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植物生理学一、名词解释1、水势:每摩尔水的化学势差。2、自由水:远离胶体粒子自由流动的水分。3、结束的水:接近粘着粒,约束被粘着粒吸附而难以自由流动的水分。4、蒸腾作用:水分以气体状态通过植物体表面从体内释放到大气中的过程。5、蒸散速度:植物在一定时间内叶面积蒸散的水量。6、小孔扩散规律:水分子从大面积蒸发时,其蒸发速度与蒸发面积成正比。 但是,在气孔表面扩散的速度与小孔的面积不成比例,与小孔的周长成比例。7、必需元素:维持正常生命活动不可或缺的元素8、单盐毒:任何植物在某种单盐溶液中培养,很快就会变成异常状态,最后死亡。9 .平衡溶液:植物只能在适当比例的多种含盐溶液中正常生长发育,这种溶液叫平衡溶液。10、生理酸盐:植物对各种矿物质元素的吸收显示出明显的选择性。 供给(NH4)2SO4,植物对其阳离子的吸收大于阴离子,在吸收NH4的同时,根细胞向外释放氢离子,降低PH值。11、生理碱性盐:供给NANO3后,植物吸收,NO3-蓄积在环境中,NA同时也蓄积OH-和HCO3-,介质的PH值上升。12、光合作用:绿色植物吸收太阳光能,同化CO2和H2O,合成有机化合物质,释放O2的过程。13、光合磷酸化:叶绿体利用光能将无机磷酸和ADP合成为ATP的过程。14、光补偿点:光合速度随光强度的增加而提高,当达到某一光强度时,叶片的光合速度等于呼吸速度,即CO2吸收量等于CO2释放量,光合速度为0。15、co2补偿点:随着co2浓度的增加,光合作用吸收的co2和呼吸释放的co2相等时环境中的co2浓度。16、光能利用率:每块土地面积,农作物通过光合作用产生的有机物中含有的能量与该土地承受的太阳能之比17、集电输送速度:单位截面积筛分子在单位时间内输送物质的量,用g/(m2.h )或g/(mm2.s )表示.18、代谢源和代谢库:生产和提供同化物的器官或组织,消耗和积蓄同化物的器官或组织。19、呼吸作用:活在细胞内的有机物是一系列酶的干预,氧化后分解成简单的物质,释放能量的过程。20:有氧呼吸:生活细胞受氧干预,将某些有机物质完全氧化分解,释放二氧化碳形成水,同时释放能量的过程。21、呼吸速度:每消耗1G葡萄糖可合成的生物高分子克数。22 .呼吸商:植物组织在一定时间内释放CO2的量与吸收O2的量的比率。23、EMP途径:细胞质基质中已有糖促进一系列酶反应分解成丙酮酸的过程。24、抗氰呼吸:在氰化物存在下,部分植物呼吸不受抑制,因此称之为此呼吸。25、氧化磷酸化:在生物氧化中,电子通过线粒体电子传递链传递给氧,伴随ATP合成酶的催化合成ADP和磷酸为ATP的过程。26、呼吸飞跃:果实一定程度成熟,呼吸速度首先下降,然后急剧上升,然后下降的现象。27、植物激素:指植物体内合成的微量分子化合物,通常由合成部位转运至作用部位,对植物生长发育产生显着调节作用。28 .植物生长调节剂:人们利用化学合成的方法,成功地合成了许多具有天然激素生理活性的有机化合物。29、乙烯的“三重反应”:抑制伸长生长,促进横向生长,地上部分失去了负重力性生长。30、生长:植物体积增大,通过细胞分裂和扩大完成。31 .植物细胞的全能性:每个具有核的活细胞都具有与母体合子类似的遗传信息,具有在适当条件下生长为完整生物的特点。32、植物组织培养是指无菌条件下体外植物细胞器官、组织、细胞一级原生质体在人工控制的培养基中培养、生长、分化,形成完整植物体的技术。33、顶端优势:植物顶芽占优势,抑制侧芽和侧根生长的现象。34、根冠比:指植物地下部分与地上部分的鲜重或干重之比。35、春化作用:在低温下促进植物开花的作用。36、临界夜长:昼夜周期短日植物可开花的最小暗期长度或长日植物可开花的最大暗期长度。37、光周期现象:植物白日与夜间相对长度的反应。38、单为结实:未受精雌蕊子房形成无子果的现象。39、休眠:植物整体或部分生长暂停的现象。冻害:在零下温度下植物体内冻结,导致受伤或死亡的现象。简单的解答1 .简述影响根系吸水的环境条件。(一)可用于土壤的水分;土壤中的水分对植物来说不是可以利用的。 植物从土壤中吸水基本上是植物和土壤争夺水分的问题。 植物只能利用土壤中的水分。(二)土壤通风状况;如果用CO2处理根部,通过实验证实幼苗的吸水量会降低的空气,吸水量会增加。(3)土壤温度在一定范围内,随着土壤温度的升高,根系代谢活动增强,吸水量增大。(4)土壤溶液浓度一般来说,土壤溶液浓度低、水势高,有利于根系吸水。1 .植物叶子的气孔为什么在光的条件下打开,在黑暗的条件下关闭。保护细胞壁具有伸缩性,细胞体积可逆增大40100%。保护细胞细胞壁的厚度不同,分布不均匀。 双子叶植物保护细胞是肾形的,内壁厚,外壁薄,外壁容易伸展,吸水时向外扩展,打开气孔禾本科植物保护细胞呈哑铃形,中间较厚,两端较薄,吸水后横向膨胀,打开气孔。保护细胞的叶绿体在光照下形成蔗糖,积聚在气泡中,降低渗透力,吸水膨胀,在气孔开启的阴暗条件下进行呼吸作用,消耗有机物,提高渗透力,使水流失,气孔关闭。2、经常说“根深叶茂”是什么原因呢?(1)地上部分生长所需的水分和矿物质主要由根系供给,并且根系可以合成多种氨基酸、细胞分裂素、生物碱等供给地上部分,因此根系发育良好,也有利于地上部分的生长。 (2)植物的地上部分对根的生长也有促进作用,叶中制成的糖类、维生素等供给根的利根的生长。 因此,地上部分长度不好,根系长度也不好。3、植物所需矿物质元素必须具备什么条件答:1.这种元素的植物发育出现障碍,无法完成生存史。 二。 除了这种元素外,表现出特异性缺乏症,且这种缺乏症可以预防和恢复。 3 .该元素对植物营养生理应有直接效应,而非间接效应。4植物缺少N.P .K三要素时,表现出什么样的症状?氮:生长缓慢,株小,叶小颜色淡,老叶变。 供应过多,只会生理生长,不会生殖生长。磷:与氮相似,生长缓慢,株小,叶暗绿,部分植物呈紫色或红色。钾:钾肥缺乏时茎柔软易倒,抗旱耐寒性差,夜色变黄,逐渐坏死5、光合C3途径分为多个阶段,各阶段有什么作用?所有循环也可分为羧化阶段、还原阶段、再生阶段3个阶段。羧化阶段是指进入叶绿体的CO2与受体RuBP结合,水解产生PGA的反应过程。 羧化阶段分为羧化和水解两个阶段进行2 )利用还原阶段同化力将3-磷酸甘油酸还原成甘油醛-3-磷酸的反应过程。 有磷酸化和还原两个阶段的反应(3)再生阶段:由1 -甘草醛-3-磷酸经一系列转化形成核糖- 1,5 -二磷酸的过程。 2甘草酸在一系列酶的作用下形成磷酸化的4,5,6和7糖,最后形成核糖,构成一次循环。6、根系是如何吸收矿物质的。根系对矿物质的吸收是以细胞的吸收为基础的。首先,根系相对吸收盐分和水分。 根系因盐分和水分吸收机理不同,吸收量不成比例。其次,根系对矿物质的吸收具有选择性。其三,单盐毒与离子对抗。根系吸收矿物质的部位是根尖根毛区。 由于该地区有根毛,吸收面积大,更重要的是出口组织在内部分化。根系吸收矿物质,(1)使离子吸附在根细胞表面。 阳离子与根细胞质膜表面的h交换,阴离子与根细胞质膜表面的HCO3-交换。 (2)离子进入根细胞内部。 吸附在根细胞表面的离子被根细胞吸收,通过共体途径进入木质部,通过质外体途径扩散进入根的内皮层以外的质外体部分。 但是,由于根的内皮层有凯撒带,不放入共体就不能运送到木质部(3)离子进入管道。 离子通过共体途径最终进入木质部后,以主动或被动的方式由木质薄壁细胞诱导7 .分析以下措施并说明其作用:(1)蔬菜低温贮藏:温度低,植物呼吸速度慢(2)小麦等储藏前腰干燥:减少粮食品种的水分,降低呼吸速度,减少热量的产生保护粮食储藏的安全(3)在作物上耕种松土:通气促进根的呼吸(4)早春寒冷季节,用温水中和水稻催芽期不是变种:淋浴时控制温度,变种时为了通气,因为种子呼吸畅通。木本植物去皮不怕空心是什么原因?木本植物的心材部分主要为木质部,主要发挥支持作用,树皮部分主要为周皮和麻纤维部,麻纤维部分发挥运输同化物的作用。 剥皮后,运输能力也丧失了。9 .储粮时是必须降低呼吸速度,还是必须提高呼吸速度? 为什么?降低呼吸速度。因为呼吸速度高会消耗大量的有机物。呼吸所释放的水分会增大谷物堆的湿度,粮食会出“汗”,加强呼吸所释放的热量会提高粮食的温度,相反,在加强呼吸的同时,高温高湿会使微生物迅速繁殖,最后会导致粮食变质。10 .简述呼吸作用与农业生产的关系。呼吸作用与农业生产密切相关:在作物栽培中,许多措施是为了保证正常的呼吸,水稻田必须及时晒田。 其次,粮食贮藏时要干燥通风,降低温度,降低呼吸速度,保证质量。 蔬果贮藏要注意轻度干燥、降温、降低氧气浓度降低呼吸,采用“自我保存法”可抑制呼吸作用,延长贮藏时间。影响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是什么?(1)充足的水分吸收水分,储藏在种子中的营养物质溶解在水中,经酶的分解输送到胚胎中,用于胚胎的吸收。(2)适当的温度种子发芽时,胚乳和子叶内的有机养分分解,有机和无机物质同化成为生命的原生质体,在各种酶的催化作用下进行。 酶的作用需要一定程度的温度,温度也是种子萌发的必要条件之一。(3)充足的氧气在氧气充足的情况下,胚细胞的呼吸作用逐渐强化,酶的活动逐渐旺盛,种子中贮藏的物质通过呼吸作用,可以提供中间产物和能量,充分供应生长需求。(4)光:种类不同的种子萌发对光的需求不同。脱落酸是什么,有什么生理效应?1、引起芽休眠,抑制种子脱落和生长等生理作用的植物激素。2 .促进茎的伸长,破坏诱导开花的休眠,促进雄花的分化,延缓叶的老化,促进细胞分裂和分化。乙烯在生产中有什么作用?乙烯: 1、催熟果实2 .促进二次生物质排放3 .促进菠萝开花4 .促进脱落13 .举例说明春化作用在生产中的应用。 什么是光循环现象? 以植物的主要光周期类型为例进行说明。1、(1)人工春化、(2)指导引种(3)控制花期2、自然界一昼夜的光线暗度交替称为光周期。3 .将植物分为三种主要的光周期类型。(1)长日植物(2)短日植物(3)日中性植物15 .简述冷害机制和提高植物耐冷性的方法。冷害机制: (1)膜脂相变:在低温下,生物膜的脂质从液晶状态转变为凝胶状态。(2)膜结构改变:在缓慢降温条件下,膜脂硬化使膜结构紧缩,降低了膜对水和溶质的渗透性。(3)代谢紊乱:低温破坏植物体内代谢紊乱,尤其是光合速率和呼吸速率发生变化。提高植物本身的耐寒性和耐冻性能改变植物生长的小气候1 .低温训练。2 .抗寒抗寒锻炼。3 .化学控制。 生长缓冲剂AMO-1618、多效唑广泛应用于果树,使其矮化,促进花芽分化。4 .农业措施。 选育耐寒品种,加强茶树间管理,防止冻害发生。5、合理施肥。14 .简述肉质果实成熟期间发生的生理生化变化。(1)淀粉转化为可溶性糖,果实变甜。(2)有机酸减少。(3)果实软化。 这与果肉细胞壁物质的分解有关,如中层不溶性原果胶可水解成可溶性果胶或果胶酸(4)挥发性物质的产生。 散发香味。没有涩味了。(6)颜色的变化。 变得鲜艳。论说问题什么是呼吸作用? 试述TCA循环的主要化学历史和生理意义。 以呼吸作用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为例进行说明。(1)概念:是指生活细胞内有机物被一系列酶氧化分解,释放能量的过程。(2)1.己糖的活化:是糖解的开始阶段。 己糖在己糖激酶的作用下,消耗两个ATP逐渐转化为成果糖- 1,6 -二磷酸。2 .己糖的分解:即f-1、6-BP在醛化酶的作用下与甘草醛-3-磷酸形成二羟基丙酮磷酸,后者在异构酶的作用下变成甘草醛-3-磷酸。3 .丙糖氧化:甘草醛-3-磷酸氧化脱氢形成磷酸甘油酸,产生ATP个和NADH个,同时释放能量。 之后,磷酸甘油酸通过脱水、脱磷酸形成丙酮酸,逐步完成生成一个ATP的过程,烯醇化酶和丙酮酸激酶参与反应。糖酵解过程中糖的氧化分解与分子氧无关,其氧化作用所需的氧来源于水分子和被氧化的糖分子。 糖酵解过程中每1mol葡萄糖产生2mol丙酮酸,纯粹产生2molATP和2molNADH H。 糖酵解的总反应可以总结如下c6h12 o 62 nad 2ad p2h3po 42ch3cocoo H2 NADH2ATP生理意义:1 .糖酵解普遍存在于机体中,是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通路的共同部分。2 .糖解的产物丙酮酸化学性质活跃,可以通过多种代谢途径生成不同的物质。3 .通过糖酵解,生物体可以获得生命活动所需能量的一部分。 对厌氧生物来说,糖酵解是糖分解和获得能量的主要方法。4 .糖酵解途径中,除了己糖激酶、果糖激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5G通信塔建设项目总承包施工及信号覆盖合同
- 标准劳务合同模板及注意事项
- 2025年哈尔滨市星光小学校招聘教师1人考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
- 跨境电商综合服务平台建设服务合同
- 2025温州乐清市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公开招聘工作人员43人备考考试题库附答案解析
- 室内外装饰装修工程施工合同
- 2025年海口市总工会公开招聘下属事业单位工作人员2人考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
- 房地产广告推广合同样本
- 企业通讯网络优化服务合同
- 2025年甘肃省定西市渭源县县城区幼儿园向县城区初中、小学学校遴选教师28人备考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
- 春考医学技术课件
- 华为公司文件管理制度
- 国企招投标考试题及答案
- 2023-2025北京高一(上)期末数学汇编:常用逻辑用语(人教B版)
- 家庭护理教学课件
- 2025-2030年中国不良资产处置服务行业市场现状供需分析及投资评估规划分析研究报告
- 企业消防安全课件下载
- 2025桐乡市国企招聘考试题目及答案
- 《重大隐患判定标准解读》
- 高校防网络电信诈骗课件
- 小学教师专业发展 教学大纲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