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部编版六年级上册期末考试语文试卷B卷(模拟)_第1页
2019年部编版六年级上册期末考试语文试卷B卷(模拟)_第2页
2019年部编版六年级上册期末考试语文试卷B卷(模拟)_第3页
2019年部编版六年级上册期末考试语文试卷B卷(模拟)_第4页
2019年部编版六年级上册期末考试语文试卷B卷(模拟)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9年部编版六年级上册期末考试语文试卷B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同学们,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你一定长进不少,让我们好好检验一下自己吧!一、选择题1 . 为下面的词语选择正确的读音。山楂(shn zh shn ch)消息(xio x xio xi)衣领(y ln y lng )扣子(ku z ku zi )矢量(sh ling sh ling )稻穗(do hu do su)2 . 把下面的短语按一定顺序填入句子中,与前面的内容衔接最恰当的是( )竹,是上苍赏赐南山的肺,吐纳氧气,滋生水汽,_,_,_,_。泻进山商下的洼地凝结在叶尖化为晶莹的露珠汇成一泓清莹的湖跌落岩缝汇聚成“叮咚”作响的山泉ABCD3 . 下列诗句跟春天无关的一项是( )A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B梅子黄时日日晴,小溪泛尽却山行。C千门万户曈曈日, 总把新桃换旧符。D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4 . 下列各组汉字书写时起笔笔顺相同的一组是( )A凸归冀韭B未女焉有C登发马预D丹壬长乃5 . 能形容郑和远航这一历史事件意义的成语是( )A水土不服B奇珍异宝C互通有无D令出如山二、填空题6 . 有“植物熊猫”之称的是_。7 . 将下面的诗句补充完整。1.(_)依(_),黄河(_)。2.(_),疑是银河落九天。3.不敢(_),恐惊(_)。4.天苍苍,野茫茫,(_)。三、语言表达8 . 告别网吧(1)正确认识网络:网络能_,也能诱使许多_的人走向_。(2)网络危害影响学习:沉迷_,影响学习,导致_;影响身体:长时间上网,影响_,甚至会导致诱发疾病死亡;影响思想:受_的影响,竟铤而走险,走上了_、_的犯罪道路,甚至发生了_或_的恶性事件。四、现代文阅读访兰贾平凹父亲喜欢兰草,过些日子,就要到深山中一趟,带回些野兰栽培。几年之间,家里庭院里就有了百十余品种,像要做一个兰草园圃似的。方圆十几里的人都跑来观赏,父亲并不以此得意,反倒有几分愠怒。以后又进山去,便不再带回那些野生野长的兰草了。这使我很奇怪,问他,又不肯说,只是有一次再进山的时候,要我和他一块儿去访兰。我们走了半天,一直到了山的深处。那里有一道瀑布,从几十丈高的山崖直直垂下,老远就听到了轰轰隆隆地响,水沫扬起来,弥漫了半个天空,日光在上面浮着,晕出七彩迷离的虚幻。我们沿谷底走,便看见有很多野兰草,盈尺高的,都开淡淡的兰花,像就地铺了一层寒烟;香气浓烈极了,气浪一冲,站在峡谷的任何地方都闻得到。我从未见过这么清妙的兰草,连声叫好,要动手挖。父亲却把我制止了,问道:“你觉得这里的兰草好呢,还是家里的那些好?”我说:“这里的好!”“怎么好呢?”我却说不出来,家里的的确比这里的好看,这里的却远比家里的清爽。“是味儿好像不同吗?”“是的。”“这是为什么?一样的兰草,长在两个地方就有了两个味儿?”我疑惑不解。父亲说:“兰草是空谷的幽物,得的是天地自然的原气,长的是山野水畔的趣姿;一经移栽,便成了玩赏的盆景。”“但它确实叶更嫩、花更繁更大了呢!”“样子似乎是美了,但美得太甜、太媚,格调也就低俗了。”父亲的话是对的,但我却不禁惋惜:这么精神的野兰在这个空谷僻野,叶是为谁长的,花是为谁开的,会有几个人欣赏它呢?“这正是它的不俗处。它不为被人欣赏而生长,却为着自己的特色而存在,所以它才长得叶纯,开得花纯,楚楚的有着它的灵性。”父亲拉我坐在潭边,他看着兰,也在看着我,说:“做人也是这样啊,孩子!人活在世上,不能失了自己的真性,献媚处事,就像盒景中的兰草一样降低了品格;低俗的人不会对社会有多大贡献的。”我深深地记着父亲的话。从那以后,已经是十五年过去了,我一直未敢忘却过。9 . “畔”用音序查字法,先查大写字母_,再查音节_;用部首查字法,先查_,再查_画。10 . 请用“”画出空谷幽兰的不俗之处,用“”画出父亲话中蕴含的人生哲理。11 . 本文主要写的是对兰草的欣赏、品评,而题目为什么是“访兰”而不是“赏兰”呢?你是怎样理解的?_12 . 梅、兰、竹、菊被人称为“四君子”,也是咏物诗文中常见的题材。请你写出两句带有“兰”字的诗句。_13 . 本文运用了什么写作手法?_五、文言文阅读文言文阅读。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14 . 解释下列加线的词。即书诗四句(_) 其文理皆有可观者(_)从先人还家(_) 还自扬州(_)15 . 用“/”划分下面句子的朗读节奏。自是指物作诗立就16 .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_17 . 作者通过方仲永5岁到20岁才能发展变化的故事,意在说明什么道理?_六、书面表达18 . 习作。提示与要求:你有没有想过,是什么让你的生活更美好?是一次阅读,是一次旅行,还是一次比赛?请你以“让生活更美好”为题写一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