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 北魏孝文帝的改革措施 (3).ppt_第1页
第2课 北魏孝文帝的改革措施 (3).ppt_第2页
第2课 北魏孝文帝的改革措施 (3).ppt_第3页
第2课 北魏孝文帝的改革措施 (3).ppt_第4页
第2课 北魏孝文帝的改革措施 (3).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北魏孝文帝改革,中国古代历史纪年(BC21世纪1840年),夏、商、西周:奴隶制王朝,春秋战国:奴隶社会瓦解和封建社会形成,秦汉:封建大一统时期,三国、两晋、南北朝:封建国家分裂和民族融合,隋唐:封建社会繁荣,先秦,北方,南方,魏蜀吴,西晋,东晋,十六国,北魏,宋齐梁陈,东汉,隋朝,东汉后的政权更替情况,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时代特征,魏晋南北朝时期是我国历史上长期分裂割据的时期,也是北方少数民族和汉族依次向南大迁徙、大同化、大融合时期。在此期间,北方的割据势力之间,民族之间,发生过频繁激烈的战争。江南相对稳定,得到较好的开发,社会经济的发展较快。,这是一个华丽的、生机丛起的时代,冯太后:,掌握实权,培养孝文帝学习汉族文化.,(公元442490年),北魏历史上著名的女政治家,孝文帝改革运动的发起人与主持者之一.她去世后为谥称“文明太皇太后”,历史上又称她为“文明太后”。冯太后是位典型的“铁碗女人”。在朝廷内部政治斗争中,沉着果断,坚忍精明,牢牢地掌控了北魏朝廷的军政大权,在献文帝、孝文帝时期两度“临朝听政”,成为北魏朝廷的实际统治者。她主政时已开始了以汉化为中心的社会改革,孝文帝第一阶段的改革实际上是在她的主持下展开的,孝文帝改革的伟大历史功绩有一半应该归属于这位了不起的巾帼人物。,(1)俸禄制484年实行,整顿吏治,巩固统治.,吏治好转,农民安心从事生产,北方农业生产得到迅速发展。,由国家征收统一租调,筹集禄银,按级别高低发放,不许官吏自筹。,原因:,目的:,内容:,影响:,吏治黑暗,贪污成风,影响财政收入,加深矛盾。,(2)均田制485年实行,前提:政府掌握大量无主荒地,内容:按一定的标准,将国家控制的土地分配给农民耕种,土地不得买卖。,影响:一定程度上遏制了土地兼并,一定程度上使无地农民获得了无主的荒地,提高了生产积极性和粮食产量,有利于国家征收赋税和徭役,促进了北方地区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性质:封建土地国有制,北魏政权怎么知道多少农民分到了土地,又怎么向他们征税、征发徭役兵役呢?,“三长制”,思考:三长制实行之前的地方统治机构叫什么?有何弊端?,设邻长、里长、党长,直属州郡。(职责?),许多农户成为国家直接掌握的编户,地方政权掌握在国家手中,有利于中央集权,有利于国家征收赋税和徭役。健全了从中央到地方的行政体制,保证了国家对人民的有效控制,有利于国家对人民推行均田制。,内容:,影响:,(3)“三长制”,(4)租调制,发展生产,缓和矛盾,巩固新生政权。,内容:,一对夫妇每年向政府交纳一定量的租(粮食,如粟二石)和调(绢帛或布一匹)。,作用:,改变赋税混乱,使农民负担大为减轻,许多受庇于豪强的农民纷纷转向政府,成为国家的编户齐民,增加了政府的租调收入。发展了生产,缓和了矛盾,形成了以均田制为中心的一套政治经济制度,巩固了北魏的政权,为后期改革奠定了基础。,目的:,二、巧设计迁都洛阳,1.原因,2.过程,3.影响,1、原因,1)政治:旧都保守势力强大,阻挠改革,2)经济:旧都经济落后,粮食供应困难,3)军事:旧都受到北方柔然的骚扰和威胁,4)地理:旧都偏居塞上,经略中原困难,补充:洛阳的优势:(1)曾是东周、东汉、曹魏、西晋的都城,自古以来就是黄河流域政治文化中心。(2)周围地区农业发达,能给大都市提供充足的粮食。,2、直接目的:,接受汉族先进文化,减少改革阻力,3、根本目的:,加强对黄河流域的统治,历史再现,1.平城草木丰盛,牛羊成群,气候不冷不热,而洛阳夏季酷热难耐,为什么要迁到洛阳去呢?,2.我是个大奴隶主,在平城有豪华的宅院,大量的地产,还有众多的奴隶,生活的很好,不能迁都。,3.我们平城周围多数是鲜卑人,而洛阳周围多数是汉人,语言不统一,多别扭。,4.平城是祖宗定下来的都城,已近百年了,我们世世代代都住在这里,不能迁。,5.洛阳是汉人居住区,如果把都城迁到那里,会威胁我们的统治。,三.移风易俗,1.特点:,孝文帝亲自主持,改变鲜卑族原有的风俗习惯,进一步学习汉族的典章制度和生活方式,促进鲜卑族积极接受汉文化。,2.内容,易服装:讲汉话:改汉姓:通婚姻:改籍贯:,下令鲜卑贵族一律改穿汉装;要求朝臣讲汉话,30岁以下严格执行;,将鲜卑姓改为汉姓,按门第高低选拔人才;,提倡鲜卑人同汉人通婚;凡迁到洛阳的鲜卑人一律以洛阳为原籍。,3.意义,(1)促进鲜卑族和汉族文化的融合,(2)得到了汉族地主的支持,(3)推动了政权向汉族王朝统治模式的转化,背景,社会矛盾尖锐,鲜卑族落后,内容,影响,侧重点,通过制度建设缓和社会矛盾,全面推进汉化政策,课堂小结,孝文帝改革成功的原因,深度分析,(1)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改革成功的根本原因(2)内容全面,措施得力(3)冯太后的支持和孝文帝的胆略和卓识,冲破阻力,毅然改革(4)符合民族融合的趋势和各族人民的愿望,从孝文帝改革中得出什么启示,(1)改革的必要性:与时俱进,适时改革(2)对改革的具体要求:措施、权力、个人等等(3)改革的曲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