最佳的疗效,同时可以防止耐药的发生、减少毒性并降低治疗费用。2c.对已经或可能由假单孢菌感染引起的重症脓毒症患者应该联合使用抗生素。2d.对伴有中心粒细胞减少的重症脓毒症的患者应该经验性地联合使用抗生素。2e.重症脓毒症患者经验性使用抗生素的时间不宜超过35天,一旦获得药敏试验的结果,应该尽快降级治疗,改用最有效的单药治疗。,C抗生素治疗(2008),3.抗生素治疗的疗程一般为37天。对于临床反应较慢、感染灶无法引流或免疫缺陷(包括中性粒细胞减少症)的患者可能需要延长疗程。4.如果证实目前的临床症状是由非感染因素引起,应该立即停止使用抗生素,以尽可能减少感染耐药病原体或发生药物相关副反应的可能性。,C抗生素治疗(2012),对于那些可能感染真菌的高危患者,建议将1,3-D葡聚糖、甘露聚糖和抗甘露聚糖抗体作为侵袭性真菌感染诊断的参考指标点评:侵袭性真菌感染的诊断与治疗存在浓浓的商业气息与痕迹,因此随着检验技术的进步,1,3-D葡聚糖、甘露聚糖和抗甘露聚糖抗体作为深部真菌感染的診断手段被強调,而不是一味地“预防、抢先”等等,可能会让临床抗真菌药物的使用更加慎重。,C抗生素治疗(2012),不建议将PCT作为诊断重症感染的指标降钙素原降低可以作为经验性抗生素治疗过程中的停药依据。(Grade2C),C抗生素治疗(2012),选择性肠道去污和口腔去污可以减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Grade2B)评论:个人认为建立胃肠营养是头等大事,减少抑酸药的使用,D控制感染源(2008),1a.由于某些特定解剖部位的感染(如坏死性筋膜炎、弥漫性腹膜炎、胆管炎、肠梗死)需要采取紧急的治疗措施,所以应该尽快寻找、做出诊断或排除诊断,并在发病后的最初6小时内完成。1b.在此基础上,对所有表现为重症脓毒症的患者都应该寻找可以通过干预措施治疗的感染源,特别是脓肿和局部感染灶的引流,感染坏死组织的清创,潜在感染器械的去除,或即将发生感染的微生物污染源的去除。,D控制感染源(2008),2.如果考虑感染的胰腺周围坏死组织是潜在的感染源,那么应该等待有活力和无活力组织的分界比较明显以后再进行处理。3.当需要采取干预措施处理感染源时,应该选择对生理功能影像最小的有效手段(例如:对于脓肿,经皮穿刺引流要优于外科手术)。4.如果认为血管内器械是重症脓毒症或脓毒症休克可能的感染源,那么在建立其它的静脉通道后迅速去除这些器械。,E液体疗法(2008),1.推荐使用天然的或人工合成的晶体或胶体液进行补液。没有循证医学的证据支持何种液体优于其他液体(1B)。,E液体疗法(2012),在初期液体复苏中,推荐首先使用晶体液(1A)在初期液体复苏中,也可以考虑使用白蛋白(2B)评论:白蛋白的使用一直伴随着争议,智者见智仁者见仁,但须提醒的是:国外的白蛋白是5%。,E液体疗法(2012),不建议使用贺斯,对于万文和明胶,我们保持沉默(1B)原因:看下图就知道了!,joachimboldt德国胶体研究“大腕”,E液体疗法(2008),2.液体复苏最初的目标应使CVP至少达到8mmHg(机械通气的患者应达到12mmHg)。通常在此之后还需要进一步的液体治疗(1C)。,E液体疗法(2008),3a.液体复苏时应进行补液试验,只要患者血流动力学(例如动脉压、心率、尿量)持续改善,就应该继续补液。(1D)3b.对于怀疑有低血容量的患者进行补液试验时,应在30min内给予至少1000mL晶体液或者300500mL胶体液。对于脓毒症介导的组织低灌注患者,可能需要更快的补液速度及更大的补液量(参考初期复苏的建议)。(1D)3c.当患者心脏充盈压(CVP或肺动脉楔压)增高而血流动力学却无改善时,应该显著减慢补液速度。(1D),F血管加压类药物(2008),1.推荐将MAP保持在65mmHg(1C)。在低血容量没有得到纠正时,就应使用血管加压类药物以保证低血压时的血流灌注。使用去甲肾上腺素时应逐渐加量直到MAP达到65mmHg,才能维持组织灌注。另外,通过评估局部和全身灌注如血乳酸浓度和尿量确定血压维护的终点。,F血管加压类药物(2008年),2.推荐将去甲肾上腺素或多巴胺作为纠正脓毒性休克低血压时首选的血管加压药物(在建立中心静脉通路后应尽快给药)(1C)。,F血管加压类药物(2012年),1.推荐将去甲肾上腺素作为纠正脓毒性休克低血压时首选的血管加压药物(1B)。2.多巴胺不作为首先的血管活性药物,只有当患者心律失常发生风险比较低,而且低心输出量时,才考虑使用多巴胺(2C),F血管加压类药物(2008),3a.不建议将肾上腺素、去氧肾上腺素或抗利尿激素作为脓毒性休克的首选血管加压药物(2C)。0.03U/min的抗利尿激素联合去甲肾上腺素与单独使用去甲肾上腺素等同。3b.如果去甲肾上腺素或多巴胺效果不明显,建议将肾上腺素作为首选药物(2B)。,F血管加压类药物(2008),4.推荐不使用低剂量多巴胺作为肾脏保护药物(1A)。一项大的随机临床试验和荟萃分析表明,在比较低剂量多巴胺和安慰剂的作用时未发现明显差异。因此,目前尚无证据支持低剂量多巴胺可保护肾功能。5.推荐在条件允许情况下,尽快为需要血管升压药物的患者建立动脉通路(1D)。在休克时,动脉导管测血压更准确,数据可重复分析,连续的监测数据有助于人们根据血压情况制定下一步治疗方案。,G正性肌力药物(2008年),1.在心脏充盈压升高而低CO提示心肌功能障碍时推荐输注多巴酚丁胺(1C)2.不提倡增加心脏指数高于正常预期水平的策略(1B)。,G正性肌力药物(2008年),当患者左心室充盈压及MAP足够高(或临床评估液体复苏疗法已充分),而同时测量到或怀疑低心输出量时,多巴酚丁胺是首选的心肌收缩药物。如果没有监测心输出量,推荐联合使用一种心肌收缩药/血管加压药如去甲肾上腺素或多巴胺。在能够监测心输出量及血压时,可单独使用一种血管加压药如去甲肾上腺素,以达到目标MAP和心输出量。,G正性肌力药物(2012年),在肌功能障碍时(在心脏充盈压升高和低CO),或者出现组织持续低灌注时,推荐使用多巴酚丁胺(1C),H糖皮质激素(2008年),1.对于成人脓毒性休克患者,建议静脉氢化可的松仅用于血压对于液体复苏和血管加压药治疗不敏感的患者(2C)。,H糖皮质激素(2008年),2.对于须接受糖皮质激素的成人脓毒症患者亚群的鉴别,不建议行ACTH兴奋试验(2B)。3.如果可获得氢化可的松,就不建议选用地塞米松(2B)。4.如果不能获得氢化可的松,且替代的激素制剂无显著盐皮质激素活性,建议增加每日口服氟可的松(50g)。如果使用了氢化可的松,则氟可的松可任意选择(2C)。,H糖皮质激素(2008年),5.当患者不再需要血管升压药时,建议停用糖皮质激素治疗(2D)。6.针对治疗脓毒症的目的,推荐严重脓毒症或脓毒性休克患者每日糖皮质激素用量不大于氢化可的松300mg当量(1A)。7.对于无休克的脓毒症患者,不推荐应用激素。但在患者内分泌或糖皮质激素治疗需要的情况下,激素维持治疗或使用应激剂量激素没有禁忌证(1D)。,H糖皮质激素(2012年),如果液体复苏或者使用血管活性药物后血流动力学就可以稳定的患者不建议静滴糖皮质激素只有在上述治疗难以稳定血流动力学的患者每日使用氢化可的松200mg(2C)点评:激素的地位再次下降,今年的措辞和2008年有不同,2008年是积极液体复苏后需要使用血管活性药来稳定血流力学者,使用激素,並且是不超过300mg/日,ARDS(2012年),对于严重的ARDS,推荐使用较高的PEEP。对于顽固性低氧的ARDS,推荐使用肺复张和俯卧位通气策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