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明园天然图画的设计手法分析PPT课件_第1页
圆明园天然图画的设计手法分析PPT课件_第2页
圆明园天然图画的设计手法分析PPT课件_第3页
圆明园天然图画的设计手法分析PPT课件_第4页
圆明园天然图画的设计手法分析PPT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天然图画设计手法分析,天然图画乾隆九年,一七四四年庭前修篁万竿,与双桐相映。风枝露梢,绿满襟袖。西为高楼,折而南,翼以重榭。远近胜概,历历奔赴,殆非荆关笔墨能到。我闻大块有文章,岂必天然无图画。茅茨休矣古淳风,于乐灵沼葩经载。松栋连云俯碧澜,下有修篁戛幽籁。双桐荟蔚矗烟梢,朝阳疑有灵禽哕。优游竹素夙有年,峻宇雕墙古所戒。讵无乐地资胜赏,湖山可供清快。岿然西峰列屏障,眺吟底用劳行迈。时掇芝兰念秀英,或抚松筠怀耿介。和风万物与同春,甘雨三农共望岁。周阿苔篆绿蒙茸,压架花姿红琐碎。征歌命舞非吾事,案头书史闲披对。以永朝夕怡心神,忘筌是处羲皇界。试问支公买山价,可曾悟得须弥芥。,复建?新建?未来如何?,一、区位,圆明园、长春园、绮春园通称圆明三园。集锦式散点景区。圆明园是圆明三园中规模最大的一座园林,大体上可依水系构图分为五大区,即(1)大宫门宫廷区(2)九州景区(后湖景区)(3)福海景区(4)北部景区(5)西部景区,天然图画即位于九州景区内,一、区位,九州景区:作为皇帝处理朝政和园居,按照“禹贡九州”的传说建造,更用“九州清晏”的景名点题,象征着“天下升平,九州归一”,与宫廷区组成“前宫后苑”的形式。天然图画位于镂月开云以北,碧桐书院以南,西面紧临后湖,东面渡河为苏堤春晓,四周均被水系环绕,是一座看似独立又与外界联系紧密的小岛。本景南北长150米,东西宽110米,占地约1.6万平方米。,天然图画是圆明园四十景之一,旧称“竹子院”,始建于康熙年间,雍正四年(1726年)时始称“天然图画”。雍正笔下的“竹子院”是:“深院溪流转,回廊竹径通。珊珊鸣碎玉,袅袅弄清风。香气侵书帙,凉阴护绮栊。便娟苍秀色,偏茂岁寒中。”四十景历史成因复杂,主题多样。君子比德:蓬岛瑶台、方壶胜境农耕文化:多稼如云、北远山村诗情画意:武陵春色、杏花春馆江南仿景:曲院风荷、苏堤春晓天然图画的造景设计并无特殊的文化隐喻和景观模拟。,二、历史背景与现状,二、历史背景与现状,6个景点建筑,植物十余种。,5,1,2,4,3,6,三、景观总平面图,四、设计手法分析,1、圆明园空间布局分析文化骨架,山水为界2、天然图画边界分析文化骨架天然图画边界分析山水为界3、景观要素分析边界山体景观要素分析水池和岛景观要素分析植物景观要素分析景石景观要素分析园路景观要素分析院落和建筑4、景观视线分析,1、圆明园空间布局分析文化骨架,山水为界,圆明园的空间划分以文化象征为骨架,山水为界空间布局三层次(1)文化骨架圆明园隐喻大清帝国版图文化象征转化为景点(69处)九州景区华夏九州,国家统一,政权集中福海东海蓬岛瑶台三仙山紫碧山房昆仑山(2)景点内部分景点(3)景点组合景区集锦式布局,1、圆明园空间布局分析文化骨架,山水为界,各景点以水为边,以山为界。平地造园,山水环绕,连绵不绝。山体分隔空间,景点背景,景区骨架水体联系空间,河道网络,2、天然图画边界分析文化骨架,九州华夏大地九岛洛书九宫格九条水道九岛支脉后湖九岛外围山体正方形水面天圆地方传统宇宙观,2、天然图画边界分析山水为界,九宫八卦东方震卦:正东震方田畴稻畦,且东接大海,汪洋以润之,以应青阳发生之气。东木、竹青春活力竹子院边界四面环水,以水为边;东侧列山,以山为界西后湖北水道桥碧桐书院南水道桥镂月开云东山豁口苏堤春晓,碧桐书院,镂月开云,东侧一L形山体和一带形山体盛期山体低矮,7米左右背面叠石,耐阴植物三面开敞眺望西山,3、景观要素分析边界山体,3、景观要素分析水池和岛,使小池面看起来较大的造园手法(1)将岸线做的比较曲折(2)池中置岛遮挡观景视线,在视觉上延伸水面岛上乔木(油松)对景,可辨认的有十种(36颗),玉兰,旱柳,梧桐,油松,落叶松,栾树,山桃,李树,竹,睡莲文化内涵油松长青,国家长治久安竹虚心,高洁,坚贞,有节,名士化身玉兰玉堂春富贵(五福堂)梧桐高洁,祥瑞即声即色无声色的禅意桃树“桃之夭夭,灼灼其华”美好爱情柳树吉祥莲花(荷花)清净,高洁,3、景观要素分析植物,3、景观要素分析植物,3、景观要素分析植物,水池,3、景观要素分析植物,莲风竹露竹深荷净,3、景观要素分析景石,石块稀疏散落十五组景石、踏脚石五福堂景石:对位立躺变化作用:空间限定庄重,3、景观要素分析园路,园路环岛园路环湖南侧东侧围廊西侧竹笾楼前廊北侧无廊清秀挺拔的竹林营造出幽静深邃的园路环境,3、景观要素分析建筑和院落,中轴五福堂左右对称东西长廊东侧静知春事佳西侧朗吟阁两层楼阁远眺西山西侧竹笾楼五间重檐楼南侧五福堂五楹正殿北侧竹深荷净三开间殿,3、景观要素分析建筑和院落,3、景观要素分析建筑和院落,内向外向空间渗透,4、景观视线分析,复建?新建?未来如何?,参考文献:1赵君.圆明园盛期植物景观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9.2吴祥艳.圆明园盛期物质实体空间构成要素分析山水要素J.中国园林,2007,04:40-46.3刘盈,李树华.圆明园用地构成类型及特征的研究J.中国园林,2008,03:52-56.4梁爽.乾隆时期圆明园荷景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2.5王裔婷.基于透视还原的圆明园四十景图造景设计研究D.重庆大学,2011.6乾郭黛姮.远逝的辉煌圆明园建筑园林研究与保护M.上海:上海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