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述战略管理十大学派的主要思想_第1页
论述战略管理十大学派的主要思想_第2页
论述战略管理十大学派的主要思想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战略管理十大学派的主要思想 战略管理十大学派指的是:1.设计学派、2.计划学派、3.定位学派、4.企业家学派、5.认知学派、6.学习学派、7.权力学派、8.文化学派、9.环境学派、10.结构学派。 设计学派(the Design School),以安德鲁斯(K.Andrews)为代表,认为战略是一个主观的概念化过程。(战略是可以设计的)设计学派主张战略形成应当深思熟虑,严谨缜密两大部分。战略制定是企业的高层管理者在比较机会与威胁、优势与劣势的过程中,按照扬长避短、趋利避害的原则进行组合而形成的,也就是著名的SWOT方法。设计学派的代表作包括阿尔弗雷德钱德勒(A.Chandler)1962年出版的战略与结构,以及肯尼斯安德鲁斯1965出版的经营策略:内容与案例和1972年出版公司战略概念。 计划学派(the Planning School)以安索夫为代表,继承了设计学派SWOT的思想,但认为设计学派的分析方法过于主观,因而引入以决策科学为代表的理性的数量分析方法,强调战略是一个正式的计划过程。(战略不仅是可以设计的,而且是需要科学设计的。)计划学派代表人物安索夫(I., Ansoff)1965年出版的企业战略为经典。计划学派的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产生了如经验曲线、增长-份额矩阵、市场份额与获利能力关系PIMS (Profit impact on market share)(PIMS)等概念和研究方法,进一步丰富了战略管理理论。 定位学派(the Positioning School)以迈克波特为代表,认为战略制定是一个企业在产业中进行定位分析的过程,即首先选择产业,然后在产业中谋求有利的竞争地位。(战略选择并非一个主观的行为,而是由外部客观环境决定的。)定位学派把战略形成看作是一个分析的过程,强调外部环境分析的重要性。波特指出,行业是企业经营的最直接的环境;行业的结构决定了企业的竞争范围,从而决定了企业的潜在利润水平。 企业家学派(the Entrepreneurial School)以熊彼特(J, Schumpeter)为代表,发现许多企业没有系统的书面战略,而是靠企业家的个人素质来预见企业未来的发展,并通过他的价值观、权力和意志来约束企业的发展。因而,战略是一个企业家对企业未来图景的洞察过程。该学派的主要代表作有:富兰克奈特(FrankHynemanKniht)的企业家精神:处理不确定性(1967年)、熊彼特的经济发展理论,以及柯林斯和摩尔(Colllins,Moore)撰写的组织的缔造者。 认知学派(the Cognitive School)以西蒙为代表,把战略形成看成一个心智过程,采用心理学的理论解释战略家的思想。该学派注重战略形成过程的特殊阶段,特别是战略初始概念形成阶段。认知学派认为战略制定不仅是一个理性思维的过程,而且也包括一定的非理性思维,并且后者常常更为重要。因而,战略的形成是一个精神活动过程。认知学派认知学派认为,如果想要了解战略的形成,最好同时了解人类的心理和大脑。认知学派的代表作有:赫伯特西蒙(HerbertAlexander Simon)的行政管理行为(1945年)、组织(1958年)和思想模型(1979年)。 学习学派(the Learning School)以彼德圣吉等为代表,认为环境是复杂并不可预测的,通过学习,尤其是组织学习(Organizational Learning),企业才能应对不确定性。高层管理者的职责不是制定战略,而是管理组织学习的过程。因而,战略是一个学习及自然形成的过程。彼得圣吉是美国麻省理工大学(MIT)斯隆管理学院资深教授,国际组织学习协会(SoL)创始人、主席。 彼得圣吉是畅销书第五项修炼的作者。该书自1990年出版以后连续三年荣登全美最畅销书榜榜首,并于1992年荣获世界企业学会(World Business Academy)最高荣誉的开拓者奖(Pathfinder Award) 权力学派(the Power School)认为企业内外存在着各种正式和非正式的利益团体,他们会用各自的权力对企业战略施加影响。因而,战略的形成是一个权力谈判及平衡的过程。 战略制定不仅要注意经济、行业及竞争因素,而且应当注意决策过程中的政治因素,注重均衡考量各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诉求,同时,在战略制定与实施过程中,化解和排除来自组织内外部的个人或利益集团的牵制和干扰。权力学派的代表作主要有:麦克米(MacMillan)的论战略形成:政治概念(1978年)、普费弗和萨兰西克的组织的外部控制(1978年)。 文化学派(the Culture School)认为企业文化及其背后的价值观念对于战略的形成具有重要影响。因而,战略的形成是一个基于企业成员共同的信念和理解的社会交往过程。 文化学派赞成战略管理的连贯性,强调传统的传承性、变化的丰富性和舆论的复杂性。文化学派的代表作主要有:艾瑞克莱恩曼的长远规划的组织理论(1973年)、罗伯特沃特曼(Robert H.Waterman)与汤姆彼得斯(Tom Peters)合著的追寻卓越(1982年)。 环境学派(the Environmental School)注意力转移到组织外部,重点研究组织所处外部环境对战略制定的影响,注重描述特定环境与组织特殊属性之间的关系。该学派认为环境对于企业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领导就是企业积极地理解并适应环境。因而,战略的形成是一个反应过程。环境学派以源自“权变理论”(contingency theory)的偶然性理论为核心,强调环境对于企业战略的至关重要性,认为企业必须适应环境,并在适应环境中才能找到自己生存和发展的位置。环境学派的代表人物是Hannan和Freeman,主要研究组织进化过程、组织种群的变化与环境选择的结果。结构学派(the Configuration School)认为,企业战略应从两方面去定义,才能真正反映企业战略的性质和特点。一方面,战略在一定时期需要稳定,形成某种需要从多个角度认识的架构;另一方面,战略变革又穿插于一系列相对稳定的战略状态之间,因而战略架构也需要变革。结构学派提供了一种调和不同学派的方式,认为不同学派都有自己的时间和位置,由此为战略管理的研究带来了秩序。“选择合适的结构程度是一种复杂的平衡行动。”结构学派的代表作是:普拉迪普坎德瓦拉、亨利明茨伯格和米勒合著的“里卡洛斯”的悖论。我个人认为:战略不是一个目标,而应该是方法。在军事领域使用的“战略”是一种含义,在企业领域使用的“战略”是另一种含义。在军事领域使用的“战略”有其本义,在企业领域使用的“战略”已经有了引申义。在企业界不仅存在竞争战略,也存在发展战略、技术开发战略、市场营销战略、人才战略等其它战略。我认为:战略的本义是战争谋略,是对战争的大计谋,是对战争中整体性、长期性、基本性问题的计谋。计谋有大有小,小计谋是战术,大计谋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