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斯大林模式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3).ppt_第1页
二斯大林模式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3).ppt_第2页
二斯大林模式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3).ppt_第3页
二斯大林模式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3).ppt_第4页
二斯大林模式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3).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节斯大林模式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人民版历史必修二专题七福建省东山一中:林艺红指导教师:卢雪华、林曙东,苏联(苏俄)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历程:,列宁时代:战时共产主义直接过渡到共产主义。(失败),新经济政策:利用商品货币关系建设社会主义,斯大林时代:继续走列宁的新经济政策道路还是走斯大林自己的道路?,斯大林模式,也许纯属巧合,列宁以发源于西伯利亚的大河勒那河的名字作为自己的化名,而他的继任者则以一种硬度很强的金属“钢”作为自己的姓氏。正如这两个姓名的文字意义一样:列宁时代,国家的经济政策具有相当的弹性;而斯大林则以强硬的手段,加快了国家工业化的步伐。(大国崛起),材料一:斯大林在论述苏联工业化时说:“在资本主义国家,工业化通常是从轻工业开始。由于轻工业与重工业比较起来,需要的投资少,资本周转快,获得利润也更容易,所以在那里,轻工业成为工业化的头一个现象。只有经过一个长时期,轻工业积累了利润并把这些利润集中于银行,这才轮到重工业,积累才开始逐渐转到重工业中去,造成重工业发展的条件。但这是一个需要数十年之久的长期过程,共产党当然不能走这条道路。党知道战争日益逼近,没有重工业就无法保卫国家,所以必须赶快发展重工业,如果这事做迟了,那就要失败。”摘自斯大林选集下卷,(1)首先发展轻工业,然后发展重工业。发展轻工业所需投资少,易于获得利润,并为发展重工业积累资金。,(2)苏联是首先发展重工业。当时苏联面临帝国主义包围和战争威胁,需要首先发展重工业以保卫国家。,(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通常工业化应按什么途径进行?为什么要按这种途径进行?,(2)苏联的工业化又是按什么途径进行的?说明采取这种途径的必要性?,(1)方针政策(特点):,优先发展重工业,追求高速度,依靠本国力量积累资金,国际:,受到帝国主义的包围和威胁,优先发展重工业能够增强苏联的国防力量,维护民族独立,国内:,原有的经济文化和技术基础落后,(2)成就:,形成了比较齐全的工业体系;1937年,苏联工业总产值位居欧洲第一位,世界第二位,一跃成为世界工业强国,一、斯大林模式的形成,1、社会主义工业化(1925),材料二毛泽东在论证苏联的工业化时说:“苏联片面地注重重工业,忽视农业和轻工业,因而造成市场上的货物不够,货币不稳定。”毛泽东选集第五卷材料三历史学家评论苏联的工业化说:“斯大林在苏联的社会主义工业化时,早就提出过工业是主脑,农业是基础,要发展工业就必须从农业开始的重要论断。他在理论上一再反对把农业作为工业的殖民地,但实际上是把农业作为殖民地了。苏联工业化开始时,农民不但要交纳直接税和间接税,还得通过低价出售农产品和高价买进工业品的价格剪刀差的办法,使资金从农业流向工业。斯大林时期苏联工业化的理论和实践,根据材料二、三,分析苏联采取的工业化途径造成了什么问题?,造成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轻工业生产落后,不能满足人民的消费需要;货币不稳定;牺牲了农业和农民的利益,严重地破坏了农业生产。,2、农业全盘集体化(1927),(1)原因,工业化迅速发展的需要,(2)概况,(3)特点:,采取行政手段和消灭富农的政策,(4)评价,积极:,消极:,暂时有利于工业发展,为苏联工业化的实现提供了条件,与苏联当时农村生产力不相适应,挫伤了农民生产积极性,使苏联农业生产长期停滞落后,二、斯大林模式的形成标志,1936年苏联新宪法的颁布,三、斯大林模式的特征,实现了国家工业化,为二战胜利奠定基础。,指令性计划经济,排斥市场调节,行政手段管理,优先发展重工业。,农轻重比例失调,压抑了地方和企业积极性。,权力高度集中,党政不分,社会主义民主法制遭到破坏。,保证了党对新生政权的领导,维系了政局的稳定。,个人崇拜民主法制破坏,高度集中的思想文化体制,个人崇拜严重。对学术文化采取行政干预,能统一全国人民的意志,为他国提供了借鉴。,思想理论单调划一,学术创作单一,文化创造力受压制。,斯大林模式中经济政治思想相互联系渗透形成严密整体,对苏联社会主义建设产生深远影响,成为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的主要原因。,积极:,促进国民经济发展,迅速成为工业强国,为二战胜利奠定物质基础开辟了一条不同于市场经济的计划经济体制和新型的工业化模式,是苏联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和创新,消极,政治:高度集权、个人崇拜、民主和法制遭到严重破坏,经济:片面发展重工业,导致农业和轻工业长期落后,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缓慢;牺牲农民利益,农民生产积极性不高;压制地方和企业积极性,阻碍经济可持续发展;体制日益僵化,成为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的历史根源,四、斯大林模式的影响(评价),1921年后,苏俄实行粮食税,采取租让制和租赁制,允许自由贸易推行按劳分配,这一系列做法和1934年后斯大林推行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中实行的政策最大的不同是()A政策推行的社会背景不同B政策实行后的结果不同C政策实施的根本目的不同D政策所涉及的经济体制不同,D,内容,农业,工业,贸易,分配,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余粮收集制,大中小工业一律收归国有(单一的公有制,高度集中管理),取消自由贸易(否决商品货币关系),实行实物配给制(平均主义),新经济政策,斯大林模式,集体化、农业税很重,高度集中的国家计划模式,直接管理,工资制(平均主义),国家资本主义,恢复自由贸易,允许商品买卖,实行按劳分配制,项目,经济,排斥市场调节国家统一调拨、计划供应,“斯大林模式”与其他制度的比较,生产资料公有制,生产资料私有制,以公有制为主导,多种所有制成分并存。,优先发展重工业,先轻工业后重工业,农、轻、重协调发展,全盘集体化,资本主义农场,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计划与市场相结合的经济体制,苏维埃体制(高度集权)、一党制、终身制,君主立宪制、内阁制、两党制。,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共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材料一:斯大林说:“没有重工业,那我们就不会有一切现代化国防武器,那时我们的地位就会和目前中国所处的地位多少相似:中国没有自己的重工业,没有自己的军事工业,现在只要谁高兴,谁就可以欺负他。”大国崛起,材料二:苏联成立后,国内外环境严峻,外有帝国主义国家的敌视,内部则经济依旧落后,优先发展重工业特别是军事工业,有助于苏联迅速建立强大的国防,巩固政权。,请思考:根据材料分析苏联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原因,1、(2016新课标全国卷文综34)1928年,苏联开始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并未受到美国人的关注。4年以后这种情况发生变化,美国出版了大量关于苏联的著作,如俄罗斯的黎明俄国今日:我们从中能学到什么?。当时,苏联吸引美国人的主要是A经济危机造成的破坏较小B工业化取得显著成就C农业集体化保证城市供应D公有制显示出优越性,(B),斯大林格勒拖拉机厂,苏联第一个五年计划的重点项目之一第聂伯河上的大坝,第聂伯河水电站当时被誉为苏联工业化最伟大的成就之一,是苏联社会主义工业化的标志,同时,也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水电站。,农民加入集体农庄,集体农庄庄员在田间用餐,有关集体农庄的一组宣传画,集体农庄幸福快乐的少女,日子一天比一天幸福,笑容的背后会是什么呢?,1928年苏联开始实行第一个五年计划,计划的目的是使国家富强,在军事上和工业上自给自足。工业化,特别是重工业的发展,是计划的核心。在没有外国贷款的情况下进行的工业化,农业部门成为重要的资金来源。为此,国家()A实行余粮收集制B征收固定的粮食税C建立集体农庄D取消义务交售制,C,(2015新课标全国卷文综34)1930年苏联粮食产量为835.4亿千克,1931年降至694.8亿千克;1930年苏联粮食出口483亿千克,1931年增至518亿千克。这表明苏联A人民为国家工业化建设作出贡献B农业投入不足造成粮食供不应求C粮食减产严重制约工业发展速度D农业集体化影响农民生产积极性,(A),材料二:据统计,在苏联农村中,从1929年7月到1930年7月,牛减少了32%,马减少了13%,猪减少了33%,羊减少了26%。,材料一:实现农业集体化以后,苏联政府采取提高工业品价格、降低农产品价格的办法,要农民为工业化提供资金据统计从农民手中拿走的粮食,约占其收获量的40%,而粮食收购价远低于生产成本。一五计划期间,通过这些办法从农民手中得到的资金,在工业化资金中约占1/3,请思考: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评价苏联农业全盘集体化,材料一:所有的生产、运输、销售都由国家计划安排。在列宁格勒生产的一粒纽扣售价1卢布,那么700公里外莫斯科的价格也是1卢布,而万里之外的海参崴仍然是1卢布。大国崛起风云新途解说词,材料二:两男一女在沉船后沦落荒岛,如果两个男的是西班牙人,他们会用决斗来决定谁拥有那个女人;如果他们是法国人,一个是女人的丈夫,另一个是她的情人。如果他们是苏联人,则会把报告书塞入瓶子,让水流把它漂回祖国,请上级指示他们谁可以娶她为妻。,材料二:安德列.纪德游苏时,经过戈里(诞生斯大林的小城),想打封电报给斯大林以答谢苏联的接待,电文中提到斯大林的名字。电报员要他必须在“斯大林”上面加上“伟大的”字样,他没有加,电报就打不出去了。,请思考:,据材料分析斯大林模式在经济、政治、思想文化等方面的特征,基洛夫被暗杀苏联“大清洗”的导火索,规定对总书记斯大林的鼓掌可达10分钟,对其他政治局委员鼓掌不能超过2分钟。可是政治局委员兼列宁格勒州书记基洛夫出现时,鼓掌长达10分钟之久。选举中央委员会时,斯大林是当选委员中得票最少的一个,缺票270张,而基洛夫只缺3张。斯大林对此感到十分震惊。但是,基洛夫这位在党内外深孚众望的领导人在1934年12月1日被暗杀。,参与基洛夫一案侦察工作和见证的人不是死于车祸就是永久失踪。由此开始,和斯大林意见不一致也被指控犯有谋杀罪和叛国罪而被害。在军队中总共有4万多名军官遭迫害,5名元帅中有3名被杀害,10多位副国防人民委员中无一人得以幸免。同时,在经济建设部门,大批专家、工程技术人员和企业管理干部被清洗,严重影响了经济的正常进行。1938年末,大清洗运动才逐渐平息。西方材料估计有500万人受牵连,3040万人被处决。19361939年间,有一半以上的党员,即120万人被逮捕。,斯大林在战胜一个个反对派后,他的最高领袖地位牢固确立起来,威望也空前提高。1929年12月21日,举国上下庆祝斯大林50寿辰。真理报用8个版面刊载党和国家领导人的祝寿文章,称颂斯大林是列宁的惟一主要助手,是列宁事业的继承人,是活着的列宁。各地党政组织和个人也纷纷向斯大林发出致敬信。许多城市、工厂、农庄和街道,甚至山峰都用斯大林的名字来命名。此后,过分颂扬之风愈演愈烈,进而成为一种政治思潮。一切成绩胜利都归功于斯大林。斯大林就是党和国家的化身,真理的代表,他的讲话成为人们工作、发言的唯一依据,判断事物对错的唯一标准。斯大林被奉为神明,当作偶像顶礼膜拜。加上30年代,斯大林主持开展了一系列批判运动。这些批判把斯大林的绝对领导和唯一正确地位从政治领域扩展到文化学术领域。,“斯大林!春天的太阳这是你!你瞧一下,犹如洒下温暖的阳光,田野上麦穗串串,鲜花盛开,心搏得更欢,血变得更热。”,“不可战胜者”“幸福的缔造者”“全世界的建筑师”,材料一:经过两个五年计划,苏联的工业产值已经跃居欧洲第一位,世界第二位。用不到20年的时间,走完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过去用了50年到100年所走过的路程。,材料二:1941年6月22日凌晨3时,德国军队突袭苏联。一星期内,苏军损失兵力100万人以上,西部工业区全部沦陷。希特勒微笑着声称要在莫斯科红场举行庆祝的仪式,但很快他就笑不出来了,德军不仅被全线扼止,而且开始遭遇反攻。希特勒不明白,已经失去西部工业基地的苏联,为什么会越战越强?即使在最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