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11《地球的形状与大小》一课一练(粤教版七年级上)_第1页
地理:11《地球的形状与大小》一课一练(粤教版七年级上)_第2页
地理:11《地球的形状与大小》一课一练(粤教版七年级上)_第3页
地理:11《地球的形状与大小》一课一练(粤教版七年级上)_第4页
地理:11《地球的形状与大小》一课一练(粤教版七年级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章,认识地球,第一节,地球的形状与大小,一、地球是圆的吗,1古时候人们对地球形状的认识有_说和_说两,种说法。,21519年1522年,葡萄牙航海家_率领船队,首次完成了环绕地球一周的航行,证实了地球是一个_体。3今天人们通过从宇宙空间站或各种宇宙探测器发回的,_,能看清地球的真实形状。,4地球是一个_、_的不规则球体。,天圆地方,浑天,麦哲伦,球,照片,两极稍扁,赤道略鼓,二、给地球量一量“身”,1地球的最大“腰围”赤道的长度约是_千米。2地球的平均半径大约是_千米。,一、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1“天圆地方说”。2“浑天说”。,3地球是一个球体。,4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4万,6371,二、地球是球体的证据1登高可以望远。,2站到海边,看远方驶来的帆船,总是先看到船帆,然后,才看到船身。,3麦哲伦环球航行。4月食现象。,5地球的卫星照片。,【典例1】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下面的四幅图反映了人们的认识阶段,按顺序排列正确的,是(,),AC,BD,图111,【思维点拨】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为:天圆地方说浑天说球体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人类对世界的认识,因受各种条件的限制,不可能一开始就是正确的。真理的获得是一个不断修正的过程。,【答案】B,【典例2】下面事例不能作为地球是球体证据的是(,),A麦哲伦环球航行B地球卫星照片C海边看远方驶来的帆船,先看到桅杆,后看到船身D日月星辰东升西落【思维点拨】回顾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海边看帆船的情景是人类推想地球形状的事实之一;麦哲伦环球航行被公认为首次证实地球是个球体;地球卫星照片科学地印证了地球的形状。日月星辰东升西落与地球形状无关。【答案】D,三、地球的大小,图112,【典例3】下列关于地球大小的叙述,错误的是(,),A地球的最大“腰围”是赤道B地球的赤道长度大约是4万千米C地球的平均半径大约是6371千米D麦哲伦船队绕地球一周用了近三年时间,而今天,人们乘飞机绕地球一周的时间不足两天,说明地球变小了【思维点拨】本题可采取排除法。A项能于教材中找到原话。B项地球的赤道长度可由毛泽东的诗句“坐地日行八万里”推算出。C项地球的平均半径可用谐音法助记为“庐山起义”(6371千米)。D项并不能说明地球变小了,而是说明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交通工具的速度日益提高,人们的出行时间大大缩短了。【答案】D,人类对地球形状认识的飞跃,两千多年前的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在观察月食时发现月面上的地球本影是圆弧形,由此推断大地是一个圆球体。16世纪初,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的成功,验证了地球是个圆球体的学说,被称为人类对地球形状认识的“第一次飞跃”。17世纪以后,由于观测手段的发展,人们发现地球的极半径略短于赤道半径,形状为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椭球体。这被称为人类对地球形状认识的“第二次飞跃”。,近年来,通过人造地球卫星的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