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单元魏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和民族融合220-589,一、魏晋南北朝的政治(一)总体局面(二)重要制度1.中央体制:三省制的逐步形成2.选官制度:九品中正制(三)重要改革:北魏孝文帝改革1.改革的背景统一、融合、矛盾、人物2.改革的过程与内容前期:俸禄制、均田制、租调制、三长制转折:迁都洛阳(495年)后期:汉化政策3.改革的影响,二、魏晋南北朝的经济1.农业耕作技术水利灌溉土地制度:均田制赋税制度:租调制2.手工业冶铸:灌钢法制瓷:成熟白瓷3.江南经济的开发与经济重心开始南移三、魏晋南北朝的文化1.思想:三教并存,相互影响,儒学为主流2.农学:齐民要术3.文学:志怪小说4.书法:自觉、王羲之5.绘画:顾恺之,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朝代更替,三国,魏,蜀,吴,十六国,北魏,宋,齐,梁,陈,若论此三省之来历,尚书本是皇宫内廷秘书,已在讲汉代制度时讲过。(汉代皇帝有六尚,尚是掌管意。六尚是尚衣、尚食、尚冠、尚席、尚浴与尚书。五尚都只管皇帝私人的衣服饮食起居。只有尚书是管文书的,这真是皇宫里的“秘书”了。)中书依官名论,也即是在内廷管理文件之意。侍中则是在宫中侍奉皇帝。故就官职名义言,这三个官,原先本都是内廷官。而到唐代,则全由内廷官一变而为政府外朝的执政长官,和以前性质完全不同。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嘎仙洞,代国平城,吾今所遣斗兵,尽非我国人(鲜卑人),城东北是丁零与胡,南是氐、羌,设使丁零死,正可减常山、赵郡贼;胡死,减并州贼;氐死,减关中贼。北魏太武帝与南朝交战的战书,北魏民族、阶级矛盾尖锐,旧无三长,惟立宗主督护,所以民多隐冒,五十、三十家方为一户,谓之荫附。荫附者皆无官役,豪强征敛,倍于公赋矣。魏书卷53李冲传,三国青瓷坞堡湖北黄陂区滠口出土,(马)腾父平,扶风人。为天水兰干尉,失官,遂留陇西,与羌杂居。家贫无妻,遂取羌女,生腾。后汉书董卓列传,民族间的通婚,后魏初定中原,军容号令,皆以夷语,后染华俗,多不能通,故弃其本语,相传教习,谓之国语。隋书经籍志,学习汉族语言,(天兴元年二月),诏给内徙新民耕牛,计口授田。魏书太祖(拓跋珪)纪,从事农业生产,关中之民百余万口,率其多少,戎狄居半。【西晋】江统徙戎论,多民族杂居,太和九年(485),孝文帝采纳赵郡汉族大臣李世安的建议,颁布均田令。丁男(15岁以上男子)受露田40亩,妇女20亩;丁男受桑田20亩,妇女5亩。奴婢与平民一样受露田桑田,数量相同。耕牛每头受露田30亩,限牛。所受露田(注:露田基本上是无主荒地,需休耕轮作)凡两年轮更一次的加一倍,三年轮更一次的加两倍。受田者年满60岁或死亡之后,其所受露田交还国家,并且不准买卖。桑田则不在还受之限,可以世代相传,在一定条件下也可以自由买卖。詹子庆中国古代史,根据材料,概括提炼北魏均田令中鼓励农耕的措施,并逐条列出。(不得抄袭原文),有劳动能力的男女均受田;奴婢受田;耕牛受田;轮耕土地加倍受田;桑田可世代相传。,均田制之所以具有土地、劳动力和赋役三者紧密结合的特点,是由魏晋南北朝时期土地有余、劳动力不足、人身依附关系强化、人户隐匿严重等历史背景决定的。蒋福亚魏晋南北朝经济史,三长负责清查户口、征收赋税,邻长,里长,党长,5户,25户,125户,依据材料结合所学,比较三长制与宗主督护制在内容和影响上的不同点。,旧无三长,惟立宗主督护,所以民多隐冒,五十、三十家方为一户,谓之荫附。荫附者皆无官役,豪强征敛,倍于公赋矣。魏书李冲传,宗主督护制宗主控制人口、赋税、基层社会,易导致地方割据。,三长制国家通过三长控制人口、赋税、基层社会,便于加强中央集权。,大同云冈石窟,洛阳龙门石窟,敦煌莫高窟420窟壁画摹写,北齐校书图,民族融合是指不同民族之间不同生产方式、风俗习惯、文化心理特征等方面的相互影响和渗透。民族融合既包括少数民族汉化的过程,又有汉族对少数民族优秀文化的吸收。这是中国历史上的进步现象。由于中国古代历史上汉族的经济文化水平明显高于其他少数民族,因此历次民族融合均以汉族为核心发生。,讨论:鲜卑族作为一个民族已经不存在了,因此,有人认为孝文帝的汉化改革使一个有近千年历史的纯粹的鲜卑族、鲜卑文化、鲜卑语言很快消亡了,孝文帝是千古罪人,你同意这种说法吗?,判断的标准:,是否顺应了历史发展的趋势,是否有利于整个中华民族的进步,野蛮的征服者总是被那些他们所征服的民族的较高文明所征服。马克思,【2013海淀二模】多元文化的交流与碰撞对文明的发展有重要作用。北魏文明太后、孝文帝的改革最大特点在于,把胡人的汉化进程纳入政治体制,使之法制化、常规化,使胡人政权不但在政治上而且在文化上被中原文明所同化,正如魏书所说:“礼仪之叙,粲然复兴;河洛之间,重隆周道”。原先胡人与汉人的差别,逐渐转化为士人与庶人的差别。这是北魏改革最为了不起的成就。摘编自樊树志国史十六讲从、两句表述中任选一句,依据所学史实加以说明。(4分)依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影响。(4分),影响:促进了北方地区经济、文化的恢复;促进了民族融合。(4分),选答:实行俸禄制、均田制、三长制及文化和生活方面的一系列汉化措施。(4分),选答:参照汉族门阀制度的做法,改汉姓,确定鲜卑贵族门第高下。(4分),甘肃丁家闸十六国墓壁画-牛耕,嘉峪关魏晋墓壁画-牛耕,嘉峪关魏晋墓壁画-耙地,甘肃丁家闸十六国墓壁画-耙地,北朝-邢窑白釉深腹碗,北朝-黄釉绿彩四系罐,楚越之地,地广人稀,饭稻羹鱼,或火耕而水耨无积聚而多贫。是故江淮以南无冻饿之人,亦无千金之家。司马迁史记,江南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沈约宋书,经济重心开始南移的原因1.北方人口南迁,带来劳动力、先进的生产工具和技术。2.南方社会稳定,统治阶级重视经济发展。3.南方自然条件优越。,【2013海淀一模】材料一佛教传入中国,必然会有一个与本地文明撞击的过程,特别是伦理道德方面。中华民族是一个对宗教比较宽容的国家,所以撞击是有的,但不激烈,很快就和平共处了。例如,孝在中国的政治伦理占极重要的地位,帝王也提倡以孝治天下。佛教要求信徒出家,这就与中国孝道对立起来。佛教只好迁就现实,暂时韬晦。在东汉三国时期翻译的佛经中,有不少讲到孝的地方,“欲令众生孝养父母故,以是因缘故,放斯光明”,以适应中国的伦理道德。撞击阶段一过,吸收阶段便随之而来。东汉桓帝时“宫中立黄老浮屠之祠。此道清虚,贵尚无为,好生恶杀,省欲去奢。”摘编自季羡林著中印文化交流史阅读材料一,以佛教传人中国为例,简要说明文明交流中碰撞和融合的过程。依据所学知识,说明佛教对中国思想文化的重大影响。(8分),过程:汉朝佛教传入中国,与儒家提倡的孝道相冲突。(2分)东汉时期佛教开始适应本土文化,在佛经中也提倡孝敬父母,与本土文化协调,相互吸收。(2分),举例:魏晋隋唐时期,佛教对儒学形成挑战,出现“三教合流”的趋势。(2分)宋朝时,儒学吸收佛道思想,形成理学。(2分),从齐民要术看北朝历史,齐民要术记录东汉以后尤其是北朝时黄河中下游的农业生产经验,内容广泛,涉及农、林、牧和部分手工业,强调因时制宜、因地制宜,提倡精耕细作。是我国现存最早、最完整、最系统的古代农业科学著作。,黄河中下游地区:北魏统一,孝文帝改革农业生产经验:均田租调,耕耙耱畜牧业技术:少数民族南下,民族融合手工业技术:灌钢法、成熟白瓷精耕细作:古代农业经济的特点,汉董永,千乘人。少偏孤,与父居。肆力田亩,鹿车载自随。父亡,无以葬,乃自卖为奴,以供丧事。主人知其贤,与钱一万,遣之。永行三年丧毕,欲还主人,供其奴职。道逢一妇人曰:“愿为子妻。”遂与之俱。主人谓永曰:“以钱与君矣。”永曰:“蒙君之惠,父丧收藏。永虽小人,必欲服勤致力,以报厚德。”主曰:“妇人何能?”永曰:“能织。”主曰:“必尔者,但令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精密薄板生产线项目投资计划书
- 2025药店岗前培训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医保竞赛试题及答案
- 2025年药学药物不良反应监测策略考试答案及解析
- 市政工程师城市道路施工考核试卷及答案
- 人际沟通的真题及答案
- 油墨生产线项目投资计划书
- 2025年医疗器械技术专业资格考试试题及答案
- 碳中和目标下照明行业能源结构优化与节能减排研究报告
- 2025年内分泌科糖尿病治疗技术应用模拟考试答案及解析
- 2025年《畜禽屠宰生产企业事故隐患内部报告奖励制度》(修订版)
- DB62T 4342-2021 涉路工程安全评价技术规范
- 铁路交跨协议书
- 医院实验室生物安全委员会文件
- 2025年网络安全基础知识考试试题及答案
- 医疗卫生行业从业人员资格及工作经历证明(6篇)
- 供应室消毒员培训课件
- 航拍无人机转让协议合同
- 线虫病疫木及异常枯死松树处置方案枯死松树清理服务投标方案(两套方案)
- 电影院转让协议合同
- 花瓣儿鱼试题及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