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7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西尼罗病毒,2012年美国西尼罗病毒感染(1),题目:DeadlyOutbreakofWestNileVirusHighlightsUrgentNeedforMoreResearch,Funding消息:1,纽约报告26例死亡NewRochelle,NY,August22,2012Mosquito-borneWestNilevirus(WNV)caused26deathsalreadythisyear2,德克萨斯州报告336例死亡14例,其他州TexasiscurrentlyahotspotforWNV,reportingmorethan336casesand14deathstodate,resultinginastateofemergencyandaerialsprayingformosquitocontrolinDallasCounty,butseveralotherstatesarealsoreportingfatalWestNilecases3,美国CDC报告700例病例nearly700caseshadbeenreportedbymid-AugustaccordingtotheCentersforDiseaseControlandPrevention(CDC)4,西尼罗已经是“老新闻”WNVhadbecome“oldnews”amongthepublicandthemedia.,2012年美国西尼罗病毒感染(2),5,呼吁加强西尼罗病毒研究,培训,监测,媒介控制等等Furthermore,fundingtosupportresearch,trainingandeducation,andsurveillanceandvectorcontrolhadwaned.Nowthereisanurgentimperativetoredoubleoureffortstounderstandandcontrolthisdangerousvirus.6,自2007年VBZD杂志发表大量文章,网站可以下载下面内容Vector-BorneandZoometricDiseases,amajorpeer-reviewedjournalfromMaryAnnLiebert,Inc.,publishers,haspublishednumeroustimelyandinformativestudiesonWNV,andarticlesonthetopicpublishedsince2007areavailablefreeontheJournalwebsitethroughSeptember10tohelpdisseminatevitalinformationaboutthisdeadlyvirusthatcontinuestoinfectandkillpeopleacrosstheU.S.andabroad7,“NoconclusiveexplanationhasbeenofferedfortheincreasednumberofWNVcases,butovertheyears,manyexpertshavelearnedthatpredictionsrelatedtoWestNilevirusshouldbemadewithcaution,”saysStephenHiggs,PhD,Editor-in-ChiefofVector-BorneandZoonoticDiseasesandAssociateVicePresidentforResearch,ResearchDirector,BiosecurityResearchInstitute,PeineProfessorofBiosecurity,andProfessorofDiagnosticMedicineandPathobiology,KansasStateUniversity,Manhattan,KS.,如果疫情继续持续发展,预计死亡人数将超出去年的284人。该中心病媒传染病部门主任莱尔彼得森说:“至8月的第三周,疾控中心收到的感染人数报告已创下同期纪录,报告的数字目前有上升趋势。”彼得森说,由于人在感染西尼罗病毒后往往要两三周才能出现症状,而西尼罗病毒疫情高峰又往往在8月中旬,因此该中心认为感染人数可能大幅增加。美国这次西尼罗病毒疫情中心在中西部,大约75%的已知病例出现在得克萨斯、密西西比、路易斯安那、南达科他和俄克拉何马州。其中,得克萨斯的疫情尤为严重,已有586起确认病例,死亡21人。西尼罗病毒借助蚊子叮咬感染人体,是目前美国境内危害最大的病毒之一。大部分感染者有发烧、恶心、呕吐等轻微症状,不到1%的感染者会出现脑炎等神经性疾病。目前尚无针对这一病毒的疫苗或有效疗法。美国曾于2003年暴发严重的西尼罗病毒疫情,造成9862人感染,264人死亡。,我国尚未发现,中国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发现西尼罗病毒型脑炎病例,也没有在动物身上发现西尼罗病毒。但俞东征研究员强调,我国有很多地方夏天潮湿炎热,再加上一些地方会发洪水,因而具备蚊子大量滋生的条件。随着中国与世界其他国家之间的贸易、旅游、人员往来日益频繁,西尼罗病毒通过各种途径传入我国的可能性大大增加。因此,对于西尼罗病毒,中国必须提高警惕。中国广东部分地区现正在受乙型脑炎袭扰。俞东征说,乙型脑炎的传染方式和西尼罗脑炎的传染方式有些相像,病毒的主要传播者都是蚊子。从遗传学来看,西尼罗病毒和乙型脑炎病毒是近缘的,但西尼罗病毒在传染上的危险性更大,因为它对中国来说是一种全新的致病病毒,易感人群是全民性的,人群中又没有免疫屏障,万一发作起来还是不好对付。俞东征说,中国现在也应早做防范,保持卫生,积极灭蚊。目前国内血站对血液的检测,没有设立WNV的项目。,西尼罗病毒(WNV),西尼罗病毒属于黄病毒科黄病毒属,乙脑病毒血清组病毒,这个组里还包括,乙脑,西尼罗,Kunjun病毒等西尼罗病毒在自然界主要依靠鸟和库蚊所组成的传播链维持和扩大传播,可以在人类和马中引起流行。但是人类和马(终末宿主)的病毒血症并不能引起蚊子的感染,因此不具有流行病学意义,这一点与乙脑病毒相似,与登革病毒不同,病原学,黄病毒科,单股正链,呈球形,直径2050nm,二十面体对称,有囊膜和蛋白衣壳。分为型和型两个基因型,引起人类感染的为型病毒。其基因组包含1000011000个核苷酸,由3个结构基因(C、M、E)和7个非结构基因(NSl、NS2a、NS2b、NS3、NS4a、NS4b、NS5)组成。与乙型脑炎、圣路易脑炎病毒等病毒有明显抗原性交叉反应。小白鼠用乙型脑炎病毒、蜘蛛猴用黄热病毒弱毒株17D或地鼠用乙型脑炎病毒、圣路易脑炎病毒免疫后。均可抵抗WNV神经外途径的攻击。,病原学,根据wNVE蛋白基因的差别,将现在已经分离的不同病毒株分为2个谱系。谱系I是引起人类WNV感染的主要基因型,又有3个分枝Ia包括欧洲地中海肯尼亚分离株以及美国、以色列分离株;Ib为澳大利亚分离株(昆津株);Ic为印度分离株。谱系只在非洲小范围传播,包括非洲撒哈拉地区和马达加斯加分离株。,流行病学,传染源主要是鸟类,包括乌鸦、家雀、知更鸟、杜鹃、海鸥等。该病毒还可以感染马、猫、鼠类、家兔等,目前还没有人-人、动物-动物、动物-人、鸟-人等直接传播的记录。家燕是其重要脊椎动物储存宿主。传播途径蚊子是本病的主要传播媒介,以库蚊为主。还可通过输血、器官移植、哺乳、垂直传播以及皮肤黏膜接触感染等多种途径传播。易感性人群对西尼罗脑炎病毒普遍易感,感染后可产生较持久的免疫力。热带地区全年均有发病,温带地区发病主要在夏秋季节。美国7-12月,多集中在8-9月。,WNV病毒在自然界的循环,西尼罗病毒,WestNileVirus:AZoonoticTransmissionCycle,WNV是分布最广泛蚊传黄病毒,西尼罗病毒(WestNilevirus,WNV)是一种蚊传虫媒病毒,最早于1937年从非洲乌干达西尼罗地区一位发热妇女血液标本分离到病毒并因此命名此后在非洲、欧洲和亚洲中东地区和北美和南美地区国家出现WNV感染病例,是蚊传黄病毒中传播最为广泛的病毒,2020/5/21,13,GrantLCampbell,AnthonyAMarfin,RobertSLanciotti,andDuaneJGublerWestNileVirusLancetInfectDis2002,2:51929,西尼罗病毒感染在世界的分布,西尼罗病毒在全世界的传播,1930年代分离自非洲1950年代传播到亚洲(印度)1990年代传播到欧洲1999年传播到美国,此后到北美和南美地区,库蚊与鸟类是西尼罗病毒传播媒介和宿主,2011年欧洲西尼罗流行,发病机制,蚊虫叮咬病毒进入体内。将病毒限制在局部并清除,临床上表现为隐性感染。当侵入的病毒量较大且人体免疫功能不足以清除病毒时,病毒入血引起病毒血症,病毒突破血脑屏障进人中枢神经系统脑膜和脑实质炎症。,发病机制,病毒进入机体后,病毒在树突状细胞中复制,然后播散到局部淋巴结和血流中产生病毒血症。继而引起外周器官的感染。TOLL样受体3通过TNF-a改变内皮细胞的通透性,从而使病毒透过血脑屏障到达中枢神经系统。病毒直接侵犯神经细胞引起损害。有实验显示,黄病毒属的成员可诱导神经细胞凋亡。感染的神经细胞被CTL攻击。有研究表明,wNV感染可上调主要组织相容复合体I型分子的表达,导致针对受感染的神经细胞的抗原特异性杀伤。,病理改变,西尼罗病毒对人体各器官均有不同程度的损伤。神经系统病变主要集中在脊髓灰质、小脑、脊索和脑干。组织病理学表现主要为轻度脑水肿。脑实质、脑膜和脊髓前角的血管周围淋巴细胞浸润、小胶质细胞增殖、星形胶质细胞反应性增生、神经元吞噬现象等。心脏、脾脏、胰脏、肝脏、消化道、肺、肾、卵巢等均可见到病变。,临床表现,潜伏期一般为312天。病毒血症期为症状前后1-天。约80的人没有症状西尼罗热主要表现为突然高热,13以上的病人发热可达到38.3-40。伴有寒战、周身不适、头痛、背痛、关节痛、肌肉痛。常有颜面红晕、结膜充血和全身性淋巴结肿大等体征。半数病人皮肤有斑丘疹或白色玫瑰样皮疹,尤其儿童常见。50%病人有肝脏肿大,10有脾脏肿大。重症病人偶见心肌炎、胰腺炎和肝炎,部分病人还可出现严重的眼痛、结膜水肿、充血和肌肉酸痛等症状。自限性,约一周恢复。,潜伏期一般为312天。病毒血症期为症状前后1-天。约80的人没有症状。感染症状与日本脑炎属病毒感染相似,无特异性表现。大约20的患者呈流感样表现,大约l150的病例发展为脑炎或者脑膜脑炎。,临床表现,临床表现,西尼罗脑炎多发生在老年人及儿童。多发生于病程17天。神经系统症状主要包括西尼罗脑炎、脑膜炎和急性弛缓性瘫痪。表现为起病急骤,高热,持续不降,伴有头晕,头痛剧烈,恶心,可有喷射样呕吐,嗜睡,昏睡,昏迷,可有抽搐和痉挛,脑膜刺激征阳性,巴氏征及布氏征阳性,可因脑疝导致呼吸衰竭。,临床表现,急性弛缓性瘫痪1999年美国纽约WNV感染入院的患者中有27表现为肌无力10表现为急性弛缓性瘫痪。主要表现为急性非对称性的肢体弛缓性瘫痪。常在数小时内达高峰严重者可累及呼吸肌。多数病例有下背部疼痛,亦有肠道和膀胱功能障碍的表现。神经系统检查:半数病例可能有面瘫。肌无力明显。肌萎缩可能会在疾病的后期出现。不伴有或很少有感觉障碍。近年暴发流行的西尼罗病毒感染,呈现重症病例明显增加的趋势,预后,50岁以上的老年人是本病独立的易患因素。轻症感染者多可治愈。脑炎病例约有15的患者可遗留神经系统后遗症。病死率约为35。(5.75%,214/3737例,美国),(3.5%,2/57例,加拿大)。脑炎病例病死率约为10。,诊断,流行病学资料来自于西尼罗病毒感染的主要流行地区,如非洲、北美洲和欧洲,发病前2周内有蚊虫叮咬史。临床表现、发热、头痛、喷射样呕吐及昏迷、抽搐、惊厥、脑膜刺激征阳性等。实验室检查血清西尼罗病毒抗体IgM阳性,恢复期血清较急性期tgG抗体滴度升高4倍以上或检测到病毒核酸,有确诊意义。,治疗,目前无针对西尼罗河病毒的特效治疗药物一般治疗卧床休息,对病人要尽量避免不必要的刺激。保持呼吸道通畅,昏迷病人注意定时翻身、拍背、吸痰,吸氧,防止发生褥疮。注意精神、意识、生命体征以及瞳孔的变化。保持内环境稳定。对症治疗降温。抗惊厥或抽搐。降低颅压。防治呼吸衰竭,必要时气管切开。在体外实验中,大剂量病毒唑和IFN对WNV有作用。,埃博拉出血热,埃博拉(Ebola)病毒以非洲刚果民主共和国的埃博拉河命名(该国旧称扎伊尔),是一个用来称呼一群属于丝状病毒科埃博拉病毒属下数种病毒的通用术语,可导致埃博拉病毒出血热,目前(至2012年)尚未有任何疫苗被证实有效,埃博拉被列为生物安全第四级病毒,也同时被视为是生物恐怖主义的工具之一。,临床表现,症状因人而异,会突然出现。最初的症状包括:发高烧(最少摄氏38.8度或华氏101度)、严重头痛、肌肉、关节或腹部疼痛、严重乏力和疲倦、咽炎喉咙痛、作呕和头晕。怀疑疫症爆发前,早期症状会被错误诊断为疟疾、伤寒、痢疾、感冒或其他细菌感染,这些病都较常见。埃博拉病毒进而引致腹泻、深色或带血的粪便、咖啡样吐血、因血管胀大而眼睛变红、因皮下出血而皮肤出现红斑、斑丘疹、紫斑和内出血。身体任何孔都会出血,包括鼻、口、肛门、生殖器官或针孔。由病发开始到死亡(通常因为低血容量性休克和/或脏器衰竭)通常为7至14日。,1976年NhoyMushola记载的在扎伊尔的Yambuku和苏丹西部的Nzara第一次爆发。在这次爆发中,共有603个感染案例,有431人死亡。其中扎伊尔318例感染,有280例死亡;苏丹有285例感染,151例死亡。,2012年7月28日,乌干达政府证实,乌干达中西部爆发苏丹型埃博拉病毒,已有20人确诊感染,其中14人死亡.,32,埃博拉出血热主要流行概况主要事件,1976,苏丹南部Nzara和扎伊尔(现民主刚果)北部Yambuku1976年611月,苏丹,384例发病,151人死亡,病死率53.171976年9-10月,扎伊尔,318例发病,280人死亡,病死率88.05,埃博拉出血热主要流行概况主要事件,1989,发现Reston亚型在美国弗吉尼亚莱斯顿(Reston)检疫站从菲律宾进口的猕猴中,暴发埃博拉出血热,从病猴组织中分离到另一亚型的病毒。但此次无人间感染。1989-1996,在美国和意大利多次发现猴中的Reston亚型暴发。调查发现与毗邻马尼拉的一个出口建筑物有关,但建筑物污染的方式不详多只猴死亡4人感染,但无临床症状,美国、意大利和菲律宾1989-1996Reston暴发,Siena,1990-96Alice,Texas,1989-90Reston,Virginia,1989Philadelphia,Pensylvania,美国,意大利,1992,Palawan,Mindanao,Mindoro,Luzon,1989-9019931996,埃博拉出血热主要流行概况主要事件,35,埃博拉出血热主要流行概况主要事件,1994年11月,科特迪瓦亚型一位瑞士生态学家解剖一个疑似埃博拉出血热病死的黑猩猩后发病(多只黑猩猩发病),分离的病毒与上述扎伊尔和苏丹的病毒血清学与基因型不同1995年12月在同一地又发生一名利比亚人患病。但均恢复,无继发病例。,埃博拉出血热主要流行概况主要事件,Cotedivoireoutbreakmap,37,埃博拉出血热主要流行概况主要事件,2007年11-12月,乌干达西部Bundibugyo地区93人发病,22例死亡,病死率23.66%Bundibugyo亚型2009年1-2月,菲律宾吕宋岛北部6人Reston亚型IgG阳性,无临床表现接触病猪,埃博拉病毒,埃博拉病毒:丝状病毒是不分节段的单股负链RNA病毒,病毒颗粒为长微丝状,直径约100nm。其长度从3001500nm,平均970nm。具有多形性病毒颗粒可以为长丝状、卷曲状、“U”型、“6”型等。毒粒呈直线,轻度弯曲。表面有刷子样排列的突起,长约10nm。病毒基因组由19Kb核苷酸组成,编码7种不同蛋白。毒粒表面突起由糖蛋白(GP)三聚体组成。,丝状病毒,丝状病毒,一、埃博拉病毒(Ebolavirus)二、马尔堡病毒(Marburgvirus),病原学,埃博拉病毒有五个亚型扎伊尔亚型(EBO-Z):对人致病性最强,暴发苏丹亚型(EBO-S):对人致病性其次,暴发Bundibugyo亚型:对人致病性更次,暴发科特迪瓦亚型(EBO-IC):对黑猩猩致病性强,对人似较弱莱斯顿亚型(EBO-R):尚未见人感染有发病者(在西太区发现可感染人,无症状感染者,无死亡)不同年份分离的同一亚型差异小于1.6,不同亚型差异达40,埃搏拉病毒的型别,埃博拉-扎伊尔Ebola-Z埃博拉-苏丹Ebola-S埃博拉-雷斯顿Ebo1a-R埃博拉-科特迪瓦Ebota-IC埃博拉-乌干达Bundibugyo,埃博拉出血热发病情况(1976-2009年),2000-2011年埃博拉出血热,2012年埃博拉出血热暴发,乌干达,科特迪瓦,加蓬,苏丹,民主刚果(前扎伊尔),南非,刚果,2012年埃博拉出血热流行概况,血清学证据的国家,高危国家,无血清学证据的国家,在病人血液和组织中均发现高滴度的病毒存在,血清中病毒滴度可以达到107感染单位/ml。,主要危险因素是与感染者密切接触,医护人员感染占病人总数25。早期诊断对及时发现病人、控制流行有着重要意义。,2012年11月4日,印度尼西亚研究人员在加里曼丹岛的红毛猩猩体内发现埃博拉病毒。研究人员推测是野猪将这一病毒传染给红毛猩猩,因此将对当地一些野猪进行血清检查。2012年11月20日,根据加拿大科学家得出的新研究发现,致命的埃博拉病毒能够变异成可通过空气传播的病原体,提高应对这种可怕疾病的难度。埃博拉病毒能够导致严重内出血和多重器官衰竭,科学家此前认为这种无法治愈的病毒只能通过接触被感染的血液传播。,动物丝状病毒感染,出血热一些临床过程类似人类雷斯顿灵长类高病死率-82%,动物中的出血表现,丝状病毒宿主,在非洲果蝠中发现埃博拉和马尔堡病毒检出病毒核酸和抗体,埃博拉病毒的宿主,菲律宾猪抗体,Ebola病毒在热带雨林中的可能传播方式,ReservoirARTHOPODS?,AmplificationandDissemination,PRIMATES,Epizootics,CHIMPANZEES,MEGACHIROPTERIANS,流行病学特征,常见非洲一定地区(苏丹、扎伊尔、加蓬、乌干达、科特迪瓦)特定人群(有与病人或其接触者的接触史),包括保健人员、医护人员及患者家属最多受感染呈暴发或散发,流行病学特征,传染源已知猿猴(包括黑猩猩)可作为首例病人传染源,但多数暴发无法查出此病人从何处感染自然宿主非洲大陆和西太区雨林灵长类动物(大猩猩、黑猩猩、猴、羚羊、豪猪)非灵长类动物有感染,但非传染源,其感染可能来自自然宿主或传播链蝙蝠:可实验室感染,但不死亡,热带雨林储存宿主?,发病的性别差异,Males,Females,传播途径直接接触患者皮肤、粘膜、体液(血液、唾液、呕吐物、尿、便等)气溶胶传播?,流行病学特征,人感染后产生高滴度病毒血症,病人血、尿、体液、呕吐物、排泄物及分泌物中均带病毒,各脏器均能查出病毒,家庭内感染护理葬礼院内感染治疗、护理不安全注射,传播形式,62,62,1995年扎伊尔EHF病例的时间分布和医务人员发病,Numberofcases,埃博拉病毒能引起人间出血热暴发。埃博拉出血热是最严重的病毒性出血热,病死率可高达90%。埃博拉出血热暴发发生在非洲中西部的赤道附近。病毒从野生动物传播到人,然后发生人-人传播。果蝠、猪被认为是病毒的自然宿主。没有人和动物使用的疫苗和特效药物。,埃博拉出血热的诊断,一、临床二、流行病三、实验室,埃博拉出血热的实验室诊断,病毒核酸检测病毒抗原检测病毒特异性抗体检测病毒分离组化检测电镜,发热,病毒/抗原,中和/ELISA抗体,IgM抗体,实验室诊断,实验室特异性诊断,一、核酸检测针对不同靶序列的PCR高敏感性荧光PCR和传统PCR同时进行二、抗原检测单克隆抗体可以在发病3天到7-16天检出阳性,实验室特异性诊断,三、抗体检测ELISA检测IgM、IgGIgM抗体可以从发病第2天检出,持续30-160天IgG抗体可以从发病第6到18天检出,持续数年中和抗体,实验室特异性诊断,四、病毒分离金标准BSL-4级实验室多种敏感细胞五、组化,标本采集和处理,一、安全防护高级别个人防护、相应实验室二、标本种类血大小便、唾液组织三、标本处理(灭活病毒)同位素、加热化学试剂(胍盐等)四、包装五、运送,埃博拉诊断试剂研制,目前病毒病所出血热室研制的诊断试剂一、抗体检测:肾综合征出血热、登革热、克里米亚-刚果出血热、埃博拉出血热、马尔堡出血热、拉沙热、裂谷热二、抗原检测埃博拉出血热、马尔堡出血热、克里米亚-刚果出血热三、核酸检测肾综合征出血热、登革热、克里米亚-刚果出血热、埃博拉出血热、马尔堡出血热、裂谷热、黄热、拉沙热和其他沙粒病毒感染,防治策略,出入境检疫疫区发热人员,预防动物,猪、猴饲养场:日常消毒处置限制或禁止动物转移运输,预防人,没有有效治疗方法和疫苗提高知晓率个人防护,埃博拉出血热应对,埃博拉出血热应急预案风险评估物质、技术储备有效防止埃博拉出血热的输入及在发生埃博拉出血热输入时高效、有序地进行应急处理,最大限度地减轻埃博拉疫情造成的危害。保护人民健康,保障社会经济发展,维护社会安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oa系统类型管理办法
- 账户管理办法对账率
- 商业合作协议合同书
- 全屋智能家居设备安装和维护协议
- 互联网市场推广与广告宣传协议
- 2025年疫苗质量控制体系与国际认证趋势研究报告
- 养殖业化发展协议文本
- 2025中国能建陕西院电网工程公司招聘备考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年河北唐山滦州市响嘡街道中心卫生院招聘见习岗人员4人考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昆明市盘龙区拓东第一小学聘任制教师招聘(2人)备考考试题库附答案解析
- 辽宁沈阳出版发行集团有限公司及所属企业招聘笔试题库及答案详解(新)
- 胸椎后纵韧带骨化症
- 2025年中级注册安全工程师《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十年真题考点
- 2025未签合同劳动争议仲裁申请书
- 2025年职业指导师考试试卷:实践操作
- 幼儿园2025师德师风应知应会知识测试试题(附答案)
- 2025年北京中考真题英语试题及答案
- 搬运工具管理办法
- 撤资协议范本(2025版)
- 2025年浙江省中考社会试题卷(含答案)
- 2025广西公需科目考试答案(3套涵盖95-试题)一区两地一园一通道建设人工智能时代的机遇与挑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