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历史上最拽的十个女子,长孙皇后(唐太宗)最妖娆的女人上官婉儿最有才华的女人貂蝉最贤惠的女人吕雉最狠毒的女人柳如是最成功女外交官李清照巾帼首相第一人夏姬(郑穆公之女)最早的女间谍文成公主最好命的红尘女子万贵妃(明宪宗妃子)最豪气的女人秋瑾最有魅力的女人,“杀三夫一君一子,亡一国两卿”,1,渔家傲,2,李清照,_代女词人,号_居士,是_派的代表。生活在北宋后期和南宋前期,以“靖康之变”为界分前后两期。前期生活幸福美满,自小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靖康之变”,金兵入侵后,流寓南方,明诚病死,境遇孤苦。有漱玉词传世。,3,被誉为,4,她的作品主要有: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词、漱玉词,5,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朗读感知,词牌名,上阙(上片),下阙(下片),6,整体感知,这首词描写了什么内容?能用一个字概括吗?,梦,7,欣赏意境,作者在梦中梦见了什么?,8,句首用“接”、“转”、“舞”三个动词,来写海天动宕的境界。写出了动感,写出了气势。,“天接云涛连晚雾,星河欲转千帆舞。”,句首的几个动词有怎样的表达效果?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描绘了一幅辽阔壮美的海天相接图。汹涌的波涛、弥漫的云雾,水天相接、茫茫无际。天上的银河似要转动,无数的舟船在风浪中飞舞前进。,翻译:满天晨雾云涛,水天相接,银河流转,像无数的船儿正舞动着风帆。,豪放,9,(迷迷糊糊中)仿佛我的梦魂回到了天帝住的地方,听到天帝在说话,恳切地问我要回何方。,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在词人的梦境中,塑造了一个怎样的天帝形象?,词人塑造了一个态度温和、关心民生的天帝。“你打算到哪儿去呀?”虽然只是一句异常简洁的问话,却饱含着深厚的感情。,这同现实中置人民于水火、畏敌如虎狼、只顾自己一路奔逃的高宗皇帝形成了鲜明的比照。,“归何处”一句,着“殷勤”二字,写出天帝的好意,引起下片换头“我报路长嗟日暮”二句的感慨。,10,出处是离骚:“欲少留此灵琐兮,日忽忽其将暮。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倾诉的是空有才华却遭逢时事不幸的苦闷。这句子的意思是说人世间不自由,尤其是封建时代的妇女,纵使学诗有惊人之句(“谩有”是“空有”的意思),也依然是“路长日暮”。,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用典,“路长”、“日暮”是词人晚年孤独无依的痛苦经历。,译文:我回答说,路途遥远而天色已晚,我虽然能写出惊人的诗句,但毫无用处。,这一句表现了词人晚年在现实生活中怀才不遇、孤苦无依、奋力挣扎的苦闷以及对南宋黑暗社会现实的失望与不满。,11,出自庄子逍遥游:“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用典,这一句,表现了作者有大鹏高飞之志,也表现了作者对理想境界的追求和向往。,大风正起,我就要像大鹏一样乘风高飞。风啊,你不要停,把我的小船吹到东方大海的仙山上去吧。,12,这首词充分表现了李清照对自由的渴望,对光明的追求。但这种愿望在她生活的时代的现实生活中是不可能实现的,因此她只有把它寄托于梦中虚无缥缈的神仙境界,在这境界中寻求出路。然而在那个时代,一个女子而能不安于社会给她安排的命运,大胆地提出冲破束缚、向往自由的要求,确实是很难得的。在历史上,在封建社会的妇女群中是很少见的。,小结,13,李清照南渡后,不久丈夫赵明诚病死。国破家亡兼夫死,使她生活上和精神上受到很大的打击。从此,她只身飘泊江南,孤单寂寞地度过她那艰苦岁月的晚年,处于“路长嗟日暮”的困境。但她是一个性格爽直、柔中有刚、不愿受现实生活束缚的人,所以,有时想象的翅膀飞进了另一个世界。,14,她幻想出一条能使精神有所寄托的道路,以求摆脱人间那前路茫茫、看不到任何希望的境况。于是梦跨云雾,渡天河,归帝宫,乘万里风到仙山去。这样豪迈的气概,不凡的壮举,就使这首词显示出浪漫的情调,豪放的风格,而和她的其他词作风格迥然不同.,15,在那个女子无才便是德的时代,一个女子能做到忧国忧民是怎样的不易,一个女子竟感叹自己怀才不遇不能为国奉献又会遭到怎样的白眼。在那个女子无才便是德的时代,李清照能无视所有人的眼光只在乎自己所在乎之事,她是勇敢的。李清照的杰出,为她之后那些深闺中的女子照亮了一条通往希望的路。她是一轮明月。,小感:,16,扩展延伸,早期作品,婉约风格,17,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宋代:李清照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18,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婉约风格,晚期作品,-醉花阴,19,20,巾帼英雄秋瑾,满江红,21,秋瑾,原名秋闺瑾,字璿xun卿(璇卿),号竞雄,别号鉴湖女侠。祖籍浙江山阴。(今绍兴市。蔑视封建礼法,提倡男女平等,常以花木兰,秦良玉自喻。性豪侠,习文练武,喜男装。,秋瑾简介,(1877-1907),22,坚毅之美秋瑾,23,秋瑾的家庭,秋瑾是著名的近代民主革命志士。1875年生于绍兴的一个典型的小官僚地主家庭。其父秋寿南曾任湘乡县督销总办。秋瑾兄妹四人,秋瑾稍大即入家塾,受封建教育,念的是三字经、百家姓、神童诗等,但她爱读的却是诗词、明清小说和笔记传奇。,24,写作背景,1903年王纳资捐得户部主事,秋瑾随王去北京居往。时值八国联军入侵后不久,她目睹民族危机的深重和清政府的腐败,决心献身救国事业,而其夫无心国事。中秋节,秋瑾与丈夫王子芳发生冲突,从家出走,寓居北京阜城门外泰顺客栈,后由吴芝瑛出面调解,而秋瑾下决心冲破家庭牢笼,投身革命。不久即东渡日本留学。,秋风秋雨愁煞人,25,秋瑾的创作,现在秋瑾集收存诗、词、歌二百二十多首,另有集外佚诗约十五首,攻二百四十余首。如以1904年东渡日本为界,其诗作可分为前后期。前期:1891-1904后期:1904-1907,前期主要是咏物写景、感事抒怀、思念亲友之作。后期主要是抒发立志改天换地的革命豪情,充满了对祖国前途的深切忧虑。,26,满江红小住京华,早又是、中秋佳节,为篱下、黄花开遍,秋容如拭。四面歌残终破楚,八年风味徒思浙!苦将侬,强派作蛾眉,殊未屑!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算平生肝胆,因人常热。俗子胸襟谁识我?英雄末路当磨折,莽红尘、何处觅知音?青衫湿!,27,满江红小住京华小住京华,早又是、中秋佳节。为篱下、黄花开遍,秋容如拭。四面歌残终破楚,八年风味徒思浙!苦将侬,强派作蛾眉,殊未屑!在北京暂住,转眼又到了中秋佳节。篱笆下的菊花遍地盛开,秋天的景色像刚刚擦拭过一样。四面歌声间歇,国运也如当年汉之破楚,八年来我空想着故乡浙江的风味。他们苦苦让我做一个贵妇人,我仍然不放在心上。,暂住在北京,擦拭,空,突然,我,女子,仍然不放在心上,28,满江红小住京华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算平生肝胆,因人常热。俗子胸襟谁识我?英雄末路当磨折,莽红尘、何处觅知音?青衫湿!我虽然不是男儿身,心却比男儿还刚烈。我有着肝胆相照的胸襟,常常为别人激动。狭窄胸襟的俗人怎么能够明白我?自古英雄潦倒的时候总是要受尽痛苦折磨的。在这个迷茫的社会里,我要去哪里寻觅知音?(我的)泪水浸湿了衣裳。,刚烈,为别人而常常激动,潦倒,广大,寻觅,29,文中哪些地方运用了典故?有何作用?,1.“为篱下、黄花开遍”陶渊明归园田居“采菊东篱下”典故(交代了当时正值中秋佳节时分)2.“四面楚歌终破楚“史记汉军破楚军的故事(列强紧逼,中国前途危殆)3.“青衫湿”琵琶行白居易“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的故事(不知何处觅知音的失落)(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30,词作翻译,在北京暂住,转眼又到了中秋佳节。篱笆下的菊花遍地盛开,秋天的景色像刚刚擦拭过一样。四面歌声间歇,国运也如当年汉之破楚,八年来我空想着故乡浙江的风味。他们苦苦让我做一个贵妇人,其实我是多么的不屑。我虽然不是男儿身,心却比男儿还刚烈。我有着肝胆相照的胸襟,常常为别人激动。那些俗人怎么能够明白我?自古英雄潦倒的时候总是要受尽痛苦折磨的。在这个迷茫的社会里,我要去哪里寻觅知音?(我的)泪水浸湿了衣裳。,(回顾过往生活),(思虑未来前途),31,满江红小住京华小住京华,早又是、中秋佳节,为篱下、黄花开遍,秋容如拭。四面歌残终破楚,八年风味徒思浙!苦将侬,强派作蛾眉,殊未屑!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算平生肝胆,因人常热。俗子胸襟谁识我?英雄末路当磨折,莽红尘、何处觅知音?青衫湿!,中秋佳节,孤身一人,孤独苦闷忧愁。,冲破牢笼,获得自,由,喜悦激动。,对身为女子、受礼教束缚、被人轻视、不得施展抱负的忿忿不平,表现其不满封建婚姻,反对封建压迫,要求男女平权的思想。,表现她侠义满胸怀、肝胆过男子的气概。,投身革命,报效国家,豪情万丈。,恐知音难觅的担忧。,32,小结,这首词的基调高昂,语言刚健清新。通过层层表述,曲折地反映了革命者参加革命前的复杂矛盾的心情,真切而感人。秋瑾的这首满江红词,一方面写出自己挣脱家庭束缚,另一方面表现自己胸怀保家卫国的志向,又恐知音难觅的担忧,即便无奈为“峨眉”,也有着一颗强大的“男儿心”,崇高的志向指引着她,即便有所顾虑也坚定的摆脱世俗,走向革命路的决心。,33,十葬秋瑾,光绪三十三年正月(1907年2月),秋瑾接任大通学堂督办。不久与徐锡麟分头准备在浙江、安徽两省同时举事。联络浙江、上海军队和会党,组织光复军,推徐锡麟为首领,自任协领,拟于7月6日在浙江、安徽同时起义。因事泄,于7月13日在大通学堂被捕。7月15日,从容就义于浙江绍兴轩亭口。被捕后没有一句供词,只留下一纸,上书“秋风秋雨愁煞人”七个字。,轩亭口秋瑾广场,34,“鉴湖女侠”秋瑾生前曾有遗愿给她的好友徐自华:“埋骨西泠,与岳武穆相邻。”然而残暴清廷竟容不下三尺孤坟,短短七年里,灵柩辗转于绍兴、杭州、湘潭,迁移了七次,直至辛亥革命胜利,民国建立,终于遂了“埋骨西泠”的遗愿。不料新中国建立后,又遭遇四度搬迁。,秋瑾绝命诗,35,在十余次的迁坟过程中,秋瑾的好友吴芝瑛、徐自华费劲了心思。终于在1981年9月,将秋瑾遗骸葬于杭州西泠桥畔,修了墓地,同时建了一座纪念亭,命名为风雨亭。,古今中外名人迁墓屡有,然如秋瑾那样迁移十次以上的,实属罕见,名副其实迭尽风雨沧桑。,风雨亭,36,秋瑾墓位于在杭州市区白堤尽头西泠桥畔。墓正面有大理石墓碑,上刻孙中山亲笔题词“巾帼英雄”四字。背面立有吴芝瑛、徐白华所书的墓志铭原石。,秋瑾墓依山面湖,松柏环列,掩映在四季常青中。,秋瑾墓,37,秋瑾牺牲后反响,女性因为政治原因被杀,秋瑾是中国近代史的第一人。秋瑾之后,因为政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本章复习与测试说课稿-2025-2026学年高中数学人教A版必修3-人教A版2007
- 2025年超导行业需求分析及创新策略研究报告
- (2025年标准)华侨城融资协议书
- (2025年标准)护士产假离岗协议书
- 2025年医用呼吸机行业规模分析及投资前景研究报告
- (2025年标准)户口归女方协议书
- 2025年商用POS机行业需求分析及创新策略研究报告
- 学生机房使用管理制度和职责
- (2025年标准)合作协议合作协议书
- 2025年特种气体行业需求分析及创新策略研究报告
- 卓越幼儿园教师健康专题培训课件
- 个股期权培训课件
- 临时起搏器安置术的护理
- 小学美术教育读书分享
- 肺结核痰菌阴转评估体系构建
- 中国国家地理在线课件
- 体检院内感染管理制度
-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第九课增强安全意识
- 2024山东事业编考试真题(附答案)
- CJ/T 486-2015土壤固化外加剂
- 设备日常维护保养记录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