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总复习ppt课件_第1页
心理学总复习ppt课件_第2页
心理学总复习ppt课件_第3页
心理学总复习ppt课件_第4页
心理学总复习ppt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总复习,心理学(0031)总复习,.,2,各章内容关系,心理现象=心理过程+人格,认知(感觉与知觉,记忆与学习,思维与创造性,智力);情绪情感;意志。意识与注意,需要、动机;能力、气质、性格。,人际交往与社会影响,概论,毕生发展,心理健康,注意是心理状态(暂时状态),.,3,第一章概论,概念(含义、科学性质)历史(1879冯特;各学派的创始人及代表人物、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分支(理论领域、应用领域)研究方法(观察法、测验法、实验法、调查法)意义作用(一、二、三),.,4,重点:,心理学的概念(名词解释)科学性质(选择)心理学的主要流派(论述)心理学的主要分支(选择)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及各方法的优缺点(选择、简答),.,5,1科学心理学诞生于()A1819年B1867年C1879年D1898年C,真题演练:,.,6,2.“如果给我一打婴儿,我保证能够任意培养成任何一类的人或者医生、律师、商人和领导者,甚至于训练成乞丐和盗贼”。持此言论的心理学家是()A.皮亚杰B.劳伦兹C.华生D.弗洛伊德C,.,7,3.研究者在进行实验研究时,必须考虑到三类变量,分别是自变量、因变量和()A.反应变量B.控制变量C.环境变量D.不可控制变量B4.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代表人物是()A.华生B.马斯洛C.霍尔D.杜威B,.,8,5.心理学属于()A.自然科学B.社会科学C.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双重性质的科学D.哲学C6.在自然情景中对人的行为进行研究,以发现其心理活动变化的方法是()A.调查法B.观察法C.实验法D.测验法B,.,9,实验法心理学简述观察法的优点和不足。,.,10,第二章意识与注意,意识的性质(定义、四种状态)注意(定义、注意与意识的关系、注意的种类),.,11,重点:,意识的概念(名词解释)意识的状态(简答)注意的概念(名词解释)注意的特点(简答)注意的功能(简答),.,12,重点:,注意与意识的关系(简答)注意的种类(简答)睡眠的四个阶段(选择)催眠的心理特征(选择)心理促动药物的分类(选择),.,13,真题演练,1意识活动的内容包括对外部事物的觉知与内部刺激的觉知,还有()A对他人的觉知B对社会的觉知C对事物的觉知D对自身的觉知D2.有预定目的,需要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是()A.随意注意B.不随意注意C.随意后注意D.无意注意A,.,14,随意注意一位中学生物老师走进课堂时,将装在盒子中的模型放在不显眼处,等到讲课需要时才亮出;上课时他先给学生讲这节课的目的与要求,通过生动有趣的事例吸引学生的注意,帮助学生理解所讲知识。请用心理学原理分析上述做法的有效性与合理性。,.,15,第三章感觉与知觉,.,16,重点:,感觉的概念(名词解释)感觉的生理机制(简答、选择)绝对感觉阈限、差别感觉阈限(名词解释)明适应、暗适应的概念(名解)颜色感觉的三种属性(选择)两种感光细胞的区别(选择,看PPT的表格)色觉理论(简答),.,17,重点:,声波的三个物理刺激及相应的感觉特性(选择)听觉的适应与疲劳,混合与掩蔽(名解)听觉的理论(简答)知觉的概念(名解)知觉的特性(简答)几种复杂的知觉及机制(选择、论述)社会知觉的概念(名解)社会认知过程(论述),.,18,真题演练,1可见光波长范围是()A400至750毫微米B500至750毫微米C600至800毫微米D700至900毫微米A2颜色感觉具有三种属性,一是色调,二是饱和度,三是()A色彩B亮度C颜色D色光D,.,19,3.感觉阈限与感受性大小的关系是()A.韦伯比率B.平行关系C.正比关系D.反比关系D4.人耳所能接受的振动频率为()A.2020000赫兹B.3025000赫兹C.4020000赫兹D.5025000赫兹A,.,20,5.觉察刺激之间微弱差别的能力称为()A.绝对感觉阈限B.绝对感受性C.差别感觉阈限D.差别感受性D,.,21,定势简述格式塔原则简述知觉恒常性的种类。,.,22,第四章记忆与学习,概念类型(陈述性记忆、程序记忆)记忆系统(感觉记忆、短时记忆、长时记忆)遗忘(遗忘曲线及进程、遗忘的理论、提高记忆的方法)学习(定义、一般过程),.,23,重点:,记忆的概念(名解)记忆的基本过程(简答)记忆的类型(简答)记忆的三个系统(简答,记忆时可参考PPT)遗忘曲线的绘制者,以及遗忘的进程(选择)遗忘的原因及解释(论述),.,24,重点:,提高记忆的方法(简答)学习的定义(名解)学习的一般模式(简答)学习的分类(简答)学习的策略与方法(简答、论述),.,25,真题演练,1.处于信息加工系统核心的是()A感觉记忆B长时记忆C工作记忆D语义记忆C2.对字词、概念、规律等各种概括化知识的记忆属于()A陈述性记忆B程序性记忆C情景记忆D语义记忆D,.,26,3.在平常测验中,选择题考察的是()A.识记B.保持C.回忆D.再认D4.信息由感觉记忆进入短时记忆的必要条件是()A.编码B.注意C.储存D.复述B,.,27,6.信息在短时记忆中一般保持()A.15秒钟B.2030秒钟C.80100秒钟D.120秒钟B,.,28,简述遗忘的原因及其影响因素。画出梅耶的学习过程模式图,并说明学习的过程。试用遗忘理论解释一篇长的文章为什么中间部分较难记住。,.,29,第五章思维与创造力,概念和特征问题解决(定义、三部分、特征、策略和方法、影响因素)想像(创造性思维的特征、影响因素及训练),.,30,重点:,思维的概念(名解)思维的特征(简答)思维的过程和种类(简答)概念的含义(名解)推理的概念(名解)问题解决的定义及三部分(名解)问题解决的三个特征(简答),.,31,重点:,问题解决的策略和方法以及影响因素(论述)想象的概念及其特征(简答)创造性的概念及其特征(简答)创造性的测量和鉴别(选择)创造性的影响因素及其训练(论述),.,32,真题演练,1.思维敏捷、反应迅速、对于特定问题情景能够顺利做出多种反应或答案,这种创造性思维的特性是()A独特性B流畅性C灵活性D洞察性B2.思维的基本过程是()A.分类和比较B.分析和综合C.抽象和概括D.具体化和系统化B,.,33,3.人们在解决问题时,通过增加初始状态与目标状态的差异以最终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这种解决问题的方法是()A.启发式B.手段目的分析法C.爬山法D.算法式C4.先有一个目标(目的),它与当前的状态之间存在着差异,人们认识到这个差异,就要想出某种办法采取活动(手段)来减小这个差异。这种解决问题的方法或策略是()A.爬山法B.逆向工作法C.手段目的分析法D.尝试错误法A,.,34,4.概念的内涵指的是概念所反映的事物的本质,外延指的是概念的范围。概念的内涵增加的同时,也就是使本质的条款更多,它的外延就()A.大了B.多了C.小了D.增加了C,.,35,概念问题解决简述问题解决的特征简述问题的组成部分。创造性的影响因素有哪些?,.,36,第六章智力,概述(比率智商与离差智商的分别、智力的差异及发展特征)智力的理论(二因素论、结构论、三因素理论)智力的测量(信度和效度、经典智力测验),.,37,重点:,智力的概念(名解)智力与能力的区别(简答)能力的不同类型(简答)智力与智商的差异(选择)智力的差异(选择)智力的发展特征(选择)智力的理论(简答)其中,智力的三元理论(论述)智力的测量(选择,可参考PPT),.,38,重点:,心理测验的性质(简答)信度的概念(名解)信度的分类(简答)效度的概念(名解)效度的分类(简答)测验的标准化(选择)经典智力测验(选择,可参考PPT)智力的影响因素(简答),.,39,真题演练,1.以发现人的潜在才能、深入了解其长处和发展倾向为目的的测验属于()A智力测验B成就测验C性向测验D人格测验C2.一个实际年龄为4岁,心理年龄为5岁的儿童,其比率智商是()A.0.8B.1.25C.80D.125D,.,40,3.表示测验结果跨时间的一致性的指标是()A.再测信度B.内容效度C.内部一致性信度D.构想效度A4.流体智力和晶体智力说的提出者是()A.斯皮尔曼B.卡特尔C.瑟斯顿D.吉尔福特B,.,41,5.某学生智商为100,表明该生智力()A.较低B.中等C.较高D.非凡B,.,42,心理测验简述智力的影响因素。简述智力的个体差异。,.,43,日常生活中,有的人聪明,有的人愚笨;有的人擅长绘画,有的人擅长写作;有的人言语能力强,有的人空间能力占优势请运用智力的相关原理说明这种差异现象。论述吉尔福特智力结构理论的主要观点。,.,44,第七章动机与情绪情感,动机与行为(定义、种类、动机强度与工作效率的关系)动机的理论(匮乏与成长动机理论)情绪情感(定义、二者的区别、种类)情绪情感的功能,.,45,重点:,动机的概念(名解)动机的功能(简答)动机的种类(简答)动机强度与工作效率(选择。中等强度动机最有利于发挥工作效率)交往动机的概念及产生原因(简答)成就动机的概念及包含成分和特征(简答)动机理论(简答),.,46,重点:,情绪情感的概念(名解)情绪的构成成分(简答)情绪情感的区别(简答,可参考PPT)情绪的四种基本形式(选择)情绪的状态(简答)情感的种类(简答)表情的种类(选择、简答)情绪情感的功能(论述),.,47,真题演练,1.“情急生智”所描述的情绪状态是()A心境B激情C应激D热情C2.将一个很难的学习问题解决后,我们会感到喜悦、快慰,这种情感属于()A道德感B美感C理智感D责任感C,.,48,3.下列描述中属于内在动机的是()A学生为了掌握知识、技能而努力学习B学生为了获得老师的赞扬而努力学习C学生为了获得同学的认可而努力学习D学生为了获得父母的奖赏而努力学习A4.“出门看天色,进门看脸色”,这说明了情绪与情感具有()A.动力功能B.健康功能C.调控功能D.信号功能D,.,49,5.能够激起有机体的定向行为,并能满足某种需要的外部条件或刺激物是()A.需要B.动机C.诱因D.兴趣C6.具有感染性的,比较平稳而相对持久的情绪状态是()A.热情B.心境C.激情D.应激B,.,50,7.动机可以分为生理性动机和社会性动机,下列不属于社会性动机的是()A.繁衍动机B.交往动机C.成就动机D.工作动机A,.,51,8.从发生早晚的角度看情绪与情感的差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情绪发生早,情感产生晚B.情绪发生晚,情感产生早C.情绪情感同时产生D.情绪情感都是与生俱来的A,.,52,心境简述动机强度与工作效率的关系。古人云:仓廪实而知礼节,温饱足而知荣辱,请用匮乏与成长动机理论解释这种说法。试述情绪在人类生活中的作用。,.,53,第八章人格,人格性质(定义、特征、结构)人格的差异(认知方式、气质、性格差异)人格理论(奥尔波特人格特质理论、单一型模式)人格的成因人格的测量(测验法、投射法),.,54,重点:,人格的概念(名解)人格的特征(简答)人格的结构(简答)人格的差异(简答)人格特质说(选择,其中要注意奥尔波特的人格特质理论),.,55,重点:,人格类型说(了解即可)人格成因(论述)人格测量(选择),.,56,真题演练,1.把人格特质分为共性和个性两类的心理学家是()A卡特尔B奥尔波特C艾森克D爱德华B2.情绪丰富外露、灵活好动、缺乏耐心和毅力、稳定性差,这类人的气质类型是()A胆汁质B多血质C粘液质D抑郁质B,.,57,3.以弗洛伊德心理分析理论为依据的人格测验是()A.罗夏克墨渍测验B.明尼苏达人格测验C.爱德华个人兴趣量表测验D.青年性格问卷测验A4.安静沉稳、寡言少语、情绪不易外露、自制力强,这类人的气质属于()A.胆汁质B.多血质C.粘液质D.抑郁质C,.,58,5.脾气急躁、精力旺盛的人更多属于()A.胆汁质B.多血质C.粘液质D.抑郁质A,.,59,简述遗传对人格的作用。人格结构包含哪些成分?各个成分之间具有什么样的关系?,.,60,俗话说,“有其父必有其子”,结合家庭教养方式的类型,分析家庭环境因素对人格形成的影响。,.,61,第九章人际交往与社会影响,概述(人际交往理论)人际沟通与人际吸引(基本模式、人际吸引的条件)群体及其对个人行为的影响(群体凝聚力、社会影响),.,62,重点:,人际关系的概念及其心理需要(名解)人际需要三维理论(简答)人际沟通的概念(名解)人际沟通的基本模式以及基本要素(简答)人际沟通类型(简答)人际沟通条件(简答)群体行为的一般特性(简答)群体对成员的影响表现(论述),.,63,真题演练,1.提出人际需要三维理论的心理学家是()A霍曼斯B马斯洛C舒茨D沙赫特C2.“酒逢知己饮,诗向会人吟”,表现人际吸引的条件是()A接近性B熟悉性C相似性D互补性C,.,64,3.人类个体进行社会交往有着深刻的心理动因,从产生行为动机的心理需要来看,可以分为三个方面,即()A.本能、合群需要和自我肯定的需要B.本能、合作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C.本能、合作需要和自我调控的需要D.本能、合群需要和自我保护的需要A,.,65,4.拥有信息并试图进行沟通的人称为()A.信息源B.反馈者C.信息D.通道A5.有的人在群情激愤的群体中极易丧失理智,作出与其身份和个性极不相符、与平时判若两人的举动来,这种现象属于()A.社会干扰B.社会助长C.群体极化D.去个体化D,.,66,6.信息的发送者与信息的接受者之间的信息相互作用过程是()A.信息传播B.人际沟通C.人际吸引D.人际关系B,.,67,名词解释社会助长简述减少社会惰化的有效途径。简述人际吸引的条件。,.,68,第十章心理健康,心理健康(五个标准、增进心理健康的途径)压力(压力源、影响因素)挫折(定义、心理防御机制、应对策略)焦虑(概念、类型、应对策略),.,69,重点:,心理健康的概念(名解)心理健康的标准以及增进心理健康的途径与方法(简答)压力的概念以及产生原因(简答)压力的影响因素及其应对策略(论述)挫折的概念(名解)挫折后的反应(选择),.,70,重点:,心理防御机制的分类(简答)挫折的应对策略(论述)焦虑的概念(名解)焦虑的主要类型和产生原因(简答)焦虑的应对策略(论述),.,71,真题演练,1.汶川大地震后,很多幸存者经常被痛苦和恐怖回忆所困扰,这种反应属于()A强迫症B恐惧症C广泛性焦虑障碍D创伤后应激症D2.经济危机、物价上涨、就业困难使得一些人失去生活信心,这种压力源属于()A社会性压力源B心理性压力源C文化性压力源D躯体性压力源A,.,72,3.下列属于逃避性心理防御机制的是()A.转移B.升华C.压抑D.补偿C4.“吃不着葡萄说葡萄酸”在心理防御机制中属于()A.否认B.文饰C.投射D.反向B,.,73,5.把失恋的挫折感转化为发奋学习的动力,这种心理防御方法称为()A.升华B.转移C.文饰D.压抑A,.,74,焦虑障碍简述影响压力的因素。正确应对压力的策略有哪些?,.,75,第十一章毕生发展,个体发展的基本理论(关键期、发展心理学的主要研究方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