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6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山西省人民医院李江营、手术室护士职业危害及防范、手术室护士常见危害因素及防范、血源性感染、乙型肝炎(HBV )、丙型肝炎(HCV )、艾滋病(HIV )、梅毒、疟疾等。 针刺伤仅在0.004 ml HBV血液中受伤者感染HBV的概率为6%-30%,感染HIV的概率为0.03%。 危害因素可通过意外的针刺伤、刀切伤、脏血溢出眼睛或沾染皮肤等,即通过粘膜和不完整的皮肤传播,不通过吸入血气溶胶传播。 皮下接触HIV的危险性为0.3%,粘膜接触为0.09%; 针刺感染HCV的危险性为1.8%。 血液和各种体液中含有的病毒多为血液、血液成分、伤口感染性分泌物、阴道分泌物、羊水、胸腔积液、腹腔积液等。 感染途径:血源性感染AIDS/HIV:70万人以上乙型肝炎感染: 1亿c型肝炎: 3800万. 我国医务人员不预防血源感染,怕明确感染,在身边的病例外科、口腔科,护目镜中容易导致锐器损伤的操作一般是锐器箱的质量不好,缺乏安全注射器具的理念和现状以及锐器损伤的监测和教育训练,标题的新闻医生担心HIV感染, 误诊患者患有手术台丈夫HIV感染,妻子在找产医院产前需要做HIV检查上海口腔门诊需要发现HIV感染者的AIDS/HIV发病率高,各患者不能做正常检查(人权、时间)。 假设艾滋病/艾滋病毒血液、分泌物与体液的接触重视防止手套损伤,美国见闻完善患者术前必要的检查和检查,已知感染者进行细菌、真菌培养和药敏试验,包括肝功能、乙型肝炎抗原、抗体、丙型肝炎、梅毒、艾滋病等,有特殊感染时可在手术室进行合理安排、落实标准预防原则,落实预防措施,(二)护士1 .定期进行健康检查和相关疫苗接种。 通常接种乙肝表面抗原阴性者是目前防治乙肝最有效的措施,对丙型肝炎也有一定的预防作用。 2 .术前需要自检手部皮肤破损者,原则上不参加手术洗手,尤其有感染性手术。 担任巡视护士时,必须戴手套,穿隔离服,接触患者前后,尤其是血液、体液后洗手。 3 .术中根据情况做好充分准备(1)穿手术服:应具备良好的防水性能,优选一次性手术服。 (2)戴手套:手套不能防止针刺伤,但可减少血液进入体内的量,降低感染的危险性。 如果手套损坏或弄脏,立即更换。 必要时请戴双手套。 (3)口罩、护目镜:避免术中血液溅到护士脸上感染的可能性。 (4)严格操作:思想高度集中,规范操作,准确传达锐利的仪器(放入弯盘等固定容器中),及时回收妥善放置,以免伤害自己和他人。 4、术后及时正确处理缝针、刀片、针等锐利物品、各种敷料及患者引流物、冲洗液等,减少危险品暴露时间。 用含氯溶液湿法清洗地面和物品表面的血迹。 (三)医生必要时戴口罩护目镜,避免野蛮操作,保护自己,护士也要珍惜。 四、意外损伤处理(一)伤员1 .针刺、刀割伤及时挤出血液,用碘伏及其他消毒剂消毒,再次擦手,更换无菌手套,严重时更换其他护士。 2 .皮肤一接触到血液体液,马上用肥皂、清水洗涤,必要时用消毒剂洗涤。 3 .患者的血液和体液流入口和眼睛时,必须立即用大量清水和生理盐水冲洗,然后点滴含抗生素的眼药水。预防锐器损伤的原则是,不管是否使用废弃的损伤性废弃物,禁止携带用损伤性废弃物处理的针、刃等锐利的器具随意行走,禁止徒手传递缝针、刀片、针等锐利的器具4、伤后24内向有关部门和领导报告,及时进行包括发生时间、场所、有无佩戴防护器具、损伤发生原因、部位、事后处理措施、患者血液生化指标及家庭人数自身健康状况在内的注册工作。 5、药物、疫苗预防有条件者可事后注射疫苗。 如果怀疑感染HBV,接触特异性乙型肝炎高价免疫球蛋白、可注射乙型肝炎疫苗的HCV,应及时进行HCV抗体检查等。 (二)管理人员制定相关制度,鼓励护士关心,减少损伤的发生,降低受害程度。 血源性病原体职业接触防护指南、手术室使用外科面罩,外科面罩的穿戴方法是将面罩盖在鼻、口和下巴上,面罩下面的胶带系在脖子上,上面的胶带系在头的中央。 双手的指尖放在鼻夹上,从中间位置用手指向内侧按压,慢慢向两侧移动,根据鼻梁的形状制作鼻夹。 调整绳子的紧固。 护目镜、防护面罩的使用要进行诊疗、护理操作,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等有可能飞散的情况下,应该在近距离接触通过飞沫传染的传染病患者时的注意事项佩戴前检查有无破损的佩戴装置,每次使用都要进行清洁和消毒,护目镜、 安全的玻璃为了保护眼罩必须保护整个脸部的皮肤戴手套可以阻止细菌的传染,防止手的污染1 .患者的手有可能被污染或者接触到患者的粘膜、血液、体液的情况下,戴清洁手套2,工作人员在手术操作时,护理免疫力低的患者的情况下, 进行侵入体腔的侵入性操作时,戴无菌手套、手套,1 .戴手套不能代替洗手,脱下手套或更换手套后必须消毒洗手或手。 2 .手套破损和不同患者之间要更换手套,洗手,消毒手。 3 .护理同一患者时,需要从受污染部位接触清洁部位,更换手套。 4 .一次性手套不得冲洗和重复使用。 对橡胶手套材质过敏的人,要在医院准备其他材质的手套使用。BD best TM隔膜密闭式、BDEclipseNeedle .安全输液工具、BD胜MTM密闭式防止针刺安全型留置针、BD安全真空采血系列、接触后的预防措施与疫苗接种乙型肝炎病毒接触后的预防措施和疫苗接种状态密切相关的未接种疫苗者, 曾注射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和接种乙型肝炎疫苗1 .已知有反应者,不需要处理2 .已知以前接种过疫苗,已知没有反应者, 已知注射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和接种乙型肝炎疫苗3 .抗体反应未知者应进行抗原抗体检查,注射检查结果不足的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采取接种乙型肝炎疫苗的措施,丙型肝炎病毒不推荐接触后的预防措施。 艾滋病病毒应尽快采取接触后预防措施的预防药物应在艾滋病病毒职业接触后4小时内实施,对最迟不知怀孕24小时以上的育龄妇女进行妊娠检查,应避免或中止怀孕,与事故大小无关,应保密职业暴露者的个人情况。 医院手术部(室)管理规范(试行)第二十八条手术部(室)应当加强医务人员职业卫生安全保护,制定具体措施,提供必要的防护用品,保障医务人员职业安全。 制定职业暴露应急方案提高对配备必要的防护用品和设施的医疗从业人员进行相关培训的职业暴露风险,掌握意义防护用品的使用原则和正确的使用方法。另外,物理因素常常忽略噪声手术室的噪声。 例如电话、电刀、钻头、门窗开关、器具车轮摩擦、电动吸尘器、麻醉器的声音等。 平均噪音为60-65分贝,可达到90分贝。 引起人的内分泌、心血管和听觉等系统的生理变化和一系列心理反应,导致心率上升、血压上升、反应迟钝、情绪急躁、注意力不集中、错误增多等。 噪音会降低语言的清晰度,妨碍交流,长期在这种环境下会引起听力下降和噪音性耳聋。 危害因素,(二)紫外线手术室设有紫外线灯、各种移动式紫外线灯、紫外线消毒盘等,打开后进行消毒,同时刺激人的皮肤、角膜、呼吸器官。 (3)放射线多项骨科手术、ERCP、经蝶垂体瘤切除术等。 其x线对人体各系统有一定的刺激和伤害,易对人产生无力感,长期接触可导致胎儿畸形,诱发恶性肿瘤。 (四)电器损伤医学仪器,特别是电外科设备,由于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在用于人体时必须注意安全。 (5)洁净手术室空气由于交流设备维护不足。 (1)噪音1 .建造手术室时,必须考虑噪音防止设施。 2 .选择噪音小、功能好的设备,适当调节,定期检修。 3 .人为因素必须尽量避免。 4 .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烦躁患者应采取各种措施尽快稳定,减少不良刺激。预防措施;(二)合理安装紫外线1 .紫外线灯,正确安装移动式紫外线照射灯。 开灯照明时,关上门窗,室内不能有人。 3 .测量紫外线功率时,请戴护目镜,穿防护服。 (三)有放射线1.x线照射手术时,穿防护服、颈围和腰垫或暂时避免,减少x线接触。 2 .在墙壁、门内设置铅板以加强隔离。 3 .不要让孕妇参加这样的手术,想怀孕的人也要注意。 合理配置,减少手术人员频繁x线照射的机会。 4 .加强饮食调节,适当添加优质蛋白质,如牛奶等,注意休息确保体力。 5 .加强设备检修和维护,特殊危险部位需要有明显标志。 (4)电器损伤1 .加强设备的检查和维护,保持设备的绝缘性良好。 2 .严格执行操作规程,以免伤害。 (5)洁净手术室设备的维护按照洁净手术室相关要求进行洁净手术室设备的维护。 化学因素,(1)化学消毒剂1 .甲醛进行空气熏蒸、物品消毒、标本浸渍时,刺鼻甲醛气体溢出,对眼、呼吸器、皮肤有刺激,有畸形性、致癌性,严重者可引起患者肺水肿而死亡。 危害因素2 .环氧乙烷EO的灭菌可发挥良好的低温消毒作用,但如果不完全排出灭菌完毕的气体,其残留物可能会强烈刺激眼睛和呼吸道,引起过敏反应,吸入过多可能会引起呕吐、意识模糊等急性中毒症状,有一定的畸形性和致癌性,但皮肤会被乙烯3 .用戊二醛溶液无耐热性的内窥镜设备等进行消毒灭菌时,多采用戊二醛溶液浸渍法。 戊二醛对皮肤粘膜有强烈刺激性,污染量可能引起烫伤,暴露在空气中会过敏,产生头晕、胸闷、气短、恶心等感觉。 4 .有过氧乙酸的手术室采用喷雾消毒室内的空气和物品表面,雾化后易蒸发分解,其产物无害,减少腐蚀作用。 0.5%对皮肤无刺激,黏膜能承受0.02%的过氧乙酸,但高浓度对皮肤黏膜有较强的刺激作用,导致烫伤。5 .臭氧紫外线灯一亮,产生一定量的臭氧,空气中嗅觉浓度为0.020.04mg/L,达到5-10mg/L可引起心率加速、头痛、疲劳,停留1小时以上可引起肺水肿,死亡。 (2)化疗药物的手术中,尤其是肿瘤手术中,常用化疗药物。 护士配置这些药物时,不可避免地会吸入含药物的气溶胶,或者药液沾到皮肤上。 剂量虽小,但其累积作用会产生长期影响,如白细胞减少、自然流产率增高、畸形、突然等。 (3)麻醉废气目前在我国一般采用半禁闭式或禁闭式的麻醉装置,但仍有很多麻醉废气直接或间接排放到手术室,麻醉器的呼吸回路漏气,蒸发罐装药时麻醉药物洒落,术后排放到患者体内的吸入性麻醉药物在手术室内空(1)化学消毒剂1 .对工作人员进行化学消毒剂的检查、使用和测试时,应戴口罩、帽子、手套,保护眼镜,正确操作,避免直接接触。 2 .消毒、灭菌容器密闭,减少消毒剂在空气中的挥发。 预防措施,3 .使用前要洗净消毒剂或完全排出气体,打开熏蒸后手术时间应打开窗户通风30分钟。 4 .有条件者可设立专业消毒室,设置良好通风设施,尽量减少有害气体在手术室内的存在和积累。 5 .应注意定期监测空气中的有害气体含量。 6 .涂上化学消毒剂后,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涂上手霜,以免引起接触性皮炎或湿疹。 (二)化疗药物1 .正确使用防护措施:戴防护服、手套、口罩、帽子,必要时戴防护眼带,有污染时立即更换。 2、规范操作:熟练掌握药物配置技术,防止药液和雾沫飞散。 3 .改善作业环境:设置空气净化装置,定期监控,减少呼吸器的摄取。 4 .孕妇禁止接触化疗药物。 5、加强化疗废弃物管理:将废弃物与其他物品分开管理,保管在规定的密闭容器中,向有关部门送专业处理。 (3)麻醉废气1 .麻醉科选择精密的循环密闭式麻醉器,在麻醉器上设置麻醉废气吸收系统,或者使麻醉器的废气连接管通过室外,可以减少90以上的污染。 2、根据手术种类和患者情况,选择合适的麻醉方式,合理安排手术时间。 3 .护士在怀孕期间应尽量减少在附近房间接触吸入麻醉药物的机会。 其他危害因素、手术中持续产生的各种废气对人体产生不良影响,如电刀使用时产生的有害烟雾、关节置换术中使用的骨水泥异味、血腥气味、肠道手术中粪便气味、患者和工作人员吐出的二氧化碳等。 再加上手术时门窗关闭,空调系统的通风量受到限制,异味无法排除,医务人员无法承受这些异味。 1 .在使用减少异味发生的电刀过程中,迅速吸入产生的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护士企业编制面试题库【网校专用】附答案详解
- 2025年生态修复工程生物多样性保护政策法规解读报告
- 2025年工业互联网平台增强现实交互技术在工业设备故障诊断与处理中的应用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毛球修剪器行业市场全景评估及投资规划建议报告
- 押题宝典高校教师资格证之《高等教育法规》试题及答案详解(有一套)
- 2025版企业知识产权采购合同参考范本
- 2025年涂料行业知识产权保护与许可合同模板
- 2025标识标牌户外广告发布与维护服务合同
- 2025存量房交易资金监管与划拨服务合同
- 2025年地面光伏电站施工劳务分包及安全生产协议
- 2025年新闻记者职业资格题库带分析
- 枞阳县公共停车场智慧停车项目实施方案
- 小学五年级上册生态生命安全教案
- 2024秋新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教学课件 第四单元 10~20的认识第1课时 10的再认识
- 电梯维修改造施工方案大修
- 国际歌与公社原则讲解:初中历史与音乐跨学科教案
- 高中趣味数学竞赛题目课件
- 配电网自动化技术单选题100道及答案
- 《影视拍摄角度构》课件
- T-CIRA 46-2023 核电厂液态流出物中锶89和锶90分析 液体闪烁法
- 从理论到实践我的博士研究计划解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