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章细胞和组织的适应、损伤和修复第一节细胞和组织的适应一萎缩:发育正常的细胞、组织和器官体积缩小叫萎缩。 通常萎缩的组织和器官是实质细胞体积的缩小,伴有细胞数的减少和纤维组织的增殖。(1)分为萎缩的生理萎缩和病理萎缩两类。 病理萎缩的原因可分为以下几类1营养不良性萎缩:包括全身性萎缩和局部性萎缩。2压迫性萎缩3废用性萎缩4内分泌性萎缩5神经性萎缩二肥大三倍增殖四化生:一个分化成熟的组织向另一个分化成熟的组织转化的过程就是化生。1上皮组织的化生2间叶组织成分间的化生第三节损伤的修复一次生双纤维性修复(1)肉芽组织:由新生毛细血管和成纤维细胞组成的幼稚结缔组织,伴有炎性细胞浸润。 肉眼可观察到鲜红色、颗粒状、柔湿,形成新鲜肉芽。1肉芽组织的结构成熟的标志间质内水分逐渐被吸收,减少炎症细胞逐渐被喂养,不久便消失毛细血管腔部分闭塞,数量减少,部分改建为小血管成纤维细胞逐渐成纤维细胞2肉芽组织的作用和结局防止感染,保护创面填补伤口和局部组织的缺损。机械化或包裹坏死组织、血栓、炎症性渗出物及其他异物。 最终老化形成瘢痕。(2)瘢痕第三章局部血液循环障碍第一节充血一动脉性充血双静脉性充血(4)脏器淤血的例子1慢性肺淤血多由左心衰竭引起。肉眼可见,肺体积增大,重量增加,呈暗红色,质地变硬,切开时从切面流出淡红色泡状液体。光镜下:毛细血管扩张淤血导致肺泡间隔扩大的肺泡腔内有淡红色浮肿液、红细胞的肺泡内的红细胞被巨噬细胞吞噬后,红细胞的血红蛋白被白细胞分解为茶色的含铁蛋白颗粒,吞噬了该含铁蛋白颗粒的巨噬细胞被称为心力衰竭细胞。 心力衰竭细胞多见于肺泡腔内)临床患者常有气短、缺氧、紫绀、粉红色泡沫痰等症状,易继发肺部感染。2慢性肝淤血多由右心衰引起肉眼看,肝脏体积增大,重量增加,复膜紧张,稍厚,实质性,颜色深红,切面呈红黄相会的格子状图案,类似槟榔切面,故称槟榔肝。光镜下:小叶中央静脉和附近的肝窦高度扩张淤血,肝细胞萎缩、变形、坏死,甚至消失的小叶周围的肝细胞因缺氧而发生脂肪变性。 长期慢性肝淤血的情况下,会发生充血性肝硬化。第三节血栓形成血栓形成:血液中有形成分在活体的心脏和血管内形成固体块的过程叫做血栓形成。血栓:形成的固体块。血栓形成的条件和机制(1)心血管内膜损伤(2)血流缓慢或形成旋涡;(3)凝血性增高二血栓形成的过程及其形态PS下肢血栓多馀上肢血栓静脉血栓多馀动脉血栓静脉内大量混合血栓静脉血栓的头部为白色血栓,体部为混合血栓,尾部为红色血栓。三血栓的结局四血栓形成对群体的影响第四节栓塞栓塞:循环血液中出现不溶于血液的异常物质,伴随血液流动堵塞血管腔的现象称为栓塞。栓子:引起栓塞的物质叫栓子。 栓子可以是固体、液体或气体。 最常见的是血栓栓子。坐子的运行路径双插头的类型及对机体的影响(1)血栓栓塞:血栓脱落引起的栓塞称为血栓栓塞,1肺动脉栓塞的95%来源于下肢深静脉2动脉系统栓塞大多来自左心(二)脂肪栓塞:血液中出现脂肪滴堵塞血管,称为脂肪栓塞。(3)气体栓塞(四)其他类型的栓塞羊水栓塞第五节梗死:局部组织、器官血流急速中断引起的缺血性坏死称为梗死或梗死。梗死形成的原因和条件梗死的类型及病理变化(1)贫血性梗死(心脾肾)(二)出血性梗死常发生于组织疏松、具有双重血液循环的器官(肺、肠)梗塞因为有明显的弥漫性出血而呈红色,也称为“红色梗塞”。 具备条件一动脉有闭塞两个组织疏远3严重淤血第四章炎症第一部分概述炎症:是具有血管系统的生物组织对各种损伤发生以防御反应为主的病理过程。炎症的基本病理改变是局部组织变质、渗出和增殖。第二节炎症的基本病理变化及其类型变质二次渗出(1)血流动力学变化;(2)液体渗出1血管壁通透性增高的机理2浸出液特征与浸出液的差异P563渗出液在炎症中的作用渗出液稀释毒素和有害物质,带来营养物质和代谢产物。渗出液中含有大量抗体、补体及溶菌物质,有助于病原微生物的防御、杀菌。渗出液中纤维蛋白原不仅可以与纤维素交织形成网,限制病原微生物的扩散,而且可以消除炎症细胞吞噬病原体,成为炎症后期修复的立足点。(3)白细胞渗出:炎症时血液中的各种白细胞通过血管壁渗出到血管外的现象。1白细胞边集与附属壁2白细胞的附着和游离。3白细胞趋化作用4白细胞的作用(1)吞噬作用:吞噬分别有识别和附着、吞噬、杀伤和分解三个连续步骤。(2)免疫作用(3)组织损伤作用(四)渗出性炎:以渗出为主病变炎症,最常见。1浆液性炎:以浆液渗出为主的炎症2纤维素性炎:以渗出物中有大量纤维素为特征。3化脓性炎:以中性粒细胞渗出为主,以不同程度的组织坏死和脓液形成为特点。4出血性炎5卡塔西斯三倍增殖增殖的特征增殖性炎1非特异性增生性炎2特异性增殖性炎:肉芽肿性炎是指炎症局部以巨噬细胞及其演化的细胞增殖为主,形成边界明显的结节状病灶。(1)感染性肉芽肿(2)异物性肉芽肿四炎性介质第三节炎症的临床表现和结局炎症的临床表现二炎症的结局三个展开。局部扩展2淋巴道播种3血道传播(1)菌血症(2)毒血症(3)败血症(4)毒脓败血症第五章肿瘤第一节肿瘤肿瘤:肿瘤是机体由于各种肿瘤原因,局部组织细胞在基因水平上失去其生长正常调控,引起克隆性异常增殖的新生物,常表现为局部肿瘤。PS肿瘤性增生与非肿瘤性增生的差异肿瘤性增生:与生物不协调,失去控制,相对自主,无限成长增殖的细胞来自单一的肿瘤性转化母细胞,在一定程度上丧失了分化成熟的能力,呈异常的形态结构、功能和代谢。肿瘤原因一旦消除,该增殖特性仍然存在,对机体有害。非肿瘤性增生:适应机体需求,受机体控制,在一定程度上增生的细胞来自无痛亲细胞,分化成熟,具有原组织细胞的形态、功能和代谢特点,原因消除后停止增生,始终是机体损伤后的防御和修复反应。第二节肿瘤的命名和分类(1)(二)特殊命名恶性肿瘤:肾母细胞瘤神经母细胞瘤淋巴细胞瘤黑色素瘤精原细胞瘤第三节肿瘤形态第四节肿瘤的分化与异型性第十章心血管系统疾病第三节高血压病一个两种病理变化(1)缓进型高血压病良性高血压病根据其发展过程可分为三期1功能障碍双动脉病变期(1)细动脉硬化(2)小动脉硬化本期临床表现为高血压继续上升,维持在较高水平,头痛、头晕、失眠、乏力等症状更为明显。3内脏病变(1)心脏病变(2)肾脏病变:主要称为原发性细粒固缩肾,或高血压固缩肾。肉眼可见,两肾体积缩小,重量减轻,质地变硬,表面呈均匀弥漫颗粒状。 截面肾皮质变薄,皮肤髓质分解不清。光镜下:肾实质内微动脉硬化明显,进球动脉呈玻璃样变化,小叶间动脉内膜纤维增厚,管腔狭窄。 严重时出现慢性肾功能衰竭。(3)脑病变风湿性四节炎:与a族b型溶血性链球菌感染相关的超敏感炎症性疾病,主要涉及全身结缔组织,属结缔组织病和胶原病范畴。病因及发病机制两个基本病理变化(1)变质浸出期(二)增殖期(肉芽肿期):纤维素样坏死灶周围可见巨噬细胞增殖聚集,吞噬纤维素样坏死物,称为风湿细胞或凋亡细胞。 称风湿性小体或阿少夫小体(由风湿性细胞、纤维素样坏死及少量淋巴细胞和成纤维细胞形成圆形或梭形边界明显的结节状病灶),是本病的诊断性特征性病变。第十章心血管系统疾病第十一章呼吸系统疾病第三节肺炎细菌性肺炎(1)大叶性肺炎:主要由肺炎球菌引起,涉及肺大叶的大部分或全部,是指以肺泡内弥漫性纤维素渗出为主的炎症。1病因和发病机制大叶性肺炎90%以上由肺炎球菌引起,常见为1237型,其中3型毒性最强。 在发病过程中,超敏感反应可能发挥重要作用。2病理改变和临床病理相关病变一般发生于单侧肺,多见于左肺或右下叶。 分四期(1)充血浮肿期(2)红色肝样变态期(3)灰色肝样病变(4)溶解消散期(二)小叶性肺炎:因为是以细支气管为中心,以肺小叶为单位的急性化脓性炎,又称支气管肺炎,听诊肺部常见的湿性啰音。1病因及发病机制2病理变化肉眼可见:双肺表面及剖面散在灰黄色实性病灶,特别多见于以下肺叶及背侧光镜下:病变细小的支气管粘膜充血、水肿、纤毛柱状上皮变性、坏死、脱落管腔内充满脓性渗出物。第十二章消化系统疾病第四节肝硬化单门静脉性肝硬化(一)病因及发病机制;(2)病理变化光镜下:正常的肝小叶结构被破坏,广泛增殖的纤维组织重新分割原来的肝小叶,包围称为大小不同的圆形或椭圆形肝细胞团,称为假小叶。(3)临床病理联系1门静脉高压症的原因(1)肝内血管网减少(2)肝内血管网异常吻合支形成门静脉高压症的主要临床症状征象如下(1)脾肿大(2)胃肠消化吸收功能障碍(3)腹水腹水的主要原因是门静脉高压使门静脉系统毛细血管内的流体静压上升,血管墙壁渗透性增强,液体泄漏到腹腔内。 肝细胞合成白蛋白的功能下降和消化不良。内广泛纤维化肝功能障碍。(4)侧枝循环形成1 )食管下段静脉丛曲张2 )直肠静脉丛曲张3 )脐周围腹壁浅静脉曲张2肝功能衰竭(1)激素灭活功能下降,男性乳腺发达,女性月经不调,蜘蛛痣,肝掌(2)蛋白质合成障碍(3)出血倾向(4)胆色素代谢障碍(5)肝性脑病第十三章泌尿和生殖系统疾病第一节肾小球肾炎肾小球肾炎是以肾小球障碍(增生)为主的超敏感反应性炎症性疾病,临床上以血尿、蛋白尿、管型尿、尿量异常、水肿、高血压等为主要引起肾功能衰竭的最常见原因之一。三临床表现1急性肾炎综合征发病急,长度为少尿、无尿、蛋白尿、血尿、水肿和高血压。 重症患者出现氮质血症。 主要见于急性弥漫性增生性肾小球肾炎。2急性肾炎综合征发病迅速,进展迅速,有急性肾炎综合征的临床表现,迅速发生少尿、无尿、伴有氮素血症的急性肾衰竭。 主要见于新月体性肾小球肾炎。3肾病综合征主要为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症、严重水肿和高脂血症。 主要见成人膜性肾小球肾炎,小儿微小病变性肾小球肾炎。4慢性肾炎综合征主要为多尿、夜尿、低相对密度尿、高血压、贫血、氮质血症和尿毒症。 见于各型肾炎的晚期。四肾小球肾炎常见病理学类型(1)毛细血管内增殖性肾小球肾炎:疾病特别是肾小球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和系膜细胞的增殖。(6)慢性硬化性肾小球肾炎:以肾小球纤维化、玻璃样变形等硬化性疾病为特征。 是的,先生各种肾小球肾炎发展到晚期的共同表现,也被称为终末肾是引起慢性肾功能衰竭的最常见病理类型。1病理变化肉眼看,两肾呈对称性缩小,颜色苍白,质硬,表面呈分散性细颗粒状,称为继发性颗粒性固缩肾的截面肾皮质明显变薄,皮质边界不清,肾小动脉管壁变硬,管腔呈(口多)状开口的肾盂周边脂肪组织增多。光镜下:病变弥漫性遍及肾的多个肾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作业员岗前培训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山西护理副高答辩题库及答案解析
- 煤厂环保措施方案范本
- 证券从业考试市场分析及答案解析
- 手术后防坠床护理
- 崇明区旧城改造施工方案
- 汉白玉栏杆拆除施工方案
- 高层建筑群塔安全技术方案
- 旧房加固整修方案范本
- 广东植物墙施工方案设计
- 部编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全册教学设计
- 预防脊柱弯曲异常教案
- 阿尔茨海默症的护理诊断与措施
- 辅导机构创业路演
- 2025年穿脱隔离衣的试题及答案
- 2025年移动初级解决方案经理认证理论考试指导题库-下(多选、判断题)
- 健身房卫生安全措施及服务质量提升方案
- DB14-T 1737-2024 医疗护理员培训机构服务规范
- 《混凝土砖块机:混凝土砖块机技术》课件
- 理想二语自我对交际意愿的影响:二语坚毅和自信的链式中介作用
- MPOWER及烟草控制框架公约及国际国内控烟进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