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年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选择题版)_第1页
历年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选择题版)_第2页
历年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选择题版)_第3页
历年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选择题版)_第4页
历年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选择题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全国2008年10月一、单项选择题1在21世纪到来的前夕,英国广播公司(BBC)在全球范围举行过一次“千年思想家”网上评选,结果高居榜首的是马克思。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至今仍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充满生机和活力,是因为(B)0-19A它完成了对各种客观事物的认识B它正确反映了社会发展规律并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C它是检验人们各种认识是否正确的标准D它对人们的各种实践活动都有具体的指导作用2学习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方法是( C)0-27A精读马列原著 B熟记基本原理 C理论联系实际D深入调查研究3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是(C)1-37A是否承认世界的统一性B是否承认联系的普遍性C是否承认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D是否承认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4下列选项中,正确表述了实践含义的是(D)1-44A实践是主体纯主观的精神性活动B实践是主观创造客观世界的活动C实践是主体应付外部环境的活动D实践是主体改造和探索客体的社会性物质活动5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是(A)1-51A联系和发展的观点B量变和质变的观点C对立统一的观点D辩证否定的观点6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对传统文化必须批判地继承。这种态度依据的哲学道理是(D)1-68A世界是过程集合体的原理B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的原理C内容决定形式的原理D辨证的否定的原理7下列选项中,正确揭示了认识的本质的是(A)2-96A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B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直观反映C认识是主体的主观创造D认识是主体的内心体验8一个完整的认识过程,需要经过两次飞跃。下列选项中属于第二次飞跃的是(C)2-108A进行社会调查B分析实际情况 C理论付诸实践D总结经验教训9任何科学真理都不能穷尽对事物的认识,都是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的。这说明真理都具有(B)2-115A客观性B相对性 C绝对性D全面性10划分阶级的唯一标准是(A)3-157A经济标准B政治标准 C思想标准D法律标准11在社会发展中起决定作用的是(D)3-134A人和自然的矛盾 B剥削阶级和被剥削阶级的矛盾C先进思想和落后思想的矛盾 D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12生产关系包括多方面的内容,其中起决定作用的是(B)3-139A人们在生产中的相互关系 B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C产品的分配方式 D产品的交换方式13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在历史创造者问题上的根本对立在于是否承认(C)3-173A个人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B思想动机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C人民群众是推动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D剥削阶级代表人物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14商品的最本质因素是(B)4-184A使用价值B价值 C交换价值D剩余价值15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形成的条件是(D)4-190A技术进步和生产资料公有制B技术进步和生产资料私有制C社会分工和生产资料公有制D社会分工和生产资料私有制16资本主义再生产的特征是(B)4-205A简单再生产B扩大再生产 C粗放型再生产D集约型再生产17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核心是(C)4-219A享乐主义B拜金主义 C利己主义D自由、平等与博爱18资本周转速度与周转次数之间(A)5-228A成正比例关系B成反比例关系 C按同比例变化D无直接联系19社会总产品是社会各个物质生产部门在一定时期(通常是一年)内生产的(C)5-232A全部生产资料的总和B全部消费资料的总和C全部物质资料的总和D全部剩余价值的总和20资本主义企业的生产成本是(D)5-237A不变资本价值与剩余价值之和B可变资本价值与剩余价值之和C流动资本与剩余价值之和 D不变资本价值和可变资本价值之和21银行资本家的自有资本的银行利润在数量上通常(D)5-253A高于平均利润 B等于平均利润 C与平均利润无关 D相当于平均利润22资本主义级差地租形成的条件是(C)5-257A土地肥沃程度的差别和资本主义经营垄断B地理位置的差别和资本主义经营垄断C土地肥沃程度和地理位置的差别D土地私有权和资本主义经营权的垄断23垄断利润就其本质而言,来源于(A)6-273A劳动者创造的剩余价值B垄断组织的垄断地位C垄断组织的海外掠夺D垄断组织的垄断资本的实力24经济全球化在本质上是(B)6-291A产业资本的国际化B资源配置的国际化 C商业资本的国际化D借贷资本的国际化25下列关于股份资本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D)6-298A它使资本的形式由单个资本变为联合资本B它带有社会资本的性质C它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一次自我“扬弃”D它没有突破单个私人资本的局限性26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党是(C)7-305A布尔什维克B中国共产党 C共产主义者同盟D德国社会民主工党27下列选项中体现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和要求的是(A)7-323A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和谐B实行计划经济C建立完全的公有制经济D实行产品经济28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根本区别在于(B)7-323A生产力发展水平不同B所有制基础不同 C人们的生活方式不同D人们的精神境界不同29马克思主义认为,共产主义社会的分配原则是(B)8-343A按劳分配B按需分配 C按生产要素分配D平均分配30当代中国人民为之奋斗的共同理想是(A)8-361A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B实现共产主义 C彻底消灭剥削D国家自行消亡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31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有(BCD)1-55A本质决定现象的规律B质量互变规律C对立统一规律D否定之否定规律32下列选项中,表述量变是质变的基础的有(ABD)1-66A不积细流,无以成江海B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C不入虎穴,焉得虎子D千里之堤,溃于蚁穴33真理具有客观性。真理是客观性是指(CD)2-114A真理是不依赖于意识的客观实在B真理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C真理中包含着不依赖于人类的客观内容D真理的检验标准是客观的社会实践34关于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问题,下列说法正确的有(ABCD)3-153A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B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C革命是历史的火车头D改革对社会发展起推动作用35资本主义国家的议会具有(ABC)4-214A立法权B财政权 C监督权D审判权36资本主义垄断阶段的竞争与自由竞争阶段的竞争相比,不同点有(ABCD)6-272A竞争的目的不同B竞争的手段有了新变化C竞争的激烈程度和后果不同D竞争的范围不同37产业资本在其循环过程中经历的阶段有(ABD)5-225A购买阶段B生产阶段 C运输阶段D销售阶段38剩余价值生产的基本方法有(AB)4-202A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B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C超额剩余价值的生产D垄断剩余价值的生产39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给我们提供的深刻教训有(ABCD)7-317A必须坚持社会主义道路B必须坚持共产党的领导C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D必须坚决抵制各种资本主义思想的侵袭40下列论断属于马克思主义关于共产主义社会展望的有(ABCD)8-341A社会生产力高度发展,物质财富极大丰富B阶级归于消灭,国家自行消亡C实行社会公有制和按需分配D人们的精神境界极大提高全国2009年1月一、单项选择题1.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科学社会主义是其( )A.理论基础 B.核心内容 C.指导原则 D.前提条件【答案】B【解析】马克思主义的各个组成部分,不是彼此孤立、互不联系的,而是组成一个具有内在逻辑联系的科学体系,其中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政治经济学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基础,处于核心地位的则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教材15-16页。2.下列选项中不属于马克思主义直接理论来源的是( )A.德国古典哲学 B.法国启蒙思想C.英国古典经济学 D.英法两国空想社会主义学说【答案】B【解析】马克思主义的直接理论来源: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19世纪的英法两国的空想社会主义学说。教材5页。3.对物质和意识哪个是第一性问题的不同回答,形成了哲学上的两大基本派别。这两大基本派别是( )A.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B.辩证法和形而上学C.一元论和二元论 D.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答案】A【解析】物质和意识哪个是本原、哪个是第一性的问题。这在哲学上属于本体论问题。如何回答这个问题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凡是认为物质是本原的、第一性的,意识是派生的、第二性的哲学,属于唯物主义;凡是认为意识是本原的、第一性的,物质是派生的、第二性的哲学,属于唯心主义。教材35页。4.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物质的唯一特性是( )A.广延性 B.持续性 C.可知性 D.客观实在性【答案】D【解析】列宁指出“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见教材40页。5.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是( )A.内容和形式相互作用规律B.否定之否定规律C.对立统一规律 D.质量互变规律【答案】C【解析】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是宇宙的根本规律,因为: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发展变化的内在动力;贯穿于唯物辩证法其他规律和范畴的中心线索,是理解它们的钥匙;矛盾分析法是最根本的认识方法;承认不承认对立统一规律以及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是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斗争焦点和根本分歧。见教材56页。6.人们正确发挥主观能动作用的根本途径是( )A.认识客观规律 B.制定周密计划C.依靠广大群众 D.参加社会实践【答案】D【解析】实现意识能动作用的根本途径是人的社会实践。见教材85页。7.下列选项中,正确表述了认识的客体的含义的是( )A.认识的客体是主体实践和认识的对象B.认识的客体是主体创造出来的对象C.认识的客体是一切客观事物D.认识的客体是整个外部自然界【答案】A【解析】认识客体是指人的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所指向的对象。见教材100页。8.下列选项中,正确表述一个完整认识过程的是( )A.感觉知觉表象B.概念判断推理C.实践认识实践D.意识物质意识【答案】C【解析】在实践中,人们先是产生感性认识,在感性认识积累的基础上,产生了理性认识,然后在理性认识的指导下去进行新的实践,即一个完整认识过程的是实践认识实践。见教材105页。9.一种理论是不是真理,根本之点是看它( )A.是否与已有的理论相一致B.是否与客观实际相一致C.是否说得清楚明白D.是否被大多数人承认【答案】B【解析】正确地反映客体的认识就是真理,认识和对象(客观实际)相一致、相符合,这是真理最根本的规定性。见教材113页。10.马克思主义把人类社会的发展划分为五种社会形态,这种划分法所依据的标准是( )A.意识形态的不同性质 B.生产关系的不同性质C.生产力的不同水平 D.人的发展的不同状况【答案】B【解析】五种社会形态划分是根据生产关系的不同性质划分社会形态,即: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共产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是它的第一阶段)。见教材147页。11.生产方式是( )A.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的统一B.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统一C.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D.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答案】D【解析】生存方式是人类借以向自然界谋取必需的生活资料的方式,包括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个方面,是特定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见教材134页。12.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 )A.基本动力 B.最终动力C.直接动力 D.唯一动力【答案】C【解析】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阶级斗争推动社会发展的作用,最明显地表现在社会形态更替的过程中;阶级斗争推动社会发展的作用,还表现在同一社会形态的量变过程中。见教材158页。13.社会革命的最深刻根源在于( )A.社会基本矛盾的激化 B.先进思想的传播C.英雄人物的组织 D.人口数量的增多【答案】A【解析】社会革命的最深刻的根源,就在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以及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即社会基本矛盾。见教材159页。14.决定商品价值量的是( )A.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B.最多劳动时间C.个别劳动时间 D.最少劳动时间【答案】A【解析】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所决定的。见教材186页。15.商品经济的基本经济规律是( )A.自由竞争规律 B.追求垄断利润规律C.货币流通规律 D.价值规律【答案】D【解析】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基本经济规律。见教材191页。l6.根据资本不同部分在剩余价值生产中的不同作用,可以把全部资本划分为( )A.生产资本与商业资本 B.职能资本与货币资本C.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 D.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答案】C【解析】根据在剩余价值生产中所起的作用不同,把资本区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以生产资料形式存在的资本,在生产过程中不发生价值量的变化,叫做不变资本(c);以劳动力形式存在的资本,在生产过程中发生了量的变化,实现了价值增值,叫可变资本(v)。见教材201页。17.资本积累的源泉是( )A.使用价值 B.剩余价值C.价值 D.交换价值【答案】B【解析】资本积累是指把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或者说剩余价值的资本化。剩余价值是资本积累的源泉。见教材205页。18.下列选项中,属于君主立宪制类型的是( )A.合议制和专制独裁制 B.合议制和二元君主制C.议会君主制和二元君主制 D.专制独裁制和二元君主制【答案】C【解析】君主立宪制分为议会君主制和二元君主制两种类型。见教材210页。19.生产资料的购买时间属于( )A.运输时间 B.劳动时间C.非劳动时间 D.流通时间【答案】D【解析】流通时间包括购买劳动力和生产资料等生产要素的购买时间和销售产品的销售时间。见教材228页。20.资本主义不同生产部门之间的竞争会导致( )A.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变化 B.平均利润的形成C.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本质的变化D.全社会的利润总量小于剩余价值总量【答案】B【解析】不同生产部门之间平均利润的形成,是部门之间竞争的结果。见教材241页。21.下列关于利息率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A.它的最低界限不能等于零B.通常在平均利润率和零之间变动C.由国家的习惯和法律传统决定D.与平均利润率和企业利润率按相同比例变动【答案】D【解析】平均利润分割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借贷资本家获得的利息,另一部分是职能资本家获得的企业利润。因此,利息与企业利润成反比。见教材251-252页。22.资本主义绝对地租形成的原因是( )A.资本主义农业中的土地私有权垄断B.资本主义农业中的土地经营权垄断C.农业资本有机构成低于社会平均资本有机构成D.土地肥沃程度及地理位置的差别【答案】A【解析】在资本主义农业中,形成绝对地租的原因在于资本主义农业中的土地私有权垄断。见教材260页。23.决定股票价格的基本因素是( )A.股息和贷款利息率 B.股息和汇率C.股息和存款利息率 D.存款利息率和贷款利息率【答案】C【解析】股票价格实际上是股息收入的资本化。股票价格取决于股息和银行存款利息率两因素。股票价格与股息成正比变化,与存款利息率成反比变化。用公式表示为:股票价格=股息/存款利息率。见教材255页。24.从资本形态来看,资本输出的形式主要是( )A.借贷资本输出和商业资本输出B.借贷资本输出和生产资本输出C.商业资本输出和生产资本输出D.借贷资本输出和职能资本输出【答案】B【解析】资本输出的形式有多种,从资本形态上来看大体有两种基本形式,即借贷资本输出和生产资本输出。见教材284页。25.当代国际垄断组织保证其垄断统治和垄断利益的最主要形式是( )A.卡特尔和托拉斯 B.辛迪加和托拉斯C.跨国公司和国际垄断同盟 D.跨国公司和托拉斯【答案】C【解析】当代国际垄断组织的形式以跨国公司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国际垄断同盟为主。见教材286页。26.当代资本主义所发生的许多新变化属于( )A.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根本改变B.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性质的根本改变C.资本主义总量变过程中的爆发式质变D.资本主义总量变过程中的阶段性部分质变【答案】D【解析】资本主义新变化的实质:当代资本主义虽然发生了许多新变化,但的它经济基础仍然是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制。目前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新变化,说明它在总的量变过程中,已经发生了某些阶段性的部分质变。见教材296-297页。27.提出并实施新经济政策的是( )A.列宁 B.恩格斯C.马克思 D.斯大林【答案】A【解析】1921年春,列宁结束战时共产主义,转而实行新经济政策。首先恢复和发展商品经济。见教材310页。28.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最高纲领和最终奋斗目标是( )A.建立社会主义制度 B.实现共产主义C.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D.使工人阶级成为统治阶级【答案】B【解析】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最高纲领和最终奋斗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见教材334页。29.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是( )A.波兰人民共和国 B.巴黎公社C.苏维埃俄国 D.中华人民共和国【答案】C【解析】在俄国布尔什维克党的领导下,俄国无产阶级于1917年11月7日(俄历10月25日)在彼得格勒举行了十月革命武装起义,建立起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见教材309页。30.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是( )A.人民当家作主 B.解放和发展生产力C.消灭剥削和压迫 D.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答案】A【解析】社会主义民主是人类最高类型的民主。社会主义民主是绝大多数人的民主,它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见教材320页。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31.下列选项中,说明要坚持适度原则的有( )A.因地制宜 B.掌握火候C.注意分寸 D.适可而止【答案】BCD【解析】“注意分寸”、“掌握火候”、“适可而止”、“过犹不及”等,都是要求在实践中坚持适度原则。“因地制宜”反映的哲学原理是根据矛盾的特殊性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见教材66页。3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主要表现在( )A.实践不断提出新的认识课题B.实践不断为认识发展提供经验材料C.实践不断为人们提供新的认识工具D.实践不断提高人们的认识能力【答案】ABCD【解析】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社会实践不断提出新的需要、新的研究课题,推动认识的发展。社会实践为认识不断提供新的经验和新的观察、研究的物质手段。社会实践推动人的思维能力的发展。见教材95-96页。33.经济基础对上层建筑的决定作用表现为,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 )A.产生 B.性质C.具体特点 D.变化发展【答案】ABD【解析】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产生和上层建筑的性质;经济基础的变化决定上层建筑的变化。见教材145页。34.人民群众推动历史发展的作用主要表现为( )A.人民群众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B.人民群众是精神财富的创造者C.人民群众是实现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D.人民群众可以随心所欲地创造历史【答案】ABC【解析】人民群众推动历史发展的作用,表现在:人民群众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人们群众是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实现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见教材174-175页。35.劳动力商品的价值包括( )A.维持劳动者自身生存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B.劳动者繁衍后代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C.劳动者接受教育和训练所支出的费用D.劳动者用于娱乐消费所支出的费用【答案】ABC【解析】劳动力商品的价值包括:维持劳动者自身生存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用以再生产劳动力;劳动者繁育后代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用以延续劳动力的供给;劳动者接受教育和训练所支出的费用,用以培训适合资本主义再生产所需要的劳动力。见教材198页。36.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的实现条件有( )A.(v+m)=cB.(c+v+m)=c+cC.(c+v+m)=(v+m)+(v+m)D.(c+m)= v【答案】ABC【解析】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的基本实现条件:(v + m)= c,即第一部类的可变资本加剩余价值之和同第二部类的不变资本相等。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的引申条件:(c + v + m)= c + c,即第一部类一年中所生产的全部生产资料的价值,应当等于两大部类不变资本价值的总和。(c + v + m)= (v + m) + (v + m),即第二部类一年中所生产的全部消费资料的价值,应当等于两大部类可变资本和剩余价值的总和。见教材233页。37.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表现为( )A.解放和发展生产力B.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的生产资料公有制C.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D.实行按劳分配的原则【答案】ABCD【解析】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创造高度发达的生产力和比资本主义更高的劳动生产率。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的生产资料公有制,逐步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社会主义的分配原则是按劳分配。社会主义事业要有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共产党的领导,建立起社会主义国家政权,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完善社会主义法制,建立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社会主义文化和精神文明建设。见教材323-324页。38.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基本形式有( )A.金融寡头B.国家直接掌握的垄断资本C.国家和私人资本在企业内部的结合D.国家和私人资本在企业外部的结合【答案】BCD【解析】见教材277-278页。39.无产阶级革命的广泛性、彻底性和深刻性在于( )A.它要消灭私有制,建立公有制B.它最终要彻底消灭一切阶级剥削和阶级统治C.它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D.它的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使人得到全面发展【答案】ABCD【解析】无产阶级革命史迄今人类历史上最广泛、最彻底、最深刻的革命,是不同于以往一切革命的最新类型的革命。这是因为:无产阶级革命是要消灭私有制、建立公有制的社会革命,这是以往不同私有制之间相互取代所发生的革命不可比拟的;无产阶级革命是最终要彻底消灭一切阶级剥削和阶级统治的革命;无产阶级革命是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运动;无产阶级革命是不断前进的历史进程,最终目标是使人得到全面发展,实现共产主义。见教材305-306页。40.共产主义为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创造的有利条件有( )A.劳动成为解放人而非奴役人的手段B.劳动者成为生产资料的所有者C.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和社会需要自由选择职业D.全民教育的普及使人们的潜能和爱好得到充分发挥【答案】ABCD【解析】共产主义社会具备了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必要条件:人们完全摆脱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和阶级压迫的束缚。全体劳动者都成为生产资料的所有者,劳动成果也属劳动者所有。人民完全摆脱了旧式分工的束缚。可以根据个人的意愿和社会需要来自由选择职业和变换工作。人们完全摆脱了仅仅是谋生手段的劳动的束缚。劳动不再是奴役人的手段,而成了解放人的手段。人们完全摆脱了接受教育和训练的限制。全民教育高度普及,人们的潜在才能和各种爱好,都有了通过学习培训和深度教育而得到发挥和提升的机会。见教材347-348页。全国2009年4月一、单项选择题1德国古典哲学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马克思恩格斯批判地吸取了黑格尔哲学的(B)0-6A唯物主义思想B辩证法思想C可知论思想D决定论思想2马克思主义认为,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C)1-37A广延性B存在性C物质性D可知性3哲学的基本问题是(A)1-35A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B物质和运动的关系问题C物质和时空的关系问题D理论和实践的关系问题4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D)1-48A联系的B精神的C发展的D实践的5唯物辩证法有两个总特征,一个是普遍联系的观点,另一个是(B)1-51A质量互变的观点B永恒发展的观点C对立统一的观点D辩证否定的观点6提示事物发展趋势和道路的规律是(A)1-56A否定之否定规律B质量互变规律C对立统一规律D内容和形式相互作用规律7在客观规律面前,人的主观能动性表现在(D)1-86A人可以创造规律B人可以消灭规律C人可以改变规律D人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8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是(C)2-93A唯物论的观点B辩证法的观点C实践的观点D可知论的观点9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的关系是(B)2-94A认识中内容和形式的关系B认识中“源”和“流”的关系C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关系D实践和理论的关系1016世纪末,伽利略通过在比萨斜塔所做的自由落体实验,推翻了亚里士多德关于物体的降落速度与物体的重量成正比的说法。这件事说明(D)2-117A真理是对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B真理是由相对真理走向绝对真理的过程C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D实践是检验认识是否正确的唯一标准11在人类社会发展中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是(D)3-134A地理环境B人口因素C政治制度D生产方式 12生产力范畴反映的是(C)3-137A人与人之间的经济关系B人与人之间的政治关系C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D人与人之间的思想关系13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表现为,它是阶级社会发展的(D)3-157A唯一动力B最终动力C根本动力D直接动力14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这是因为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还因为(A)3-174A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B人民群众的一切活动都能推动历史进步C人民群众的愿望要求都是天然合理的D人民群众的活动是不受历史条件制约的15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是(D)4-190A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B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矛盾C价值和交换价值的矛盾D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16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是(B)4-191A生产关系必须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B价值规律C剩余价值规律D货币流通规律17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B)4-199A劳动过程和价值形成过程的统一B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C劳动过程和劳动力价值创造过程的统一D劳动过程和旧价值转移过程的统一18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核心是(C)4-209A政党制度B三权分立制度C国家制度D选举制度19产业资本循环中生产剩余价值的阶段是(B)5-225A购买阶段B生产阶段C销售阶段D流通阶段20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的基本实现条件是(B)5-233AI(v+m)IIcBI(v+m)=IIcCI(c+v+m)=Ic+IIcDII(c+v+m)=I(v+m)+II(v+m)21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是由于把剩余价值看作是(C)5-239A不变资本的产物B可变资本的产物C全部预付资本的产物D全部所费资本的产物22商业资本所获得的利润相当于(A)5-249A平均利润B超额利润C垄断利润D企业利润23资本主义地租是(C)5-256A农产品价值低于生产价格的差额B土地所有者得到的平均利润C超过平均利润的超额利润D农业工人创造的全部剩余价值24垄断资本主义国家事实上的主宰者是(D)6-270A产业资本家B商业资本家C大土地所有者D金融寡头25资本输出的两种基本形式是(A)6-284A借贷资本和生产资本输出B借贷资本和商品资本输出C生产资本和商品资本输出D货币资本和生产资本输出26资本主义造就的埋葬自身的社会力量是(A)6-299A无产阶级B科学技术C巨大的社会财富D社会化的生产力27社会主义由空想变为科学的标志性著作是(C)7-305A资本论B德意志意识形态C共产党宣言D反杜林论28在苏维埃俄国提出并领导实施新经济政策的是(A)7-310A列宁B斯大林C布哈林D托洛斯基29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A)7-323A解放和发展生产力B巩固无产阶级专政C坚持和改善党的领导D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法制30马克思主义的最高社会理想是(B)0-22A消灭等级制度,实现人人平等B推翻资本主义,实现共产主义C消灭贫富悬殊,实行平均主义D取消按资分配,实行按劳分配二、多项选择题31下列选项中,属于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基本组成部分的有(BCD)0-5A民主社会主义B科学社会主义C马克思主义哲学D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32下列选项中属于唯物主义基本形态的有(ACD)1-37A朴素唯物主久B庸俗唯物主义C形而上学唯物主义D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33下列选项中,体现量变的积累引起质变这一哲学道理的有(ACD)1-66A长堤溃蚁穴,君子慎其微B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C绳锯木断,水滴石穿D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34下列各项属于党的思想路线内容的有(ABCD)2-125A一切从实际出发B理论联系实际C实事求是D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35下列各项属于生产关系内容的有(ABCD)3-139A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B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C产品的分配方式 D人们在生产中的相互关系36货币的基本职能有(AB)4-189A价值尺度B流通手段C支付手段 D贮藏手段37以机器设备形式存在的资本,属于(AC)5-229A不变资本B可变资本C固定资本 D流动资本38发达市场经济国家调控货币量的政策手段有(BCD)6-281A税收政策B公开市场业务C再贴现利率政策 D最低准备金率政策39空想社会主义理论的合理性表现在(AB)7-304A它深刻揭露了资本主义的罪恶B它认为资本主义必须要为一种更好的制度取代C它揭示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经济根源D它认为无产阶段是埋葬资本主义的革命力量40下列各项属于共产主义社会基本特征的有(ACD)8-341A生产力高度发展和物质财富极大丰富B实行社会公有制和按劳分配C人们精神境界极大提高D阶级消灭和国家自行消亡2009年7月一、单项选择题。1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统一于它的 ( D )0-18 A理论性 B阶级性 C逻辑性 D实践性2.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在于是否承认 ( C )1-37 A世界是普遍联系的 B世界是运动发展的 C世界是物质的 D世界是统一的3.物质的唯一特性是 ( B )1-40 A运动变化性 B客观实在性 C可知性 D广延性4.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是 ( D )1-56 A内容决定形式的规律 B否定之否定规律 C质量互变规律 D对立统一规律5矛盾的基本属性有两个,一个是斗争性,另一个是 ( A )1-56 A同一性 B客观性 C. 普遍性 D特殊性6 白菜、韭菜、芹菜、菠菜等与蔬菜的关系属于 ( B )1-61 A 部分与整体的关系 B个性与共性的关系 C现象与本质的关系 D形式与内容的关系7先有工程设计图,然后按工程殴计图施工,建成大厦。这一事实说明 ( B )1-84 A意识在先,物质在后 B意识对物质有能动作用 C意识对物质有决定作用 D物质对意识有决定作用8从本质上看,认识是 ( D )2-96 A主体主观精神的产物 B主体对“客观精神”的体验 C. 主体对客体的直观反映 D. 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9两条根本对立的认识路线是 ( B )2-102 A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B唯物主义反映论和唯心主义先验论 C主观唯心主义认识论和客观唯心主义认识论 D能动革命的反映论和直观被动的反映论10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是 ( C )2-127 A一切从实际出发 B理论联系实际 C实事求是 D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11社会存在是指 ( A )3-131 A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总和 B社会物质财富的总和 C社会各种关系的总和 D社会各种要素的总和12下列各项属于技术社会形态序列的是 ( C )3-149 A奴隶社会 B封建社会 C工业社会 D资本主义社会13下列选项中属于意识形态的是 ( A )3-135 A哲学 B逻辑学 C语言学 D物理学14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有两对,一对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另一对是( C )3-131 A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矛盾 B剥削阶级和被剥削阶级的矛盾 C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 D先进思想和落后思想的矛盾15商品的最本质因素是 ( C )4-184 A使用价值 B交换价值 C价值 D价格16剩余价值的唯一源泉是工人的 ( D )4-201 A具体劳动 B必要劳动 C. 个别劳动 D剩余劳动17 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规律是 ( B )4-203 A价值规律 B剩余价值规律 C资本主义积累规律 D平均利润率规律18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核心是 ( D )4-219 A实用圭义 B民主主义 C功利主义 D利己主义19能够划分为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形态的是 ( D )5-228 A流通资本 B商品资本 C货币资本 D. 生产资本20.社会资本再生产的核心问题是( C )5-232 A. 剩余价值的实现问题。 B. 国民收入的实现问题 C社会总产品的实现问题 D国民生产总值的实现问题 21平均利润的形成是( B )5-241 A 部门内部竞争的结果 B部门之间竞争的结果 C资本积累的结果 D. 资本有机构成提高的结果22.商业资本的职能是( C )5-246 A. 购买生产资料和劳动力 B.创造价值和剩余价值 C实现商品的价值和剩余价值 D.补偿商品买卖的各种费用 23利息率的变动区间是在 ( A )5-252 A平均利润率和零之间 B剩余价值率和零之间 C.利润率和零之间 D年剩余价值率和零之间24绝对地租产生的原因是( A )5-260 A士地有权的垄断 B土地优劣的差别 C土地数量有限 D 农业资本有机构成较低 25垄断利润的获得,主要是通过 ( C )6-273 A自由竞争实现的 B市场调节实现的 C垄断价格实现的 D行政干预实现的26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新发展起来的国际垄断组织是 ( A )6-286 A跨国公司 B国际卡特尔 C国际辛迪加 D国际托拉斯 27下列属于19世纪初欧洲空想社会主义者的是 ( B )7-304 A柏拉图 B圣西门 C康德 D李嘉图28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产生有两个条件,一是工人运动的发展,二是 ( B )7-332 A社会贫富分化严重 B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传播 C政治腐败蔓延 D杰出人物的产生 29社会主义社会的改革是 ( D )3-164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